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三妻四妾,丈夫是怎样去平衡几个妻子的关系的?

江灰86196095


以前的男人要为如何处理好各位女人的关系而烦恼,现在的男人要为如何能找到女人而烦恼,前者可谓是幸福的烦恼,好想体验一下这种烦恼啊!



古代一个男人是有很多女人伺候着,那么这些女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处理的呢?这就要看男人的本事了,古代的男人究竟是怎样平衡妻子之间的关系呢?


其实古代男人是不用花太多精力去平衡几个妻子之间的关系的。因为在那种背景下,男人是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些女人都是比较听话的。就算有什么争风吃醋之类的事,都不用男人去管,因为正妻是所有女人中地位最高的,正妻要把这些女人都管理好。 一般情况下,男主外女主内,丈夫不会去管家庭内部的细节,而是把这件事情交给正妻。正妻就相当于家里的主人,替一家之主把家庭平衡好,而妾作为地位低下的人,自然得服从正妻的管理和安排。


古代封建制度下,男性没必要费尽心思去平衡,因为当时的观念决定了他压根不需要平衡,正房大老婆管着小妾们,小妾就得自己约束自己,一派平和。

现代男人好难啊!


雁城流浪僧


现代的男性都是一个妻子,尚且觉得讨好妻子相对伤透脑筋,因此很多男性在想,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妻子这么多,那丈夫怎样去平衡几个妻子的关系的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古代男性看来,那简直不叫事,因为在古代等级森严,同样有家法,这个家法甚至包括《妻妾房事管理办法》,因此对于男性来说,除了正妻以外,想宠幸睡,讨厌谁都是取决于自己,因此根本不用想办法去平衡。

古代大户人家,男主外女主内,正房大老婆来管理小妾们,小妾根本不敢和正妻去争宠。

男主人根本不必担心大老婆搞不定,而且小妾也不会猖狂,毕竟小妾属于奴才,而正妻是主子,男主人家对小妾有生杀大权,小妾们只有听话的份。


因为封建古代制度下,小妾属于男性私有财产,苏东坡就曾经用自己的小妾和别人换了一匹好马,小妾被男主人和女主人打死都不受官府追究。

还记得张艺谋导演的那部电影吗《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的三姨太和一个医生通奸,被发现后,竟然被家法处置,吊死在天井之中。

可见妾的地位极其低下,如物品一般,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妾都是本分老实听话的,不仅听男主人的话,也听大老婆的话,因此小妾只能小心翼翼伺候主子,忍气吞声,因为妾没有地位可言。


虽然说女人心海底针,一群女人共同嫁给一个男人,她们的内心肯定是争风吃醋的,这要是在现代肯定被很多人以为男性难以应对。

可是在古代,小妾内心就算争风吃醋也没用,也得埋在心里,因为没地位,制度就是这样,只能忍着,在古代,被大老婆虐待致死的小妾不在少数,很多小妾只求在大家族能够平安一生就够了,根本不会去争宠费尽心思作妖。

封建古代制度下,男性没必要费尽心思去平衡,因为当时的观念决定了他压根不需要平衡,正房大老婆管着小妾们,小妾就得自己约束自己,一派平和。


综上所述,因为古代女子地位低,而且是作为丈夫附属品的角色,因此古代即使大户人家里面三妻妻妾,相处起来依然得遵从封建礼法等级制度,男性更不必担心以及花心思去想如何平衡。


小聪历史客栈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男人老婆多了没有规矩,肯定无法管理。

众所周知,古代有钱有势的男人可以娶多个老婆,但并不是随心所欲随便娶。按官府规定底层官员及平民,最多不能超过7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妻四妾,再多只能偷偷养外室。

