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水稻的稻曲病?

yyluming


水稻的稻曲病,我们又叫它:青粉病。这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间,侵染稻穗上的部分谷粒,病菌在谷粒内形成块状,慢慢膨胀,从稻谷裂开的缝隙处露出淡黄绿色的分生孢子,把整颗谷粒包裹住,形成比正常谷粒大3-4倍的菌块,颜色变成墨绿色,最后病菌包子表面开裂,用手捏一下,会散发出墨绿色的粉状物,

注意!这个粉状物是有毒的!

这是在水稻上发生的少有的,病菌自身带毒的一种病害,被它侵染后,会污染到稻谷,造成空粒,降低产量和大米品质。


我在多年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大概总结出稻曲病在以下几种情况发生的比较严重:

1.大穗型,密重穗型水稻品种和晚熟品种,发病情况比较严重。

2.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稻曲病发生的比较严重。

3.还有一个原因很奇怪,在水稻大丰收的年份发生的比较严重,我们无可奈何的叫它“丰收果”。



防止稻曲病的发生,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稻谷种子进行药物消毒处理

因为稻曲病菌常依附在稻谷种子上越冬,所以我们要在源头上杀灭它,不给它留有发病的机会。

我们在开始水稻育苗前,先把稻谷种子拿出来,用药水浸泡消毒一下,以杀灭病菌。

消毒药水有很多种,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效果比较好的两种消毒方式:

1.比较简单,常用的种子消毒方式

找一个干净的大容器,千万不能有任何油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500倍清水进行稀释后,把稻谷种子倒进去浸泡,一般泡一天一夜,再把稻谷种子捞出来进行催芽就可以了。

2.消毒比较彻底的浸泡方式

先把稻谷种子用清水浸泡两天两夜,注意不要让种子在水里面发芽了,然后捞出晾干。

再用福尔马林500倍液,把晾干的种子再倒进药水里浸泡两天两夜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催芽。

种子消毒,不仅能消灭种子上的稻曲病菌,同样能杀灭稻粒黑粉病,谷枯病等其他病菌。

二.抓准稻曲病的发生关键期,及时用化学药剂来处理

稻曲病主要发生在水稻孕穗的后期,也就是破口期的3-5天,这也是进行药物防治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再喷洒农药,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杀灭效果。



干货分享:杀灭稻曲病菌的农药有很多种,通常要喷洒2-3次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今天我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只需喷洒1次就能收到很好效果的打药方法。

在水稻破口前10天,每亩田用5%井冈霉素水剂450ml,混合75L清水进行稀释后对水稻直接喷洒。

根据我多年的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只要在喷药时间和用量上掌控好了,一次足矣,大大节省了人工劳动强度和农药成本。


阳哥拍三农


问题:如何防治水稻的稻曲病?


答案:水稻的稻曲病是一种烦恼病害,每当收获的时候,搅动稻谷,那黑呼呼的稻曲病的孢子灰尘,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弄得满身黑灰。稻曲病在水稻孕穗破口期间用药防治,效果最好。最迟不能超过抽穗始期,否则,防治效果,大打折扣。防治稻曲病的常用农药有:井冈霉素、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

在水稻孕穗破口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亩对水50~75千克喷雾,可用43%戊唑醇悬浮剂10~15毫升/亩兑水40~50千克喷雾,可用5%己唑醇悬浮剂40~60毫升/亩兑水40~50千克,可用烯唑醇+井冈霉素、烯唑醇+三环唑、井冈霉素+戊唑醇、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三唑酮、井冈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等复配方法来防治水稻稻曲病。



总之,水稻稻曲病在孕穗破口期,是使用药物防治的最好时期。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鄂东三农


稻曲病,在我所在稻区是严重病害,每年都是重点防治。对于发生及症状,还是比较了解,至于如何防治?也有一定的经验。我认为控制稻曲病的发生,主要是改善田间环境,及时的用药防治。


稻曲病是危害水稻穗部的一种病害,通常受害的稻穗,会有一至几个病粒出现,严重会有会有十几个甚至更多。受害的病粒,内外颖先张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以后受害部位逐渐膨大,变成墨绿色,呈龟裂状,并散发墨绿色粉末。

稻曲病不仅毁掉病粒,而且还能消耗整个病穗的营养,致使其它籽粒不饱满,随着病粒的增多,空秕率明显上升,千粒重下降,造成稻米质量下降。稻区病菌产生的毒素,会污染稻米,处理不当沾染了稻米,人、畜食用后,可造成中毒现象,危害人、畜健康。

