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克林頓當政時期美政府還有財政盈餘,而之後財政赤字加重,那麼美國的債務危機根源在哪裡?

新文化街男孩


按照凱恩斯的理論,因為居民的儲蓄傾向,會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這是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因為生產出的產品不能充分被消費,因此,當經濟體系出現消費乏力的時候,政府應該負債投資,增加政府採購,拉動經濟增長,凱恩斯理論很好的解釋了歐美國家頻頻發生經濟危機的原因,也給出瞭解決問題的手段,被各國政府逐漸接受,

在二戰以後,歐美各國大興凱恩斯主義,政府放棄對市場自由放任的態度,大力介入經濟發展,這樣歐美各國財政赤字都大幅增長,

克林頓執政時期,美國政府出現了少有的財政盈餘,是因為克林頓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多方面的優勢,

克林頓當政時期,美國正處於互聯網經濟如火如荼的時代,納斯達克指數是不斷創新高,而正好克林頓任期結束,互聯網經濟破滅,納斯達克指數暴跌,克林頓當政時期國際形勢也非常好,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除了發生北約轟炸南聯盟事件以外,也沒啥大事,

而克林頓的前任和後任,則沒有克林頓那麼好的運氣,以前是越南戰爭,星球大戰,第一次海灣戰爭,以後是互聯網經濟破滅,911,第二次海灣戰爭,次貸危機,隨便哪一件事都是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政府只能通過負債融資,造成債臺高築,

最後,克林頓的個人能力也可圈可點,尤其擅長搞經濟,競選口號就是傻瓜,經濟,還是經濟,



萬事皆空70


看了各位的回答,深感失望,很多人以為美國赤字問題是出在小布什身上。

錯了,是出在里根身上,就是那個傳說中的“最偉大的總統”。


里根總統時期,搞新自由主義,搞活美國經濟,但是里根政策負面效果很少有人提:

里根時代,美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

所以根源在里根時代,而非克林頓時代。

里根時代的政策


里根上臺後,和今天你的特朗普一樣,大搞減稅政策,用來振興美國經濟,但是由於大規模減稅以及財政開支消減的失敗,使得當時的美國財政赤字如同發瘋了一般的增長,里根上臺之處,美國赤字僅為790億,僅僅過了一年,變成了1280億,又過了一年,變成了2078億,從790億到2078億,翻了2.6倍。

里根在任的8年時間累積的財政赤字,超過了歷任美國總統赤字總和。


里根有一句名言: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自己才是問題。里根時期搞小政府政策,去監管,但是問題在於:赤字大幅度的增加豈非就是政府實質上的影響社會麼?這些赤字總是要填的啊。


克林頓時期以及以後


克林頓時期糾正了里根以及老布什時期的一系列措施,開始了增稅和減支,事實證明,結果美國的財政赤字迅速消減,連續五年財政盈餘,這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通過減稅的方式,企圖擴大稅基來增加財政收入,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想維持財政平衡必須增稅。

但是即便是在克林頓時期,財政赤字問題解決了,貿易赤字問題卻沒有解決,貿易逆差依然很大。


而到了小布什時代,直接把克林頓時期留下的財政盈餘揮霍一空,財政赤字+貿易赤字的雙赤字變成了整個美國在21世紀以後的常態,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美國雙赤字登峰造極,而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更是把赤字問題推向高峰------連里根時代號稱最成功的減稅都造成了巨大的赤字膨脹,特朗普難道能耐比里根都大?絕無可能。


美國赤字問題其實非常簡單:消耗太多,生產太少。


李建秋的世界


最近,有網友提出,克林頓當政時期美國政府還有財政盈餘,而之後財政赤字卻在不斷加重。從目前來看,美國國債規模已經達到了22萬億美元,已經超過了美國的GDP規模,很多學者擔心,美國政府無力償還外債,從而引發美國經濟衰退。那麼美國的債務危機根源在哪裡呢?