古代少爷在成婚之前,父母一般都会安排一个丫鬟,教授少爷男女之事。比如红楼梦中的袭人,贾府这么安排,其主要目的就是让贾宝玉提前进入状态,好尽快给贾府开枝散叶。

如果贾宝玉能顺利与薛宝钗成婚,一般情况下会纳袭人为侧妻,不过这要看薛宝钗是否同意。要是碰到王熙凤那种醋坛子,那就没招。

拿平儿来说,在古代算陪嫁丫头,又称通房丫头,也就是王熙凤情绪不高或不方便的时候,就由平儿顶替。


按照古代传统来说,平儿也能晋升为侧妻,但王熙凤不允许。后来甚至连贾琏想碰平儿都不行,至于纳妾就更不要想了。贾琏迫于无奈,偷偷与鲍二媳妇尤二姐好上了。

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古代的三妻是指正妻与两个侧室。侧室一般是指通房丫头,但能不能晋升还要看正妻允不允许,由此可见古代的正妻地位是非常高的。

古代都讲究门当户对,正妻的地位一方面来自于家族的势力。另一方面古代法律赋予了正妻女主人的权益。

一般情况下绝对不允许休正妻,除非红杏出墙。并且娶侧室纳妾,正妻不同意也不行,否则闹到官府吃不了兜着走。


即便正妻去世了,其地位也不能动摇。比如男主人想给侧室扶正,还必要到官府备案,如果正妻无子女,且男主人年过40才符合条件,这样可以避免乱了纲常。

从以上叙述可以厘清古代三妻四妾之间的关系,正妻一般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而侧室不过是家里的丫头。

至于妾一般可能是青楼女子或购买的穷苦人家姑娘,一般地位排序是正妻地位至高无上,然后是侧妻,再是小妾。

这种尊卑有序的关系就形成了家规,因此古代男人一般并不需要去平衡几个女人的关系,因为妻妾不同的地位,决定了各自的命运。



花木童说史


古代男人不是多妻制,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多妾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男人好色的本性的,而是为广子嗣!满足古代男性好色本性的专门地方叫做青楼!中国古代对于各种欲望是非常厌恶的,中国实际上是一个有点像清教徒式的国家,其中对性欲尤其厌恶!淫的本意是多余,不应该,不正确的意思,但是后来就逐渐变成了专指性欲!所以,青楼啊,虽然人人都爱去,但是人人都要骂!

现在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有生育上的问题,都是很麻烦的问题,理论上是根本无解的!但是,古代就有解决的办法,女方生育有问题,那就纳妾来解决!要是男子生育有问题,大家所有人都知道话,那这个男的根本不会成婚(杨素有个儿子就是这种情况,不婚)!大概只有太监那种不要面皮的人,才会明明不行,还要娶妻纳妾成婚!而且似乎清朝之前的太监们也没有干这种事情的!

古代和现代在有一点上是一样的,那就是如果这个妻子没有孩子的话,都不大好用离婚来解决问题的!除了皇帝包括其他有贵族爵位的人以外,其他人是不大好用离婚来解决的,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没法确定!而且,古代男子对妻子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要负责妻子的这一生的!其实这背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男子不碰妻子,妻子肯定无法怀孕,而男子碰没碰妻子,又是一个不可说不可问的范围!为什么皇帝可以呢,因为有一个嫡长子继承的问题,必须要有嫡子,这是政治问题不关儿女私情,其实也有变通的法子,那就是把其他妃子的孩子过继给皇后,皇后做养母,宋仁宗就是这个情况!

而妾在古代法理上的地位实际是仆人,是奴隶,所以古代才会出现恶霸强抢民女这种事,不然为什么会不答应去有钱人家过好日子呢?或者说,妾,就是工人,是受雇佣来的!主要工作是生孩子,其他工作包括做家务!

即便是现在有哪个女的会因为一个保姆或者代孕的和丈夫发生矛盾吗?当然,保姆或者代孕只是干自己的本职工作!

当然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受孕方式,只能用原始的受孕办法!当然,丈夫也可能对妾产生其他情感,毕竟就是现在也有保姆和男雇主发生爱情的例子!

