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孙殿英好?

沐沐木哦


好像没有人会说孙殿英好吧。

孙殿英如果不是因为盗了慈禧和乾隆的墓,估计没有人会知道他是谁。虽然孙殿英是盗墓的,但是他的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却是保护文物的,很多人都在说这是再给他父亲赎罪。

孙殿英从一个小小的老百姓,能够做到第十二军军长,不得不说孙殿英的本事确实有的,或者说手段很强吧。如果孙殿英没有盗墓的话,那么当时国民党像他这样的军长太多了,估计后人也不会知道孙殿英是谁。孙殿英盗墓也是一夜成名,孙殿英盗墓之后也是引起了国内外极大地轰动。当然大部分的人其实都是反对和谴责的。

孙殿英的盗墓行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大量的国宝流失海外。据说当时孙殿英在盗了慈禧的定东陵还有乾隆的裕陵之后,大车整整三十车的全是宝物,可想而知孙殿英盗了多少宝物,慈禧和乾隆的墓也是整个清王室墓里面最奢华,宝物最多的,乾隆是清王朝最顶峰的时候,他的墓里宝物肯定不少,而慈禧呢是清朝后期的实际掌权者,掌权几十年,宝物自然也不会少,据说慈禧嘴里含有的有一颗珍珠,能够保证尸体千年不腐。

但是孙殿英盗的这些宝物很多都是流失海外了,当时孙殿英遭到了国内外的谴责,没办法孙殿英就把很多宝物也给了蒋介石,何应钦,戴笠等等国民党的高级掌权者,才逃过了一劫。但是大部分的宝物都是不知所踪了。

而且孙殿英也不只是盗墓,导致国宝流失,他后来在抗日战争中被俘还投降了日本人,成为了大汉奸。后来日本人战败又投降了蒋介石,在解放战争中,汤阴战争中被俘,后来关在了战俘营,但是鉴于他抗日前期还是有一段时间的抗日所有对于他还算比较好的。1947年病逝。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会有人说他好吗?他自己的儿子都在说在为他的父亲赎罪。还会有人觉得他好吗?不知道题主是从哪里得知有人说他好的。


中国历史研究所


孙殿英在解放战争被俘虏以后,当时刘伯承将军见孙殿英等人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抗战初期,不能说你们没有贡献,但是以后这一段,确实做得太不好了!”。

刘伯承将军的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考虑到他在抗战时候的英勇表现,对他进行了宽大处理,准许一名卫士照顾他的生活,最后他病重而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说,他的结局还算是不错的。至于说孙殿英盗挖慈禧的坟墓,从自身因素来说,他因为父亲和旗人争执而入狱,最后被打死狱中,他对清朝是有仇恨。不过这只是私人恩怨,无论怎样,他盗挖陵墓,这个确实是有错的。


至于说孙殿英能够善终,主要是他做了两件非常对的事情。一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他带着四十一军在赤峰抗战,狙击日军七昼夜,之后继续对敌作战十余日,可谓是抗战有功的。同时,他以进步人士李锡九为高等顾问,之后又在河北、豫北多次对日作战。二是他对红军关系还是不错的,双方一直有着不错的合作,1934年的时候就曾经进入西北,进攻马步芳等军阀。


历史是什么


为什么他是盗墓贼,却有很多人说他好

孙殿英确实是有错,他盗取清东陵,从墓穴中偷走了大量的宝贝,很多都被他卖了,按理说是历史的罪人。然而历史上还是有很多人说他的好,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盗墓为筹军饷迫不得已。孙殿英早年当过土匪,在多个大军阀手下都混过,比如在山东活动的时候,他曾经是张宗昌手下的一名师长,而张宗昌当时则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手下。由于孙殿英在战斗中为张宗昌立下战功,孙殿英很快就升任为军长,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后来张宗昌战败,孙殿英又投靠了蒋,仍然担任军长。

不过孙殿英虽然名义上属于国民军,但不是蒋的嫡系,因此孙殿英在军费上自然得不到充足的供应。而此时清陵一带已经有土匪对墓内的宝物虎视眈眈,正准备大干一场。清陵虽然有专人看管,但到了民国时期已经是形同虚设,甚至监守自盗。孙殿英不愿意将这块肥肉让给别人,于是便借军事演习的名义封锁现场,自己带人进入墓穴偷宝,借此机会补充军饷,扩大实力。

