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朱棣这个人?

闯非洲的熊猫哥


二次开国,唯一一个地方藩王反抗中央获得帝位的,迁都,五次北伐蒙古,南下平定越南,六下西洋,这哥们,干的确实不错


德庆梁氏


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燕王作为朱元璋最优秀战斗力最强的儿子是非常有机会坐稳江山的,他年少就一身军功是其他人不能相提并论的,朱元璋也曾考虑过他,但是立嫡立长才是国之根本,这也是朱元璋自己当年定下的规矩,而朱棣两者都不着边,燕王虽然不开心,但是辅佐他的皇兄朱标他还是心甘情愿的,谁知朱标身体不行,居然先太祖而去,而朱元璋却把储位直接留给了他的嫡长孙,这如何让朱棣能服气?再说这个侄子刚登基就在齐泰等人的提议下开始削藩,燕王由此终于有借口发动战争以“清君侧”为目的发起靖难之役,历经四年终于成功登上高位。成为了一位永乐大帝

  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帝王既做大事业,又要保护老百姓的利益,这是我们的理想,但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不能够不指出他的缺点。他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又是一个给大家带来沉重负担的君主。在明朝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关键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明成祖也是一个重要人物。经过明成祖完善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奠定了明、清两朝的政治格局,影响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的政治生活。






开心影视集结号


朱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皇帝在位直接造孽最多的记录。纵观明成祖朱棣一生几乎不干人事。我细细数来,单单空前绝后的大恶就有七八条:

《永乐大典》留下了“明人好古书,古书因而亡”的名句;

削藩,却又不收回朱元璋子孙的社会特权只断绝明宗室子弟向上追求的心,从此朱元璋的子孙祸害百姓更加疯狂了;

建立内阁,彻底确立皇权绝对的地位,从此官员纵然有“为生灵立命”的心也不能决事了;

在没有彻底解决与北方民族的矛盾就迁都北平,放弃战略缓冲(明王朝好比是一张弓,可惜根本没有拉满的空间),从此明朝老百姓背负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兵役(戍边)和劳役(修长城);

五次北伐蒙古耗费空前绝后,却连蒙古正规势力鸟毛都没摸到;

郑和下西洋其实是为了铲除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势力,之后除了给他们权贵间的库房里多几个赏玩的小玩意没给中国带来任何好处,却绝了中华民族向地球南部发展的路;

锦衣卫和东厂是个什么东西?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坏蛋的代名词。

逼杀方孝孺。要不是方孝孺硬气,儒家最后一口气就会被散掉。其祸如果促成,其影响会刨掉汉人的根。


渊默81029184


我觉得朱棣算是一个好皇帝,但不是一个好人。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朱棣都绝对算不上一个好人,这个人冷酷、残忍、权欲熏心,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皇帝。 因为好人干不了皇帝,朱允炆就是铁证。 为了皇位,为了性命,必须学会权谋诡计,必须六亲不认,他要比最强横的恶霸更强横,比最无赖的流氓更无赖,他不能相信任何人,孤家寡人实在是对皇帝最好的称呼。


朱棣精力充沛,以劳模朱元璋同志为榜样,每天干到很晚,不停地处理政务。他爱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他的统治下,明朝变得越来越强大。 对外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打造出一个永乐盛世。

站在朱家的角度来看(特别是朱允文一脉),朱棣是邪恶的、极度残暴的,他毁了家族的平静,赶走自己的侄子,囚禁侄子的儿子,胁迫自己的兄弟造反事后却不善待他(宁王朱权);但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他的功劳还是远远大于错误的,除去几年“靖难之役”带来的战火硝烟四起之外,在永乐年间,百姓更多的还是感受到了幸福,富足,平安喜乐。


作为一个人,朱棣谈不上善良友好,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称得上贤明圣君。


笔筒Susie


1402年,坐在皇座上的朱棣触摸着龙椅,一切显得那么不真实。

他想坐上皇位,但他不敢反,手握重兵的他是建文帝削藩的压轴大戏。

走投无路,他反了。

经历了诸多失败 诸多侥幸。那又怎样,他成功了。

建文那小子没消息,朱棣很难真正放松警惕。方孝孺那人太死板,要不是他说出那话羞辱于我,我大概也不会灭他十族吧。

他还是有些后悔。他忘不了铁铉甚至不愿看他一眼。

他做错了什么?!为了活命。

支持建文帝的大臣全部被杀,子女没入教坊司为妓。

这么重的惩罚为什么他们不害怕?!建文帝有什么好?