但,在法理上,妾就是代孕的加保姆!妻子是可以不经过丈夫同意责打甚至虐待妾的,更甚至把妾赶走!要是丈夫死了,妻子基本上都是会把妾赶走或者卖掉的!这就是法理上的!如果丈夫护着妾而欺负妻子,妻子上告,丈夫是会受到严厉处罚的!当然实际上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就好像现在,法律规定一夫一妻,但是真没有妻子和小三小四和谐相处的或者相安无事的吗?更或者,女的既有丈夫也有几个情人,而且也相安无事或者和谐相处的吗?

所以古代除非这个妻子连怀孕都没有怀过,否则妻子是想怎么处置妾就怎么处置妾的,甚至包括妾生的孩子!丈夫站在旁边理论上那是劝都没法劝的!

一定要搞清楚妾的存在就是为了生孩子的!不是为了其它的!当然男人们会打着为了多生几个孩子的名号来纳妾实则是为了满足色欲性欲!如果这个妻子生了好几个孩子有男有女的,全都没有夭折,那么,妻子完全有权力不准丈夫纳妾的!金瓶梅里的潘金莲不就是因为老爷的夫人讨厌潘金莲,阻止老爷纳潘金莲而把潘金莲卖给武大郎的嘛!

电视剧上那种男人坐享齐人之福的完全是胡说八道鬼扯!

所以古代的男人们,是,根本不处理妻妾之间的关系的,是没有权力处理,就是妻子来处理的!

现在的男人们也可以学学啊!首先要说服妻子允许自己找小三,其次是说服别的女的心甘情愿做小三!不同的是古代,男人们有个为了生孩子的借口,现在没有了!当然,古代如果妻子特别能生,那男人也没有纳妾的理由了,不是也有人照样纳妾的嘛!

为了照顾男女平等原则,女人其实也可以这么干啊!汉高祖的吕后,唐中宗的韦后,在她们的丈夫活着的时候,不都有男宠或者情人的嘛!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现在人对男主外女主内,一定是有误解,这真的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在古代做饭真的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不像现在做饭那么简单容易……


肆草堂主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根本不需要平衡。

中国古代可不是阿拉伯地区。

阿拉伯男人可以娶4个老婆,但必须对老婆们一视同仁,不得有偏爱。

说实在的,萨沙认为没有几个男人能够做到这点。

大部分女人们天生都是嫉妒、爱攀比、记仇的,想要让她们平等相处难度极大,甚至是不可能的。

大家也许不知道,以拉登这种人让世界发抖,然而他的一个妻子就和其他妻子闹翻,竟然主动离开拉登,带着孩子回到沙特老家去了。

至于中国古代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是妻妾制度。

妻子只有一个,其他都是妾。

妾的地位低下,必须听妻的吩咐。说通俗点,就像皇后和妃子的关系。

大家看看红楼梦,贾府的王夫人是正妻,赵姨娘是妾。

赵姨娘的女儿探春不把她叫做妈,只叫做姨娘,反而将王夫人当做母亲。

为啥?根据礼法来说,赵姨娘没有权力教育这些子女,应该由王夫人来管教。

甚至,王夫人和贾政在屋内坐着谈事情,赵姨娘只能站着,还要为进屋的人打帘子,像仆人一样。

就继承权上,原则上除非王夫人的儿子贾宝玉太不成器,才有肯能让赵姨娘的儿子贾环继承家业。

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妾生的儿子很多时候不被承认有继承权。

其实,就是一句话,正妻算是主子,妾只是半个主子半个仆人而已。


萨沙


能够三妻四妾,是很多男人向往的生活,毕竟能多一些选择,多一些不同的生活体验。

人多了显得热闹,如果女人们再多生几个孩子,那么就会有点“人丁兴旺”的意思。只是,人多了,摩擦就多了,吵闹就多了,古代的丈夫们如何平衡好这事呢?

