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關注“高分”和“興趣班”嗎?“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說起教育,我們腦海裡立刻浮現出“重點”、“高分”“興趣班”這樣的詞彙;

然而它們都來自於我們的學校教育,我們在重視它們的同時似乎忽略了另外一個重要的領域:家庭教育

你還在關注“高分”和“興趣班”嗎?“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家庭教育指的是由父母和家庭周邊環境共同構建的人文教育環境,其對孩子的影響極其深遠,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學校教育。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在孟子小的時候,他家住在一片墳地旁邊,孟子就學一些玩哭喪、埋人之類的遊戲。

孟子的母親認為這種環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就舉家搬遷到一個集鎮上住下,結果孟子又學些做買賣的遊戲。

孟子的母親還是不滿意,又遷居到了一所學校旁邊。

孟子受到良好的影響,逐漸變成勤奮學習、彬彬有禮的孩子,於是孟子的母親決定在學校旁定居下來。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體會到古人對於家庭教育環境的重視程度,可見“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成才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具體影響,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1. 價值觀的影響

價值觀指的是對於生活中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價值判斷的建構,包括善良、誠實、守信、助人、勇敢等基本品質有了這些基本品質,孩子就具備了作為一個人的健康底色。


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事實上就是在向孩子踐行他們的價值觀。


孩子在成長階段具有超強的模仿慾望,父母的行為會為他們提供最初的標尺和模板,從而讓孩子建立對事物基礎的評判標準。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然而事實上人之初是善惡並存,並非“本善”。


正是人類通過教育不斷啟發自身的善,建立了健康的價值觀體系,才有效的遏制了“惡”的滋長,從避免了人像動物那樣淪於“獸性”。


你還在關注“高分”和“興趣班”嗎?“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假如父母缺乏正確的價值標準,就會給孩子造成錯覺,認為那些邪惡、虛偽、背信、自私、怯懦的行為是理所當然的,從而讓孩子在成長階段就走上歧途。


因此,培養孩子健康的價值觀事實上是為孩子建立了人性的防火牆;

而學校教育只是在理論上啟發了“善”,父母的潛移默化才是真正通過日常行為在孩子內心夯實了這道“善”的人性防火牆,讓孩子未來的行為和思想有了底線。


2. 基本素養及性格影響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以及父母彼此之間日常相處都將向孩子傳遞做人的基本素養,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01 尊重

無論是父母與他人交流還是彼此之間日常相處都存在對他人的尊重問題;


A、尊重他人發表不同意見的權利;


B、尊重我的行為、語氣、態度、措辭給對方帶來的感受,學會換位思考,去體會別人的感受。


C、不要給尊重預設前提,對方觀點或態度的對錯並不是我們恥笑或羞辱對方的理由,懂得尊重對方是對自己的基本要求,這個要求沒有任何預設前提。

你還在關注“高分”和“興趣班”嗎?“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02 包容

當對方行為、語氣、措辭失態或過激時,亦或對方有錯在先時,願意換位思考去理解和包容對方,而不是得理不饒人。


03. 性格養成

健康的性格應該包含樂觀、堅韌、豁達、忍耐、寬容等特徵。

假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表現出這些優良品質,那麼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孩子,從而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性格特徵。


以上三點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爸爸媽媽在平常的交流中是否表現出對彼此足夠的尊重、包容;

尤其是面臨生活中突發事件時,父母是否能夠表現出足夠的素養,合理的處理相關問題;

父母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是否能夠表現出足夠的樂觀、堅韌、豁達;


以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都將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你還在關注“高分”和“興趣班”嗎?“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3.情商的影響

所謂情商,簡言之就是情緒控制的能力。

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在其著作《情商》一書中這樣告訴我們:

情商是一種基本生存能力,它決定你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現。

在事業取得成功的過程中,20%靠的是智商,而80%要靠其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良好的情商是你獲得職場成功的基本素質。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處理家庭對外事宜中能夠始終保持情商的意識,時時注意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讓情緒始終處於受控狀態,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自然也就耳濡目染,不教而教了。


4.思維方式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這是傳統文化中典型的弱勢思維,面對任何問題總是立足於“靠”,而不是靠自己的獨立思考,從事物的邏輯關係和因果關係中去尋找解決方法。

如果父母是這樣的思維,就會自然而然的灌輸給孩子,不但讓孩子在面對問題時自然而然的希望“靠”,而且會讓孩子不能很好的建立自信。

你還在關注“高分”和“興趣班”嗎?“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只有建立在自身能力的基礎上的自信才是真正靠得住的“自信”,靠別人永遠只能是“空中樓閣”。




聊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涵蓋了從思想到素養、從心理到性格各個方面,是一種真正意義的“潤物細無聲”。


以父母為核心的家庭教育在今天的教育領域已不再是學校教育的輔助,而是不可或缺的主角,父母真正成為了兒童教育的“第一教師”。


因此,在面對教育問題時,父母最重要的不是去為孩子報多少興趣班,或是關注孩子的分數,而是首先做好自己,給孩子創造一個最優的言傳身教的教育環境;


有了這個基礎,其他所有的教育才有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