稻曲病危害严重,弄清楚其发病原因和规律,才能做好防治,以减少危害程度,减少损失。

1、发病原因:气候条件是影响稻曲病发育感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降雨量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水稻易感染病菌期,高温多湿,病菌最易发育,长期的低温、寡照和多雨,也会减弱水稻的抗病性,特别是雾霾侵入影响最大。再就是,化肥用量过多,特别是氮肥的施入,使水稻生长过于繁茂嫩绿,会加重稻曲病的发生。最后,种子的选用,抗病弱,在不利天气因素,更容易感染。

2、发病规律:从抽穗后到成熟期均能发生稻曲病,其中孕穗期最易感病。稻曲病在水稻的孕穗期,根本看不到任何表现的症状,在抽穗过后,带菌的稻穗就会显现出来,并随着不利天气影响和种子抗病性弱等,而不但加大病情。当看到病粒的出现,基本没有防治的办法,只有做到提前预防。

根据稻曲病的发病原因及规律,我总结了一下四点防治方法:

1、种子的选择和消毒:选用抗病能力强的种子,一般来说,散穗型和早熟品种发病较轻,蜜穗型和晚熟品种发病较重。

种子消毒,主要体现在药剂浸种,使用当地推荐杀菌剂,按照用量兑水浸泡种子,按照温度的高低,来决定浸泡几天。也可以播前结合盐水选种,淘汰病粒,用57℃温水进行温汤浸种10分钟后洗干净催芽播种。

2、清理病菌:重病地块收获后进行深翻,以使菌核和曲球在土中腐烂。春季播种前,清理田间杂物,以减少菌源。在早期发现病粒及时摘除,能防止继续扩散。

3、适施化肥:防止过多过迟了施用氮肥,氮磷钾配合使用,氮肥采取基、蘖和穗肥各1/3,不要过多施用穗肥。

4、化学防治:在最后一张叶抽出之后,倒二叶与倒一叶叶枕平的时候施用农药最好,能够抑制病菌,也能起到防护。要是天热不好,多雨、高温高湿及有雾霾出现,在破口期再进行一次防治,就是得到好的控制。至少农药选择和用量,这里不推荐,当地农资部分都有的推荐,选用适合自己的,按照用量说明使用就好。

综上所述!稻曲病发生前没有征兆,发生后难防治,做好田间管理的同时,要及时进行用药防治。


亮仔为农


水稻的稻曲病有几个其它的名字,可能是各个地区的叫法不一样吧,如:青粉病、虫屎病、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等等。这病只在稻穗上发生,就象一个个小黑球似的,灰黑的、黑绿的颜色,对谷的收成影响不是很大,但影响稻谷的颜色明显,打下来后如果没有清除干净,轧出来的米都带有那种墨绿色的碎粉,煮饭时要清洗很多很多次才能清洗干净。

水稻的稻曲病对种子和气候很明显,有一年我在一块田里插了两样的品种,一样的施肥、一样的施药、一样的管理,只有其中一样的品种发这病,另一品种不发这病。第二年我就选择上年不发稻曲病的种子,但很倒霉,第二年出现的情况又恰恰相反,说明种子还要受大气候影响。

那要如何防治水稻的稻曲病呢。

1.处理种子上留下的上年的病菌,浸种时用百分之二的福尔马林或百分之五的硫酸铜浸种4小时左右,催芽前用清水冲洗干净。

2.田要深耕,将病核深埋泥土之下,消毁病粒。

3.施足基肥,后期尽量不追肥,特别穗肥用时要慎重。

4.水稻灌浆后,如有条件,田里水最好只灌薄薄一层水,勤灌浅灌,后期可以只要水田有一点湿色就行。

5.在破口前一个星期开始用药防治: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己唑醇、戊唑醇、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等等农药适量喷施。

5.如果后来此病还是有了,稻穗上长生了许多墨绿的灰球,就用味鲜胺、氢氧化铜或碱式硫酸铜等药把它打下来。

6.病田的稻谷不能留种。


一生好人大司马


如何防治水稻的稻曲病?

