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英雄?

奋斗中的95后


我说一说抗战初期五大战区的司令长官吧,英雄们的首领,也是英雄。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划分了五大战区,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战区的划分也有变动。在这些战区内,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役。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划分为五个作战区。第一战区包括山东北部和河北全境,司令长官是蒋介石兼任。第二战区是山西和察哈尔,阎锡山是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在第二战区,中国和日本进行了娘子关战役、忻口会战、太原会战等战役,后太原失守,阎锡山依然留在山西。不过在抗战中后期,阎锡山经常与日军进行勾结,进行破坏抗战的活动。日军投降后,还任命日本军官为军事顾问,并将万余名日军战俘编入自己的军队。

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在太原会战等战役中失利,后逃往台湾,大部分时间没有事情可做,只好写书。1960年去世,去世时留下丧事从简的遗嘱。

第三战区是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区,司令长官是冯玉祥。在第三战区,中日之间进行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几场大的战役,双方都投入大量的兵力,是抗战初期中国的主战场。最终日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西迁。

冯玉祥还担任过第六战区司令官,但是后来被蒋免职,排挤出军队。不过冯一直坚持从事抗日相关各种活动,比如从事抗日救国文化活动、督导国防工事、进行募捐活动等,来支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冯玉祥赴美国考察,在返回中国的路上遇难。

第四战区的司令官是何应钦,所辖地区是福建、广东等地。后来何应钦又到了云南和缅甸,指挥中国远征军在此地进行了缅甸战役,使日军遭受重大损失。日军投降时,何应钦作为中国代表参加日本投降仪式。解放战争时期,受陈诚等人的排挤,职务不高。后逃往台湾,多数时间蒋冷落,转而投向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工作,1987年去世。

第五战区下辖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地区,司令长官是李宗仁。第五战区是抗战初期少有的获得过较大战役胜利的战区,最为有名的是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精锐一万余人。在当时中国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台儿庄战役对鼓舞中国军民的斗志意义重大。解放战争时期李宗仁曾经做过代总统,后来李宗仁飞往美国,新中国成立后返回大陆,致力于我国的统一工作,后于1969年在北京病逝。

不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只要是抗击日寇侵略、同日军英勇战斗的中国将士,都应当值得尊重和怀念。


冰哥聊史论古今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爷爷和我老公的爷爷都抗过日。我老公的爷爷听说当过干事,我爷爷奶奶在南皮当过民兵,爷爷还是民兵队长呢!小时候听我爷爷说,我们律家最有名的抗日英雄叫律文僧,后来牺牲了!

中国的抗日英雄很多:

抗联的有赵一曼、杨靖宇、陈翰章、冷云、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

国民党军队的有张自忠、马占山、方先觉、薛岳、高志航、萨师俊、孙立人、卫立煌。

八路军的有左权、彭德怀、刘伯承、陈赓、朱德。

新四军的有叶挺、彭雪枫。

我知道的不多,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马旭的老婆律文君


抗日战争,不但涌现了很多两党的抗日英雄。也不单是这些军事上的抗日英雄,也有各界人士的不同形式抗战和在日寇前威武不屈的节操,这都是大大提升了全国抵抗侵略者的士气。

由于,牺牲在抗战中的英雄太多,选一些经典的。

第一,马占山将军。

马占山将军打响了抗日第一枪,著名的“江桥决战”马占山血战三天两夜,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鼓舞了民间的抗战热情。



第二,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是东北抗联的团政委,被捕抓后,受到日寇的酷刑,最后英勇就义。赵一曼受到的酷刑,至今令人不忍卒读,难以想象她在那种残酷的境地中,还能保持着对组织和事业的忠贞,没有吐露过一个字。这让历史上多少男人为之汉颜。

第三,杨靖宇将军。

杨靖宇将军在东北可以说威震敌胆,又团结了一大批抗日队伍和日寇周旋,极大的配合了全国抗日。日寇对心腹大患的杨靖宇展开追捕,部队当时化整为零。杨靖宇周旋几天,只吃草皮之类的东西,最后英勇牺牲。

