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辦公室約談一個學生家長,家長來的時候提了一袋子自家種的馬鈴薯,該不該接受?

許多分教育課堂


自古以來,我國都有句古訓叫“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意思是說,平白無故吃了人家的東西,就得幫著人家說話,拿了人家的東西,就得幫人家做一些事,即使是違心的也要做,所以要想不去說一些違背心意的話,不想做一些違背原則的事的話,就不要接受別人的任何東西。

對老師來說,是一個班級所有學生的老師,處理學生問題要公平、公正,要維護班集體的利益,不能偏袒哪一些學生而傷害另一些學生,同時,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孩子在學校裡是否被公平對待,是家長最在乎的事情。這樣看來,處理學生問題,老師要秉公辦事,家長才能理解支持老師,學生才能尊敬信服老師。而老師要做到公平公正,就不能收家長的任何禮品。

像題主所提的問題那樣,教師辦公室約談一個學生家長,家長來的時候提了一袋子自家種的馬鈴薯,問老師該不該接受?小徐老師認為,這袋子自家種的馬鈴薯絕對不能收,理由如下:

一、早在2018年出臺的教師中小學老師十不準和《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中都曾提到,在職教師不得收受來自學生或家長的饋贈或吃請等,一旦發生受賄現象,一律按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處理辦法來依規處理。

一袋子馬鈴薯,雖然值不了幾個錢,但事情性質不會因為收受禮品的價值小而改變,“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就是教師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認真遵守,不得有違背。

二、學生學得好與不好,都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學得好的老師不應該居功,學得不好的老師應該加緊督促,這些都是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所在,任何情況下不應該收受學生和家長的禮品。

三、不收受家長的禮物,並且更加盡心盡力的教育孩子們,家長只會更加感激老師。

小徐老師也曾強行被家長送過禮,而且我能感受到家長確實是因為感激老師而表示的對老師的心意,但是每次我都堅決不收,並一再承諾教好每一個孩子是老師最想做到的事,任何時候不會放棄哪一個學生,請家長放心。

四、老師工資不高,地位也不高,如果收受家長的禮品就會被家長更進一步看低,當家長不再尊敬老師的時候,也是家長對老師苛責的時候,因此,收家長的禮品,必將給以後的教學生活留下很多隱患。

當然,小徐老師不否認,有些家長確實是真心實意的表達一下自己對老師的感激之情,給老師拿點自家種的土特產什麼的,老師只有收下,他們才會更加開心,記得小徐老師當年在一村莊支教的時候,鄉親們經常把包好的餃子送到學校裡來,或者請我們去他們家裡的吃飯,我們從沒有拒絕過鄉親們的好意,但是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

今天,我相信這樣純樸的學生家長依然會有,但是老師的職業道德已經不允許我們去接受來自家長的好意了,那麼,老師應該怎樣給家長們解釋,自己不能接受家長的好意呢?

一、告訴家長,不能收受來自學生和家長的禮物或吃請,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違背是要受處分的。

二、告訴家長,老師和家長在管理孩子上是一條心,會一直關注孩子並盡心盡力教育孩子,請家長放心。

三,告訴家長,關於孩子的任何事情,溝通為先,有問題大家溝通解決。

四、告訴家長,孩子能好好學習,是送給老師的最好的禮物。

總之,家長給老師送禮,禮輕情意重,老師不能接受,一定給家長解釋清楚為什麼不能接受,不要讓家長有一種老師高高在上的感覺,老師的態度好,溝通到位,家長就不會誤會老師,老師的工作也就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以後的工作就會好做很多。


指尖教育帝國


該收,一定要收。那不是一帶普通的馬鈴薯,而是學生家長的一片心意!不收,家長的心就涼了;不收,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就遠了。

記得,我當高中班主任的時候,有位同學的家長要請老師去飯店坐坐。我就問他:“飯錢你能簽字報銷嗎?”他說:“不能”。我又問:“你一個月的收入夠這頓飯錢嗎?”他說:“差不多”。我說:“既然這樣,你就不要請老師吃飯了。留點錢供養孩子上高中,將來上大學還要花大錢呢!”我把他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如實相告,他沒有多說什麼就走了。

高三那年的寒假前幾天,這位同學的家長又來了,我在辦公室裡接待了他。我們除了聊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聊了其他方面的事情,就和多年沒見的老朋友一樣。

剛把這位同學的家長送走了,就接到他打來的電話,說給各位老師準備了一袋子胡蘿蔔,就放在學校大門的傳達室裡。班上所有任課老師人人有份,名字都寫好了,下班的時候自己帶走就可以了。胡蘿蔔是自家種的,沒花錢,沒上化肥,不打藥,絕對綠色環保!

這下好了,不收也得收了。那天我和我班的任課老師都是懷著激動和感激的心情拎著胡蘿蔔回家的。我感到那是家長的一片心意,也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讚揚。

這樣的禮物,該收,一定要收!

