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大师倍出,为何还总有人问民国时期为什么出那么多大师?

直心1


民国大师?笑话一个。

所谓的民国大师,搞文科的,放在全世界看,真的配的上大师吗?

至于理工科的,的确出了好几个拿诺奖的,但是别忘记,他们的成果都是在国外取得的,如果这都能算,我无话可说。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出国或者不回国,他们永远不会成为大师。

建国以后,我们极度缺乏应用层面上的人才,给予的前沿科学、理论方面的投入很少。这就决定了很多人才在国内没法成为大师。实际上,很多两弹一星的工程,如果不是回国,可能也能拿诺奖。王承书、邓稼先等这些都是代表。即便如此,远一点像于敏、屠呦呦、袁隆平,包括莫言,近一点的像潘建伟,这些都是建国后培养的,取得成绩也是在国内取得的,如果这些人都不算大师,还有谁算呢?


小月雨田


在此前的回答里,一些朋友的回答不认同民国大师多,有的说难以想象一个国家如此贫困孱弱的时代可以出现这样多的大师,有的说,民国的大师都是文科的,理工农医不行,还有的说,不过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这都是民国粉吹出来的。我不是民国粉,但不能苟同这些观点。

几年前去昆明,特意去了一趟云南师范大学校园。云师大校园是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旧址,不过,现在我们看到云师大里面的西南联大旧址是后来按照原样重建的,此外还有一个西南联大纪念馆,收藏了很多西南联大的物品,比如照片、教材、笔记本和各种各样的用品。

其中最令我震惊的是那些旧教材。很多厚厚的原版英文教材,一本接着一本,而且理工科的特别多。现在国内少数顶尖院校或许可以做到用原版教材,但大多数高校应该还是做不到的。而这中间有几十年的时间,应该说是基本与西方发达国家是相互隔绝的,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普遍与最先进的理论、知识隔绝。

另外让人震惊的是,西南联大相当一部分师生是抗战开始后,从北平和天津一路徒步到昆明的,到了昆明,条件也是相当艰苦,这些学者和学生却乐在其中,研究很纯粹的学术。而且很多学科都不局限于把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放在校园里,而是讲求学以致用。有很多照片,都是各个学科的老师带着学生前往不同的地方实地调查研究。

最后,我印象深刻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得知在印度的驼峰航线的美国空军急需翻译,当时就有800个西南联大的高材生不顾学业,没有毕业就参军做翻译。

有一年还去过四川宜宾的李庄,那是长江边上一个古香古色的小镇。那个小镇冬天湿冷之极,可是,那里聚集着中国顶尖的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营造学社等,林徽因就是在那里肺病加重,可依然与同事一起做出了傲人的科学成果。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察到的一些不完全的细节,约略可以看到民国学术何以成就卓著的理由。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经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说过一句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那个时代的中国学者可以与西方学者同步研究并与之对话交流。经过鸦片战争后将近百年的时间,本民族文化当时没有出现后来巨大的断裂,又能与西方顺畅交流,形成了学者内外都很广阔的视野。我想,这是最主要的。

当然,还有许多原因可以分析,其他的朋友已经有了很好的分析,就不多啰嗦。当然,说民国出了不少大师,并不是要厚古薄今,恰恰相反,我相信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是与西方交流既深又广的时代,传统也渐渐回归,在主要领域,未来其实现在已然在学术的深度广度上超越民国的学术。


考贰拉


现在也大师辈出啊,只是专业不同罢了!张维为,金灿荣,陈平,储殷,房兵,。。。百千之众,羞尽华夏诸祖,辱没孕育之亲,。。。!


功德圆满满


我看到的大师都是美国替我国培养出来,钱伟强,錢三强,牛满江,杨振宁………。我还看到了数不清的被迫害致死的大师


用户5372197432480


民国大师倍出,贵在学术自由。

那时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有了文章,做出了成果,也不愁发表。现在写文章,可跟研究能力研究兴趣都没关系,得琢磨那些核心期刊需要什么,投其所好,好容易找好了方向,文章也写成了,动辄数万的版面费又让人望而却步,徒叹奈何。

文章里没有真性情,没下到真功夫,又岂能传世?

民国大师倍出,更贵在学术使命。

那时想研究什么,心里先装的是国家兴亡。读书是为中华之崛起,研究亦为中华之崛起。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呕心沥血,埋首著书,思存亡之道,通古今之变,怀救世之情,方成一家之言。

现在的研究者,研究的时候心里装的是什么?职称评定,奖金发放,项目申报,论文发表,一言以蔽之,名利而已。

为名而研究,为利而研究,于理工尚可,文史则绝不可。

研究没有真识见,失却真精神,又岂值名世?