第二、盗墓行为给孙家祖先报仇。明朝时候有个大忠臣叫孙承宗,是明熹宗的老师,担任过兵部尚书等要职,袁崇焕也是孙承宗培养出来的名将。孙承宗曾经打得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后来被奸臣所害回乡。皇太极进攻时,孙承宗再次被启用,又收复多处失地,打得皇太极溃不成军。然而崇祯帝无能多疑,孙承宗再次返乡,在清兵攻破孙承宗老家高阳时,孙承宗英勇守城,城破之后孙承宗和家人多被清军杀害。

这个大名鼎鼎的孙承宗便是孙殿英的祖先,当然这是孙殿英自己所说。按照这个道理来说,孙殿英与满清是有世仇的,作为大明朝忠臣的后代,理应牢记耻辱。孙殿英与孙承宗有没有关系不好说,但是孙殿英的父亲当年为了家乡父老,不满满清旗人的骚扰而勇敢出头,结果被旗人活活打死,这算是有杀父之仇了。孙殿英当军长的时候,满清已经被推翻,没法再直接找当事人报仇,但是可以通过掘其祖坟以泄愤怒。据说盗墓之时,连乾隆的牙齿都敲碎了,慈禧的衣服也是一件没留。这种快意恩仇的行为,倒是符合不少中国人的口味。

第三、盗墓行为被视作民族大义。满清统治华夏三百载,曾经给中华大地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满清入关,遭到顽强抵抗的城市基本上都被屠城了。统治初期,为了驯服国人,又颁布了残忍的剃发令,要把头发剃成当时非常丑陋的“金钱鼠尾”形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长期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明朝人自然不会同意,满清解决的对策是一场又一场的屠戮。为了思想上的奴化,又多次大兴“文字狱”,搞得人人噤若寒蝉,思想固化。

近现代史上,当欧美列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国力迅速提升之际,满清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闭关锁国,骄傲自大。列强入侵之后又一味屈辱求和,甚至发出“量中华之物力,戒与国之欢心”的无耻之声。割地割地再割地,赔款赔款再赔款,没钱了就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哪管民众死活。就为了求和安稳,甚至连新疆都不打算要了,要不是汉人左宗棠坚持,中国西北边境至今堪忧。因此,当孙殿英炸毁清陵,对慈禧尸体羞辱之际,无数国人为之叫好也就正常了。

第四、孙殿英曾经抗击日寇多次。当然,只有以上这些行为还不能够完全证明孙殿英的“好”,更重要的是孙殿英在抗日战争初期的英勇表现。“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奉命撤退,日军轻松占领东三省。吃了甜头的日军继续侵犯我热河、赤峰一带,守卫热河的汤玉麟毫无建树,很快便被日军击溃。

然而骄横的日军却在孙殿英这里吃了大亏,孙殿英先是率领部队在赤峰一带坚守,抵抗日军长达七天七夜。在猴头门沟,孙殿英又继续指挥部队阻击日军,再次与日军战斗十多天。虽然最终撤退,但是孙殿英是当时最早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作战的部队之一,这在当时绝对是抗战的英雄。如果说盗墓所得的军饷是充实了军队与日军作战,这也是值得的。

以上总结并不代表我认为孙殿英就是好的,孙殿英有功,但更多的是过,仅倒卖珍贵文物和日后成为汉奸便是两大罪过。然而功我们也不能不提,算是对这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提供另一个研究的视角吧!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孙殿英是个土匪,一辈子坏事做尽。

虽然有万般不好,但有一点是好的,他坚决抗日。

1933年,孙殿英带着他的土匪部队,在赤峰阻挡日军推进,血战7天7夜。

力不能支后,孙殿英又继续和日军缠斗十几天,这才被迫撤退。

而与此同时,张学良的十几万东北军在热河省一触即溃,大部不战而逃。日军仅仅用128个骑兵就占领了热河省会承德。

孙殿英被马家军吃掉以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又东山再起。他在河北省拉了1万旧部,被任命为冀北民军司令,继续通过游击战对抗日寇。

