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技防”織密杭州疫情防控網

隨著春節假期臨近結束,不少返程人員陸續歸來。結合即將到來的返工、返崗、返校,杭州提前做好分析研判,“人防+技防”雙管齊下,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鏈條,守好杭州門戶。

入城口 24小時值守+智慧管控

在杭州西面的幾個入城口中,繞城留下入城口的交通流量是最大的。“保障點位工作,守住杭城西大門防線,是我們的重要責任。”西湖區留下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月28日開始,留下街道入城口、繞城出口,街道職能科室人員及黨員志願者33人團隊、24小時保障入城口值守。

在離收費站15米處,有高音喇叭提醒來往車輛車主提前出示有效身份證,方便登記和管理;對入城卡口從原先的2個增設到3個,並且要求監測人員規範工作流程,精準到2分鐘完成一輛車子的人員問詢、登記和放閘。

目前,留下入城口白天有超過15000輛車入城,每輛車上的所有車乘人員都要進行體溫測量。為確保人員力量充足,西湖區委直屬機關工委派了8人小隊分成2組,每組4人,在3個卡口開展進城車輛測溫值守工作。

在城西幾個入城口,還用上了信息化手段,進行“實時監控”。昨天下午3點左右,三墩鎮工作人員通過智慧管控系統的交警視頻監控,發現三墩繞城進口車流量快速增加,車輛排隊在1公里左右,於是迅速通過指令系統下達預警至三墩繞城口值班人員,值班人員當即聯繫路政加開入口,有效緩解了高速車流。

老小區 聯防聯控嚴把入口

“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有沒有去過湖北或接觸過相關人員?”這三個問題要是答不上來,那就不能隨便進出了。1月31日,拱墅區拱宸橋街道溫州路社區正式實施封閉式管理,社區黨委書記徐斌守在崇慶里門口,一個個詢問進入的居民,一旁的志願者也手拿耳溫槍監測體溫。

溫州路社區是拱宸橋東典型的老舊小區聚集地,五個小區都沒有物業管理,但是加起來有15個門,老年人還多,人員進出難控。目前,五個老舊小區只留下8個出入口供居民出入,每個出入口配兩名工作人員或機關支部的黨員志願者值守,負責排查外出返杭人員情況。

餘杭區臨平街道大眾弄小區12位居民組成志願服務隊,由樓道小組長高玉珍帶隊,在小區進出口處設置了外來人員登記處,協助社區住戶進行登記和體溫測量篩查,同時勸說大家儘量少外出,多“窩”在家中,如果必須出門一定戴好口罩做好預防;其他樓道則由居民自發組織對本單元樓進行管理。

城西的駱家莊、古蕩鎮村、益樂新村等城中村,約有外來人口5萬多,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和難點。

整個駱家莊東西區原有18個出入門,疫情發生後已減少為4個,每個小區只開一扇門,嚴格管控,出入一律測體溫登記。古蕩鎮村、益樂新村2個城中村分別組建了微信群,所有湖北籍租戶進群統一管理,向他們點對點傳達轄區防疫消息,對準備回杭人員妥善勸阻。

新小區

“數字駕駛艙”實時監控

作為數字經濟高地的杭州,諸多大數據技術高效支撐著抗擊疫情的各項工作。

昨天上午,下城區新天地園區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手機上收到一條自動推送的短信,提示湖北籍住戶何某在世嘉君座一樓刷卡進入,“這意味著該住戶可能剛從湖北返杭進入公寓。”收到短信後,園區運營公司及時與街道、社區進行報告,並與住戶取得聯繫,瞭解具體情況。經瞭解,該住戶於1月25日自駕車從湖北出發,當日抵杭,身體狀況良好。經過溝通,目前該戶已經在家進行居家隔離,並由社區、園區運營公司對其進行日常觀測和服務保障工作。

這是下城東新街道的“數字駕駛艙”發揮了大作用。該系統通過單身公寓樓以及小區安裝的智能安保系統(門禁系統)與城市大腦做好數據接入,實現了對返杭人員尤其是湖北、武漢籍人員的實時預警。符合預設條件人員一旦返杭,使用門禁卡回家入住,城市大腦就會預警,並將相關信息及時推送到所在社區以及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上門進行詢問、登記和預檢。

此外,餘杭的“百應科技”公司還免費開放了自主研發的“智能疫情通知回訪系統”,來幫助工作人員足不出戶,高效傳遞疫情信息,提高疫情排查、防治效率。“通過這個回訪系統,可以對大批返鄉人員進行電話隨訪。”百應科技負責人說,所有參與抗擊疫情的政府機構、社會公益組織均可免費使用,“我們希望讓信息觸達效率比病毒傳播更快,把平安帶到千家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