美國政府的債務規模,要先從里根時代說起,上世紀80年代,里根為了剌激美國經濟,採取降低稅收,增加政府基建投資,這樣做帶來的好處是,里根時期美國經濟欣欣向榮,失業率不斷下降,但是財政赤字在陡然上升。上世紀80年代的赤字每年大約增加2000億美元。美國經濟的繁榮持續到了克林頓時期。

但是,經濟過熱,會導致房地產泡沫,以及後來的科技泡沫的興起,為了給美國經濟降溫,克林頓採取加稅政策,由於減少了對經濟的強刺激,美國政府就有了盈餘。當克林頓卸任之時,美國政府反而還有5500億美元的盈餘。迄今還有很多美國人則認為,克林頓是近幾屆最懂經濟學的美國總統。

到了小布什時代,剛巧遇到科技泡沫帶來的美國經濟的蕭條,小布什需要通過減稅來提振美國經濟。與此同時,911事件帶來了美國對外連續發動戰爭,先是阿富戰爭,後是伊拉克戰爭,這都要大把燒錢,美國在經歷了幾場對外戰爭之後,債務規模在不斷上升。一邊是小布什發動幾場對外戰爭惡化了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另一邊,小布什給國內大幅減稅,更加讓美國財政赤字大幅飆升。到小布什卸任之前,美國政府債務超過了10萬億美元。

接下來是奧巴馬,正巧遇到2008年次貸危機,失業率突破10%,美國經濟陷入大衰退。為了剌激經濟,奧巴馬政府延續了小布什政策減稅政策,並且還在2010年擴大了遺產稅、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等減稅力度。同時,奧巴馬又通過政府投資公共項目、提高軍費開支等來剌激經濟。奧巴馬時代,美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政府開支卻在擴張,稅收在減少,這直接導致了,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政府的債務從2009年的10.6萬億一路飆升至其卸任時的近20萬億美元。

那麼,特朗普上任之後是否又會把美國政府債務再次推高呢?如果2016年的總統選舉希拉里成為美國總統,那麼很可能其政策是效仿克林頓時期的做法,而特朗普的偶像是里根,於是減稅和基建項目投資又繼續實施。特朗普是照搬里根執政時期的那一套政策方法來推升美國經濟。那麼,面對美國政府不斷上升的財政赤字,難道特朗普一點都不擔心嗎?

第一,只要美國政府在發行國債時能夠順利發出,就是有人接盤就可以了。後面很長時間裡,美國政府不用關心國債問題。但是到了國債還本付息日,那美聯儲還可以再次發債,拿新發債收來的錢來還本付債。除非美國遭遇信任危機,否則雖然美國政府赤字較高,但其發出的國債照樣有海外機構搶購一空。

第二,美國完全有能力還清22萬億國債,一旦美國國債發不出去(這種可能性極小),馬上就有美國的各大金融機構來搶著來接盤。即使還沒有人來接盤,美國在高科技、高端製造業領域都很多技術和產品可以出售,只要美國政府稍微鬆一下口,把技術和商品出售給新興經濟體國家,美國政府債務就不成問題。還有特朗普曾講話,美國可以通過每年出售大量頁岩油來償還對外債務。目前美國是全世界石油出口第一大國。只要美國願意,還清美國國債的辦法還是有很多的。

由於大幅減稅和基建投資,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年年在大幅增長。目前,美國國債已經在到了22萬億美元,超過GDP規模20萬美元。在克林頓時代美國財政非旦沒有赤字還有盈餘,而到了小布什、奧巴馬、特朗普這三屆美國總統時,美國國債的規模創下了22萬億的新高,赤字的主要來源是對外發動戰爭和經濟剌激。對於歷任美國總統而言,他們的任期是短暫的,美國債務問題是長期的,那是後來者的麻煩事兒。


不執著財經


我曾經非常讚賞資本主義制度,認為社會主義制度就是搞不好經濟的制度。1998年初開始關心東南亞經濟危機危機時開始至2009年全球性經濟危機,我觀察世界和思考世界十二年,從發出疑問到開始懷疑自己的原先認識再到最後的堅定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是絕對錯誤的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是,富資本家、窮國家和普通民眾,的制度。資本主義國家是資本家團隊的御用統治和掠奪財富的工具,總統是資本家集團的總經理。結果就是:資本主義制度歷史上,絕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都是窮國、弱國、主權不完整國;只有極少數有對外擴張和經濟殖民他國的治國理念的國家才是富國、強國和主權完整國家。