在河北,孙殿英以区区乌合之众,坚持敌后作战到。

在在1943年,河北国军在日寇恭攻击下大败,几乎全军覆没,一部则被八路军吃掉。

孙殿英的新5军成为唯一的部队。

同年,日军出动20多万部队扫荡太行山,连带攻击孙殿英,将他团团包围。

4月孙殿英见突围无望,率部投降,但暗中仍然和蒋介石联络,随时准备反正。

到了抗战结束,孙殿英再次投靠国军。

有人指责孙殿英投降日军,但他作为一个土匪头子,能够从1937年坚持到1943年,长达6年之久不投降,说明还是一心抗日的。

至于最后被俘则是另外一回事,总体上来说孙殿英在抗日中功大于过。

至于大家推崇孙殿英,恐怕是因为他刨了慈禧的坟墓。自然,孙殿英盗墓是为了筹集军费,没有什么正义目的。但因大家普遍仇恨满清,孙殿英这种行为属于挖祖坟,为被压迫200年的汉人除了一口气,所以大家都说他好。


萨沙


孙殿英也曾率部坚决抗日,尤其是1933年2月的热河保卫战。当时驻守热河的东北军汤玉麟部和万福麟部听到日军进攻热河,撒腿就跑,孙殿英部进驻赤峰后,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相持七天七夜,最后战败撤出察哈尔,但是这次战役大大打击了小日本的疯狂气焰。

抗战中,孙殿英还曾接济过八路军一些武器、弹药。

在孙殿英盗掘慈禧墓之后曾自辩:“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 并说:我发掘满清东陵,有3个好处。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象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

可见孙在盗掘慈禧墓时有一部分民族主义的影子,清朝灭亡之后满汉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到历史因素,孙也难以置身其外,正如冯玉祥说:“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廷这一点,我干的是活的(指驱逐溥仪),你干的是死的(指盗陵)。”


跪射俑


说孙殿英好的大多是基于对慈禧太后的恨,因为孙殿英盗了慈禧太后的墓,特别是还有人传慈禧太后的遗体被孙殿英的手下污辱了,这个想想就是无稽之谈,只是对于慈禧太后死后遭受越大的侮辱,人们越是愿意喜闻乐见!


孙殿英,河南永城人,乳名金贵,自小就顽劣成性,混迹江湖,结交各色人物,开赌局,卖毒品,坑骗钱财,活脱脱流氓一个。1922年孙殿英投靠河南军阀丁香玲,亦兵亦匪,后来在军阀混战中投机倒把,逐渐升官。1925年投靠汉奸张宗昌,经过亳州时,向亳州县长勒索20万元军费遭拒绝,立即下令攻城,城破后亳州商贾被洗劫一空。1927年,深得张宗昌赏识的孙殿英被升为第十四军军长,1928年国民党北伐时孙殿英兵败投降,被蒋介石收编后委为第十二军军长。


也就是在这时,孙殿英打起了清东陵的主意,1928年7月,孙借口军事演习,驱走全部守陵人员,随后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与慈禧的定东陵,将两座陵墓洗劫一空,当时引得舆论大哗,孙殿英见事态严重,就选了墓中稀世珍品贿赂当时的权要,之后轰动全国的东陵盗案不了了之。

大家绕过东陵盗案,再来看看孙殿英又干了什么?1930年,看反蒋势力大,就投靠反蒋一方,中原会战开始,看局势对冯玉祥、阎锡山不利,立马跳槽投靠张学良,然后在1933年的赤峰之战,让孙殿英获得了一点好评。


1933年2月,孙殿英奉张学良之命率第四十一军由山西驰援热河,向赤峰前进。当时驻守热河万福麟、汤玉麟等部,就是个怂包,与日军都没怎么交锋,就退守到喜峰口内,孙殿英刚到赤峰就遭遇日军猛烈进攻,与日军浴血奋战了七昼夜,后又退往猴头沟门,又跟小日本干了十几天,而张学良的东北军就是坑队友的货,在换防的时候丢了冷口,喜峰口,冯占海的援军临阵脱逃,致使孙殿英陷入半包围状态,最终赤峰失守,孙殿英也撤走!孙殿英曾通过《申报》向南京政府发了以下电报

加以某部义军不义,友军不友,以致仓促遇战,三面成敌,幸士卒拼命…风雪并历,时而汗流浃背,时而遍体结冰,无弹犹可肉搏,无饭确为可悯!总之天存中国,必存热河,天存热河,必存我军…降敌者非人类所为,附逆乃禽兽之肝…但求有饭,定当拼死抵抗,以尽职分,以慰国人!