宝哥:水稻的稻曲病主要危害水稻穗粒所以又名黑穗病,它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在南方稻作区有发生较多,在宝哥这边的北方稻作区偶有发生。


水稻稻区病主要特征:水稻抽穗扬花10天左右从稻粒的内颖与外颖的合缝处出现浅绿白色小菌块,逐渐生长膨大、破裂出淡黄色粉末块状物。稻曲病发病时影响水稻稻穗养分供给,能造成产量降低、米率品质均受影响。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天气、肥水管理、品种等因素有关。例如当水稻抽穗扬花期遇阴雨连绵天气、田间水分湿度大,利于稻曲病的流行和传播;当水稻肥水充沛,特别是氮肥施用较大时,水稻植株生长旺盛稻叶下披,同样会利于病菌侵害和发生;虽然没有绝对抗病性品种但是不同品种的感病性有差异生长旺盛杂交稻品种、穗码密的品种易发病且较重,穗码稀的品种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在水稻的破口期进行药物统防,可结合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降低成本,节省劳动力,是我们水稻种植区常用的方法常用药剂如下

1. 43%戊唑醇20ml+2%加收米100ml+多抗霉素80ml/亩,喷雾。

2. 43%戊唑醇20ml+22%加收热必50克+多抗霉素80ml/亩,喷雾。

3. 30%苯甲丙环唑20ml+16%井冈霉素40克/亩,喷雾。

以上药剂在水稻70%出穗时选用单剂或根具实际情况复配在喷药一次,


金田宝哥


我们重庆这里种植水稻一年只种一季,一般立夏前插秧,中秋前收获。在种植水稻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病害,导致产量下滑。其中稻曲病也是常见的病害之一,大田一旦感染稻曲病不但影响产量,而且不小心吃了患稻曲病的大米或米糠,对人畜有害。所以要及早预防稻曲病的发生,以免造成损失。

稻曲病的发病症状

稻曲病又叫黑穗病、绿穗病、青粉病等,我们当地称它为“乌谷”。此病只发生于穗部,专危害谷粒。一般在水稻抽穗扬花至乳熟阶段发生,如病情不严重,每穗上只有几颗谷粒染病,严重的每穗40%以上都是发绿的“乌谷”。穗上的颖壳一旦染病,会慢慢的膨大。发病初期受浸染的颖谷稍微张开,里面能看见黄绿色的凸起状,这种凸状会慢慢长大,把整个颖壳两边裹住甚至全部裹住,像似给谷粒裹上的一层厚厚的“绿袄”。“绿袄”全身布满墨绿色的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孢子有黏性,遇风吹雨打易脱落,但不易飞散,一般借住气流传播,从而危害穗部。

稻曲病的危害

稻田染上稻曲病,将影响穗粒饱满,结实率及千粒重下降。并且秕谷、空秕谷增多,导致当年的产量减少, 一般要减少5%,严重者更多。

而且将导致成品谷的出米率下降,碎米、半节米增多,从而导致大米的品质下降。

稻曲病的发病的过程

稻曲病菌的主要浸染源是落在田间的稻曲球厚垣孢子,这些稻曲球和厚坦孢子附在种子上和稻田土中越冬,可成活5年以上,

来年在7-8月的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育成熟,并形成大量的孢子浸染稻穗造成发病,主要危害孕穗期和齐穗期。孕穗期的颖壳从最初感染病原菌开始,经过7-14天形成淡绿黄色的凸状块,后凸状块慢慢渐大,形成墨绿色菌块并破裂散发孢子粉的“乌谷”,大概要经历40天左右。稻曲病的症状在灌桨成熟期最为明显。

影响稻曲病发病的因素,

稻曲病发病因素有很多:【1】栽培水稻时选用了抗病性、抗逆性差的品种。【2】水肥管理不当,水稻分蘗完了以后稻田的水位过深,又重施了氮肥;或者肥料施得过早或者过迟,导致植株亚健康生长所致。【3】抽穗时阴雨绵绵,天气灰蒙蒙、造成光照弱,荫蔽大、植株露水多,导致抽穗时田间空气郁闭,湿度大,稻株碳氮比失调,抗性下降;出穗会又遇到高温强光等恶劣天气都会导致稻曲病发生。

防治方法:对于稻曲病防治以农艺措施和药济防治为主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性、耐病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从而减少种子带菌造成开花期稻曲病的发生。【2】种子消毒。稻曲病可通过种子传达,所以种植之前,要给种子进用消毒杀菌处理。可以用500倍强氯精液浸种消毒10-12小时,如果不放心用药,可以详询当地农技人员,具体用什么药浸种。