所以說,走資本主義道路,國家財政困難和國債增加是正常的現象。

克林頓時代美國財政盈餘是特殊情況。一是,克林頓的確是少見的很有經濟和政治頭腦,有戰略意識,善於戰略決策和謀劃的人。二是,對的人碰到了對的時代。他執政的時刻,正好趕上了IT業走向成熟並且開始大發展的時代。他非常及時地抓住了時機,並且正確謀劃和決策了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把互聯網信息產業大力促進並發展起來。這就是他執政時財政盈餘的原因。他做過財政狀況和國債解決方案,但這方案實際上並不能真正促進財政盈餘的產生,而是正好趕上了他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時代。

克林頓時代一結束,IT業也迅速走向了崩盤,美國的財政也走向了常態化——財政虧空,第一次海灣戰爭大賺的錢也打了水漂了。

提問者,克林頓時代是一個特殊時代,而不是常態。


席軍WH



克林頓是美國第42任總統,1992年、1996年兩屆總統,克林頓任期內出現了財政盈餘,如果單單這樣來看,的確說明克林頓是近幾屆最懂經濟的總統,可追溯千禧年前後,並不能單一的看待這個問題來說明美國的債務危機。

一、克林頓時期的美國經濟

在克林頓任美國總統之前,里根是美國的主政之人,上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經過降稅、基建投資等方式,帶來了美國經濟的增長,體現在失業率的下降等,雖說美國經濟增長了,但是美國財政赤字也跟隨上升。

這個時代持續到了克林頓期間,但每年有2000億左右的赤字,以前的文章提到過,1980年左右美國的城鎮化率達到了60%,而隨著美國地產的泡沫導致了經濟的熱度,那麼美國需要的是什麼?

經濟降溫,這是必須要出現的事情,否則當美國經濟不斷膨脹下,有一天突然爆發起來,美國恐怕得元氣大傷了,於是顆粒噸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提高稅收,這就相對抑制了美國經濟的熱度,美國政府也因此而有了盈餘……

二、歷任美國總統的時代背景

追溯上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背景,歐元區的成立、日本的崛起,這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壓力,日本於70年代初,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急劇增長,包括日本的出口快速增加,於是出現了日本快速的崛起,日元甚至一度成為全球關鍵貨幣,這直接威脅到美國的霸權。

同期的歐洲國家成立歐元區,綜合能力上了不止一個臺階,歐元也成為全球關鍵貨幣,這之前的尼克松決議決定了以浮動匯率兌換黃金,從某種意義上,美國的強勢在逐漸的下滑,這個過程持續到了千禧年。

第一,尼克松過度小布什

克林頓上任的時候,日本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也就是所謂的經濟過熱,泡沫太大之後的回落讓日本元氣大傷,注意,90年代的日本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70%-80%以上,甚至超過了美國,泡沫一旦破裂,我們就看到了日本房價腰斬的現象。

克林頓之後進入到了小布什時代,小布什第一個面臨的就是科技股泡沫帶來整個美國的蕭條,降稅成了最好的辦法,這並不同於2017年美國的降稅,時代背景不同,事件因素不同,千禧年之後美國的第一件大事還得看911事件,從而美國步入到了戰爭時期。

第二,小布什過度奧巴馬

戰爭一定會燒錢,而且是很多的錢,所以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越來越高,債務自然也就不斷上升,注意,一邊降稅刺激經濟,一邊戰爭燒錢,在降稅的過程中,美國的財政稅收逐漸走低的同時,戰爭不斷,這必然刺激美國財政赤字的擴大,這點毫無懸念。

而此時的美國債務已經超過了10萬億,接下來便進入到了奧巴馬時代。

在奧巴馬時代,戰爭依舊再繼續,但美國的次貸危機才是奧巴馬任期內最大的風險,美國的失業率突破了10%,經濟的衰退無可避免,所以美國政府職能延續降稅措施,美聯儲自然也是跟隨的,一次來刺激美國經濟的復甦。

如果不是2010年的美國頁岩氣革命,美國絕對不可能如此快速的修復經濟並且成為石油大國,同時,美國政府投資公共項目以及提高軍費等方式來刺激經濟的增長,但缺點自然顯現,政府開支在加大,稅收減少,這造成了奧巴馬時期的美國債務達到了20萬億美元。