古代丈夫们遵从的第一个原则: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古代男人,口袋里的金银如果够使,三妻四妾那就不是问题,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多娶几个女人呢?

女人多了,八卦就多了,是非就多了,争权夺利就多了,这需要管理。

中国古代,丈夫管理妻子们是有方法的,第一诀窍:就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这如何解释呢?

古代男人,都会有一个正妻,大多是第一个妻子,称为发妻,这个女人陪伴丈夫的青春年代,对家庭付出最多,只有这一位能被称为“妻子”。

后来娶的小妾们,见了这一位大房,都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大姐”,或者“夫人”,对于第二位,后来的就叫一声“二姐”,以此类推.....这就是所谓的“长幼有序”,这个长幼和年龄无关,只和进门前后有关系。

而男人的结发妻子,是家庭里绝对的女主人,男人的后院琐事,家务的管理和协调,全有大房说了算。如果男人是皇帝,这个女人就是皇后,是后宫之主。

女主人地位尊贵,和小妾们的地位完全不同。女主人生的孩子,叫“嫡出”,嫡长子大多会是家庭产业的继承者。这就是“尊卑有别”。任你是多受宠爱的妾,见了大房都得规规矩矩,尊敬有加。

像张作霖,一生娶了六房女人,产业的继承者是张学良这个嫡长子。张学良姐弟三人,在大帅府也是备受尊重,这就是“子凭母贵”,因为他们是张作霖大老婆赵春桂的孩子。

也就是说,男人必须树立大房的威信,维护大房的权利,让大房辅助自己管理好女人们,这会避免后院出现没人主事的情况,有大房协调,后院也不会那么乱。

古代丈夫们遵从的第二个原则:娶妻娶德,纳妾纳色

古代大户人家,给儿子娶大房时,讲究“门当户对”,考究“贤惠明理”,长相可以次一点,门第不能太低;学识可以低一点,但脑子必须清楚。

一个门第底下的女子,其背后的家庭影响力太小,会拉低了大户人家交往的层次,而且对大户人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

一个脑子不清不楚的女子,当了大房,会让家里的财务状况一塌糊涂,后院会被闹得“鸡飞狗跳”,毫无安宁。

大房娶了之后,男人们对于侧室的选择,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漂亮”,不漂亮的女人是当不了侧室的。娶妾就是为了美色和欲望,是为了纯粹的精神享受。在不同的时期,娶不同的小妾,就是为了感受不同的体验。

古代男人们大多遵从:娶妻娶德,纳妾纳色,就算小妾多么受宠爱,多么讨人喜欢,大多男人始终会把握一点,妾不能爬到大房头上作威作福。

古代丈夫们尊从的第三个原则:尽量公平

如今的阿拉伯国家,还是实行一夫多妻制,但这几个妻子地位一样,享受到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一样,丈夫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可以上告的。

中国古代,大房地位高那么一点,姨太太们之间地位相当,男人要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对于所谓的“鱼水之欢”,没有办法做到绝对公平,毕竟,男人只有一个,成为半老徐娘的姨太太,很难和风情万种的姑娘争夺宠爱。

但在其它方面,男人要做到尽量公平,这次给这位买了外衣,下次就别忘了给另一位买个旗袍,总之,要尽量做到“不厚此薄彼”,尽管这很难。

对于女人们后面的家庭,男人们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样会增加对男人的依赖性,也会让女人们对自己感恩戴德,

古代男人们很幸福,可以娶多个女人。古代男人们也很痛苦,如果处理不好多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烦恼无比。但是,只要按照一定规则办事,快乐会比烦恼多。


蓝风破晓


古代男子没有三妻四妾,是一妻多妾多姬婢,妻是正室,只有一位,明媒正娶的,妾虽然也要过门,但程序简单得多,是侧室,而姬婢是买来的,纯粹的商品,是奴仆。古代有地位和财富的男主人有多个老婆,动机无非两个,满足欲望,广育子嗣。