这时候的孙殿英还有点民族英雄的样,可惜孙殿英后来的人生轨迹又开始曲线状态,在1943年4月被日军包围后更是率部投降,当了汉奸,并且利用烟膏帮日军诱捕国军将领庞炳勋,庞投敌后,日军给他们以“第二十四集团军”的番号,庞任总司令,孙殿英任副总司令。1945年日本投降后,孙又跟着蒋介石搞内战,1947年,孙殿英被解放军俘虏,送到河北武安县战俘营,最后因吸食几十年大烟患上的烟后痢病死!

有人说孙殿英盗墓是为祖辈报仇,这个理由太牵强了,孙殿英是不是孙承宗的后代无法考证,还有孙殿英盗墓将宝物挖出来后就急于销赃,四处活动找国内外有关人士,1928年8月,天津海关查获企图外运的东陵文物,这样的行为造成了多少国宝外流,至今仍然无法挽回损失!对于孙殿英,借用两张图来表示!


对于孙殿英的一生,只有赤峰一战可以让他身上多了一个闪光点,其余的我实在无法将他等同民族英雄。说他好的人,估计就是因为他让慈禧死了不得安宁吧!


历史红尘


孙殿英(1889年—1947年),归德府永城(今河南永城马牧镇丁辛庄)人。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为张学良收编。抗战爆发后,历任冀察游击总司令、新五军军长。1943年在河南对日作战时被俘,旋投汪伪任“豫北剿共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追随蒋介石反共,打内战。1947年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孙殿英被解放军生擒,后病逝于战犯收留所。




孙殿英这个祸国殃民的东陵大盗,为何会有那么多人说他好呢?

说他好的人大多数是居心叵测,别人不说,就拿被称作“倒戈将军”的冯玉祥来说,他当年对孙殿英的评价是这样说的:“我的好兄弟啊,在反对清廷这一点上是值得佩服的,只是我干的是活的(赶走溥仪离开紫禁城),你干的是死的(盗陵清东陵墓园)”。冯玉祥的话是褒是贬大家自己理解,反正孙殿英当年是听进去了。觉得冯玉祥说的对。


我们再来看看孙殿英盗取清东陵后,自己是怎么说的,孙殿英不仅说自己是有苦衷的,还自圆其说的编了三个逆天的理由。

一, 为祖宗报仇雪恨 。

孙殿英自称自己是明朝大学士孙承宗的后人。1638年11月,孙承宗闲赋在家,遭遇清军围城,孙承宗积极抵抗。城破之后,多尔衮下令把70岁的孙承宗,绑在马尾巴上给活活拖死了。此外,在这次城破中,孙承宗一家100多口人只逃出几个,其他全部被杀。孙殿英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旗人杀死。因此,孙殿英对清王朝恨之入骨很正常。天道轮回,巧遇良机,孙殿英途径清东陵,为孙承宗报仇雪恨 的机会来了,于是上演了一出盗取清东陵的大戏。当然,关于孙殿英是否是孙承宗的后代,现在也无法考证。孙殿英自己对此坚信不疑。因此孙殿英宣称,“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



二,为中华江山稳定。

据说,孙殿英特别迷信,曾经遇到一位风水先生对孙殿英说:“清陵完璧,恐满廷将有复辟之事,汉室危矣。将军急图之。东陵之地其势凶险,乃养尸之地。清国诸帝、后、嫔妃葬于此,久之已化凶灵。” 又曰:“昔洪门诸公,韬晦三百年,聚中原豪杰,发天下之兵,始有武昌首义也;将军兵少,不能直捣清京,斩草除根。若能革此间清国凶灵性命,亦不失义举。”孙殿英 信以为真,误以为是神灵在祝他一臂之力。 早年孙殿英在加入军队之前,他母亲在他肩膀上刻了四个字“赤心报国”。于是,孙殿英怀揣着报国之情,信奉了风水先生的话,认为是天赐良机,所以在路过清东陵的时候,选择了盗墓。


