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火槍剛出現時弱於弓箭,歐洲人堅持使用,而中國人放棄?

語爸爸2011


中國太大,人口太多,統治者人數與民相比僅沙漠中的幾粒沙子而已,因而帝王家族須防內重於防外,這就是秦未農民起義是揭杆造反,而不是拿武器暴動。

秦始皇沒統一六國前,自國家仍用全民皆兵制,即家家都是兵,平時耕種,戰時成兵。且自備武器武裝及糧草,這在四川都郵井出土的文書上可見證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收天下兵器鑄十八銅人,武器壟斷及禁民眾擁有武器開始,且延用至今沒變沒改。所以吳廣陳勝造反用的是木棍的杆。

有火藥後,火器武器出現,發展至宋朝已有炮與雷.火箭.手銃,元蒙用它跑馬圈地於亞歐大陸上,並傳入歐洲。

元滅宋朝後,12家連戶用一把菜刀,且由蒙族一個人掌管此刀。禁武器於民間可見一斑。

鐵不令民用就是可造武器,因石皮繩木的機械,入歐洲後成為鐵製機器,從而開始先進於中國。併發掘出工業時代,中國淪為東亞病夫。現正追趕鐵造機器的課時完成。

民不許有武器,而火藥仍由民間生產,器用仍由民間造出,民無奈將火藥用於煙花爆竹上,成為娛樂用項了,而歐洲則把手銃與弩機連接上成為槍,從而稱霸世界至今的。

防內和外與和內侵外,可見效果不相同。只不過文人述成:保守與探索了。因而有了大航海及新大陸發現。

中國帝王防內和善外人,歐洲帝王和善內而侵襲外人。一念一差天地相差。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就是中西方根本性的觀念問題。

中國堅持不使用火器,尤其在民間禁止火器,並不是軍事這麼簡單

早期的火繩槍,相對弓箭可以說毫無優勢,無論射程、射速、威力、可靠性甚至全天候作戰能力,都遠遠不及。

但是,為什麼西方堅持使用,但中國人卻不用呢?

很簡單,中國曆任封建政府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適用於對內。

而火槍,恰恰是人民造反最好的武器。

火槍有千般不好,卻有一樣好,就是非常容易訓練。

一個普通的弓箭手,一般要經過1年不間斷的反覆練習。一個優秀的弓箭手,至少需要3年年左右的訓練時間,無法速成。

所以,無論在中國還是歐洲,弓箭手都被當做重要的軍事物資。

那麼,如果人民起義和政府對抗,弓箭手這一項就是政府的強項,也是殺手鐧。因為政府豢養著大量職業軍人弓箭手,人民則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允許民間火器肆虐,那就不得了了。

火槍最大的特點,就是易於訓練。一個農民隨便訓練一二個月,也能用火槍開槍。

誠然,一二個農民火槍,並不是一二個政府弓箭手的對手。

但是,人民相對政府軍總是有絕對數量優勢,一二十個農民火槍手,打垮一二個政府弓箭手就是輕而易舉的事。

從根本上來說,中國禁止火器,最大的意義在於防止人民的反抗。


薩沙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沒水準!

無論東西方,弓箭都與早期火器並存了相當長的時間。

比如英國就曾經在16世紀混用長弓與火繩槍。

特別是著名的在玫瑰戰爭中,面對射速和侵徹力都相當優秀的長弓,早期火器火門槍沒有什麼優勢。玫瑰戰爭中火門槍手和長弓手並肩作戰證明了火門槍的威力,但是也反映了火門槍自身的侷限性。

只不過,16世紀是英國圈地運動愈演愈烈的時期。大批農民失去了土地,或遠走他鄉,或到處流浪,成片的農田變成了牧場,傳統的村落社區瀕臨崩潰。英國年輕人們聚集在教堂外拉弓練箭的景象也逐步減少以至消失。雖然都鐸王朝王室和長弓協會極力維護長弓的存在,為長弓制定了各式各樣的規章與條款,甚至於1569年立法制止長弓手換裝火槍,但兵員的枯竭已無法逆轉。

到了伊麗莎白時代的1590年,長弓與火槍的支持者們進行了一次大辯論。辯論的結果仍然對長弓不利;而直到1595年頒佈的《終止長弓法令》為長弓蓋棺,這才宣告長弓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而在歐洲大陸上,弓弩與早期火器混用的情況也很多。