我教的學生一屆一屆的畢業了,有些家長卻願意和我長期保持聯繫,就因為我們都是有情有義的人。


文人老李頭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班上一名學生在校內多次抽菸和違紀,已經到達留校察看處分了,按規定需要當面告知家長,如果再次違紀就要受到開除處分。

當時是中午,學生的媽媽到學校後打電話聯繫我,剛好是午飯時間,我就電話裡讓他媽媽和兒子先去食堂吃飯,飯後到辦公室談。

等我吃完飯後快1點了。走到學校大門口,發現他媽媽站在門邊,手裡一個黑色塑料袋,見到我過來後侷促不安地打招呼。我問她她兒子呢,她說她也不知道,不接她電話,問她吃飯沒有她說沒吃,我說帶她去吃飯,怎麼也不肯,就帶到辦公室去談論學生的情況。說到如果再受處分就要被開除的時候,他媽媽急得都快哭了,但是一直在說謝謝學校還願意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

我打通學生電話後讓他也過來辦公室,看著學生在他媽媽面前也吊兒郎當的樣子,真的是特別生氣,我問他怎麼不帶他媽媽去吃飯,他還狡辯說不敢帶家長去學校食堂,以為學校不允許學生以外的人去學生食堂。當時太生氣了,我們學校離市區坐公交40分鐘左右,他家裡是周邊農村的,他媽媽過來肯定倒了一兩個小時的車。誒,多的也不贅述了。

當時簽完告知書以後,他媽媽把手裡的黑色塑料袋給我,說是家裡的核桃,送給我,希望能繼續監督管教孩子。當時剛工作不久,才24歲,我堅決拒絕,說學校規定不能收取任何家長的禮物,無論價值大小。我只拒絕了一次,他媽媽就沒說什麼話了,只是看著我,也不走。這個學生就拉著他媽媽往外走,嘴裡還說你別給我丟臉了。我就更生氣了,罵了學生幾句,怎麼這麼不尊重自己的媽媽,而且還大中午大太陽的把他媽一個人丟在大門口等著。他媽媽又一個勁的給我道歉,然後和兒子出去了。我後來走到門口,發現放著五六個核桃,心情真的很複雜。

學生的事就不多說了,單說那袋核桃,我真的很後悔沒有收下……


酸性沼澤小軟泥怪


九二三年,我曾對一老家比較調皮的學生嚴管考上了大學,家長來家一黑皮包中提了三四十顆雞蛋,當時我想嚴管學生是我作為班主任的本份,不應接收家長送禮,推來搡去不小心把幾顆雞蛋弄破了,家長怒到"你這娃不近人情",一句話使我無地自容!從那以後,家長及學生來家帶的土特產或幾元錢的酒(當時也不算很便宜)再沒拒收過,不過一定要他們在家吃便飯。有人也許不信,學生來感謝老師,不會有價高禮品的,但你若拒絕,損失的是師生情誼!


用戶5863124908967


當然可以接受!我是有這樣的親身經歷的!

那年,我是七年級的班主任,有次約談一個學生的家長,當然是有關孩子的小事情,而且是在辦公室。約了幾次,家長都說忙,沒有時間。

那天中午來了,給我帶了一捆大蔥和幾斤青椒,我倆談事完後,我拒絕了。可是家長說了一番話,我把菜收下。說的什麼?

家長說:老師,我們是做蔬菜批發的,一批菜上市,也就幾天了。今天又上新貨了,剩下來就要扔掉了。於其扔掉,還不如送人,你我因孩子而結緣!這菜扔掉挺可惜的!

說的也是!我就收下了。

至於,提問著說的情況,要看什麼原因?什麼情況?該收就收,該拒絕就拒絕。


柳絮飄飄風淡淡


我也當過班主任,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說一說我的經歷吧,二十年前,我當班主任。班裡的一個住校生感冒發高燒。那會兒農村還沒有電話,沒辦法及時聯繫家長。我就帶孩子去醫院看病,拿藥。自己從家裡煮了小米粥,拿給學生吃。就這樣護理了兩三天,他康復了。週末回家,孩子可能是跟家長說了。這年冬天快放寒假的時候,一天,家長拿了兩隻家養的雞在學校門口等著我下班。我一下班他就硬往我手裡塞,嘴裡還唸叨著,”我是某某的爸爸,我知道老師對我家孩子好,我心裡感激你。俺是莊稼人,沒什麼好東西,這兩隻雞,老師一定要收下。我硬不要,我倆就在大街上拉扯起來。這時候,我發現這個家長是個不善言辭的農村漢子,我的推脫讓他窘迫得臉都紅了。我知道他家很遠,靈機一動說,我不方便拿,你幫我拿回家吧,我正好要和你談談孩子的學習情況。然後我像個朋友一樣,請他在家吃了一頓中午飯。


春風楊柳83608362


絕對不要收。一袋土豆值不了幾個錢,對明事理的人來說,就好像到鄰居家竄個門,隨手給裝點啥,不空手就好,也不求啥回報。可家長和老師卻不是鄰里,老師找家長來談事情,往小了說也都是麻煩事,收了東西,再簡單的情理都難說清了,要是讓學生看見,更難說清了。要是家長懟你“你還收了我東兩呢!”,你窩心不窩心?惱火不惱火?窮歸窮,一袋土豆,幾袋水果,這些老師還是能買的起的。除了已經畢業離校的學生和學生家長之外,其它人送的東西還是不收的好。現在社會與論對老師一點都不友好,誰又能準確判斷是家長對老師的真心感激,或是給老師下的套呢?