【3】建立无病菌水稻田。发病的稻田进行深翻,把病原菌埋入地深层,使病原菌核浸染不上来。种植水稻前清除田间病源物及病残体,防止稻曲病原菌传播和扩散。【4】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促进植株强健。水稻生长发育期氮、磷、钾肥合理配施,不重施氮肥。施肥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要施得适宜刚刚好。在水稻的拔节及齐穗期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可以减轻稻曲病的发病程度。【5】注意孕穗后期田间水位管理,勿大水漫灌、宜浅水勤灌,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免得病菌孢子繁殖浸染。

药济防治

根据稻曲病的发病特点,在水稻的孕穗期和齐穗期各施一次药,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一般防治稻曲病的药有稻丰灵、25%三醋锡可湿性粉剂等。用药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打药的时间应在抽穗破口前3-5天进行,即要破不破时,免得出穗后用此类药产生药害。打药时兑水量一定要充足,选择早晚打药效果佳。

综上:稻曲病是通过稻曲球和厚垣孢子浸染穗部,危害发病。一般在孕穗穗和齐穗期发病最为严重。一般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为主。用药剂防治时要在抽穗期破口前3-5天进行,免得产生药害。

关注【留守傅姐】,了解农村一草一木,农家的生活琐事。

留守傅姐


水稻到稻曲病又叫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一旦得病会造成水稻减产,严重的减产可达百分之十五至二十。

水稻患稻曲病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种子抗稻曲

病能力差。

2、地区性气候差异。如粳稻种植到南方。

3、破口期遇上连续高温天气。

4、抽穗期遇上低温。

5、土地残留下来稻曲病病菌。

农作物病虫的防治方针是:以防为主;

以治为辅;防治结合。因此防治水稻稻曲病发生的主要方式有:

1、选择抗稻曲病力强的品种:如泰优390等。

2、粳稻最好不在南方种植。若实在想吃,爱吃就选在海拔低于300米的且,日照时间长的区域种植,南方的山区切忌种植。

3、尽量不要稻草还田。

4、在水稻幼苗期和抽穗期(突口期前5一7天)可用多菌灵、江西众和的乐米佳按产品说明书标明各试用一次(注名厂家,生产的产品含量和加工工艺不同,兑水比例不尽一样)。同样可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产品。

以上四点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若一旦发生,可以下列药品进行治疗:畔鲜胺或,氢氧化铜进行喷施。








田园组合


大家好,今天探讨一下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措施。水稻稻曲病又叫稻伪黑穗病、稻绿黑穗病、稻青粉病、俗称稻丰收病、丰收果,是水稻穗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的稻谷粒重量会降低,总产量下降,秕谷、碎米比例有所增加,出米率、品质会降低。

稻曲病的病菌在感染谷粒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的菌块物质,然后膨大如球状,墨绿色的物质包裹在全颖壳外面,最后会龟裂,散发出墨绿色的粉末。绿核菌主要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的,也可以厚垣孢子的形式在受害谷粒内或健谷颖壳上越冬。

一、产生的原因:

1、在有些地区7~9月分的阶段,出现高温天数少、阴雨时间多、日照比较少,这是适合稻曲病感染的条件。还有就是稻曲病的病菌在温度超过34℃时很难生长的,在24℃~32℃的范围内都能感染侵害,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水稻在抽穗扬花时遇到低温多雨,雾大露水重,特别是连阴雨的天气,稻曲病发生会加重。如果是在水稻扬花期,日平均气温在25℃~28℃,而且有3~5天连阴雨天,容易诱发水稻稻曲病的发生。

2、有的部分水稻在防治穗期病害时用药时间延迟了,不少晚稻已经开始抽穗了,才开始用药防治,但是这时候的病菌很容易感染稻穗。还有是部分农户多年使用药剂老化、效果差,有的还会出现抗药性。

二、物理防治措施:

1、选择优良抗病性能好的稻种进行播种,这些健康的稻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率。在幼苗长成后适时进行移栽,要尽量错开水稻抽穗期、稻曲病菌高发期间,适当合理调节插秧的密度,避免田间严重荫蔽,防止通风透光性能差。

2、在大田里插秧前要施足基肥,这些基肥要以农家肥为主,可以配合使用磷肥、钾肥,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合理使用氮肥。目前,硅肥在水稻上使用的越来越多了(看我的图文有介绍硅肥对水稻的好处),硅肥可以大大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还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80%以上。还有就是在水稻播种前,要注意清除感染得病的水稻和田间的杂草,那些发病过的稻田,可以在水稻收割后进行深翻晒田,能把菌核埋入深土中。

