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谚语“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往求之”,为何不是距离阿拉伯更近的印度?

澹奕


1/印度距离中东地区太近,且中东人多次进入印度,对印度的东西了解的太多,不必费力就可以求到。

2/印度为地域概念,历史上小国林立,在阿拉伯人眼中不是1个强大昌盛丶令人仰慕的大国。与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及阿拉伯帝国崛起时相对应时代的中国,是繁荣强大的大唐王朝时期。

3/当时阿拉伯人到唐朝,须经瀚海(大沙漠)+帕米尔高原+天山等高山峻岭等艰难的旅途跋涉,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到东方大国求学才显诚心与不易。



赵凡丁201


我认为应该跟中国当时领土扩张有关系,阿拉伯谚语的这句话是默罕默德说的,那时候正是中国的隋朝末年唐朝初期时期,疆土一直在向西扩张,而罗马帝国是向东扩张的,这也就创造了两个文明古国文化交流的平台了。

之所以说中国的知识要求,而不是印度的?很简单,作为一个扩张者来讲,所谓的知识一定是用于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在那个时期无疑中国在这些方面要超越印度无法计量的倍数。

不论是中国的四大发明,还是中国的万里长城,还是中国的丝绸,还是中国的大运河等等等等,无一不让世界叹为观止。

在唐朝时期的中国,确实是充满了各种知识,值得每一个国家前来学习,就算几千年后的今天,当时的很多东西现在都可以用来学习。





唐小武北漂过


虽,在古代是“即使”的意思。而根据古代西方人的观点,世界的中心是阿拉伯,最西边是摩洛哥,最东边是中国。这句话本意是“学问即使在世界的尽头,也要去寻求”,与实际上的中国没有关系。

《天方夜谭》里有一篇《阿拉丁与神灯》,其中说有一个摩洛哥巫师去中国找一个叫阿拉丁的人取神灯,这个故事不是想说摩洛哥和中国有多么强大,因为无论如何摩洛哥不可能有实力与中国相提并论。

这个故事是想说,这个巫师为了神灯,而一路从世界最西边找到了世界最东边。而印度比中国靠近阿拉伯,所以无论如何印度不可能是世界的最东边,如果把中国改成印度,就无法体现出他们寻找的艰难和决心。

如果当时阿拉伯人知道大洋彼岸还有一个印第安种族的话,阿拉丁的国籍就会成为玛雅,这句话就会变成“学问虽远在玛雅,亦当求之”。如果当时人类能够登月,阿拉丁就会成为月球人,这句话的目的地也会变成月球。

这就好像小孩子喜欢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不是真的说要一百年,而是因为在小孩子的心目中一百年就是世界上最长久的时间。换成大人呢,就会变成“海枯石烂此志不渝”,因为在大人心目中“海枯石烂”就是最长的时间,而不是真的需要等到海干、石头风化。

这些俗语中的标志性的词语都不是实际指代,而是借喻。所以,这句话的目的地之所以不是印度,不是因为印度不发达,而是因为印度离阿拉伯太近了。

古代中国人也犯过这种低级错误,比如“四海”,古人用海内代指全部中国,就把北方贝加尔湖和青海湖当成北海和西海,所以古代人不是真的认为中国的领土仅限于贝加尔湖以南、青海湖以东,不是真的说这俩湖是海,而是因为这俩湖就是当时中国人认为最边界的水域。

这都是因为认知的局限。所以后来西海就改成了咸海,但其实还是错的。如果换成现在,真正的四海应该是东海太平洋、西海大西洋、南海印度洋、北海北冰洋。而青海湖、咸海、贝加尔湖,无论如何都不是海而只是湖。

所以,这句话里之所以提到了中国,就是犯了这种错误,把中国当成了世界最东边,就好像中国把青海湖当成了世界最西边。

然而因为西域的存在,中国古代还和大秦等国交往过,所以西海这个词迅速被识破而不再提起,倒是北边因为居民很少,古人对北方了解有限,所以北海这个词存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南海也是因为这样而没有指印度洋,反而指了海南的中国海。

所以,如果当时阿拉伯人对世界了解在多一点的话,那个巫师应该是从英格兰一路找到了楚科奇半岛,阿拉丁应该是楚科奇半岛人,而不是中国人。学问也应该在楚科奇半岛。哈哈。


触手皇帝


简单点来说。

在阿拉伯人眼中

中国=远方

印度=邻居

然后你再看这个谚语,“知识虽在远方,亦往求之。”多通顺。

如果变成“知识虽在隔壁,亦往求之。”