三,为筹集军需粮饷 。 

1928年的时候,孙殿英已是一名军长,但只是杂牌军的军长。所以,蒋介石老是找借口不发工资给他们这种杂牌军。据说,当时孙殿英的部队半年没拿到薪水,军心浮动,经常有开小差的情况发生。孙殿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夜无能为力。一次孙殿英的部队驻扎在东陵附近,时常发现有一些人去东陵里面盗墓,挖些小东西,外围的建筑砖头什么的,差不多都被偷光了。于是孙殿英谋生了盗墓的念头,一可以中饱私囊,二可以换取军饷扩大急需,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孙殿英准备盗墓,最后他挑选了慈禧和乾隆的两座陵墓,因为这两个身份最高,人也都很奢侈,所以陪葬品应该很多。 因此东陵墓惨遭劫难,慈禧太后死后也不得安宁。 


孙殿英这三个狗屁理由显然是说不通的,完全是在为自己开脱罪名。事后孙殿英也遭到了强烈谴责。并一再宣称:“孙中山终结了满清的统治,冯玉祥把满清末代皇帝溥仪赶出皇宫。我没虽没有那种能耐,也没有好的机遇,但我要为祖宗报仇,活人我动不了,只有撅死人的坟墓坟。我自认为,我盗墓不能算是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汉人同胞。”  

孙殿英这些理直气壮的理由,也曾经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因此他能在事后逍遥法外二十年之久。孙殿英盗取清东陵一事,也被一些痛恨满清政府的人认可,所以民间传说不乏会有一些人说孙殿英好。

 


任驰赢天下


盗墓为筹军饷迫不得已。孙殿英早年当过土匪,在多个大军阀手下都混过,比如在山东活动的时分,他曾经是张宗昌手下的一名师长,而张宗昌其时则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手下。因为孙殿英在战役中为张宗昌立下战功,孙殿英很快就升任为军长,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后来张宗昌战败,孙殿英又投靠了蒋,仍然担任军长。

不过孙殿英尽管名义上归于国民军,但不是蒋的嫡系,因而孙殿英在军费上天然得不到足够的供应。而此刻清陵一带已经有土匪对墓内的宝物虎视眈眈,正准备大干一场。清陵尽管有专人看管,但到了民国时期已经是形同虚设,乃至监守自盗。孙殿英不愿意将这块肥肉让给别人,所以便借军事演习的名义封锁现场,自己带人进入墓穴偷宝,借此机会补充军饷,扩大实力。

盗墓行为给孙家祖先报仇。明朝时分有个大忠臣叫孙承宗,是明熹宗的教师,担任过兵部尚书等要职,袁崇焕也是孙承宗培养出来的名将。孙承宗曾经打得努尔哈赤撤离七百里,后来被奸臣所害回乡。皇太极进攻时,孙承宗再次被启用,又克复多处失地,打得皇太极溃不成军。但是崇祯帝无能多疑,孙承宗再次返乡,在清兵攻破孙承宗老家高阳时,孙承宗勇敢守城,城破之后孙承宗和家人多被清军杀戮。

这个大名鼎鼎的孙承宗便是孙殿英的祖先,当然这是孙殿英自己所说。按照这个道理来说,孙殿英与满清是有世仇的,作为大明朝忠臣的后代,理应紧记羞耻。孙殿英与孙承宗有没有联系不好说,但是孙殿英的父亲当年为了家乡父老,不满满清旗人的骚扰而勇敢出头,结果被旗人活活打死,这算是有杀父之仇了。孙殿英当军长的时分,满清已经被推翻,无法再直接找当事人报仇,但是能够通过掘其祖坟以泄愤恨。据说盗墓之时,连乾隆的牙齿都敲碎了,慈禧的衣服也是一件没留。这种快意恩仇的行为,倒是符合不少中国人的口味。

盗墓行为被视作民族大义。满清控制华夏三百载,曾经给中华大地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满清入关,遭到顽强抵抗的城市基本上都被屠城了。控制初期,为了驯服国人,又公布了残忍的剃发令,要把头发剃成其时十分丑恶的“金钱鼠尾”形状。“身体发肤,受之爸爸妈妈”,长期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明朝人天然不会同意,满清处理的对策是一场又一场的杀戮。为了思想上的奴化,又屡次大兴“文字狱”,搞得人人噤若寒蝉,思想固化。