1443年的蘇黎世州(canton of Zurich)的士兵花名冊顯示,2760名士兵中只有61人攜帶火門槍(2%)。與此相反,弩手的數量是473人(17%),另有635人攜帶長槍(23%),剩下的1591人(58%)攜帶長戟和斧頭。

特別要說明的是,早期火器與弓之間沒有多少替代關係存在。火器一開始取代的是弩在戰場上的地位。

在15世紀,火門槍的廣泛使用給弩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同樣威力強大,同樣射速緩慢,弩和火門槍之間不可避免地展開了激烈競爭。編年史中頻繁地記載火門槍和弩在戰場上被同時使用。有人推測正是火門槍的使用導致15世紀弩的拉力迅速增大。弩從使用腳踩踏環徒手上弦的踏張弩,變成了使用帶有曲柄和繩鉤的的絞盤上弦的絞盤鋼弩(cranequin)。鋼弩的侵徹力變強了,但是射速也變慢了。

與此同時,在一些地區,分裝彈藥和火繩槍槍機的出現卻提高了火槍的裝填速度。和弩相比,操作火槍和鋼弩所需的訓練都比較少,但是火槍的製造成本要低於鋼弩。而且隨著曲柄和絞盤的使用,鋼弩的射速變慢,其射速優勢相對於火門槍而言已不再明顯,而威力方面鋼弩也沒有優勢。因此在這場競爭中,火門槍節節勝利。15世紀後期的米蘭軍隊和瑞士軍隊都開始用火門槍取代弩。但火門槍並沒有徹底取代弩,西班牙和法國還在堅持使用弩,後者甚至一直把弩用到了16世紀。徹底將弩淘汰,還是要靠火繩槍來完成。


冷兵器研究所


這個問題是完全錯誤的,中國人也一直在使用火槍!不僅綠營大量裝備火槍,即使八旗也配備了相當數量的火槍。不僅清盛期戰功赫赫,清中後期也以比較科學的方法訓練維持。

具體來講,我們知道清前期在與明作戰期間,在大炮火槍面前吃了不少苦頭。因此在入關以前,就建立了非常強大的火炮、火槍部隊,不僅為征服中原打下了基礎,之後更在平定準噶爾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中,火炮火槍齊射的場景,尤為壯觀:

過去,一些學者認為,平定準噶爾以前,清代的火器水平蒸蒸日上,發展進度和近代歐洲相仿。因為乾隆取得十全武功以後,沒有什麼敵人可以打了,所以才漸漸鬆弛下來,甚至漸漸放棄了大炮火槍(濮培德,《中國西征》)。但其實,零星的史料也比明,即使乾隆後期以後,仍然注重火槍操演。

下圖是伯克利加州大學藏善本,時間大體在十八世紀後期到十九世紀中後期,很可能是正紅旗下的一位印房文書的工作手冊。其中有一頁講日常的槍械操練,以及需要準備的各種火藥、火繩。

大體,該旗需要操練的火槍兵有222人,其中抬槍40杆,排槍140杆。每個月必須要操練5次,每次每槍進行20次射擊操演。此外,還要進行3次實彈射擊,就是放上真的鉛丸、烘藥、火藥,進行實彈射擊。每次射擊5發。換而言之,每月實彈射擊15發,另加非實彈演練100次。文書尤其關注火藥、火繩的消耗,由此可以想見,當時經常進行實彈射擊演練。

從訓練頻度來說,承平時期應該還是不錯的。以實彈射擊與空彈射擊相結合,其實也是現代許多軍隊的操練方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則是抬槍與排槍相結合的編隊。抬槍需要2人操作,40杆抬槍需80人;排槍1人1杆,140杆槍就是140人;加上隊長副隊長,正好222人。抬槍的樣子,大體就如下圖所示,射程較遠;清代兵書《治平勝算全書》認為,夜戰時先放臺槍,射出火球,就可以引發火燒,照亮目標。隨後,或者排槍射擊,或者步弓跟進,都可以有的放矢。進入19世紀以後,也可以承擔相當的火力輸出(見下下圖)