三、药物防治措施:

1、种子阶段的处理:

一般是在水稻播种前,进行晒种1~2天左右,然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可以用3%~5%的生石灰水浸种3~5小时左右。当然,也可以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4小时,抑制稻曲病病菌的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操作时要把药液盖过稻种,可以放置一段时间,不要去搅动。

2、大田里的药物防治:

①、首先是结合水稻的病情和天气情况,来使用药物防治。用药时间要注意:一般用药比较效果好的阶段是在孕穗后期,也就是破口前的5天左右。

②、在第一次用药物防治时,可以每亩用50~60千克的1:1:5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处理。也可以每亩用100~15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搭配水50~60千克左右,在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叶面喷雾。

、在第二次用药防治时,可以每亩用150~200克5%井冈霉素粉剂,搭配水50千克叶面喷雾防治,还可以顺带治疗水稻纹枯病、紫秆病和小粒菌核病。也可以每亩用75毫升20%三唑酮乳油,搭配水75千克,叶面喷雾防治处理。对于往年稻曲病感染较为严重的大田里,建议使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每亩15克,或着是使用125克/升的氟环唑悬浮剂每亩45毫升,搭配水40公斤左右,均匀叶面喷施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水稻的稻曲病感染的状态,和具体的防治措施,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关注我一下,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谢谢!


甜园芒果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稻曲病又名水稻谷花病、青粉病、水稻开花米等。稻曲病发生后不仅会影响水稻产量,而且影响质量及销售价格。


稻曲病是以种子带菌或土壤中残留稻曲病菌核,在温湿度适宜时,病菌萌发的分生孢子借助气流或雨水等进行传播侵染为害。


一般病菌在水稻破口前萌发,水稻开花至乳熟期侵染水稻穗部花器或幼颖等引起发病。


稻曲病发生除与品种不抗病有关外,主要还与施肥、抽穗期间温湿度及降雨量有关。一般水稻抽穗开花期气温24-32℃,田间湿度90%以上时利于发病,氮肥偏施、迟施,或水稻抽穗开花期间阴雨天气多,降雨大、田间郁闭,光照不足,或露水重,有雾日数多也容易造成发病。


因此稻曲病防治宜以抗病品种为基础,辅之农业预防措施,适时喷药保护的防治策略:

1.选用抗病品种。


要优先选用抗病品种栽培,购种时要关注品种对稻曲病抗性,最好选用经过审定推广,且对稻曲病抗性强品种种植。少种Y两优系列不抗稻曲病品种。


2.测土配方施肥。


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少用或不用氮肥追施粒肥,重施拔节肥或孕穗肥,氮磷钾等搭配使用。


3.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避免田间密度过大,田间浅水勤灌,避免长期田间保持深水。对上年稻曲病发生严重田块播种时要进行深翻,并清除干净田间病残体等。


4.种子处理。


播种前可以1%石灰水浸种消毒,或2500倍液浸种灵常规浸种处理,也可以亩用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50毫升拌种预防。


5.喷药保护。


以前要求破口前5-7天喷药预防,但目前大量试验示范表明:水稻破口前10-15天,即水稻最上面叶片叶枕与紧挨下面叶片的叶枕一致时喷药预防效果最好,过早或过迟均影响防效。


药剂可以亩用20-30毫升拿敌稳,或30-40毫升阿米妙收,也可选用戊唑醇等药剂。


稻曲病发生后喷药一般基本无效的,但可以选用碱式硫酸铜打爆病粒,以利提高销售价格。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点赞 转发 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看到!!


稻麦巴巴


如何防治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防治应全方位,360度无死角防治,方可有效。

其一为田,发生过稻曲病的稻田仍会残留病曲菌,应对田地进行生石灰杀菌处理,将病菌杀死。然后将田地深耕,将病曲菌核深埋入土层中。



其二为种,若当地稻曲病频发,应选择优质抗病的种子,还应对水稻种子进行无菌化处理。保证种子没有稻曲病菌残留,影响秧苗质量。


其三为药,在水稻破口期用井冈霉素等药剂进行预防性喷雾,选择晴天进行喷洒。若遇雨天,应重新进行喷药防治。

其四为肥,在水稻稻穗成长期,应降低穗期的氮肥用量,合理密植,还应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