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敏感期",選擇尊重孩子主觀意願

  • 文|全文共2525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春節將至,隨著遠方歸來的親朋好友相聚,一種育兒焦慮也在悄悄滋長。閨蜜小雅跟我閒聊時就感慨道:“最近和大學舍友四家人小聚,算是真正見識了別人家的娃。”原來在席間閒聊時,同學告訴小雅,自家的娃每週末不但會去上補習班, 寒暑假一放還要去上興趣班,芭蕾、鋼琴這都是標配。甚至另外一位同學斥資五萬給孩子報了一個“美國名校冬令營”直接飛去大洋彼岸開眼界了。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相比之下閨蜜小雅給孩子的“寒假充電”規劃則簡單的有點拿不出手。她狠狠地表示,暑假一定給娃報個高爾夫補回來。給孩子報一個喜歡的興趣班,增加一技之長,雖然是好事兒,但是在攀比之下,家長們往往只注重興趣班的“格調”夠不夠,能不能成為席間的談資?卻忽略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他自己意見,要知道,孩子的興趣也是有“敏感期”的。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興趣也有敏感期

李瑞雪的《捕捉孩子敏感期》一書提到,在語感、樂感、繪畫、書法等各個方面,都會有比較一致的敏感期。

針對不同敏感期去開發孩子的興趣愛好,效果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在孩子某一敏感期到來之前去開發,通常是沒有效果的,因為孩子就是不感興趣。那麼,不同的興趣和技能在什麼時候開發比較好呢?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樂器類

雖然,孩子對音樂的喜愛與生俱來,但真正進入音樂敏感期,是在1.5-2歲左右,此時如果孩子表現出對音樂的喜愛,爸爸媽媽可以多給孩子播放節奏明快的音樂,一起唱歌和舞蹈,讓孩子感受音樂的魅力。但是如果想要學習樂器,不僅僅要考慮孩子對音樂的感受程度,還要考慮孩子手指骨骼、精細運動、力量的發展。切莫讓太小的孩子學習樂器。一般學習鋼琴的時間,要放在4-5歲比較合適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繪畫

早期教育之父福祿貝爾曾說過:遊戲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動手製作和繪畫等“造型遊戲”是孩子最好的遊戲。

一位朋友給自己家1歲半寶寶報了一節課300塊藝術啟蒙課,上了幾節後。就對我憤憤地說:“簡直就是騙錢,幾個孩子在一間教室中,滿手都是顏料的胡鬧,塗的滿身滿地都是。什麼作品也畫不出來。”我趕緊恭喜他這錢花的值得,因為這家機構是真的懂得兒童藝術啟蒙。

1歲以後,孩子進入繪畫敏感期,對塗鴉有了巨大興趣,此時他們並不想畫出什麼,而是鍛鍊手指控制能力,以及想象力。其實在這個階段,只要給娃提供足夠的原料和自由,他們自己就能在天性的帶領下"畫畫"。

Tips:5歲左右,隨著觀察力想象力的發展,手指運用的熟練,可以給娃報興趣班,開始繪畫訓練。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書法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復興,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學一門“國學”,寫一手好字,書法成了首選。但是對於“書法”的學習,是建立在文字敏感期上的,5-7歲的孩子開始對文字產生感覺,在學習中對漢

字的結構、意義有了理解,專注力和手部小肌肉的控制力有了基礎,書法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書聖王羲之練字時才七歲,爸爸媽媽又何必著急讓娃早早學書法呢?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舞蹈

在新聞中我們時常能看到因為學習舞蹈時“下腰”、“拉筋”

,導致身體癱瘓的報道,也經常聽到“舞蹈要練童子功”的說法。看起來似乎非常矛盾,但這其實和寶寶身體發展階段和舞蹈訓練的強度是否匹配相關。

3到4歲的孩子,對音樂和節奏十分敏感,也能夠準確的模仿老師的動作,聽得懂指令。這個時候適宜舞蹈啟蒙,其目的並非技能訓練,而是讓孩子感受到舞蹈的樂趣,培養興趣。

而有一定難度的專業訓練,一般是放在孩子6-7歲以後,這個階段如果進行軟度訓練,會有一個飛躍性的變化。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選擇興趣班要“主觀”

在給家中孩子選擇興趣班時,除了要尊重興趣的“敏感期”客觀規律,更要尊重孩子的主觀意願,儘量彆強迫,莫讓興趣班變成“滅趣班”。那麼,爸爸媽媽該如何做呢?

