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沒有時間觀念,如何改變孩子“拖泥帶水”的性格

身為家長的你們,有沒有遇見過以下這幾種情況?

“趕緊起床,上學要遲到了”

“別看了,都幾點了還不睡覺?”

“能不能快點吃飯?你看這都幾點了,作業還沒寫呢”

“穿個衣服這麼費勁,你還能不能行了?”

孩子的這種“拖泥帶水”的狀態,讓很多家長都很鬧心,做事一點時間觀念沒有,磨磨唧唧的,以後可怎麼辦?

孩子做事沒有時間觀念,如何改變孩子“拖泥帶水”的性格

孩子做事沒有時間觀念,如何改變孩子“拖泥帶水”的性格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性格?

①父母操之過急,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處於什麼年齡就會做什麼年齡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他們只會哭鬧,而等他們慢慢長大了就會爬了,這就是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而會做的事情。

有些時候,父母越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孩子就會越唱反調,這就是他們的逆反心理。

②孩子缺少時間觀念

現在很多家庭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老人們帶孩子多處是在慣著孩子。

香香在四歲前的時候,是由奶奶帶大的,在四歲的時候父母接她回家上幼兒園。香香在奶奶家的時候,一天可以吃到6頓飯,奶奶沒過一會就會問小香餓不,導致她現在吃飯都沒有什麼時間觀念。

③孩子缺乏自覺性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他們的天性就是玩,在玩的面前,他們可以把一切都忘掉。

孩子做事沒有時間觀念,如何改變孩子“拖泥帶水”的性格

家長如何做可以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1. 家長要保持好“情緒”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有拖延的習慣,選擇去發脾氣。

孩子的這種拖延的性格,並不是一兩天養成的,所以家長段時間的催促是起不到效果的,要從長遠的方向看,家長要耐心的教育孩子。

2. 做好時間表,分清主次

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比如他們早上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上學,讓他們按照時間表去完成一天的一切。

這樣慢慢養成習慣後,孩子自身就會形成一個生物鐘。

3. 設定時間限制

家長可以給孩子定製的一些時間的限制。比如,孩子在玩的時候,規定他玩2個小時,不能超過這個時間,進行下一項活動。

孩子做事沒有時間觀念,如何改變孩子“拖泥帶水”的性格

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的小技巧

①幫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知道時間是意味什麼;在孩子的眼中,時間就是用來玩的,所以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是至關重要的。

家長可以從另外的一個角度讓孩子知道時間的重要,可以給孩子講關於時間的故事,讓他們知道時間是不能用來浪費的。

②讓他們為“拖拉”付出代價

孩子為什麼會拖拉,因為拖拉的時候他們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早上上學還想多睡一會,這時候他們會因為自己拖拉可以多睡一會。

家長需要做的是,讓孩子為拖拉付出一定的代價,讓他們體驗到因為拖拉帶來的損失,讓他們體驗拖拉帶來的後果。

孩子做事沒有時間觀念,如何改變孩子“拖泥帶水”的性格

③用獎勵來引導孩子

孩子之所以拖累,是因為他們能嚐到甜頭,如果家長讓孩子知道不拖拉的獎勵更高的話,他們慢慢的就會告別拖累的壞習慣。

④讓孩子覺得“拖拉”不值得

家長可以有一些小誘惑去引到孩子,當孩子愛拖拉的時候,家長可以用玩具或者美食進行誘惑。

比如孩子早上不愛起床,家長用孩子最愛吃的食物,去引誘他,讓他覺得這樣的“拖拉”是不值得的。

最後,家長要從自身出發以身作則,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讓他們懂得時間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