....我不说了,自己体会。

然后我再延伸一下。

跟这个类似的,还有我们对外国人的称呼。

传统上

外国人=黑人和白人

而你要是在街上遇到韩国人,日本人,一般你不会称呼他们为外国人,而是直接称呼他们为韩国人,日本人,而不用外国人。

因为他们距离我们近,我们就可以分辨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区别。同样,我们很多人可能并不能分辨德语和法语的不同。

即使在国内也有,就是东北人。

因为他们距离我们汉地十八省远,加入我们也晚,所以我们比较难分辨他是吉林人,黑龙江人还是辽宁人,我们只能统称他们东北人。


用户3683077430


阿拉伯人影响印度才是真,除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阿拉伯人也入侵过,巴基斯坦己经证明了这一点。印度文化杂乱无序,缺乏系统,除了成千上万的宗教和几千万个神,印度历史上真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东西。当英国人企图理清印度的宗教系统时,发现只是一团乱麻,只好干脆把有3500万个神的,信神、不信神的各种乱七八糟信仰的成千上万个小团体笼统归为印度教——印度的宗教。


沉140769451


有句谚语虽然远在中国,穆罕默德圣训也有说是阿拉伯谚语,但为何要去中国🇨🇳学习,因为罗马波斯不如中国伟大,我国在秦汉两朝时期汉朝的西征不断向西扩张,打通了河西走廊,人们才开始了解到东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有着强大的军队,也有美丽的丝绸和先进的技术。

对于罗马帝国公元122年,当时建造的哈德良长城只有160千米长,我国万里长城建造于220年秦始皇时代,再后来的朝代也不断向外扩建总长21196公里,这两个重大工程各有不同之处,我国的长城规模庞大,而罗马长城虽然比较早但规模小,其两者在建设长城时在技术方面等也大有不同之处。

另外,我国宋朝时期就发明了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这两大技术当时震撼人类,在那个时候中国的丝绸也惊艳西方,因为喜欢西方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美丽丝绸,在公元9世纪时候,西方通过丝绸之路才从中国学到造纸技术,由此可见欧洲造纸技术起源于阿拉伯人。


南厦之光


我个人理解,还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化太过先进与文明!老实说,我对中国文化的优越性还是很有自信的。随着中国重新强势复兴和现代网络信息传播便捷的体现,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渐渐被人们感受到。

古代的成就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后来居上。从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文化流派繁盛、技术生产力大跨步以后,中国就开始长期领先于世界,中国文明是全世界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文明、国家,不论是政治制度先进,还是思想文化的先进,以及技术发展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四大发明自不必说,直接推动欧洲近代化,中国还有很多世界首创的成就,比如世界最早的矛盾学、兵法、石油钻探技术、地动仪、科举、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纸币等等,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直到几百年近代被西方工业超越才落后于欧洲。



欧洲的崇拜

欧洲曾经长期落后世界其他地方,经历一千多年的黑暗中世纪后,因“文艺复兴”而快速崛起发展起来,而关于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据我研究,是得益于东方文化的传播盛行导致的,直接导火线是13世纪中叶蒙古人西征!蒙古的征服打通了东西方相对闭塞的交流环境,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传播进程,另一方面,蒙古野蛮扩张征服导致了东方和中东地区大量难民逃难(也带着他们的文化思想和读物),其中一个目的地就是地中海的贸易中心意大利!于是文化复兴于13世纪后期悄然发生,然后蔓延整个欧洲,促进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寻东方)。在文艺复兴期间,欧洲曾十分流行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历史、艺术科技、军事农业等,甚至还有文字。



十六七世纪时达到高潮,西方世界普遍掀起了追捧风靡中国文化、读物和茶叶瓷器的热潮,文化上更影响启蒙运动的发生。我们看看近代欧洲学者对中国文明评价: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经济历史学家霍布森指出:近代以前,欧洲几乎没有自己的发明,而世界科技主要集中于中国;是文化与技术的东西传播,造成了西方的崛起的。

法国学者莫里斯·罗班说:“在启蒙时代的西方,中国简直是无所不在。”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西方人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了迷。”

