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源4萬黨員疫情防控一線顯擔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周俊 通訊員 廖鶴松

漣源市自1月24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市、鎮、村三級黨組織,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市1400多個黨支部組織4萬餘名黨員,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帶領全市人民眾志成城、科學防控,堅決實現確保不發生死亡病例、確保不發生聚集性疫情爆發和擴散、確保社會穩定的“三個確保”工作目標。

靠前指揮,以身作則,確保防控科學有序

從1月24日開始,漣源市委書記謝學龍、市長劉傑擔任防控指揮部政委和指揮長,放棄春節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從除夕至今沒有休過一天假,一直靠前指揮,科學制定防控方案,多次召開防控工作會議,部署防控工作。為讓防控措施落實到基層,書記、市長多次深入基層督導防控工作開展情況。“全市各級領導幹部要克服休假的‘休眠’狀態”,立即投入戰鬥,各級黨組織一把手必須到崗到位,嚴陣以待,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謝學龍多次和黨組織負責人強調。全市7000多名黨員幹部、3200多名醫務人員放棄休假,堅守崗位,將防控責任壓實到村支兩委幹部和全體黨員、村小組長。該市市級領導組成了20個督導組,到各駐點鄉鎮認真開展督導防控工作的落實。

身體力行是最有效的示範,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導。正是由於市領導這種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的示範帶動,全市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和廣大黨員幹部主動放棄休假,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一線。在防控指揮部,這裡的工作人員大都連續超負荷工作,他們每天晚上只休息了三四個小時,平時實在想睡了,就趴在辦公桌上小睡十來分鐘,這種連續作戰的狀況並沒有影響到大家的精神狀態,各項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只要疫情不擴散,人民群眾生命有保障,我們辛苦點也心甘情願”,在指揮部連續工作了10天的工作人員李嬡笑著說。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最大的力量在基層。鄉鎮對上要貫徹中央、省、地、市的各項決策部署,對下要將疫情防控責任壓實到村組和每個幹部身上,這也是疫情防控戰最關鍵的一環。這些天來,各鄉鎮、村組疫情防控第一線留下了鄉鎮黨委書記們忙碌的身影。漣商遍佈全球,春節期間回漣人數多,人員流動大,防控工作難度更大。但鄉鎮幹部沒有被困難嚇倒,下達指令、摸排數據、宣傳勸導、清理整頓等等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群防群治、網格化管理就是化解這些難題的有效方法。採訪中正好碰到在防控一線指揮的六畝塘鎮黨委書記梁堂林,他笑著說:“你們不要把鏡頭對準我,我們的村幹部一直奮戰在一線,最辛苦,他們更值得宣傳”。

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戰鬥堡壘作用突顯

越是關鍵時刻,越是重壓之下,全市廣大黨員越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站在抗擊疫情最前沿,帶頭髮揚無私無畏精神,帶頭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帶頭落實防控措施,帶頭顧全大局,帶頭堅守崗位,以衝鋒者的姿態、守護者的使命,努力當好疫情防控的“排頭兵”,當好群眾信賴的“主心骨。

漣源市人民醫院作為本次抗擊疫情的最前沿,該院黨委書記、院長梁志和帶領全院黨員幹部和醫護人員衝鋒在前。為了控制疫情傳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成立了疫情控制專家組和臨床救助專家組,設置了新型肺炎收治區,完善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機制,確保發熱病人歸口管理。全院醫護人員一切為了病人著想,絕大部分醫護人員放棄了休息,沒有顧慮自身感染,勇敢投入一線。

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局長劉奇初大年初一早晨吃了一碗麵條就走上了工作崗位,一直工作至今,他帶領全局25名黨員幹部放棄春節休假,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幾天來共出動執法車輛30臺次,出動執法人員180人次,監督檢查各類公共場所155家,醫療衛生機構48家,提出整改意見66份。