(上圖截取自《治平勝算全書》;下圖:Ian Heath,Arimies of the 19th Century: China)

遺憾的是,我們並不知道這222名火槍手和多少騎兵、其他軍種編組。但以當時綠營的情況來看,主要作戰部隊都有相當數量的抬槍和排槍。主要步兵陣法中,火槍佔到步兵的一半。

總之,說清代中國放棄了火槍,選擇刀箭,這完全是錯誤的


在野武將


國人從上古時代就熱衷於解決實際問題,而很少深究解決方案背後的科學,我們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無一不是為了解決技術上遇到的難題,所以一種有種看法,在中國無科學而只有科技。這實際上是一種民族整體的趨利性,比如網上有個小故事,說的是在生產線上的空肥皂盒問題,中國人用了電風扇,而西方人研究了一大堆,通過複雜的技術來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在譏諷西方人愚笨和一根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風扇只能解決肥皂盒,而西方深研的結果卻可以無限複製擴大延伸。反過頭來說,我們說到火槍和弓箭,在早期,中國人的確意識到了火藥在軍事上的巨大利用價值,最早發明類似火槍的管狀發射彈丸的武器我的印象是突出了火槍,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中國的火器技術開始大規模落後世界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弓箭是仍然可以和當時的火槍抗衡的。在我們國人的看法是既然我們可以打得過,幹嘛還要費時費力地去研究一種出力不討好的新玩意,火槍的技術在西方兩次質的飛躍,一次是火繩槍過度到燧發槍,一次是定裝彈藥以及後膛槍,我們都嚴重的錯過了,這其實是全方面落後的一種終端表現,是我們在技術上追求實用主義缺的課


粗心粗心


有網友問:為什麼火槍剛出現時弱於弓箭,歐洲人堅持使用,而中國人放棄? 這種說法完全是沒有根據的。明軍雖然火器不算先進,但是,一半以上也都是火器手。

清朝更是50-70%都是火器手,從明朝中期以來,我國古代軍隊就已經是火器手超過了弓箭手的數量。在雍正5年,內陸省份,平均1000名士兵,就有300名鳥槍手,在沿海省份,平均1000名士兵有400名鳥槍手。

到雍正10年,再次將鳥槍手增加到,平均1000名士兵,500杆鳥槍-600杆鳥槍,而弓箭手只有100名。也就是說,鳥槍手的數量是弓箭手的5-6倍。除非以外,還有100名炮兵。

也就是說清軍在雍正時期,平均1000名士兵,包括500-600名鳥槍手,100名炮兵,100名弓箭手,其他200-300名士兵是保護火器手作用的藤牌手和長矛手。其中火器手是弓箭手的5-7倍。因此,根本不存在,為什麼火槍剛出現時弱於弓箭,歐洲人堅持使用,而中國人放棄?

滿清要求弓馬騎射是因為,騎兵使用鳥槍不方面,騎兵使用騎射技藝更加適合戰場需求。你讓騎兵,在奔跑的馬背上通過複雜的動作,裝填和發射鳥槍,肯定是無法實現的。除非下馬作戰,或者只發射一次,就進入白刃戰。

清朝要求弓馬騎射,只針對,八旗馬甲,不針對其他軍兵種。其實就連八旗步兵都是鳥槍手居多了。比如廣州駐防八旗軍,一年打靶訓練,需要6700斤火藥和2500斤鉛彈。

作戰陣法叫威捷選鋒陣,就是1500人一個陣列,其中60%鳥槍手,20%炮兵。陣列為鳥槍兵為6排,炮兵12門大炮在兩翼和中間位置。

道光年間統計,這6100名八旗軍,有鳥槍1700杆,洋槍1200杆,抬槍1100杆,合計4000支槍,弓箭才600副,全部配備給滿州馬甲。


深度軍事


至於歷史上最早的大規模火槍使用,在國內的說法都比較一致,基本是歸於朱元璋。尤其是在朱元璋和元軍的戰鬥中,已經大規模使用了火槍。

老朱家還是比較賊,一旦得了天下後,立馬就再也絕口不提自己,是如何在火器上佔便宜的,而是改為鼓吹朱元璋有天命,所以才對元軍無往不勝。在老朱自己編纂的歷史書中,也就基本不提火器的貢獻。但還是偷偷在用。