图为民国初,一对结婚的夫妻。

想管好一大家子的老婆,很简单,礼法制度决定了妇人们的地位高低,家里有女主人,就是正妻,一般是和男主人门当户对娶进来的,地位最高,有身份男主人的正妻,还会有朝廷授的诰命夫人的封敕,所生孩子是嫡子,将来继承家业的,正妻入族谱,入宗祠,死后与丈夫合葬,这些妾姬们是永远无法享有的。

图为李鸿章家里的姑娘们。

除非妻死后,男主人不另娶妻,而是把妾扶正为妻,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所以妾在家里有身份,但要以妻为中心,侍其左右,而姬婢指买回来的通房、家伎、婢女、歌姬等,这些女子是没有身份的,仅供玩娱的女子,是家中奴仆,姬婢为男主人生子后,有机会升为妾,此外再无他法改变命运。

晚清一满族家庭妇人们用餐。

皇帝的后宫更有一套更为严格的制法,皇后永远只有一位,是正妻,为后宫之主,皇后之下的老婆们有着各种名号,夫人、美人、良人、婕妤、昭仪等,享受的待遇各不相同,清朝离我们最近,后宫制度为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等,不用皇帝如何平衡妃嫔们,封号和制度决定了待遇。


图文绘历史


古代根本就不存在三妻四妾!

古代男人大多数都是一夫一妻的,只有少数有钱的男人会在一夫一妻的情况下多纳几个小妾。而小妾的身份在古代是非常低微的,仅仅是略高于丫鬟的存在,所以丈夫根本就不需要去平衡。


当然也有个别例外的,就是丈夫特别宠幸哪个小妾。因为中国古代女人的地位普遍都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妻子的地位远不如丈夫和孩子,小妾又远不如妻子地位高。因此,小妾如果想抬高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有丈夫的特别宠爱。

在正常的家庭中的话一般都是男主外,妻子主内,小妾以及家中下人都贵妻子来管。现在看起来可能感觉不可思议,但是在古代就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的。

举个非常好的例子来说明古代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把人分成了四类,那就是士、农、工、商。商人往往最有钱,但是身份却是最低下的。甚至在穿装打扮上都有要求,比如很多好贵的服饰不允许商人们穿戴。

所以说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根本是没有什么人权的。一个人的出身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反观现代,中国人真的是比古代幸福多了。

所以无论是男人的小妾有多少,根本就不用担心如何平衡他们的关系,正常来说都是男主外,妻主内,所有的小妾都归妻子管的。既然地位都不平等,又何须平衡呢?


唐朝的长老


史书中关于“三妻四妾”最早的记载,是在《庄子》一书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灵公有三个妻子,而且几人一起沐浴。

那么古人所说的“三妻四妾”,是哪“三妻”,哪“四妾”呢?古人又是怎么平衡妻妾之间的关系的呢?

“三妻四妾”原来一直被人们误解,并非三位妻子,四位小妾,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

其实古人的“妻”并非是指正妻,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有记载,嫡妻、偏妻、下妻等,都称为妻。

此外,并非所有带“妻”字的都是妻,比如“小妻”、“傍妻”、“少妻”、“庶妻”,就都是小妾的称呼,而不是妻。

古人所谓的“三妻四妾”,并非明确地指是三位“妻子”,四位“小妾”,而是泛指“妻妾成群”。

看过宫廷剧的人都很清楚,在后宫之中尽管律法严明,皇帝的女人还是会明争暗斗,那么普通人家,丈夫是怎么平衡家庭关系,避免内斗的呢?