村支部書記和駐村幹部離群眾最近,與群眾接觸最緊密,他們用“腳力”宣傳防疫知識,摸排疫情,做群眾工作。大年三十晚上,漣源市三甲鄉幹部、陽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邱建軍與村幹部連夜走訪村民,挨家挨戶敲門詢問、登記,把村裡所有返鄉人員情況摸排清楚。整理完資料,她在火爐旁拼起3條板凳,作為臨時床鋪。她笑著說:“這是參加工作這麼多年,第一次在工作崗位上過春節,非常有意義。”

湄江鎮湴田村村支書龍長春又是該村鄉村醫生,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個人免費發放群眾體溫計50個,84消毒液60瓶,酒精20瓶,口罩1400只,成為全村群眾的“守護神”。 “關鍵時刻,我們黨員的擔當和情懷就該體現出,只要能確保全體人民群眾健康安全,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份內之責,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龍長春笑著說。

1月30日,婁底高新區社會事務管理處人和新村村主任陳桂林提著自家的蔬菜和油豆腐送到武漢在漣務工人員魯崇的租房裡。陳桂林負責聯繫監測的湖北(武漢)返漣來漣人員有21人,為了做到隔離不隔心,陳桂林不僅在微信上噓寒問暖,還經常和醫護人員一道,來到他們的家中監測體溫,觀察他們的精神狀態,並及時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讓自我隔離對象既沒有思想上的負擔,也不會遇到生活上的困擾。

群眾響應,群防群治,打好防控人民戰爭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衝鋒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在黨員幹部的感召下,面對疫情,普通黨員和廣大群眾不是旁觀者,也不作局外人,都主動投入到防控疫情一線。

切實落實以村、社區防控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在全市建立1648個網格,聘請2000餘名網格長和網格員,依託網格化服務管理,進一步細化防控單元,運用“查防保”等群防群治手段,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發動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市網格員以網格為單元,紮實開展疫情宣傳、摸排登記、宣講檢查、發動群眾等工作,對疫情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不留死角。湄江鎮塞海村50多名村民自發加入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他3至5人一組,張貼宣傳標語、入戶發放疫情防控倡議書,進行防控知識宣講、發放宣傳資料,勸解賑酒聚會、對外來人員進行全覆蓋登記排查、環境衛生整治、消毒等等,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為配合疫情防控,不給黨和政府添亂,全市群眾主動取消酒席1200多場。

石馬山鎮川門村退休老校長、老黨員聶如良同志退休不褲褪色。在家用紅紙書寫疫情防控宣傳標語,在全村張貼,並用自備小喇叭,在村裡宣傳防疫知識。利用自身威望做村裡群眾工作,勸導村民取消酒席3場,勸散聚眾打麻將等娛樂活動4次。漣源市愛心志願者協會會長、漣源市道德模範劉湘平,1月26日自費購買300個n95口罩,分別送給市中心醫院無口罩病人家屬和家鄉鄰居及街道無口罩行人,2月1日,他又為在街道打掃的環衛工人每人送上礦泉水、水果一袋,以及1件棉衣和5個口罩,共發放600餘個口罩,為高速路口一線值勤交警、醫務人員捐贈n95口罩150個。據悉他還將捐5000個口罩給有需求的人員,並將持續半個月為一線防疫工作人員捐贈防護用品。

在外地的漣商聽到家鄉醫護設施緊缺,立即通過多種途徑,多方籌措口罩、防護服及相關醫療設備,馳授家鄉疫情防控。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籌集的醫護設施一批接一批的捐贈給漣源防控指揮部。沒有物流,很多企業家自駕車從天南地北把物資送回漣源。至2月1日,已收到捐助口罩14.1萬個,醫用手套5500雙,還有很多捐贈物資正從全國各地來漣途中。也有不少企業家慷慨解囊,你十萬元、我二十萬元捐款,用於疫情防控。民盟醫院、湘中煤炭醫院、回春堂藥業、匯源焦化、康麓生物等一大批本地民營企業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各種方式參與疫情阻擊戰。

“疫情不滅,我們不撤!”在抗擊疫情最前線,黨員幹部們想在前,衝在前,哪裡有困難險阻,哪裡就有飄揚的黨旗,就有共產黨員奮不顧身的身影。他們用無畏與忠誠譜寫了一曲曲撼人肺腑的英雄讚歌,兌現了在黨旗下的莊嚴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