近现代史上,当欧美列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国力迅速提升之际,满清仍旧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闭关锁国,骄傲自大。列强入侵之后又一味屈辱求和,乃至发出“量中华之物力,戒与国之欢心”的无耻之声。割地割地再割地,赔款赔款再赔款,没钱了就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哪管民众死活。就为了求和安稳,乃至连新疆都不打算要了,要不是汉人左宗棠坚持,中国西北边境至今堪忧。因而,当孙殿英摧毁清陵,对慈禧尸体侮辱之际,很多国人为之叫好也就正常了。

孙殿英曾经抗击日寇屡次。当然,只有以上这些行为还不能够完全证明孙殿英的“好”,更重要的是孙殿英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勇敢体现。“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受命撤离,日军轻松占领东三省。吃了甜头的日军持续侵略我热河、赤峰一带,守卫热河的汤玉麟毫无建树,很快便被日军击溃。

但是骄横的日军却在孙殿英这里吃了大亏,孙殿英先是带领部队在赤峰一带据守,抵抗日军长达七天七夜。在猴头门沟,孙殿英又持续指挥部队阻击日军,再次与日军战役十多天。尽管最终撤离,但是孙殿英是其时最早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作战的部队之一,这在其时绝对是抗战的英雄。如果说盗墓所得的军饷是充分了军队与日军作战,这也是值得的。


国易儒释道学堂


现在很多人对孙殿英的了解其实是很片面的,在对孙殿英的了解中,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东陵大盗,却不知道他曾经也是一个没有半点水分的抗日英雄。


东陵大盗的抗日

要说到孙殿英的抗日,我们还得说到九一八事变。

1931年的时候,因为判断错了时机,所以在张少帅的放弃下,东三省很轻易就被日本人给抢走了。

日本自古就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虽然近代史中他们进行了维新,但资源始终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918事变后对东北的占领无疑为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他们后来之所以能爆发全面的侵华战争,对东北的占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后,可能是因为胜利来的太过于简单,所以他们在1932年的时候再度计划起了对我们其他土地的侵占,当时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热河。

为了保卫热河不被日本人侵吞,之前错失东三省的张少帅就和其他国内军阀对日本人进行了阻击。

在那个时候,孙殿英正好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靠在张少帅的部下,于是孙殿英就因为这个缘故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奔赴了热河战场,和日本人爆发了战争。



我们纵观整场热河抗战,无论如何是谈不上热血澎湃的。

在当时日本人的进攻下,作为热河抗战主力的东北军根本就没能对日本人进行有效的阻击,当时他们俨然如同一群散兵游勇,还没和日本爆发什么战斗,就马上被打得四处逃窜,不说让人气愤就好了,又何谈热血澎湃?

反倒是孙殿英让当时的国人热血澎湃了一把。

在张少帅的部下四处逃窜的时候,孙殿英不顾自己军队的损失带人在热河赤峰口和日本人爆发了七天的战斗。

虽然这七天的战斗并未能给热河抗战带来太过于巨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当时接连惨败的战绩来说,孙殿英的行为却仿佛大冬天里的一盆温水一般,给国人们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温暖、振奋。

也就是从那以后,孙殿英除了东陵大盗的名号,也开始拥有了一个抗日英雄的称号。

我觉得这就是人们说孙殿英好的一个原因。

难辨是非的喝彩

除了这方面之外,我觉得盗慈禧墓也是人们说出孙殿英的原因。

在1928年的时候,孙殿英带兵把慈禧和乾隆死后埋入墓中的滔天珍宝都给席卷得一干二净。

在孙殿英搜刮了清东陵的财宝后,他为了把这些财宝变现,就让人带着这些财宝通过各个租界的交易途径把这些财宝都给卖到了国外,造成了大量珍宝的流失。


这点是人们最为唾弃孙殿英的地方,不过在很大一群人为此唾弃孙殿英的时候,却也有一部分人因此为孙殿英而喝彩。

当然,这些人为孙殿英喝彩的重点不是孙殿英把珍宝卖到了国外,而是孙殿英挖了慈禧太后的陵墓。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当时人们对清朝和慈禧的仇恨实在太过于庞大了。