第三、奧巴馬過渡到特朗普

特朗普上任之後的最大貢獻是降稅,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這彷彿又繞回到了里根時期,特朗普一定懂經濟嗎?不見得,但要說他不懂經濟也不合適,所以,降稅在2017年成了美國的一把雙刃劍。

我們可以細數一下,克林頓之後的三任總統,為美國政府帶來了22萬億美元的債務,2017年降稅之後,面對現階段即將步入經濟衰退的美國財政部來說,已經開始表現位調控經濟的無力,否則也不會發行什麼50年債券或者100年債券這樣透資美國信用的事情了,但是,只要有人買美國的國債,那麼美國就不是那麼擔心債務爆發的風險,這一點不同於歐洲國家,所以暫時看不到美國爆發債務危機的情況,畢竟美國依舊是全球霸主。

實際上美聯儲具有隨時印製美元的權利,那怎麼就沒有一口氣印他個22萬億還掉債務?如果真這麼想那就太輕鬆了,但這對美國自身來說就是致命的,因為這將大大消耗美國的信用,當國家信用喪失的時候,債務危機的爆發恐怕也就不遠了。

實際上美國要還掉22萬億的債務方法有很多,比如大量出口頁岩油,比如美國高科技技術對外出售,所以,還掉22萬億美元債務並非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

三、美國債務危機的根源在哪裡?

歸根結底就兩個原因:連續的戰爭,刺激經濟的後遺症……

這兩個原因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戰爭而加大了財政開支,因為經濟危機導致了降稅政策的運用,當既不能開源又不能節流的時候,那就只有美國政府赤字越來越大,美國的債務缺口也就越來越大,再者,美國有薅羊毛的習慣,全球霸主總是習慣借錢使用,同時美國投資未來的現象上到政府,下到公民皆是如此,這已經成為了整個美國的習慣。

美國的債務危機相較而言並不是想象中那麼不可收拾,如果美國能在戰爭方面控制,則軍費開支會縮小很大的政府開支,至於降稅,現階段肯定只能繼續維持了,因為美國的經濟下滑已經開始有了徵兆,美聯儲怕得進入降息週期了。

綜上,我們瞭解了上世紀80年代至今美國的時代背景,這樣看起來克林頓也並非就是最懂經濟的總統,因為他的時代沒有那麼多戰爭,這已經是小布什時代的事情了,而後的幾人總統都處於相關問題之內,並且還疊加了經濟衰退,那麼政府的赤字也就更重了,至於債務危機,現階段的美國還不至於用債務危機來形容,不過照此下去的確容易出現危機……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美國的國債已經達到22.7萬億美元。人均5.6萬美元,達到GDP的110%。里根減稅推高債務,克林頓進行增稅,建互聯網,賺到了一些錢,2000年,盈餘5500億美元 ,到了小布什,總統二代,老布什總統的兒子當總統,發生了911,小布什藉口打擊恐怖發動了侵略阿富汗戰爭和侵略伊拉克戰爭 ,花了1.5萬億美元,退伍軍人和傷殘軍人的補償4~6萬億美元,推高了美國的國債,奧巴馬任總統 ,遇次貸危機,國債增高,說要撤軍,打利比亞,美國協助發點導彈,搞後勤運輸,從阿富汗阿富汗伊拉克撤軍,也可能是國債高的原因。奧巴馬卸任,美國債務,達到19.2萬億美元。美國的國債還本息,國債一路瘋漲。特朗普還在減稅 ,軍費增加到七千多億美元。前不久,美聯儲購買幾千億美元的國債,說明外國買美債的興趣不高。特朗普說美債下任總統不知是誰。美債只能減少或不上漲。方法只能開源節流,增加稅收,減小開支,減少或不增福利。美聯儲能承受多少美債的壓力呢?狂印美元 可能引起美元貶值,造成經濟危機崩潰,觸動連鎖反應。外國買的美債6.63萬億美元 ,如果外國拋美債為0,美國要多承擔6.63萬億美元,財富損失約34%。