第四,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将军参加过多场大会战,前期被误解,后来张自忠将军英勇作战,最后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牺牲时,用枪抵住自己,不让自己倒下,连日寇都被折服。



第五,狼牙山五壮士。

八路军的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战斗中,子弹打光,就用石头还击,最后退到悬崖,砸掉枪支,跳下悬崖,宁死不屈。他们和侵略者战斗到最后一刻,这样的精神很让抗战中的军民提气。

不幸中的万幸,葛振林、宋学义被树枝挂住,活了下来。

第六,八百壮士和谢晋元。

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在奋战几天后,退入英租界。谢晋元被暗杀,日军把手无寸铁的剩余军队抓走。

八百勇士和谢晋元也是鼓舞了,在前线中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和全国的抗战热情。



抗战中还有宋庆龄先生组建了第一支空军,梅兰芳的“蓄胡留志”等等,不应该被忽视。当然还有赵尚志,赵登禹等牺牲的英雄,就不一一列出了。


大飞熊骑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今天说个特殊的英雄:

我是美国人、但中国才是祖国:抗战空军华侨英雄陈瑞钿


本文作者为烦恼的爱,主编为萨沙


陈瑞钿是美国人,1913年出生于波特兰市。

他的父亲是广东台山人,很早就来到美国打工。当时美国有排华法案,拒绝华人定居美国。无奈之下,父亲同一名德裔白人女孩结婚,由此留在美国。

陈瑞钿是中美混血儿,从小就非常英军帅气。

由于父亲的影响,陈瑞钿以中国人自居,从小就很爱国。

1932年5月,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陈瑞钿从“美洲华侨飞行学校”毕业后返回中国。


1935年,中国向美国顶哦股了He-111A-0轰炸机,陈瑞钿因为会说德语被派到德国学习。

德国人对于这个一半德国血统的中国人非常热情,留他进入勒切费德基地进行驱逐战术的系统深造。

陈瑞钿借此学习了世界上最先进最成熟的空军技术。

回国后,陈瑞钿成为中央航校教官,1937年6月战争爆发前,成为第5大队28中队副中队长。


抗战爆发后,陈瑞钿立即披挂上阵,很快获得战果。

1937年8月16日,陈瑞钿驾驶老旧的霍克Ⅱ战机,击落了一架日军96陆攻。

由于霍克Ⅱ战机性能不佳,陈瑞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追上日机,将他击落。


期间,日军轰炸机机枪手对准陈瑞钿座机猛烈射击,将霍克Ⅱ战机打的空中停车。但陈瑞钿成功击中日机油箱,导致后者最终迫降坠毁。

战斗后,陈瑞钿发现霍克Ⅱ战机上有超过150个弹孔,被打成了马蜂窝。这是陈瑞钿的首个空战战果。

1938年2月,陈瑞钿换成了从英国进口的斗士MKⅠ型战机。

这批战斗机性能较为先进,属于比较优秀的战斗机。

当年5月和6月,陈瑞钿连续击落3架敌机,分别是1架95水侦和2架96陆攻,将战绩提高到4架。



1938年7月29日,日军出动88架战机轰炸武汉。我军起飞20架伊-152、13架伊-16-10、11架斗士和7架霍克Ⅲ战机升空拦截。

混战中,陈瑞钿击落1架日机,但随后被3架96式舰战围攻,座机被击中几乎失去控制。



陈瑞钿是个硬汉,眼见飞机就要坠毁,干脆拼个鱼死网破。

他突然向日机俯冲,同一架日机撞在一起。

日军战机措手不及,飞机在空中解体。

而陈瑞钿的战机右边机翼也被撞落,他侥幸跳伞成功。


正当他坐在地上包扎自己被撞破的脑袋时,差点又送了命。

原来当地的老百姓看到他那略带混血的面容,竟然以为他是日本飞行员。

老百姓抄着棍棒就围了上要将他打死。

陈瑞钿急忙拿出证件,并且用中文大声说明身份,老百姓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将他送回部队。