他亲自带兵扫除北方来自瓦剌与鞑靼的威胁,他开疆拓土,他让郑和下西洋,在找寻建文的同时,宣扬我大明的强大。

他勤奋的工作,大臣请求皇帝泰山封禅,他拒绝了,海内并不太平。

他修纂《永乐大典》,为后世留下属于古代的辉煌。

永乐年间,百姓安乐,天下太平。储君已定,朝廷安稳。

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保证大明北部边疆。

一切都向着美好发展

1424年,朱棣病逝于行军途中。1360年出生于战火,1424年去世于军队,这位马上天子,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我的评价夹杂在文章中,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简一记


如何看待朱棣,明朝中后期对其的评价绝对非常中肯。一般来讲,只有开国的皇帝才能称之为“祖”,继任者只能为“宗”。这一惯例自宋之后就比较明确了,但朱棣能够被封为“成祖”,绝非简单的“贴金”,而是朱棣的功绩绝对足够,对后世影响深远!

嘉靖对朱棣的追尊,并非像康熙一样有样学样,朱棣的庙号才是具有突破性的。康熙就是学的朱棣,加上其在位期间平三藩、收台、平噶尔丹、抗沙俄,在民生经济上也有发展,所以被封“圣祖”也不存在什么争议。

虽然朱棣的帝位来的同样不光彩,与李世民的手段基本一样,都是“太宗”,但一个夺取帝王只用了三天,另一个却用了三年。一个是基本无悬念,另一个却是孤注一掷。都是在登基后励精图治,为本朝奠定了三百年的统治基础,对外战争多次获胜,使自己的帝国成为了东亚的核心。都是上位不正,却政绩最突出。

那么究竟朱棣的“成祖”名号有哪些功绩相匹配呢?原因也简单,因为朱棣在明朝统治的缔造、设计上比其父朱元璋更有远见。

朱棣在位其实仅22年,但却造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永乐盛世”:

1、发生在明朝建国后仅三十余年,之前没有像汉唐那样是经历过百年的积累才逐步形成的。

2、文治武功较为突出,版图为历代汉人王朝之最。并展现了明朝人的强大与血性,开创了真正的“万国来朝”的局面。遣使下南洋,建立了以大明为核心的“东亚世界体系”。

放眼历代,汉人王朝同时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永乐大典)上达到这样高度的,能同时在南北两线开展战争、同时进行修建新都、疏通运河等工程的,仅有永乐一朝。


吃饭不刷碗1


成祖朱棣,老朱第四个儿子。生于老朱提头打天下的乱世,崩于远征蒙古的途中,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为战争而生的皇帝。前半生不受自己老子朱元璋重视,在朱允炆即位后雷厉风行的削藩行动以及姚广孝不断的怂恿下,无奈造反,美其名曰"勤王靖难"。靖难之役中展现了自己的战争天赋以及无赖本性。

篡位成功后,诛杀方孝孺十族,抹去自己生母存在过的痕迹,可以说朱棣是个不折不扣的坏人,残忍而狡诈。

但在永乐朝,你会发现大明兵强马壮,国力强盛这些都要归功于成祖的手腕。他是一个铁血皇帝,一个人能够压住所有大臣,排除异议,施行自己的政策。永乐朝,重用谢晋编纂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永乐大典》,一部涉及各个方面的百科大全书。为了巩固帝国的北方边界,疏浚大运河,于永乐十九年做好所有准备,迁都北京。

在政治上,成祖设立内阁制度,影响了后来几百年的中国历史。永乐年间郑和五下西洋,引得万国来朝(不管是不是为了炫耀,郑和都是带着和平的使命出海,沿途百姓欢呼。这就比一百年后的葡萄牙人伟大很多)。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利用政治手段及拳头分化瓦剌和鞑靼,稳固了明朝北方边界,彻底稳固了大明的统治,为后世仁宣之治铺平了道路(虽然他怎么样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自己的后代朱祁镇会听信大太监王振,于土木堡大败,开启了明朝的下坡路)。

总的来说,成祖朱棣上马冲锋,下马治国的雄才大略,像极了太祖朱元璋。父子两人都可称为明君。但在我看来,朱棣也做到了他老子朱元璋没做到的事情,平安南,著《永乐大典》,迁都北京,五征蒙古,郑和下西洋等等,无一不彰显一个盛世大国的君主风采。可为千古一帝!

