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最近,由同名小說《劍王朝》改編的連續劇在播放著。

儘管宣傳十分努力,但是水花不大也是事實——感慨之餘,也總想知道為什麼吧!

是原著的先天不足導致劇情凌亂?

是導演的風格調性拍得普通觀眾看不明白?

是主創團隊的能力水平發揮不穩定?

還是演員沒選擇對導致被主流媒體挑了毛病?

......

以上,都不是。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這是一部整體風格偏向經典“武俠”的連續劇吧——包括我在內,很多觀眾是拒絕承認這樣的原因!

這樣的原因,真的很殘忍。

就像曾經躺在櫃檯裡,能賣個好價格的BP機,忽然除了收藏或者當道具之外,沒有了施展的空間。

論質量,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市場變了。

換句話來說,我們想要的“經典”,這部《劍王朝》都有。但是,這些卻又是我們現在不需要的。

《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撐得起“經典武俠”是有規則的。

這意味著,並不是拿把劍比劃都算武,能稱得上俠的。武俠是需要在一定的秩序與權力在動態中平衡,這個平衡往往是需要用暴力來解決,即沒有明確標準的江湖規矩......這樣的“規則”意味著權力及合法性的傷害。

每次戰鬥的結果最終是為了和平,和平中依然潛藏著不可預知的隱患——套路大家都熟悉:在這樣的規則下,上壓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這種“壓”還得是暴力的。

這個規則在影視作品中體現的時候,往往是需要加入道德因素:被“惡人”強殺或者背叛,且惡人足夠強大,男主(正派)除了更強的武力沒有別的選擇。

《劍王朝》根據無罪同名小說改編,其武俠風格從某種程度來說,還原了我們曾經認為的“經典”。

戰國末期,一個以劍說話的時代,英雄年少,美人如花,為爭奪最高權力而相互廝殺。這樣一部連續劇不僅有江湖恩怨故事,還包含了戰國時代的朝野爭鬥,有著龐大的世界觀,可謂是一部講述“劍尖上的王朝”的權謀戲。

原著自2014年開始連載以來,是拿得下“雙榜”,也獲得起讚譽,更是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在京聯合發佈"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名單。

《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這部連續劇的監製是鼎鼎大名的馮小剛——馮導雖然在其他方面有些爭議,但是論起專業水平來說,絲毫沒有疑問,他絕對是中國大陸最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

主創團隊其他人同樣是輸出穩定!

導演馬華幹,往遠了說,參與過《蜀山奇俠》、《仙鶴神針》、《天蠶變》、《碧血青天楊家將》等製作,還執導過林正英主演的《殭屍道長》、何家勁的《保鏢》、《馬永貞》、任達華萬綺雯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往近了看,《新白髮魔女傳》、《奇幻冒險王》、《犀利仁師》、《女人花似夢》等等等多部霸屏的作品算是家喻戶曉。

從這位導演的作品來看,沒有一部作品是普通觀眾接受不了的。而是, 不少作品皆是觀眾認為的經典好劇,要多刷幾次重溫的。

除導演馬華幹,《花千骨》編劇饒俊外,還有電影《天下無賊》、《賭聖》的動作指導江道海。還有曾參與製作《建國大業》、《智取威虎山》等電影作品的北京新力量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與北京聖基影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

《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演員選擇更沒有問題了。

男主李現的演技還是人氣都是有目共睹。別的且不提,他和楊紫搭檔演了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也參演了張涵予主演的《中國機長》,這兩部作品的口碑與收視率在今年影視娛樂作品的各類盤點中都是名列前茅。

女主李一桐,曾憑黃蓉一角獲得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新銳劇星獎”,雖然年輕,但是演技是絕對撐得住其角色的。

“反派”是劉奕君參演的影視劇總是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王天風、謝玉、歐陽懿、國公小可愛、揚帆、劉雲,也是趙東初、寧採臣、肖雲天...幾乎每個角色都成了經典款!