用戶6663864333286gun


克林頓時期的美國還是全球製造業強國,如今的美國更多的是金融強國和信息強國

第一、大家要明白一個問題,真正創造社會財富的產業只有製造業,其他的都是在傳播價值。或許說到這個觀點很多朋友都會提出疑問,這裡需要解釋的是其他行業。比如:農業和服務業等不是沒有價值,只是說製造業才是真正積累財富的行業。而美國克林頓時期也就是在1993年到2001年,這8年也是美國製造最牛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論是汽車製造、電子信息產業還是在其他領域美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這個時候我們在幹嘛?剛剛結束了溫飽問題,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從沿海吹響內地,多數區域還是處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階段。

第二、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不僅僅是全球的出口大國,而且是原材料進口大國,美國的對外貿易是順差的。最簡單的就是今天的我國,我國今天為何能夠有這麼快的經濟發展,其主要原因就是國內生產都很多產品都是出口的,簡單來說就是從國外進口原材料然後加工後出口。畢竟工業成品的價值要遠遠高於原材料和半成品,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對外貿易長期都是順差,這才創造了大量的外匯收入。

第三、美國產業和經濟結構轉型早已開始,他們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關注美國股市的朋友應該知道,美國股市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7家都是互聯網公司;而我國排名前十的不是銀行就是房地產,互聯網行業很少。信息化時代的特點之一就是金融特別發達,因為互聯網企業需要大量的金融資金支持。而信息化時代的弊端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淘汰,這也是為什麼類似於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廠在美國很難建廠的原因(沒有充足的工人加上人工成本高)。因為畢竟金融和信息產業的錢來的更快。

進入信息化產業時代的美國,在高端領域發展的不錯,中低端產品大量依靠進口

第一、大量日用品需要進口的後果就是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美國負債也就開始了。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工業增加值約為29752億美元,僅僅佔據了其GDP總量的14.2%;這個數據足以說明美國工業產業的發展窘境,可以說除去一些高端製造業和軍工企業在美國可以生存外,多數的美國資本都在國外建立了工廠和生產中心。大家熟知的日用品,衣服、鞋帽、玩具等大量都是從我國(或者東南亞地區)進口的,美國又是一個習慣於提前消費的國家(因為金融足夠發達)這樣就會造成大量的美元流出,美國為了維持貨幣穩定只有大量負債才行。

第二、幾次大規模的戰爭加速了美國的債務情況,為了籌措軍費不得不大量全球舉債。進入21世紀後美國先後進行了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多次大規模戰爭,每次戰爭的花費都是天文數字,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美國政府共為伊拉克戰爭花費2.2萬億美元,要知道2013年美國的個GDP總量才11.51萬億。而要花費這麼多的資金,美國只有不斷負債才行。

第三、在美元霸權時代,美元才可以通過全球舉債維持國家運轉,未來很難說。

包括進行之前進行的幾次大規模戰爭,都是為了維持美國霸權地位,其中多數是為了維持美元石油霸權。但是隨著2008年美國引發的次貸危機,使得全球主要國家都意識到過於依賴美元的風險太高,歐元、盧布包括人民幣等都開始進入國際貨幣市場,美元霸權地位被撼動是早晚的事情。

綜上,美國如今的高負債跟自己的產業經濟結構有很大關係,雖然說在高端技術領域美國處於領先優勢,但是在中低端大量依靠進口的情況下,美元大量外流也是必然,這也是奧巴馬時代就開始呼籲美國製造業迴流的主要原因。可以說這幾年美國經濟開始疲軟,想要通過降息和加息來“剪羊毛”也越來越難,美國要想避免過多的貿易逆差必須要在產業結構上下功夫。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頭條號: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林頓時期是趕上美國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有足夠的稅收來源保持財政平衡。小布什之後由於兩場戰爭和嬰兒潮一代逐漸退休,使美國財政出現虧空。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財政貿易雙赤字現現象在上世紀80年代是比較普遍的。92年克林頓擊敗美國二戰英雄老布什入主白宮,其競選口號就是"問題是經濟,笨蛋",顯示出美國財政問題已經突出。



克林頓當政八年間,推出了美國新經濟概念,大力發展高科技和互聯網企業,使美國保持了長達123個月的經濟增長,第一代互聯網巨頭雅虎、網景均在克林頓時期快速發展,使美國經濟呈現一片經濟繁榮景象,為克林頓時期的財政平衡做出了突出貢獻。