比如燕王朱棣在攻打濟南時候,已經把大炮都抬出來了,但是守城將領鐵鉉,居然在濟南的城牆上,掛出他爹朱元璋的牌位。朱棣考慮再三, 沒敢讓大炮繼續開火,就悻悻而歸了。

接著,就到了戚繼光那時候。

戚繼光在南方抗倭的時候,就認為軍隊要大力發展火槍,可惜當時戚繼光人微言輕,說了話也不管用。直到戚繼光北上薊遼的時期,因為得到了首輔張居正的全力支持,這時的戚繼光,終於可以自己當家做主。於是在戚繼光軍中,一些部隊的火槍裝備比例,就已經非常的高,使用火器的士兵人數,甚至超過了使用冷兵器的士兵。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戚繼光的離開,這種火器裝備的趨勢,很快就發生了鉅變。

直接的原因居然是,從上到下,從文官和士兵們,大家都不滿意火槍。

文官不滿意還好理解些,作為文官嘛,一是在政治上要清算張居正,戚繼光作為張居正的同黨,必須要批判。二是這些文官的軍事觀念實在落後,認為當時的軍人就只該舞刀弄槍,不要整天去搞個破鐵管子來放鞭炮。

那為什麼基層士兵也反對火槍呢?這就必須要提到明代火槍的生產了。戚繼光向上級要求裝備火槍,朝廷也就安排了幾個州縣,召集些鐵匠來做火槍,等生產任務完成了,交火槍給戚將軍就行。至於怎麼用,質量怎麼樣,戚繼光自己看著辦。

基層士兵對這些火槍的質量情況,那是再清楚不過了。槍的質量太差,槍的炸膛比例太高。所以士兵在火槍瞄準訓練時候,因為有軍官在場,還裝模作樣端槍瞄一下。到了要實彈射擊時候,士兵個個都是單手持槍,在把臉撇開後,才敢去樓扳機,免得一下子就要炸掉自己半張臉。這樣的武器,在士兵那裡怎麼會得好評。

再反觀同時的歐洲,火槍也同樣有炸膛問題。可就因為體制不同,再說歐洲地區也實在太落後了,單位還不提供武器,火槍兵要自己掏腰包買火槍。這些火槍兵,就開始要求鐵匠們,務必把自己的火槍槍管,搞得特別的粗,整個火槍看起來就是個鐵疙瘩,還

美其名曰重型火繩槍。也不管它醜不醜了,但是不會炸膛,管用!

也因為做火槍的鐵匠明白,買家都是些個大頭筆,所以無論炸膛的、還是太重的火槍,都不會好賣。這些鄉下土鱉鐵匠,為了一己私利,居然就把火槍越做越結實,越做越輕便,最後遠超中國的水平。

當然了,中國人也是可以做出好火槍滴,例如乾隆皇帝的御用火槍,就做的非常好,只可惜產量太低,還有成本太高。

這樣長時間以後,大家就拉出漸漸出差距了。


圓窗觀點


當初期火槍被髮明出來時,雖然在威力上強於弓箭,但是在效率上卻遠遠遜色於弓箭。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在火槍發明之前,已經有了火器,也可以算作火槍的雛形吧,不過操作和火力都不盡人意,十分繁瑣不說,而且威力小、射程短、操作難、並且容易發生事故。

等到了火繩槍的出現,才算出現真正的火槍,火繩槍在射程和威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依舊非常難以操作。

一杆火繩槍的操作從第一步到射出一顆彈珠,需要數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個最好的槍手一分鐘也只能發射2槍,但是如果是弓箭的話,一個熟練的弓箭手足以發射五支箭,而且還可以在馬背上進行運動射擊,但是火繩槍是很難再馬背上完成發射的。

此外火繩槍的安全係數不高,那條特製的用來點燃火藥的火繩,如果火星掉落很容易引爆士兵攜帶的黑火藥。而且在潮溼、有風的環境下很難發射不說,如果遇到陰雨天氣,這東西跟條木棍子差不多,根本沒法射擊。最關鍵的是它不能適用於夜戰,因為點燃後的火繩會引起敵人的注意,士兵就變成了靶子。

