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输不起?那是因为孩子的“全能感”在作祟

最近疫情比较严重,国家延长放假,推迟上班、开学时间,让大家在家里呆着,相互隔离,更好的控制疫情。但是我们会发现,总有一些人在街上乱逛,组织各种聚会,往人群里钻。

他们难道不怕被感染上新肺炎病毒吗?他们也怕,但是怕为什么还到处跑呢?

这其实牵扯到人的一个全能感。他们相信自己,觉得自己能把控危险,不会那么倒霉,正好被传染。所以他们就大胆的出去乱逛,还嘲笑那些天天躲在家里的。只有等到他们真被感染了,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自信是多么的盲目。

什么是全能感?

通俗的来说,全能感就是人们总希望自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任何人肯定都幻想过自己像神一样,别人都听自己的,尊重自己,崇拜自己。精通各种技艺,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的特别优秀。这就是人的全能感。

这种全能感在儿童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

因为儿童刚来到世界后,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也就没有机会跟别人进行过足够对比,他们的全能感没有得到后天的修正,所以他们的全能感表现的特别突出。

举个例子,我们会发现小孩子特别输不起,年级越小,这种输不起的现象越严重,特别是3、4岁时。

我女儿3、4岁时,在外面我们比赛跑步。很多时候我都让她赢,但有的时候我也不让她。结果当她赢了的时候,兴高采烈,还嘲笑我。但是输了的时候,就百般不愿意,发脾气、掉眼泪。你要问她谁输了,她就说自己赢了,坚决不承认自己输。为此,以前我还没少对她发火。

为什么小孩子普遍有输不起的现象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的全能感在作祟。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但是自己输了,这种现实情况显然与自己的全能认知不符,严重伤害到自己的全能自尊,所以他们强烈的排斥失败,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全能形象。类似的案例还有孩子害怕尝试他们没有把握的事,因为他们一旦失败了,同样是威胁他们的全能认知。

孩子窝里横、输不起?那是因为孩子的“全能感”在作祟

为什么人要有全能感呢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全能感来自于幼年的养育。孩子小的时候,饿了就有人喂奶,冷了就有人抱……儿童就好比活在一个心想事成世界,因此他们产生了全能感。

但对于这种观点我有些不大赞同,我认为全能感是一种本能,是先天就具有的,是隐藏在基因里的,而不是后天养育的结果。

对于幼年的儿童来说,只有他们具有无所不能的全能感,他们才会敢于去探索,敢于去尝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快的提高身体机能、获得各种知识,才能保证他们尽快的适应环境,生存下来。

试想,如果儿童没有全能感,因为他们本身就弱小,又没有全能感,他们还怎么敢去大胆的尝试,去探索发现周围的世界呢?天天窝在家里,躲在父母怀里,怎么能尽快的成长起来呢?

所以,全能感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


孩子窝里横、输不起?那是因为孩子的“全能感”在作祟

从全能到自信

全能感虽然是人们生存的必备技能,但是全能感明显违背了客观现实:人怎么可能无所不能?

随着儿童的后天成长,儿童的全能感会不断的受到打击,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还有很多弱点,很多不足,因此他们开始不断的降低自己的全能感,修正自我认识。直到他们明白自己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于是建立自己的自信。这是人的正确成长过程。

但现实是,这个过程建立的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通常容易出现下面两种结果:

1、全能感过度打压,自信心没有建立

有的孩子全能感被过度打击,而对于自己的自信又没有建立起来,于是孩子就变得自卑内向了。

通常来说,父母管教比较严厉,要求比较高的家庭,孩子的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孩子会发现,无论他们怎么能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父母又总是批评打击为主,孩子的全能感就会被过度打压,他们会严重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没有一点优点,于是就丧失自信心,变得自卑内向了。

孩子窝里横、输不起?那是因为孩子的“全能感”在作祟

2、仍然保持较高的全能感

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父母的保护,他们的全能感没有受到足够现实社会的矫正,因此他们还保有较高的全能感。

全能感较高的人,感觉自己无所不能,通常自信心较高,敢于尝试。但是他们也存在很多严重问题。

首先,全能感高的人虽然敢于尝试,但更多是尝试那些简单的、更容易成功的事,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他们害怕尝试,因为可能的失败会暴露他们的无能。因此他们只敢尝试那些简单的事。

其次,他们容易急于求成,因为他们全能啊,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通过努力来实现呢?减肥想3天就见到效果,学习想2天努力就能提高,赚钱想一夜暴富……

最后,因为这些全能幻想显然不符合客观事实,所以他们极容易被打击。如果他们还不承认自己的现实,他们会,他们会转而寻求全能补偿。

正常自信的人发现自己的不足,要么放弃,要么努力提升自己。但是全能感较强的人不同,他们不承认自己的不足,因此他们会通过扭曲或躲避现实来营造自己所谓的全能。比如,全能感较高的人容易宅在家里,沉迷于小说、写文章、玩游戏等,因为他们发现现实环境中的自己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水平,无法实现全能,于是他们转而脱离现实生活,通过文字、游戏营造出来的虚幻世界来实现自己的全能感。他们会自我安慰自己:我只是没去尝试,要不然我也会像他们一样。

孩子窝里横、输不起?那是因为孩子的“全能感”在作祟

如何培养孩子“从全能到自信”

从全能到自信的过程是现实生活不断修正的过程。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了,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界限,哪里是自己的优点,哪里是自己的缺点。因此培养孩子从全能到自信,最重要的是放手孩子,让孩子独立体验。

现在很多孩子全能感过高,因为什么事父母都包办了,或者是在父母协助下完成,于是孩子就会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真的觉得自己可以做到自己能力原本做不到的事,满足了自己的全能欲望。

同时,父母总是夸奖表扬孩子,芝麻大的事也夸孩子“好棒”、“好厉害”,这种环境下,孩子会错误的觉得自己真的很棒、很厉害。

父母的这些培养行为,使得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现实环境的修正,孩子的全能高将会很难降低,因此成年后会有更高的全能感。

所以,从现在起,父母需要学会放手孩子,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其他小朋友,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减少帮助,让孩子通过客观的现实修正自己的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