但是互聯網企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大量的資本投入,不斷推高的股價蘊含著深刻的危機。在2000年4月14日,納斯達克股市一天跌幅超過10%,道瓊指數狂跌6%,互聯網企業進入一片寒冬,引發美國經濟進入寒冬,安然公司破產就是這一時代標誌性事件。



納斯達克的股災顯示出克林頓時期以互聯網為經濟增長點的經濟模式已經走到尾聲,美國即將面臨80年代貿易財政雙赤字的局面。從國家整體角度,美國應該實行戰略緊縮政策,避免捲入大規模戰爭。

但是911的沖天大火,讓美國的帝國之怒爆發,反恐成為美國的當務之急。從2001年到2003年,短短兩年時間美國進行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雖然戰爭都比較順利,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佔領區的治安問題和重建問題,耗費美國大量的財政支出。



在2015年,美國國會報告指出,阿富汗戰爭耗費6856億美元,伊拉克戰爭耗費8146億美元,兩場戰爭耗費近1.5億美元,如果包括對傷殘軍人的撫卹金、養老金之類的隱形開支,總耗費可能在4到6萬億美元。這樣戰爭耗費為美國財政增加了極大的負擔。

另外一點,就是美國自1946年到1960年左右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已經逐漸進入了退休期,這一代近8000萬人,佔美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在2011年,第一批嬰兒潮的美國人開始正式退休,美國領取退休金的人從4700萬逐漸增加到8000萬左右,使養老金存在高達1.4億美元的缺口,需要大量的財政補貼才能持續下去。



退休人口也需要享受醫保,也使美國財政開支進一步惡化。美國製藥行業根深蒂固,使美國人揹負了嚴重的醫療負擔,2013年需要在社會保障和福利上的支出高達1.3萬億美元,佔美國財政收入的37%,在發達國家中,美國佔比最高,而且提速最快。



美國財政支出的兩大塊,社會保障及福利和軍費,其中2017年軍費開支近7000億美元,佔美國財政總開支的近15%。社會保障和福利開支佔比約40%左右

,而且隨著嬰兒潮退休人數的增加,美國在福利上的開支將越來越多,未來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可能會更嚴重。

所以和克林頓時期相比,後來的美國缺乏新的快速增長點,致使財政收入不能快速增長。又在戰爭和嬰兒潮退休問題上耗費居多,使美國陷入財政赤字的困局。在美國未能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緩解老齡化之前,這一問題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只能繼續借債度日。


L夕惕若看世界


雖然,美國保持了很高的債務規模,但是,美國仍然沒有發生實際意義上的債務危機。外國以及美國本土的經濟學家,不斷髮出美債的不斷累積的風險爆發的警示。

即使這樣,美國國債仍然是市場追捧的重要的避險產品。像俄羅斯,中國,日本,以及歐洲國家,在2018年十月份以前,都不同程度減持了美債,甚至,一些國家已經清為零。但這都是因為美元加息以後,導致一些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出現貶值,為了平抑支付平衡的需求。截至目前,中國,日本仍然是美債最大的持有國。

在美國曆史上,因為戰爭,需要大量的金錢,因此導致了美債的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從美國獨立戰爭開始,到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到最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每一次戰爭,都導致美債的規模不斷突破上線,大舉突破攀升。

2019年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赤字,超過了7000萬美元,而這一數值正好與美國軍費支出相當。而醫療保健支出的增速,以及各種福利支出都在不斷增加。而這些項目支出,不斷擴大了美國聯邦政府赤字。在美國能夠彌補赤字的,只有不斷髮行美債。

而在特朗普上任之後,開始了4000億規模的減稅是計劃。而這一計劃的執行,使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捉襟見肘。奧巴馬結束任期,美債的規模已經高達19.2萬億,等到特朗普上任,不斷提高美債上線,截止目前,竟然達到了22萬億的規模,已經高於美國GDP的總量。

在奧巴馬時期,標準普爾預期美國財政赤字縮減至4萬億元一下。但最後,美國聯邦政府並沒有達成這一預期。因此,標準普爾將美國主權信用債務評級從 AAA+降到至AA+。後來,摩根大通更是將美國主權債務評級降低至A+。雖然如此,因為外國持有大量的美元外匯,為了平衡美元匯率,所以,不得不投資美元債務。