這些問題讓傳統的中國士兵對此很厭惡,因此他們寧可用弓箭也不喜歡使用這玩意,雖然自元代到清朝都有專門的使用火器的部隊,但是依舊是少數。加之生產火槍的費用高昂,很多時候還需要跟荷蘭人等洋鬼子進口,以至於到了晚清時期,仍然很多士兵使用弓箭。但是卻有個東方國家卻對這玩意十分中意,那就是日本,日本戰國時期,各地方大名對火槍這種高端貨非常看好,特別是織田信長,對火槍簡直喜愛的不行,長篠之戰更是利用火槍打敗武田家族。日本的火槍連戚繼光都感覺奇妙,哀嘆本國火器不如日本,更著書誇讚。

雖然東方人除了日本外都對火槍不看好,但是歐洲人卻認為這玩意會超越弓箭,特別是工業革命之後,越來越多的歐洲軍團拋棄了傳統的冷兵器,而改用火槍,並且有了各種使用方式和陣型設計。反之遠在東方的大清王朝對此不屑一顧,不但對新事物牴觸,而且還進入了閉關鎖國的狀態。

很快,大清王朝的腐朽就給自己帶來了代價,歐洲人用火槍和火炮狠狠的教訓了一下高傲的大清,因為只有暴力才是他們唯一能聽得懂的語言!


大獅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火器在我國的大規模使用,並且形成固定的軍事建置,是在明代。

《明史·兵志四·火器》用了較大篇幅來記明軍的火器,它指出,明朝普遍使用火器,是從永樂朝開始的

明成祖朱棣平交阯,“得神機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神機炮就是火器,又稱“神器”。以“神”來命名這種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足見明朝對它的重視,為此還在京軍中增設了一支專門的火器兵部隊,稱為神機營

神機營是明朝精銳“三大營”之一。

(現在影視劇裡經常能出現明軍使用火器的鏡頭/皇帝不稱朕)

神機火器很快在明朝北邊要地得到廣泛的佈設,明宣宗對火器十分看重,他敕令說:

“神銃,國家所重,在邊墩堡,量給以壯軍威,勿輕給。”

為了防止火器技術外洩,明朝不準沿邊立局自造(直到正統十四年方準各邊自造),所有火器都有京師兵仗、軍器二局造好了(由宦官監造),派宦官護送到邊使用,火器手(稱為“神機銃手”)也由宦官操練,這些宦官被稱為“監槍太監”——所監之“槍”,是所謂“神槍”,也就是火器。

明代宦官專管火器,是一大特色(皇帝不稱朕)。

明朝“慎惜火器”的政策,無疑限制了火器的發展。

由於明代中後期,京軍的衰落,明軍武力主要由地方軍隊組成,其戰法及技戰術水平存在很大差異。如遼東的邊軍,就不擅長使用火器,而來自江南抗倭前線的南兵,則配備著各類火箭火炮,這在萬曆二十年開始的抗倭援朝戰爭中得到體現。重挫倭軍的,主要是南兵。我見前面有人盛讚戰國時代的日本大名,大量使用火器,卻沒有注意到,

明軍尤其是直接對倭作戰的江南明軍,也是廣泛使用火器的

(明軍對火器還有一些創新性的研發/皇帝不稱朕)

嘉靖以後,隨著海禁漸寬,開始引進西方較為先進的火器,如嘉靖八年,造佛郎機砲(過去的“砲”都是石字旁),謂之“大將軍”。封火炮為將軍,不是明朝軍隊對火器重視的最好證明嗎?萬曆中又仿造西洋巨炮,是為著名的紅夷大炮。

明朝軍隊火器的種類及名色非常多(可參加《明史·兵志四·火器》的記載),如佛朗機炮、紅夷大炮、鳥嘴銃(一種火槍)等,都是有名的利器。

明末崇禎年間,還經大學士徐光啟奏請,用西洋人造炮,發各邊鎮使用,但因為將帥多不得人,雖有利器而不得其用。如明載:

“及流寇犯闕,三大營兵不戰而潰,槍砲皆為賊有,反用以攻城。城上亦發砲擊賊。時中官已多異志,皆空器貯藥,取聲震而已。”