看看别人的评价,再看看某些人对自家文明的无知和卑贱态度!可见思想认识上的巨大差距,西方疯狂汲取了大量中国和其他文明的成果后经历破碎化的欧洲战国竞争环境而快速变革相互促进、后来居上,他们是站在世界各文明尤其是东方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功,实际先进起来不过几百年。

而从他们的评价亦可见,当时的中国文化在欧洲有多受追捧大多影响力,可以说开智了近代欧洲人、推动了欧洲近代文明,也包括欧洲人发家仰仗的火药火器也来自中国的贡献,可以说没有你没过火药,欧洲人甚至连征服印第安人都难,没有中国的指南针,欧洲人甚至走不出欧洲。

现代的体现

现代很多人贬低中国文化赞扬西方文明各种先进制度和思想习惯,甚至崇洋媚外,让人心痛。然而随着现代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据,中国文明不仅不落后,实际上反而更为优越,以下两个证据可做参考:

1、全球智商调查测试证明东亚国家或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朝鲜、香港、台湾、新加坡)是全球平均智商最高的,为什么?这是西方人做的调查,也是西方人最迷信的人种优越论,但我不认为是人种原因,而是文化原因,以上智商最高几国都是汉文化圈的国家或地区,且平均值都在105,这实际上不是巧合!


2、自二战后,亚洲最先发展起来的几个经济体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外加更早崛起的日本,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中华文化圈(或称儒家文化圈或汉化圈)的国家或地区,这同样不是巧合,紧接着的亚洲四小虎有多多少少有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大量的华人,算半个汉化圈国家。而作为中华圈的核心的“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也迅速发展了起来,快速崛起,金砖国家第一,仅40多年就大有赶欧超美之势,这些汉化圈的国家相继优先发展崛起,这不是巧合,而是文化上的先天优势与优越!
所以,综上所述,阿拉伯人的古谚语,为什么是“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往求之”就好理解了,他没有往欧洲没有往印度,其实是有深刻含义和事实根据的,古代的中国曾长期领先于全世界,中国是当时也是近代以前两千多年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这也是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延续下来的根本原因。


龙拳舞秀


为什么是中国

历史上,有部分朝代,中国与阿拉伯的距离也很近的,彼此整治经济文化也有很多交流的。以唐朝为例,当时大唐在西域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西域事务,管辖范围至今天中亚咸海、阿富汗一带。而关西都护府的西边,邻近国力衰微的波斯帝国,以及国力正盛的大食(阿拉伯帝国)。当时阿拉伯帝国正通过战争蚕食波斯国土,波斯三次向大唐求援助其复国。大唐也在此时期设立波斯都督府,并入安西大都护府管辖。也正因此,大唐与阿拉伯帝国有过不少战争,两国争夺的焦点就是现在的中亚与西亚,大唐帝国曾与阿拉伯帝国大小争战20余次,大唐军队胜多负少。两国也在战争与边贸中间接加强了知识技术的交流。

从唐朝当时的内部情况来看,唐袭隋制,建立三省六部制度管理内政外交,兴科举以选拔人才,经济发展卓有成效,秦朝大一统以来传承千年的知识文化也沿袭发展,奉行“海纳百川、自服四夷”外交方针,众多外国人士(包括阿拉伯人)来到大唐学习、经商,也认识到了大唐帝国的先进之处,纷纷加以学习。

为什么不是印度

印度历史更像一部外来民族与本土王公贵族的政权争夺史,且都是外来民族最终掌权。历史上,雅利安人、波斯人、中亚人、马其顿人、突厥、蒙古人、阿富汗人、等十几个民族先后来到印度,轻松征服印度,建立起了国家。印度虽然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其国家政权多被外族掌控,加之其内部激烈的宗教冲突和森严的种姓制度,国家内部显得并非实际上“大一统”,不种族、不同宗教掌权带来的是知识文化难以传承,知识文化显得比较破碎,对外部的影响力也不会那么大。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谢谢支持!


如论财经


这不是阿拉伯谚语。是《古兰经》经文里的一段。阿拉伯世界曾经给人类做出过很多贡献。就像近代史上的欧洲一样。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他们很相似。 国家历史很长。但对人类的贡献并不多啊。


戈壁孤狼19


一中国比印度远。二穆罕默德时代,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已经在中国,整个世界知识智慧的顶峰在中国,所以要求知就去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