既不可传世,又不值名世,今之研究者自然距大师远甚。


心理咨询源之汲


现在大师沒见出几个,祸国殃民的专家到不少。真不知你用头想事,还是用脚丫子


泺源7


冰火两重大的民国教育,给了我们特别多的困惑。推崇的说,那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期,待遇高,地位高,环境自由,整个社会兼容并包。当时文人们的风骨也使他们独立于那个时代,为今人所崇拜。为此,许多熟识民国文界的人被称之为“民国粉“。对民国文人的推崇无可厚非,因为他们确实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应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不要带有色眼镜。

民国大师群像

一、民国大师辈出的原因

民国时期才子才女大师遍布全国,在那个时期出了一大批的大师,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如:鲁迅、林语堂、茅盾、曹禺、梁实秋、谢冰心、田汉、巴金、夏衍、柳亚子、齐白石、徐悲鸿等等。民国时期那么穷,国破家亡,积弱多年,为什么还能出这么多的大师?

乱世无约束

民国时期前是晚清,晚清因为被西方帝国主义打得自顾不暇,朝廷每天忙着收拾乱摊子进而放松了对百姓的看管,而此时受到西方文化差异冲击的中国大地也慢慢燃烧起各种学术学派,民间有天赋有背景的学子都纷纷出国留学深造,在回国后清政府统治不严,学子可以大显身手。

胡适

大师门槛低

民国时期和现在比,群众的平均知识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差距。在一个文盲率80%以上的时代,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会拥有比现在大的话语权和知名度的。而现在,一方面群众们有了更高的文化水平,不再会像文盲一样事事仰赖学者,另一方面学术走向了精细化和小众化,学者不为人们所知。

文化冲击强

那时候,中国几千年的儒家体系全面崩溃,面对着那么多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家都知道会产生个新体系,但谁也不知道最终会产生个什么体系出来。被闷了几千年的中国人终于一朝奔放,思绪滚滚而来,大师因此隆重诞生。

思想共鸣多

民国时期,内忧外患,中华大地一片狼籍,文人们活的不安生,不得不开始思考救国救民之大径。一个人是一种思想,很多人就是很多种思想,再加上乱世本身够乱,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纲领来作为文化的主心骨,所以文人墨客们往往就自成一派,进而彼此说服,彼此吸收,结果是出现了一堆大家。

教育不普及

当时教育不太普及,上大学的学生多是财富中上,重视教育家庭出身。本人多经历旧式传统教育和新式教育的结合,如胡适、郁达夫、丰子恺、李叔同等,两种教育在他们身上既斗争又融合,扎实的国学功底和对现代知识的渴求使他们学有所成。

鲁迅

无思想束缚

高等教育非常自由,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政府和学校都没有严格的限制。这种他们能充分发挥个性和特长,比如闻一多,最初是学习美术的,但他热觉文学,就转行了;鲁迅也是从医学转为文学的;郁达夫也是从医学转到文学的,这样的例子很多。思想独立,学术自由,才导致那个时代人才辈出,优秀者愈优秀。

二、古今教育之比较

现今的教育,虽饱受时人指责,但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教育的普及是中国几千年来未有的,不仅是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及比例在当今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多数人接受教育,使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国家整体实力也不断上升。各学科体系的完善,使我们的工业、信息技术产业等由于大量人才储备而实力不断上升。这些都是民国教育所不能及的。

纵向比较来看,民国学者大多一人涉及多个领域,而现代学者往往一人只做一个课题,但研究得很深。这样整体学术就进步了,但很少有跨界的,因为学术进步后没有人有那个精力。

譬如说陈寅恪的魏晋研究就被当代学者阎步克,田余庆完败之;甲骨文就更别提了,民国学者加起来认出的甲骨文都不如当代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一人;在清史方面,曾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的阎崇年的学术成果也超过民国的孟森、萧一山—这二人不会满语,阎崇年可是能读得懂老满文档的人……

时代不同,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任何“民国之后无大师”或者“民国学者就是群渣”的说法都是偏激的。

横向比较来看,“民国大师”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少能拿得出手。世界著名汉学家伯希和曾说过中国只有三个世界级学者:陈垣、冯友兰、杨树达——这三个人里如果不是冯友兰出现在了高中课本上,相信那些个一口一个“民国大师”的“文史小清新”一个也不认识。而在当代,李学勤、秦晖、裘锡圭、阎步克他们都称得上是世界级文科学者。

阎崇年

裘锡圭

三、“民国风”盛行的原因

资本运作是影响人们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炒作许多民国大师的,不过是当代书商那只看不见的手。

譬如红极一时的电影《黄金时代》,当初萧红、萧军取这两个笔名,本意是合起来就是“小小红军”,因为他二人本是革命青年,然而,今天的商业需要他们是文艺青年。他们本想颠覆的“黑暗时代”,却成了商业资本与市场要求他们必须生活在那里的“黄金时代”。

李学勤

很多人张口“民国风骨”,闭口“再无大师”,其实他们的水平完全无法理解大师们的学术成就。他们根本读不懂闻一多的《楚辞集注》、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傅斯年的《性命古训辨证》等名著,连最入门的《人间词话》《国史大纲》等书都未必读过。