連“一閃而過”配角都是何潤東呢......遙想當年的《風雲》,火到連我們家小區樓下的理髮店都改名“風雲”——扯遠了,不過,還是希望何潤東能越來越好。

看吧,這樣先天帶著流量光環的原著小說,顏值演技熱度都足夠的演員,再配上能幹靠譜的主創團隊——如此的陣容,算得上奢華。

然而,這部劇非但沒有爆,連熱度......也是一言難盡吶!

並不是觀眾挑剔,而是,回不去了。對於武俠的痴迷,對於俠義的馳向,回不去了!

說到底,是因為,環境變了。

《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我們嘴裡堅定喊著“武俠”風格是一種經典,我們熱愛這種風格。

確實如此 ,武俠風,曾經是經典。正由於過於經典了,以至於我們能想到的武俠風格已經定性,乃至定格在我們腦海中、記憶中。

當再有一部新的“武俠劇”開播的時候,我們本能是要做對比的。然而,當我們對比的時候,所基於的比較對象,其實是我們的記憶。

記憶中的“武俠風”或是唯美的,丹桂飄落,風吹枝椏,畫肪美人,江湖路遠;又或許是快意長弓、輕衣怒馬,縹緲的行蹤,不受制於人自由;或是身負深仇最終卻以愛化解,皆大歡喜。年少的時候,並不喜歡這樣的結局,現在卻總是心心念念著圓滿。

於是,“經典”固化在記憶中,沒有了縫隙。

和曾經那些“經典”去比較,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贏。

因而《劍王朝》不管是誰寫的,誰導的,誰演的,也都不例外——這更暴露出武俠劇的焦慮點,那就是與時代的斷層!

《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首先是現在武俠劇的精神土壤已經沒有了。

我們現在不妨回顧一下,武俠風影視作品最為“輝煌”的那些年——上個世紀。

上個世紀,不管是對於普通的觀眾來說,還是影視相關從業者,都是充滿著“未來感”和“未知感”的。

這話怎麼說呢?

因為對於“未來”大家是完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的。

幾乎每一隔一段時間所能聽到的“新聞”與“消息”都在刷新著認知。比如當時的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有一戰二戰,還有冷戰......戰爭改變了很多東西,也包括人們有想法。在缺乏安全感的狀態裡,誰都是渴望英雄的。哪怕這個英雄能做到的,是在一條街的範圍裡打敗賴賣麵茶大爺賬不給的小混混,那也是一種英雄的行為。

戰後的和平繁榮更是催生了科技大爆炸,當然,有一些專家認為某些科技是因為戰爭(冷戰)而“爆”。但是,不管是哪種,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對於未來的未知感更加強烈——已經能登上月球了,宇宙移民也應該是提上日程了。

在這樣的一個大的背景下,普通觀眾是相信確實是有奇蹟會發生,影視從業者則是試圖復原曾經的奇蹟或者構建一個可視化的未來奇蹟。

於是,大家的精神是追逐一種“未知”與“探索”,這與武俠世界中所構成的“武俠江湖”精神是一致的——對未知的好奇與期待,在這樣的好奇與期待中,保持著敬畏卻又要去冒險。

因而,“武俠”就是那個時代的觀眾基於現實的想象,本質上還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可能性的嚮往。所以,那時候,大家是真的信這些東西的,即使不信,也是喜歡的。

而現在呢?信息太過於發達了,這邊滅霸電影裡吃了個水果,電影還沒放完,那邊某寶已經可以包郵下單了。

說真的,很少有讓人興起熱血和衝動的東西。似乎所有東西都在創新,卻了無新意,沒啥讓人不解感到未知新奇的東西。如果有,上網搜索一下。


《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其次是現在大家對“功夫”的神秘感沒有了。

既然是武俠風,功夫肯定得有的。

俠者風範能通過臺詞體現出來,武功高低還是得開打——不光要打,還得打得漂亮,打得吸引人,像夜市攤兩拔酒鬼打群架,那對觀眾沒啥太大吸引力,也體現不出來“俠”的正義性。

遙想當年——其實頂多算四十年前,對於大陸來說,套路打法和特效的運用使得武俠風的影視作品中“功夫”觀感是神奇而新鮮的......想想咱們的經典版《西遊記》中的特效,這樣是不是更有對比?