陈瑞钿在1939年有参加了多次战斗。

他指挥一共只有5架战机,抵御整个华南不下200架日军战机。

他们不畏强敌,在昆仑关战役前依然取得了击落日机7架,击伤3架的优异战绩。


1939年12月27日,陈瑞钿他们4架战机,同日军日海军14航空队13架战机。

陈瑞钿击落1架96舰战,又被敌人团团包围。

寡不敌众,陈瑞钿座机被多次击中,油箱燃起熊熊大火。

但当时交战的空域是日战区,下面就是日军,无法跳上。

陈瑞钿驶着熊熊燃烧的战机,坚持飞到我军战线一侧才跳伞逃生。虽然陈瑞钿保住了性命,但其身上和面容多处被火烧成重伤。


在中国空军和美国陈纳德的帮助下,陈瑞钿最终回到波特兰市进行了植皮整容手术。

让人惋惜的是,他生命虽然保住,英俊的相貌却不复存在。

他受伤非常重,身体已经不适合空战,只得离开了战斗机飞行员的岗位。

稍后,陈瑞钿身体稍微恢复,就又进入美国陆军航空队,驾驶运输机飞驰在驼峰航线上,继续为抗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直到1945年3月1日才退役。


抗战中陈瑞钿一共击落8.5架敌机,其中单独击落6架。

他本人曾3次跳伞,死里逃生。

战争结束后,陈瑞钿回到波特兰老家。

由于受伤严重,他的身体不适合从事繁重的工作,就做了一名邮递员。

陈钿瑞送了31年的信,1983年,才以70的高龄退休,1997年去世。


陈瑞钿和其他的抗战空军英雄有区别,因为他并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

而且,陈瑞钿在美国的家庭还颇为不错,根本没有必要回国参战,冒着生命危险。

很多年以后,记者采访陈瑞钿,询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陈瑞钿并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只说了一句话:因为我的祖国在召唤我!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萨沙


抗日战争中,中国涌现出来了很多抗日英雄,我们说几个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将军们。

说到抗日战争,百团大战是不得不说的一次经典的战役。

百团大战的领导者,正是赫赫有名的彭德怀元帅。

当时,日军侵华的气焰十分的嚣张,他们仗着坚船利炮,在中国所向匹敌。

在面对如此嚣张的日军的时候,彭德怀觉得,应该在太行山一代,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打击一下日军嚣张的气焰了。

所以,百团大战营运而生了,当时彭德怀组织了一百零五个团,对日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无疑,这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遇到的最顽强的对手。而且在这一次战役当中,日军被歼灭掉的人数也是最多的。此次战役,总共歼灭日伪军四万余人。

正是这一战让日军意识到了八路军的厉害,他们不得不重新重视八路军了。日军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可以说百团大战的胜利,对于日军的打击是沉重的。

毛泽东得知百团大战胜利之后,还特意写了一封来信,对彭德怀的胜利表示嘉奖。同时,他还说到,像这样经典的战役,若是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多组织几次。

抗日战争中,还有一名将军,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为挽救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名将军就是鼎鼎大名的粟裕大将。

抗战的时候,粟裕将军主要是活动在江浙一带,而且在这里正是他带领的新四军,让日军迎来了最顽强的抵抗。

粟裕带着并不多的士兵,撵转在车桥一带,他是在这里观察地形,想从这里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让日军尝尝失败的滋味。

正是在车桥这个地方,粟裕打了一场极其漂亮的战役,并且活捉了日军二十多名俘虏。大家不要小看二十多名俘虏,要知道中日战争开打期间,最难捉的就是日本俘虏了。

因为他们都具备武士道精神,不打到最后一个人,觉不认输。

对于这样的日军,粟裕一下子俘虏了二十几个。不得不说,粟裕绝对是那个战场上最有勇有谋的名将。

还有林彪他组织的平型关大捷是中日开战以来,所取得的第一次战场上的胜利,这一次胜利,大大的鼓舞了全体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

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捷,白崇禧指挥的昆仑关,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这些在中华民族最为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的都是抗日英雄。


史学达人


抗日战争中出了无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本人重点介绍下被人忽略的空军战斗英雄们吧。

上世纪70年代,湾湾拍了一部电影叫笕桥英烈传(笕桥是国民政府中央航校所在地,培养了无数国民政府空军骨干人才),介绍了五位空军先烈的事迹,他们是: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阎海文。

