唐朝時興盛一時的回紇族,最後結局怎樣了?對大唐有何影響?

突厥衰微後,回紇在漠北興起。回紇原受突厥的統治,貞觀三年(629年) 開始向唐朝貢,貞觀二十年(646年) 歸附唐朝。唐朝政府在其住地設置了瀚海都督府,其首領吐迷度被封為“懷化大將軍、瀚海都督”,其下轄制6府7州。

唐朝時興盛一時的回紇族,最後結局怎樣了?對大唐有何影響?

​後突厥政權建立後,也曾統治過回紇。8世紀中期,回紇反滅後突厥,建立起強大的回紇汗國。天寶三年(744年) 唐朝冊封回紇的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安史之亂時,回紇多次派兵支援,助唐平叛。由於回紇軍直指范陽(今北京西南),使叛軍不得不將與唐軍作戰的正面戰場兵力撤回。後來朝廷取得的收復兩京的重大勝利,這與回紇軍的配合作戰有直接的關係。

唐朝時興盛一時的回紇族,最後結局怎樣了?對大唐有何影響?

​唐肅宗下詔書稱頌回紇:“功濟艱難,義存邦國,萬里絕域,一德同心。”應回紇之請,唐肅宗於乾元元年(758年)將幼女寧國公主嫁給葛勒可汗,並冊封他為“英武威遠毗伽可汗”。唐肅宗在冊文中說:“北土不寧,有唐.封而固之:中原多難,可汗義而赴之。”在平定安史之亂的後期作戰中,回紇牟羽叮汗率軍助戰,消滅了史朝義的勢力,平息了持續8年之久的動亂。

唐朝時興盛一時的回紇族,最後結局怎樣了?對大唐有何影響?

​安史之亂後,回紇勢力強大,與中央政權的摩擦時有發生。永泰元年(765年) 回紇兵至涇陽(今陝西涇陽),唐軍統帥郭子儀審慎從容,在劍拔弩張的軍陣之前,拋槍、免冑、釋甲,獨自步人回紇軍營,與回紇大帥藥葛羅握手致意,回紇將上深為感動,以禮相待。郭子儀率先“執酒為誓”,“藥葛羅亦酹酒於地日:‘如令公.誓’”。此次“涇陽之盟”避免了關中的一次戰亂。

唐朝時興盛一時的回紇族,最後結局怎樣了?對大唐有何影響?

​建中元年(780年),唐振武留守張光晟殺死了歸途中胡作非為的可汗的叔父突董為首的回紇使臣、官員及商人約800餘人。這引起了民族對立情緒的激化,不少回紇人主張殺掉唐朝駐回紇的使者。但是武義成功可汗深明大義,竭力維護雙方的和平友誼。他向唐使表示:“突.董等已亡,今又殺爾,猶以血濯血,徒益汙。吾以水濯血,不亦善乎?”一場斯殺就這樣被避免了。

唐朝時興盛一時的回紇族,最後結局怎樣了?對大唐有何影響?

​貞元三年(787年),武義可汗向唐求親,唐德宗決定將第八女鹹安公主遠嫁回紇。第二年回紇以龐大使團隆重地前來迎娶,可汗向德宗致書表示:“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請以兵除之。”並要求把

漢字“回紇”改為“回鶻”,得到朝廷同意。為顯示優寵有加,朝廷再封武義可汗為“汨咄祿長壽天親毗伽可汗”,並封鹹安公主為“智惠端長壽孝順可敦"。9世紀30年代以後,回鶻天災人禍並作,開成五年(840年)亡於黠戛斯的進攻。

唐朝時興盛一時的回紇族,最後結局怎樣了?對大唐有何影響?

回紇汗國的歷史前後歷96年,13位可汗中有12位接受了唐的冊封,向唐朝進貢前後達65次,其軍隊奉朝廷調遣去拓疆和平亂多次。唐有4位公主.遠嫁回紇,其中寧國公主嫁英武可汗,這是皇帝親生女兒第一次嫁給邊疆少數民族領袖,反映出唐統治集團非常重視與回紇之間的關係。

唐朝時興盛一時的回紇族,最後結局怎樣了?對大唐有何影響?

​唐朝時,回紇與內地聯繫非常緊密,許多回紇商人用馬匹和皮毛換取漢族的絲織品、茶葉和糧食。當時的長安、洛陽等地的漢人受回紇風影響,喜歡穿回紇服裝,出現了“回鶻衣裝回鶻馬”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