只是看了点儿“品三国”“鸡汤论语”、关注了点儿微博上带“历史”两个字的账号、收罗了点儿地摊史料,就以为自己站在中国文化品味的巅峰了,就开始45°角仰望天空,一半忧郁一半哀伤地感慨。若他们能理解或有浅显的研究,便根本不会忽视1949年之后取得的种种进步。他们所要的,只是一种自我标榜,只是通过这一种无病呻吟与感慨叹世,来达到标榜自己的目的。

萧红

现阶段,网络上“民国粉”的泛滥可算是一种大环境。许多“文史小清新”看到了社会的一些负面信息,便不负责任地把一种自由、民主、公平、繁荣、富强和大师众多的“理想社会”嫁接到了曾经的民国,完全罔顾史实,抛弃了理性思考,从而生活在“完美民国”的童话世界里。


文创极客


当今之中国,大师处处有,

博士遍地跑,教授满街走。

文化繁荣、教育繁荣、文凭越来越响亮、职称越来越“高大上”,可是,这里面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真正的学术成果有多少?为什么论文抄袭、学术成果剽窃之类的事件屡见不鲜、层出不穷?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民国时期,大师确实也不算多。但是,现代社会中,像鲁迅、胡适、梁启超,这种水平的思想大师,有吗?像老舍、沈从文、钱钟书这样的文学大师,有吗?

无知者无畏,反而像提问者这种敢于睁眼说瞎话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了,这也算是当今社会的一道风景线了!



临时客


因为他们睁眼说瞎话,带路党,美分党,拿钱说话,民国百分之九十都是文盲,稍有几个会读点书都是大师,请问民国大师会造飞机,轮船,还是会造车,还是会电焊,还是会修电脑,在一般人眼里会叫几句口号,会写两篇文章的都是大师,在我眼里劳动人民都是大师



一花一木一世畀123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说实话,目前中国的学术界也可以算是大师辈出,而且论成果、论理论的深入、论人才丝毫不逊色于民国时期而且要远远超过。然而为什么一直到了今天都有人说民国时期为什么那么多大师啊,现在不出大师呢?我个人认为原因是以下这样。

一、大家抱着一种听段子的心理去了解大师

说实话,现在很多人了解大师,都是通过听段子的方式去了解大师,例如大家都在说的陈寅恪,大家都在啧啧称奇说陈寅恪先生的语言天赋,说他懂多少多少语言,其中又有多少会读,多少会写。然后感叹自己若是也有着这样的天赋就好了

然而陈寅恪先生最重要的几样贡献之一就是对于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研究却很少有人关注,若有有人能了解“关中本位制度”,“关陇集团”这些已经是很不错了。然而陈先生的研究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后世的很多学者如韩昇、仇鹿鸣等人已经指出了陈先生研究中的部分疏漏并且予以纠正。由此看来,韩昇、仇鹿鸣先生也是当得起大师这一称谓的。但是说实话,真正从学术角度去看待大师的,又有几人呢?

因此单纯地抛开学术或者凭借道听途说而得到的某大师的学术成就就说此人为大师,而不进行细致的研究,仅仅凭借一些似真似假的段子就去了解大师,这是我们碎片化时代的悲哀。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方面与我们这些听众有关,一方面也与大众传媒有关。

说实话,在现在这个年代,你是不是大师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炒作。例如说那些让人贻笑大方的书法大师等,这些人仅仅是一些欺世盗名之辈,凭借着各种各样的短视频APP迅速爆红,然后就可以变成大师了。

说实在的,在校园中的教授们除了个别人,大部分人每天光是读书搞科研的时间都不够,更不要提去挖空心思去炒作自己之类的事情了。

而且在目前这个时代,我们去炒作民国大师,如陈寅恪、钱穆等人,恰恰也迎合了现在人民物质生活上来了但是精神世界依然干瘪的事实,大家不知道该挑选什么书读,既然有了民国大师的名号,那么自然就可以带动一波阅读风气。君不见多少伪书冠以明史学者吴晗大名出版,然后内容乌七八糟引人反感。

三、打破民国为黄金年代的思想

说实话,我们现在对于民国的包装也是过于美化,对于民国的想象也是过于美化了。例如说我之前看过一个广告叫做价格一夜回到民国(1948年),我当时都惊呆了。话说大家都不了解金圆券和银圆券吗?因此我们需要打破的一种观念就是,民国时代为黄金时代的观念。

似乎在我们看来,那时候的大师都是非常正直、学术水平高超、不畏强权、一身傲骨的。诚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当时并非是黄金年代,每个人也各有各的缺点,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完人。。

例如说刘文典本人爱吸鸦片,后面为了吸鸦片干脆留在了云南;例如说陈寅恪曾经对于抗日战争抱有极度悲观的态度……

因此我们应该打破民国为黄金时代的这种思想。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