普通人家,妻子关系比皇宫之中更加严明。

首先说“三妻四妾”的叫法是有些不太准确的,确切的说古人那种叫“一妻多妾”,其实除了正妻以外,其他妻子的地位和小妾是没什么区别的。一般正妻就是丈夫第一位明媒正娶的女子,在四妾中地位最高,好似宫中皇后,可以管束其他小妾。

此外古人也并非人人都可以三妻四妾,纳妾还是有经过别人同意的。

在明清之前,普通百姓家里,是不可以纳妾的,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才可以,到了明清时,普通人家才可以纳妾了。

纳妾首先要征得三个人的同意,男子的父母首先要同意,此外只有正妻愿意,男子才可以纳妾。

皇宫里为了平衡女人关系翻牌子,那么普通人是如何保证妻妾雨露均沾的呢?

到了清朝,为了让后宫女子感到公平,皇帝侍寝选择的妃子都是由翻牌子决定的。那么普通人家呢?

普通人家当然也要注意,如果家中一位女子从来不被丈夫宠爱,那么肯定会觉得不平衡,家庭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在普通人家里,有些人家是多妻同床,比如就一妻一妾的,那么男子经常是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当然也有些分单双日。

“三妻四妾”要平衡好家庭关系,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斯幽说历史


都别抢,我来答。

实话说,这东西没法平衡,古代后宫为了争风吃醋酿造的悲剧很多,譬如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有吕雉,这个大家都是很熟悉的。

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夫妻,当年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而且整天游手好闲,就是一个二流子,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管,全靠人家吕雉一个人独自打理。

关键这时候的刘邦在外面和人乱搞,还有了一个儿子,即刘肥,要不是吕太公觉得刘邦这人将来有出息,刘邦还真讨不上像吕雉这样的老婆。

后来因为押送犯人误了期限,只好躲在芒砀山里,人家吕雉好冒着被官府发现的巨大风险跑到山里来给他送吃送喝。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平心而论人家吕雉确实是一个模范妻子,刘邦创业打天下的时候,吕雉也跟着吃了不少苦,后来还被项羽给抓了起来,险些丢了命。

好不容易等到楚汉议和被放了回来,结果发现刘邦身边已经有了新宠戚夫人,你说换谁这心不得拔凉拔凉的,虽然说后来吕后对戚夫人做的事情确实残忍,所以说这女人残暴起来也丝毫不逊于男人。

戚夫人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刘如意,非常讨刘邦的喜欢,经常对外人说如意这个孩子很像我,而且还动了把刘如意立为太子的念头,你说这能让吕雉不寒心吗?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古代都是母凭子贵,吕雉已经失去了刘邦的宠爱,肯定不能再失去自己的儿子,毕竟这就是她最大的依靠,只有刘盈做了皇帝,她才不至于沦落到最后什么也没捞着的地步。

因此也就不难怪吕后要对戚夫人痛下杀手了。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武则天,她原来是李世民的才人,后来被李治看中,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就跑到感业寺当尼姑去了。

而李治这边已经另外娶了一个老婆王皇后,但是王皇后身体有问题,所以一直没有生下孩子,结果李治就开始宠幸萧淑妃,王皇后嫉妒啊。

于是就向李治建议说,戴孝的日期已经满了,何不如把武则天接回宫里来,这女人一嫉妒起来什么都不管,也不想想自己是在引狼入室。

结果武则天一回来,不久怀孕生下李弘,也就迅速赢得了李治的宠爱,从此过起了甜蜜的两人生活,结果王皇后和萧淑妃一看情况不对,于是又联合起来打击武则天。

但反而被武则天击败,王皇后丢掉皇后的位置,萧淑妃也被武则天以非常残酷的刑罚折磨致死。

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毕竟身体极限就摆在那里,不能做到雨露均沾,难免就会引发争风吃醋的事情,所以说这种关系根本就是平衡不了的。

即使老婆相对较少的王公大臣,也就只有几个小妾,但也不好平衡这种关系。像《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老公贾琏只要稍微对平儿展现出那么一点意思,平儿在王熙凤面前的日子就变得难过起来,所以两人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搞到一起。

所以,人都是有嫉妒心和贪婪心的,什么东西都想占为己有,何况还是自己的男人,相信少有人会乐于分享,所以说这种关系是无法平衡的。

终究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