即使目前,美國國債仍然沒有發生債務危機,但這並不能保證,美國在以後的數年內不發生債務危機。

美國債務危機的根,是美國窮兵黷武造成的。美國自獨立以後,就開始不斷的對外戰爭。這是其一。當然美國總統任期四年,也是一個不可小看的原因。在任總統不斷地借錢發展搞擴張,幾乎不考慮還錢不還錢的事情,等到任期結束,拍屁股走人。這是美國政府的短板。也可能是導致美債不斷高企的一個重要因素。

就像特朗普任內,特朗普也不願意還錢,他更願意被動的接受美債危機。只要美債危機不發生,特朗普就會繼續發行國債。直到她的任期結束,把不斷高企的美國國債規模交給下一任美國總統。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見解,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美國出現債務危機根源,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經濟問題,即一個經濟體發行的債務與其自身經濟增長之間,能否保持正確的適應關係的問題,美國正是由於沒有保持債務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平衡,才最終導致了債務危機的爆發。

在現代經理論中,不管是一個企業也好,還是一個國家也在,在進行經濟活動中,通過借貸債務來獲取更多資金來提高自身經濟活力或者發展速度,在經濟層面上,其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做法。

因為企業或者經濟體,雖然會因借貸背上了一定的債務包袱,但是也能夠因此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從而在短時間內保證自身的發展速度。

當然了,企業或者經濟體這樣做也是有風險的,因為企業或者經濟體想要獲得發展,就必須要保證自己的經濟增長與債務之間存在良性關係,如果不能保證這一點,那麼這些借貸來的錢就會讓企業或者經濟體背上利息負擔,並最終因為債務違約而破產。

美國是一個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在這個國家裡,政府以國債作為抵押的方式,從私人銀行裡獲得發行的貨幣,並通過這種方式去發展美國的經濟,證明美國是一個典型的通過借貸發展經濟的國家。

因此從美國建國的那一天開始,國債就一直都伴隨著美國的經濟發展而存在,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美國政府才能夠在國家的發展早期,獲得大量的資金去發展經濟,並最終為美國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真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由於美國在國債的長期穩定以及保值的特性,使得美國國債在過去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一直都保持著高度穩定的資金收益,結果導致在美國包括政府機構、企業、銀行、個人資本等大量機構和個人,都習慣長期持有國債,這使得在美國政府發行的國債,成為了國內和國際上長期受到追捧的投資產品,

正是美國人出於對穩定利潤的追求,美國國內的資本機構或者利益團體,都會有意無意的鼓勵國家發行國債,以期待自己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這就使得美國社會,會有意識的無視濫發國債給國家帶來的風險,並最終釀成了美國的債務危機。

在上世紀90年代的克林頓執政時期,可以說是美國經濟、政治最輝煌的時刻,在這短時間裡,美國的老對手蘇聯在1991年解體,導致美國從中獲得了巨大利益的同時,還是去了一個主要的國家負擔。

因此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高度向好,同時也使得在這一階段,美國財政收入出現了歷史性的盈餘,總額超過了3000億美元,使得美國的國債與經濟發展之間,呈現出了良性循環的局面。

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2000年以後,亞洲、歐盟等經濟體的不斷崛起,美國經濟遭遇到了歷史性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911恐怖襲擊發生之後,美國總統小布什連續兩次發動了對外戰爭,導致美國經濟在沒有出現大幅度增長的同時,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其國債總額從克林頓時期的1.6萬億美元,增加到了小布什時期的4.92萬億美元。

一方面是經濟增長呈現出下降的局面,一方面國債又因戰爭出現大幅度增加,結果導致美國政府在後來的時間裡,無法再保證經濟與債務之間的平衡,最終落入到借新債還舊債的循環之中。

最終美國國內的利益集團在克林頓之後,為了自身利益,無視政府財政赤字不斷加重的局面,故意增發債務為私人謀利,結果導致美國政府無法保證財政收入與債務之間的平衡,使得美國經濟出現了惡性循環的局面。

因為在後期美國發行的債務,已經無法償還以前欠下的債務,結果導致了債務上限的一次次增加,而這就是美國出現債務危機的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