我們那時候影視行業在特效的使用整體確實不足,別說“五毛錢特效”,我們壓根沒有這方面系統的概念——觀眾看著稀奇,連從業者也就看魔術一樣,覺得門道是挺神秘的。

往往帶有神秘性的東西更能吸引大家的關注。

什麼小李飛刀百發百中,什麼空手接白刃、凌波微步......只要能拍出來,看起很厲害,像那麼回事就很吸引人,能火。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比如說內力催動用手指或者劍尖在石頭上寫字,大家現在隨便網上搜一下,就可以找到人體經絡圖、各種石頭的屬性、刻刀顏料的使用方法......以及鏡頭拼剪技巧。

再比如高手一跳跳個幾丈遠,這讓人感覺新奇不已。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也會用手機自帶的軟件拍剪出來更為神奇的效果,對這種跳來跳去的打法可能更關注是不是威亞入鏡穿幫了?

至於其他的特效還是特技?

來,跟著“渣渣輝”一起戰鬥,是男人就來養鯤,極品裝備一秒就爆,看我親手打造屠龍寶刀。

於是,不再能打的武俠已經開始疲軟了,不受歡迎了。

大部分男性粉絲,已經開始拋棄武俠了——連翻拍金庸古龍也不能保證收視率了。

《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既然男性觀眾已經開始拋棄武俠劇,於是,武俠劇的觀眾主要群體開始面向女性——包括《劍王朝》的選角也能看得出來,是很重視女性群體視角的。

然而,這更尷尬。

性別造成的性格差異嘛……至少在服裝造型上面的審美是有差異,這意味著,這部連續劇只能更加邊緣化男性觀眾。

但是,現在追劇的女性通常狀態是怎麼追呢?

吃飯的時候看幾眼,邊看邊刷著消息,再與閨蜜互動聊幾句,或者花一晚上時間一口氣看完。

時間如此緊迫,一定看挑重點來看,比如李現多帥,感情線有甜有虐,某個鏡頭淚目了......實在來不及看的,打開某乎、某瓣、某浪、某條,搜一下,便可以加入討論了。

放心吧,就女性觀眾而言,對於沒有看過的影視作品,依然能滔滔不絕講幾萬字是沒有問題的。

熱鬧是有的,只是與劇情並一定相關;與武俠或許有關,只是大多數重點在以武俠因素包裝的言情、偶像和IP,或者男主、女主,虐心虐戀能體現出演技的鏡頭。

《劍王朝》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為什麼還是沒爆火?

第三,時代終究在發展,大眾觀念也是在變化著。

武俠的世界中,高對低的壓制是絕對性的,高手伸手可以直接掐死一個普通小嘍囉,或者一劍砍殺了絲毫不影響劇情推進的某些小角色。

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則越來越強調,法制社會,有理有據——這是生活的背景決定的。

我們長期生活在和平富足的時代,與武俠風誕生時代缺乏安全感的動盪相比,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再強調個人的勇武,而是社會秩序。

這是大趨勢。

這意味著,對於“俠”的理解也是越來越多元且有分歧的。

這也意味在拍攝此類影視作品的時候,曾經只是要“好看”的觀眾與現在還在努力拍“好看”的創作者們是存在分歧的——我們現在很多製作人確實在拍攝過程,解決了更多的技術壁壘問題,使得整體的打鬥更為流暢,畫面張力更具有吸引力。但是,這樣的精良畫質與特效,已經難以滿足觀眾的更高要求。

這更意味著,不管是哪部影視作品,即使是滿足了經典武俠的全部要素,也不會爆火了——沒有吸引力了。

武俠這個題材,已經快油盡燈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