不说当时切身经历了清朝统治的人们,就连现如今,很多人对清朝的情绪都是非常痛恨的。

在这种强烈的痛恨之下,才会有那么多人为孙殿英盗慈禧陵墓喝彩的事情发生。

所以说这就是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说孙殿英好的原因,第一个说孙殿英好的原因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无论如何抗日都是一件值得我们喝彩的事情,而第二个说孙殿英好的原因,我觉得就有些不好说了。


孤客生


孙殿英,归德府永城人,外号孙大麻子,臭名昭著的盗墓大盗。

很多人说孙殿英好,主要是由于孙殿英做了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想做而做不到之事-掘了满清王朝的皇陵,在反清人士看来,他是反清斗士。另外,孙殿英在抗战初期,还是具有一定的民族情节,与日本决战于赤峰。双方激战七日,日军受到重创。

每个人一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件事情就给一个人定性,纵观孙殿英一生,他土匪出身,慢慢发展壮大自己,在各路军阀的夹缝中生存,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队伍。乱世之中,毫无原则性,墙头草两边倒,算得一个到处摇尾乞怜的小人。

1928年,孙殿英以军事演戏为由进驻东陵地区,随后盗取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当时震惊中外,溥仪发誓要将孙绳之以法。可当时的孙殿英,手中握几万兵马,同时有让所有人垂涎欲滴的盗墓文物,随便掏出一件就是价值连城。为了摆平这件事情,孙亲自带上得力助手上南京,面见老蒋、宋美龄及各路军政要员,送上名贵珍宝,南京政府不了了知。

有记载的情况如下:

戴笠——乾隆颈项上一串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色珠子。

宋子文——一只大“翡翠西瓜”,孙殿英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一说送宋美龄)。

宋美龄——慈禧口中含的一颗夜明珠、一包珍珠,孙殿英托戴笠带给宋美龄(此项行贿效果明显,宋美龄曾关照有关人员,拖延东陵盗案审判)。

蒋介石——乾隆陵中盗出一把九龙宝剑。孙殿英托戴笠送给蒋介石(一说送何应钦),未遂,后在戴笠坠机事件中焚毁。

徐源泉——慈禧头顶的翡翠荷叶,还有一尊金佛、一尊红宝石佛、一包珍珠。

商震——慈禧陵中一只青皮黄瓤翡翠甜瓜。商震时为东陵盗案审判长。

阎锡山——慈禧陵中纯金寿星佛、翡翠桃等;乾隆戴在手上几十年的玉扳指,及裕陵中盗出的象牙、乾隆珊瑚雕制文玩等。

孔祥熙——朝鞋上宝石两串、慈禧陵中一颗翡翠白菜、一包珍珠。

王仲廉——抗日战争胜利后,孙殿英遂以巨额黄金和所盗出宝物贿送王仲廉。王时进驻豫北,任第31集团军整编为第26军军长。

有了大量珍宝作军费,孙疯狂扩张,称霸当地。孙殿英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1931年,918事件爆发。孙殿英利用庞炳勋的保护,避免与国民党嫡系部队直接冲突;利用邢肇棠和八路军的关系,从八路军处解决一些服装、弹药。孙率其新五军在河北、豫北多次与日军作战。同时,他又和日本人也有来往。在他的新五军军部附近,他开设了三个招待所,分别招待国民党将领、八路军和日本人,可谓“狡兔三窟”。从上可知,孙殿英的狡猾,周转于三者之间。1943年,孙殿英被日军包围,他投降日军,成为汉奸,驻守河南新乡。

1945年,日军战败。孙殿英摇身一变,变为“国民党先遣军”,积极投身内战,与人民为敌。同时,还不忘记发国难产,控制国民党运输飞机,大发黄金财。

1947年,解放军包围汤阴,孙殿英被捕,在监狱中病死。

孙殿英一生,三姓家奴,反清斗士称不上,当时只是为了缓解军费之急,为了谋生存,他不惜当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毫无原则底线,内战期间又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帮凶,杀害解决军。实属罪子恶极之徒。

东陵大盗剧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