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本性是自私的,愛是無私的,那麼愛從何而來,那不是自相矛盾嗎?

壯志凌雲光


看到這個題目,竟感到愕然,猛想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句子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作者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無私情懷感天地,泣鬼神,仁愛之心於世長存。不禁臉紅心跳,時至今日我們還把自私自利視為當然,視仁心愛意為互補條件,還僅停留於人類初級階段的弱肉強食爾虞我詐,不免讓人心生悲涼。人類從茹毛飲血走向當今文明,無不飽涵眾多仁人志士的心血汗水和捨生取義。他們慷慨解囊,救肋貧困,冒死不辭為求一方太平,還能說人本性是自私的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種無私的大愛不值今天的人們學習和推崇嗎?過去的士大夫都能想到做到,我們還沒有古人境界高遠,今天的人們還想獨善其身,見利忘義嗎?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就象歌裡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老韓6288


不敢苟同,這種唯心的說法。這也是《三字經》開頭句,爭論不休,而互不相讓的一個問題的延伸。《三字經》曰“人之初,性本善”而引發不少人持不同看法,說“人之初,性本惡”,因此才出現“人本性是自私的”。

人之初,性惡性善,還是自私應該說都不存在,善惡好壞並非先天而有的人之本性。而是後天,家風家教,所受教育,工作實踐,周圍環境,社會風氣,潛移默化逐步而行成的。

善惡,公私也是相對而言,並非絕對,我們並不否認,人性有自私的一面,但更應看到人性的愛也更多,古人尚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又說明了什麼?。因此說人本性是自私的,未免太絕對化,如果持這樣的認識,當然也就把人性的友愛看成了自相矛盾。


老兵4200


在我看來,絕大多數的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愛也是自私的。

很簡單,如果人的本性是自私,那她的愛肯定也是自私的。

至於愛從那裡來,愛從心裡來,心裡的愛才是真愛,面子上的愛,那是假愛,虛偽的愛。

愛有這麼一個特點,文化程度越高,文明程度越高,它的愛就越淡薄,越虛偽,越經不起誇驗!

比如說,石器時代的愛,你給她一塊骨頭,一頓飯,她就會感激涕零,記憶一輩子,現在的愛,你給她一塊鑽石,她也會無動於衷,會嫌少!

人性是偉大的嗎?錯,人性對於每個人都是渺小的,虛偽的,陽光所到之處,都是那麼的醜陋不堪!

流水先生


流水先生98011974563


人類存在據說是數百萬年了,到現在仍然還有些高尚的人,站著說話不腰痛地否定人的自私本性,認為自私就必定忘義。

只要不是以損人為基礎的自私,都是應該值得肯定的。

一個人,首先將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可能去為社會為他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自己的事都沒做好,你能為社會為他人做什麼好事呢?!

從人的自私本能上分析,人類在多數時候主觀都是為自己的,客觀上可能利人。這既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其實並不矛盾,自私就未必一定忘義。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有錢人,在農民的大白菜賣不出去,扔掉也沒人要的時候,用遠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這時候大家都會為他的高尚唱讚歌。

這老闆將大白菜加工成泡菜,蔬菜漲價的時候,又高價賣出去賺了大錢,這時候大家又都會認為你自私不厚道,大發難財。

同樣的一個人同樣的一件事,在不同的條件下,截然二種相反的結果,你能說哪個行為是自私,哪個行為又更高尚嗎?!

看問題不可以偏概全,更不要用形而上學的觀點,以矛盾的特殊性否定矛盾的普遍性。

自私是人類的普遍本性,無私是人性的特殊性,倆者都是高尚的!


歲月如歌0898123456


首先人的先天本性原本是一張白紙,本無私與公之分。只是由於後天的生命本能需要,才有了私與公的區分。愛的物質基礎也是源於生命本能的需要。本性與愛本是同根生,二者都是生命本能反應。自私是為了生命存活下來,愛是延續生命存在的慾望。二者始點一致,終點目標也相同。所以二者並無根本性的矛盾。若說不同點在於本性自私偏於物質層面物慾的滿足;愛偏重於精神層面的慾望滿足。

如果非要問愛的來源,就是來自於延續生命本能的需要。博愛是在先天延續生命本能需要的基礎上,原始人類在長期抗災救災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共識一一隻有相互友愛,才能抗住天災人禍的侵襲,保護好生命的延續發展。所以要廣結善緣,廣施仁愛。


天道若龍


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但這種說法分在哪裡論。

當與外人的時候、顧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都會自私的向著自己而行事,至於對家裡人就會另當別論了。

愛是無私的,這種說法也是要分在哪裡論。

雖說愛是無私奉獻的,但不是說人人都會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也會有自私的一面,不論是家人還是親朋好友。

那麼愛從何而來?

愛從自私中來,因為有一方自私自利喜歡對方,而對方卻不喜歡他,經不起軟磨硬泡,看對方也算是真心,只能犧牲當初的不願意變為無私奉獻。

那是不是自相矛盾嗎?

世間萬物都是矛與盾的針尖相對,才能體現出它的完美結合。



比如古代打仗的時候,矛可以攻擊敵人,盾可以保護自己,沒有一點不融洽之意,可以說矛與盾又是天造之合的一對。

自私與無私之間,只能就事論事才能給出最終的答案,不是說一成不變的,沒有絕對的矛盾,只有說不清楚的理


祥雲行天下


你搞反了,本性無所謂自私的問題,還要恢復自性,明心見性呢!愛,我說的是男女之愛,恰恰是最自私的愛,佔有之愛,慾望之愛,頭腦之愛,算計之愛,所以能不悲劇麼?只有上升到慈悲,才談得上博大精深的愛!這才是愛的真正定義,否則都是謊言。


徐地本


為人處世,絕大多數人是善良的。君不見捨己為人,無償捐贈,救人於危難,拾金不昧,扶老攜幼等許多感人事蹟時有所聞。愛心出自於善心,有善心必有善行。俗話說,愛出愛愛返,福往福歸。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溫暖。如今社會已進入新時代,人的思想言行也在與時俱進。自私自利,不顧他人的人肯定有,但畢竟是少之又少,極其個別。


Du0168


真身無相

能生萬法


楊天鎖805


您好。

本性是自私也不太對,按八十年代來說,哪一家沒找隔壁鄰居借錢,哪一家沒有互相串過門,甚至家裡人沒人都不怕別人進去。

但是隨著社會發展,見過,看過,知道的事情多了過後,人的心裡就開始產生變化了。

現在誰認識隔壁鄰居,誰還去隔壁鄰居家串門,非常少了,人接觸的越來越少,人就會慢慢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在隨著網絡上某些事件的報道,人自然而然就變得自私了。

愛是無私的,更多是職責,道德,思維,而且愛本就屬於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它來的時候猝不及防,它離開的時候黯然神傷,愛也屬於內心深處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愛和本性實際上是不相通的,自私和無私也不相通,一個是性格自私,一個是職責無私,假如一個廚師可以做菜,也可以治病。其中,做菜就是廚師本性,治病是廚師的偶性。本性有時也稱個性或天性,或固有性質。

本性其實是不分善惡的,遇善則善,遇惡則惡,善惡不可分割,相互制約;善則順理,惡則違理,無記則可中和二者。

本性其實包含了:本性、偶性、個性、天性、固有性質,相對立的,全稱是:本質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