有句话,作为明吹的我很喜欢。天子守国门!这就是明成祖——朱棣!


桨太重了


朱棣这一生,有功,也有过。对于国家而言,他的功劳很大。“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太祖”明史是这样记载的。


朱棣率领军队开疆拓土,实现了四方宾服、万国来朝的美梦。曾记否,有两个小国家的国君,来到明朝后,就不想走了。

死了之后,他们也不回国,而是希望能够被埋在中国。 “( 明朝)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成功骏烈,卓乎盛矣!”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版图,只比元朝的小一小点儿,可见朱棣的贡献不小。

然而,朱棣的帝国大梦带给朝廷和百姓的都是灾难。“永乐帝的国内计划和对外征战的花费是巨大和浪费的; 它们给国家和黎民百姓造成了异常沉重的财政负担。

朱棣千古一帝美梦的实现,是以对百姓的压榨和对谏臣的惩罚为代价的。 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帝国大梦也有贻害。也就是说,如果想要继续维护大明帝国的统治,后继者必须拥有朱棣的帝国大梦的内驱力和实现帝国大梦的才能。
可是,明朝后来的统治者缺乏朱棣的远大抱负。后来的皇帝不能满足国家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国家自然就要崩溃。从这个层次论述,明朝的败亡,朱棣早就埋下了祸根。


ReaderX


《大明风华》电视剧播放到二十多集,朱棣由于当时形式所逼迫,不得不起兵造反,最终得到天下,皇帝位夺得了,靠造反得到的皇位受后人非议不少,依我看来,天下不管谁当皇帝,只有能给老百姓谋福利,无贪官污吏,无奸臣当道,无黑恶势力,年年平安,就是一个好皇帝。

朱棣当了皇帝后他的功劳不少,是建文帝无法相比的功绩:

第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虽然在传统思想来说有篡位的说法,但是如果真的把明朝叫给建文帝估计明朝肯定要走向败亡,因为地方藩亡势力不是软弱的建文能控制的。北征蒙古,使明朝的北部边境得到几十年的安宁。

第二,远征南安(就是现在的越南),奠定了明朝在东南亚的领导地位。

第三,派遣郑和下西洋,虽然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文化传播。

第四,组织编撰《永乐大典》,使得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将各类学科总集的典籍。是为中华文化之盛事。

朱棣即位初期,为了稳固自己的权位,杀戮太重。朱棣喜好征服别国,保边境安宁,时而发动战争,有些不该发动的战争他都打了,使得在永乐朝经济恢复缓慢,人民负担过重。

总的来说,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代英雄、明主,为大明之后的江山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狐仙诗行


我们都知道明朝永乐帝朱棣的皇位,是因为发动政变赶走自己的侄子才得来的。朱棣这个人历史上看他的说法,各式各样。不过我们看历史,要客观来看,朱棣其实是一位双面的皇帝,有暴行也有善行。

先来说说他的暴行,大家对朱棣的评价还是坏多于好。首先,朱棣发动兵变,篡权夺位,这是他的罪状。对他的侄子和兄弟手足都能狠下杀手,可见朱棣的冷血程度。而最值得说的,就是朱棣夺位之后,对那些不支持他的人才去的暴虐手段。

铁铉我们知道都知道吧!当初他狠狠地挫败了朱棣。可是造反成功后,铁铉落入了朱棣手中,他将铁铉割耳鼻后煮了起来,煮完并铁怰本人口中,问他“可甘否?”铁铉说“忠臣之肉,有何不甘?”最终凌迟,诛九族。

一代忠臣方孝孺,被他诛十族,因为九族不够,还要把他的学生朋友都杀掉。还有黄子澄,齐泰,陈迪都被凌迟,他们的妻子女儿被送去当妓女。在看朱棣对待生母,他称帝之后自己也心虚,因为他是庶出,为了让别人相信他有资格当皇帝,篡改历史,把自己说成是马皇后儿子。

而朱棣的亲生母亲,有关于她的一切记载都被消除,以至于现在找不到一部史料能记载他母亲姓甚名谁。但是这位暴君也有一定功绩的,上位之后,秉承朱元璋的传统肃贪,治理各地灾难,发行了不少的惠民政策,他在位期间,明朝前所未有的强大。除此之外,对帮助过他的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封赏。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朱棣的残暴,并不是对所有人,而是不服从他的人,也算是一代枭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