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是千变万化的,对于近代史中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的重要人物的评价,也是各抒己见,褒贬不一。《从晚清到民国》的作者唐德刚以一个史学大家的慧眼,对中国近代史给出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人文史观”一如“自然史观”,历史是条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中,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变乱的性质,就是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现象,其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从此扬帆下去,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洋。

而1840年的一场战役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在历史潮流的长河中,也需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进入中国社会的最高阶段。

写历史的目的,是保存某一段历史的真相,传之后世,警惕将来。唐德刚先生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了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书。

读《从晚清到民国》,再一次感到,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虽然有很多精英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不屈不挠,献出了他们的年轻生命,但是历史给后人留下的是腐败政府导致的太平天国死人如麻、甲午海战全军覆没、《南京条约》的丧权辱国等等。

《从晚清到民国》中阐述了“帝国主义”实际上就是对外扩张主义。早在15、16世纪之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就开始向海外扩张,滥用暴力。他们是西欧扩张主义的始作俑者。1602年,西班牙人就在菲律宾一举屠杀华侨两万四千余人,1639年,再杀华侨两万余人。葡萄牙人在1557年就潜入澳门,仰望宝岛而垂涎三尺。荷兰人于1602年从一度乘机占领台湾一角。最终被郑成功所逐。

区区三个海权小邦,就能把东南亚闹得天翻地覆,海啸山崩,但是迫于国力,他们未敢对中国大陆进行侵略。

而我们的老祖宗,明清两朝自郑和七航(1405——1433)收帆之后,官书竟无片纸记录,酣睡之沉,亦可惊矣!由于明清两代朝野,黄粱一梦400年,致使鸦片成患,西来毒贩欺人,一觉醒来,国人方知景物全非!

英国人是中国最大的毒枭。在把印度作为侵略扩张目标以后,主要目标就是中国了。当时正值乾隆盛世。沿海诸事无懈可击。我国丝绸、茶叶、瓷器可无限外销。英国除了钟表、呢绒之外无太多商品供应,因此我国在中英贸易上形成强势的贸易顺差。

不幸我国之“顺差”贸易,不数年间便迅速逆转。乾隆38年(1773年)东印度公司取得鸦片专属权之后,我国顺差瞬间变为逆差,一直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从晚清外患,到由英国人想在中国实现贸易扩张引起的鸦片战争,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日本发动的甲午海战等等,灾难深重的中国人始终在水深火热之中。内忧外患成灾,中国人民始终遭受着略强的欺辱,而腐败的清政府既没有招架之功,也没有还手之力。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大量白银作为赔偿给了侵略我们的帝国主义,使祖国大好河山被割让。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海战。

历史上对洪秀全的评价虽然始终其说不一。但是他是农民运动领袖却是毋庸置疑。但是阅读此书完全颠覆了我对洪秀全的认识。书中以较详细的叙述和历史资料说明了洪秀全政权是一个“四不像”的政权,他是一个宗教狂。

他三次科考失败,在广州第四次科考失败后,就舍弃功名,专心搞起宗教了。然而他的所谓宗教,革命史家认为它是“假托宗教”以鼓动群众,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偏见而已。而他之所以能维持十四年,是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推翻清政府民心所向罢了。他率兵造反,但是政治纲领不明确,做了首领之后,取38位老婆,供他寻欢作乐。这样的领袖何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何以能掌管天下大任?最后被清兵消灭。与杨秀清互相猜忌,最后将杨秀清及部下全部杀掉。北伐中被曾国藩领导下的清兵消灭,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运动最大的致命伤,是他们那一知半解、却十分自信,而万般狂热的宗教,兴也由它,败也由它。他只是基督教中一个狂热教派的教父。巧合的是:当他这个狂热教门形成之时,正赶上发自广西的清末改朝换代的机运。洪秀全及其一些狂热信徒,乃被卷入了这个有时代性的政治漩涡里去,从而被逼上梁山,化宗教信仰为政治力量,一旦造起反来,也就一不做,二不休地变成“逐鹿中原”豪杰中之一般了。终至酿成死人数千万的太平天国大悲剧。他的所作所为和美国的一个基督教徒凯撒琼斯

如出一辙。美国琼斯基督教徒的最终结局全体服毒自杀!一时消息传来,震惊世界。电视上男女老幼,尸体横陈——有举家相拥而亡者,有少妇怀抱婴儿而死者……,情况惨绝人寰,令人不忍卒暏。

在我国历史上,这种宗教狂并不多见,虽然偶尔有之,但是不能为国人所能接受,任何想利用宗教力量来登大宝,夺政权,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成功过。

甲午海战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丧权辱国的海战,读此书,方了解了甲午海战前夕,中国海军实力在世界排第八位,日本才第十六位。甲午海战1894年,李鸿章预购买英国新出的巡洋舰,但是朝中余子碌碌、众口烁金,他就买不成了,后来这艘舰艇就成为甲午海战中把我军打得落花流水的日本“吉野号”。

李鸿章半个世纪的洋务运动,创办了马尾水师学堂,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海军人才。学制五年,再实习三年。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海军专业人才包括严复、黎元洪、刘步蟾、致远管带邓世昌、来远管带邱宝仁、济远管带方伯谦等,都是大同小异的青年军官,都是当时中国受过十年以上最严格的、最现代化训练的海军专才。而这种专才在当时大清帝国找不出30个人。

然而,这些大清的精英,海军的专业人才却生不逢时。大清国在甲午海战前夕,却忙着给慈禧60大寿献礼,修建颐和园。在这造园、祝寿、“兴办海军学堂”之时,以侵华为第一目的的日本军队,正在疯狂的扩军备战,在甲午前夕,日本的军备能力早已在我国之上了。

海军将领丁汝昌对局势非常清楚,他16年的磨练,对国际形势非常清楚,加上各舰管带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懂外语的精英。他们深知一分钟打五炮和五分钟打一炮的区别。在下者急烂肝肠,在上者无动于衷!

在中日双方都以箭在弦上之际,户部取得海军衙门的同意,1892年宣布太后万寿需款,海军停购舰艇两年!这正是甲午海战前夕啊!

甲午前,下级战士披坚执锐,豪情万丈,那是因为他们是知己不知彼。

高级将领便不然了。眼看敌人的军备早已超过我们,而我们朝廷中的贪官污吏,舍黄海不要,还要在颐和园内雕其“石舫”办“海军”,眼看日人咄咄紧逼,大战迫在眉睫,而我军炮慢船缓,即乏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如何得了?日夕念及,能不五内同催?!

真为这些国之精英感到惋惜,真为清政府的昏庸无度而气愤!

甲午海战战败后,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5)和《辛丑条约》(1901)赔款六万万六仟万两银子。

再读历史又一次证明甲午海战的惨败是必然的。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及科技人才再发达,如果没有一个有着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的的政党,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由此也深深地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是中国共产党让一个腐朽透顶的政府,腐烂不堪的国家、灾难深重的人民得到了长治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