高志航字子恒,辽宁通化(今吉林通化)人,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在淞沪会战中浴血奋战,在南京保卫战中高志航指挥的空中痛击日本空军,战后晋升为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 ,1937年11月,高志航在周家口与日军空军战队的遭遇战中壮烈牺牲。

刘粹刚,辽宁昌图人,第五航空大队第二十四中队中队长。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忻口会战等战役,刘粹刚驾驶技术高超,射击本领炉火纯青,是空军中的神枪手。忻口会战中刘粹刚的战机遇险,为了保住飞机他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选择了迫降,结果战机撞到城楼,刘粹刚烈殉国。

乐以琴,四川芦山人,第四航空大队第二十二中队中队长,在抗日战争中,乐以琴共击落12架敌机,是空军中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南京保卫战中,乐以琴在队友大部分牺牲的情况下,以寡敌众,最终英勇殉国。

李桂丹,辽宁新民人,李桂丹与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合称空军四大天王,抗日战争中,李桂丹个人共击落八架敌机,功勋卓著,武汉会战中,李桂丹大发神威,个人击落三架敌机,在激战中李桂丹战机不幸中弹,为国捐躯。

阎海文,辽宁北镇人,第五航空大队飞行员,淞沪会战中,阎海文的战机被日军包围,他宁死不降开枪射杀多名日本兵后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杀殉国。甚至阎海文牺牲后,日军都向他脱帽致敬。

笕桥英烈们永垂不朽。


林屋公子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从日本鬼子侵入中国的那一天开始,有一群勇士仅凭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和自己的一腔热血面对最强大的日本侵略~日本关东军开始了他们向死亡发起的勇敢冲锋!他们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没有抗争的起码物需。然而他们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他们让日本鬼子哀叹:中国东北、只是被侵占却从未被征服!他们比当时掌握庞大军力的政府提前和多坚持了6年。他们几尽全军覆没!他们有一个英雄的称呼~东北抗联!他们留下了一个个不朽的名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魏拯民、陈翰章、李红光……


HUIxinlin


淞沪会战最终以中国军队失败而告终,在全线撤退的情况下,蒋介石要求留下一个团的兵力坚守闸北。第三战区总司令命令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的孙元良留在上海闸北抗击日军,由于孙元良贪生怕死,他就让谢晋元死守闸北。



谢晋元毕业于黄埔四期,淞沪会战时调任第88师第524团中校团附(团附就是团附,和团副、副团长完全是两回事)。师长孙元良命令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所谓的四行仓库就是金城银行、盐业银行、大陆银行和中南银行这四大银行修建的仓库,全部为钢筋混凝土建筑,里面堆放了许多物资。守卫四行仓库的人数约400人,对外号称800人,这就是“八百壮士”。


10月27日,日军对四行仓库发动了进攻。由于四行仓库地处苏州河北岸,地理位置特殊,加上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日军的坦克根本无法攻击,日军的飞机害怕炸到自己人,也不敢轻易投弹。

当中日军队激战正酣的时刻,为了帮助四行仓库勇敢的守军。一位名叫杨慧敏的18岁女童子军,冒着生命危险将一面国旗送到了四行仓库的守军手中。

在谢晋元的指挥下,“八百壮士”孤军困守闸北的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四昼夜,先后打退了日军六次的进攻,打死日军200多人,我方仅受伤37人。到11月1日,守军完成任务之后,撤入了上海的英租界。事后,蒋介石发来了嘉奖令“

第八十八师留守闸北之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以下各官兵,服从命令,尽忠职务,达成目的,殊堪嘉慰”。


历史军魂


1939年5月6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陈安宝中将在南昌会战中,冒着日寇炮火赴火线督战,途经姚庄时,不幸中弹,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48岁。

陈安宝,1891年出生于浙江黄岩(今属台州市路桥区),保定军校三期生,毕业后分配至浙军第2师任排长、连长等职。1926年任营长,随军参与北伐,参战了许多重要战役。此后历任第6师33团团长、17旅旅长、79师副师长、师长等职。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安宝多次请战,要求率部抗日。后率79师集结于河南辉县,加入第一战区战斗序列。