紅白刀殺豬匠


老師約家長談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給他帶了一袋自種的馬鈴薯。

這種情況,老師確實有些為難。收吧,擔心違反規定;不收吧,又有點不近人情。該如何處理?

我先講講自己經歷的一件事。

我們學校要求,每個學期結束,老師必須把學生成績單送到家長手中,借這個機會家訪。

有一年寒假,下著雪,天氣非常冷。我約了家長,在橋頭見面。

橋上風很大,我裹緊了棉衣,蜷縮在樹下,一邊等,一邊看漫天飛舞的雪花。

一輛電動摩托停在我面前。騎車的家長,是個瘦弱的中年婦女,兩頰被風吹得通紅。摩托後座上,擠著一大一小兩個孩子。

我把成績單遞給她。天太冷,沒想多說,準備走。家長忽然拉住我的手,說:“攢了幾個雞蛋,一點小心意,請老師收下……”

我慌忙把手往後抽:“不行不行,收家長的禮物,是違反規定的。”

當時,她跨坐在摩托上,用腳尖支撐著地面。我抽手的動作,使她失去平衡,差點連帶著兩個孩子摔倒在雪地裡。

看到我態度堅決,她眼裡流露出失望,低聲說:“這點東西拿不出手,我知道……”

我突然感覺很慚愧——在我的潛意識裡,是真的堅持原則,還是嫌禮物太輕?

於是,我回轉身子,雙手接過雞蛋,笑著說:“這種柴雞蛋,營養特別好,有錢都買不到呢。那我就不客氣啦!”

家長見我接了雞蛋,喜出望外,說話的聲音也響亮起來:“那麼,祝老師過年快樂!再見!”

回到家,我小心地打開裝雞蛋的袋子。裡面裝滿了穀糠,雞蛋一層層躺在穀糠中間,安然無恙。我數了好幾遍,整整50個。

農村人家,如果只養幾隻雞,攢50個雞蛋,一定要很久吧?

如果當時我冷冷拒絕了家長的一番心意,她心裡,會不會很難過呢?

一袋自家種的馬鈴薯,應該值不了幾個錢,如果將事情性質拔高為“收受家長禮物”,故意往“違反師德”上面靠,我認為沒有必要,也不應該。

農村人純樸,上門拜訪,不能空著雙手,否則顯得不夠尊重對方,這是傳統習慣。帶馬鈴薯到學校辦公室,當眾送給老師,沒有藏著掖著,擺明沒有巴結討好老師的意思。

如果老師以“有規定”為藉口,拒人於千里之外,讓家長仍然把東西拎回去,那就太沒人情味了。會令家長感到尷尬,也會難受。覺得老師嫌棄東西不值錢,瞧不上眼。

我建議,東西可以先收著,感謝的話要說到位。最好表現出,對農村自產的綠色蔬菜特別喜愛,讓家長心裡溫暖、喜悅。後面的溝通,也會順利很多。

以後家訪的時候,給家長回點相應的禮物——與學習有關的書籍最好。這樣,既表達了對孩子的關心,對家長的尊重,自己還了人情,心裡的負擔也就卸下了。

這兩年,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把師德放在首位,一再發文予以強調。也有一些老師,因為收受家長禮物或有償補課,被嚴厲處分。老師們自律意識,也因此顯著提高。這是好事。

不過,家長給老師送些自產的蔬菜雞蛋之類的東西,價值不高。本質上,只是人情關係的潤滑劑,不必上綱上線。

人情一把鋸,有來必有去。找機會還個人情便是。

當然,若是所送的東西價值較高,或者有請託的目的,就必須嚴辭拒絕了。


毫米


也可以收,是家長的心意,不收太打家長的臉吶。就像我們親戚一樣,我們有的東西,親戚家沒有,我們可以分享,你也可以買點學習用具給學生。我舉個例:我的兩個學生家長太客氣了,我準備給孩子買書,問孩子喜歡什麼書?可孩子喜歡彈子棋棋和象棋,後來我就給孩子買殫子棋和象棋。


羅秀28


在農村第一線的教師們,農村學生的家長送一小袋馬鈴薯,這是家長對老師的尊敬沒有什麼不可的,有的家長還送青菜等,這是家長和老師的關係比較好才有這樣舉動,記得我妻子以前也是一名鄉村教師,靠近學校旁邊的學生家長都會經常拿點青菜等給她,至今我妻子已經退休了,他們還經常電話聯繫關係很好著呢!我的看法就是有些事不要小題大做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