所以說,戰爭中真正決定勝負的,是人,而不是兵器。但“人”如果沒問題,擁有先進武器的一方,必然佔上風,甚至決定戰爭的勝負。

清軍在對明戰爭中吃了火器的大虧,所以起初也較為重視火器。但清朝統治者固執地認為,騎射(騎馬射箭)是他們的民族傳統和立國的根本,隨著戰事漸平,對火器的重視程度逐步下降。雖然在皇子教育中也會讓他們試射火器,宮廷也收藏有不少新式鳥銃,但皇室把玩,畢竟不能代表一個國家軍事水平的進化。

(清軍與噶爾丹的戰爭,從現存圖畫中可見,雙方都使用了火器,但戰法還是中世紀的/皇帝不稱朕)

當西方各國在17、18世紀後普遍使用火器的時候,清軍仍然主要裝備冷兵器,火器及火器兵種在軍隊中的佔比反而下降。傳統習慣是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清軍在這一時期的主要對手,是中亞地區的部族,雙方都以騎射為主,戰爭的方式沒有發生根本變化。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清朝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極為缺乏與外國的交流,不瞭解近代軍事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18世紀末以來)。在所有兵器種類中,火器是最需要技術交流的,進步也最快,而弓箭自發明幾千年來,幾乎沒有根本性的變化

。(皇帝不稱朕)

但對好東西,中國人不是瞎子,不會看不到。所以當鴉片戰爭後,國人看到洋人的船堅炮利後,馬上開始引進和試製;特別是大規模的內戰,促使了戰爭雙方加快接受更加有效的殺敵武器,太平天國後期,無論是太平軍還是淮軍等部隊,都列裝了大量新式火器。

至於直到清末,清兵仍以大刀長矛為主(但顯然不是精銳,是多承擔輔助性作用的兵力),這不單是個接受程度的問題,向近代軍隊的全面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它涉及到體制、國力、時局等一系列複雜的問題。須知,打仗時,冷兵器是最廉價的,刀砍壞了,補塊鐵,鐵匠敲打幾下,修好了還可以繼續用;而熱兵器(近代火器)卻是非常花錢的,它使戰爭變得更加昂貴,近代貧弱的中國,哪裡有足夠的錢財使自己的軍隊快速現代化呢?(皇帝不稱朕答題)


皇帝不稱朕


這是個偽命題啊,誰說中國人就放棄了火槍的使用,而歐洲就一直在用呢?

火槍剛剛發明的時候也就是火門槍時代,那時候火門槍別說射程了,就是你站那不動,子彈都不一定打的中你。雖說一把火槍不行,但是一排火槍的威力還是很可觀的。小時候玩過鞭炮的同學應該知道一種叫做沖天炮的連發小禮花炮,玩這個的時候必須口朝天,不能對著人,不然能傷到別人。火門槍跟這個原理一樣,只要你會點火,就能殺人,那幹嘛要去費打把功夫練弓箭呢?也就是這麼個原因,當時世界上的幾個帝國都很重視火槍的使用,從大明到帖木兒到德里蘇丹國到奧斯曼到神羅,都是裝備和改良了大量的火槍,反倒是日後非常依賴排槍方陣的英國法國此時一個用長弓,一個用勁弩。



我們說事物總是在發展的,火槍也是一樣。火門槍用起來太不方便,那就發明個火繩槍。火繩槍發明的地方是意大利,這個時候的意大利公國林立,互相之間征伐不斷。人口本來就不多,又得打仗,那遠程輸出方面訓練弓箭手就太費事了,所以熱亞那有了著名的熱亞那弩手。但畢竟弩箭的成本太高,消耗多了國家支付不起,廉價的火槍地位也就受到了抬升。那為了方便使用,軍工匠們就改啊改啊的發明了火繩槍。後來不斷改進,這才成了歐洲流行的遠程武器。但是光流行還是不夠的,能不能大規模使用還得看國家的政策。在1550s,即便面對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的火繩槍,英國的軍人們依舊拒絕使用火槍,認為不如弓箭可靠。最後是伊麗莎白一世從大局考慮,強制性用法律禁止了部隊中再出現弓箭才迫使英軍裝備火槍。



而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國,戰事多在邊境,規模也不大,難以推動武器革新,而且火槍和弓箭相互彌補的戰術又非常適合對付蒙古人,因此不是我們不用火槍,而是處理現況夠了,社會環境也難以出現新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