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守军伤亡惨重。10月,陈安宝率部增援淞沪战场。11月,日军第6、18、114师团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意图侵犯平湖,袭击上海守军侧背。此时,陈安宝部火速行军驻防平湖以东一带。陈安宝指挥部队击退了日军的数次进攻,坚守阵地10天之久。后率部驻守崇德,阻击牵制日军数月。

1938年2月,陈安宝率部向余杭的日军发起攻击。他兵分两路,一路直捣余杭城,一路中途设伏打援,敌援军损失惨重,落荒而逃。陈安宝率部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粉碎日军扫荡。7月,陈安宝因军功升任29军长兼79师师长,驻守江西永修。


1939年3月,日军在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集结第6、101、106、116等师团兵力进犯南昌。南昌守军奋起反击,损失惨重。3月27日,南昌失守。

4月16日,蒋介石令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发动反击战,夺回南昌。陈安宝部79师奉命攻袭南昌。4月29日,时任79师师长段朗如率部逃却,陈安宝闻讯痛心疾首。5月3日,陈安宝奉命率部攻打南昌。陈安宝集结部队向南昌挺进。

5日,部队在高坊北端、龙里张一带不断遭到日军袭击,双方陷于胶着状态。6日,日军不断增兵,6架日机轰炸陈安宝部,部队伤亡巨大。下午5时,龙里张一线敌我激战。陈安宝不顾日军炮火前往督战,在中途中弹阵亡。薛岳将军惊悉噩耗,心痛不已,在给蒋的电文中称“今安宝壮烈殉国,伤悼已深,敬请重恤”。

1939年夏,陈安宝将军魂归故里,安葬于横街山。次年,国民政府颁布褒扬令,追赠陈安宝为陆军上将。1983年民政部追认陈安宝将军为革命烈士。


岁月是一条河流


现在“英雄"满天飞,遍地走,这是对英雄的不庄重。

我是七0后,在我的记忆里,抗日英雄真不少。有铁道游击队里的刘洪,王强,李正,有平原游击队长李向阳,还有小英雄雨来,有敌后武工队长魏强,还有新儿女英雄传。

这些英雄都是那样平凡,与老百姓是那样的血肉相连,给儿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逐渐的将一些将军们搬上了舞台,走到了台前。比如说,十大元帅,十大将军,还有其他一些将军,他们成为了英雄的主角。也能理解,凡事都有带头人,这些将军们战争期间冲锋陷阵,运筹帷幄,宣传他们也是应该的。只是,此时观众觉得英雄离自已越来越远了,英雄们逐浙成为【精英】。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雄】们一个个出场,人民逐渐成为【观众】

剧情发展让人眼花缭乱,有些角色的出现让你大吃一惊。比如说国民党正面战场,二十二场大会战,什么张灵甫啦,王耀武啦,还有薛岳等等,都纷纷登场,占据了英雄的主角,原来的主角,因为【游而不击】,开始受到国人的谴责,而退到一边,暗然失色。不仅如此,就连一些富家子弟,也开始占据英雄一角,他们在影视舞台上春风得意。【雨来】们呢?早被国人忘到脑后了,谁还想得起还有他们?

观众到这时,完全变成了观众,以欣赏的心态欣赏这些演员的表演。

在他们心中,抗日是这些演员们,英雄们的事,与自已无关。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倒好,变成了【天下兴亡,英雄有责】,或者【演员有责】

有人曾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时,有一些老百姓替侵略者带路。这有什么稀罕的?你满清政府不把老百姓当人看,老百姓能把你当父母看吗?历史的教训有些人早忘了

英雄是用来铭记的?还是用来效仿的

我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大力宣传人民英雄,在六十年代,在抗美援越战争中就有新的英雄出现。很显然,那时的英雄是用来效仿与学习的。而现在呢?虽然有人声嘶力竭地宣传“英雄”,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大。

前不久,坛子里出了一个“全世界联合起来制裁美国”的讨论,结果大部分人喝了倒彩,连个说响话的人都沒有。上世纪五十年代【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气势哪去了?

很显然,这是当代“英雄”被“铭记”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