一方面,細心觀察,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天賦不一樣,莫要盲目複製周圍孩子的興趣班方案。在日常生活中多用遊戲的方式,引入音樂、繪畫、舞蹈等內容。看看出孩子在哪一方面,更感興趣或更得心應手?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另一方面,豐儉由人,不去攀比。在論壇上看到,杭州一位80後爸爸,女兒上著一年五六萬的幼兒園,還報了5個興趣班。為了“維持”高品質生活,這位爸爸辦了7張卡用於透支。“活在當下”的口號,讓很多人不顧收支情況,盲目追求高品位的“假精緻”。

然而,在孩子的教育上應該“量入為出”,在可承擔範圍內給孩子更好的環境,這樣你的“精緻”生活才是“高品質”,孩子也不會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興趣班到底學的是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鼓勵孩子去上興趣班,去學有用、跆拳道、舞蹈、鋼琴呢?是為了讓他們掌握所有的特長嗎?顯然不是。

有位媽媽跟我探討過,她說,我知道我的孩子長大後不會成為大音樂家,但現在我仍然會每週帶她去上鋼琴班,而且買了昂貴的鋼琴,因為我想豐富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音樂細胞。所以,我並不在乎,她到底是否能順利考級,而是會問她:“你學的開心嗎?”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這位媽媽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我們家長應該好好想想,當初為什麼送孩子去興趣班,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還是“完成自己的使命”,亦或者是為了孩子自己的興趣而出發?

Willingham在他的書(Success in college: The role of personal qualities and academic ability)中討論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追蹤了來自9個大學中的4814名學生,主要研究他們入學前的個人人格和他們在大學期間取得成就的關係(成就不僅僅侷限於成績,而是廣義上的,比如領導力、獎學金、學術能力以及在校老師的評價)。最後的研究結果,強調了學生入學前個人人格的重要性,以及僅僅以成績來作為黃金入學錄取標準是很片面的。

你可能聽著有些繞嘴,其通俗意思是說,孩子的氣質、性格、興趣、理想等,比學習成績更為關鍵。新墨西哥州一位舞蹈項目的創始人說:“我們不僅僅教舞蹈,更重要的是去教你如何變得更優秀。”你看,我們把孩子送去興趣班,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一次次練習中,學會什麼是堅持,鍛鍊自己的毅力,並且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不是一張結業證或考級證書。

報興趣班不是比賽,興趣也有

我家大寶一直在學跆拳道,他的任務是上好每節課,而不是為考級做準備,反而是這樣的動力,讓他每天回家都會練習同樣的跆拳道基礎動作,而且在學了三個月後,參加中外交流活動中,獲得了銀牌的成績。

如果我在最初,就堅持一定要考級,認真學,拿到結業證,那麼結果會是什麼呢?孩子不一定會對學習跆拳道有強大的內驅力,每天都練習。他只是為了完成某種任務而去學,或許還有逆反情緒。

枕邊育兒寄語:

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拼命加班,自己一週都不能跟孩子好好說一句話,這是教育上的“本末倒置”。和孩子同讀一本書,用彩筆肆意的寫寫畫畫,又或者在天氣正好的週末,一起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這些愉快的經歷,更能激發孩子無窮的潛能,和上興趣班,又有什麼差異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參考:Willingham, W. W. (1985). Success in college: The role of personal qualities and academic ability. College Board Publications, Box 886, New York, NY 10101.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