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就是补命门,怎样正确区分肾火?

丹溪心法


患者所提出的信息,是针对肾虚比较深入的概念。所谓的补肾就是补命门,这种说法是比较片面的。这句话不可以单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如果说肾脏是人体的命门,那么只有肾阳才牵扯到命门的概念。

因为在医学上,只有肾阳被称之为命门之火。也就是说,补肾就是补命门这种说法,可以理解为补肾就是补肾阳。

因此,这种说法是比较片面的。肾火分两种,君火、相火。这两种概念与命门之火的概念,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两种火焰区分,是为了表明人体的两种状态,处于平和的状态时,人体呈现出一种君火;阴虚症状时,就会出现相火。


中医益肾


中医认为,肾火没有实火,肾火大多是因为肾气不足,肾阴虚所导致的虚火上亢。所以,肾火旺盛,通常指的都是阴虚火旺。

《黄帝内经》上说: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肾阳,又有“命门之火”之称,在人体生理、病理上至关重要,肾在中医学中有两个功效,一个是火,一个是水。

肾,按照现代医学来说,它是帮助净化血液当中的一些毒素,把毒素排出体外。肾,还主人的内分泌,人的血压升高,就跟肾脏的调节功能有很大的关系。中医认为,肾不单纯的可以净化血液当中的一些杂质、毒素和调整血压,而且它能够主持我们人体的生殖功能,包括我们壮年、中年、成年、老年等一些气血的衰败,都与肾火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

肾火又分两种,一种叫君火,一种是相火。

君火是我们维持人体生命原动力正常的一种能量,它不温不火,很平和,给人的感觉是很舒适的;

而相火则有相反作用,它是一种不好的火,又叫虚火,它会引起肾火不足,或者是肾火亢盛两种临床表现。

1.阳虚

主要指肾阳虚,命门火衰,阳气无根,虚阳上浮所致的上热下寒证。

2.阴虚

主要为阴精亏损,肾水不足,以致阴不涵阳,出现种种虚火上浮表现。

3.阴盛

主要指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的内寒外热证,即真寒假热证。外象似热,内系真寒,比另外两类少见。

“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又因为“肾主藏精”,人体的精气和元气都交汇于肾,中医认为肾与生殖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肾阴不足,虚火烧灼,肾中“元阴”和“原阳”被打破,则会导致精少不育、滑精、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状。

肾虚火旺的人,饮食宜清淡清润,过寒或是辛热的食物都不宜多吃,在日常饮食中若不加以注意,则会引发上火。

1.油腻、甜食食用过多

肥甘厚味的食物,包括油腻和甜腻的食品,这些食物都大热,会使津液的消耗过快,肾阴不足则会导致阴虚火旺的产生,而肥甘厚味会间接导致肾阴虚,引起肾火。

2.饮料喝得太多

各种饮料在饮料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添加各种色素、防腐剂和甜度剂,这些添加剂不仅会诱发体内的各种上火,而且被人体吸收后它们都转变为电解质,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加速肾阴的损耗,直接导致肾阴虚火旺的产生。

3.不加选择地食用苦寒食物

一些人在有肾火之后,盲目地食用一些寒性的食物,认为这样就可以清降体内的火热之邪,这其实是相当不明智的。因为产生肾火的最主要原因,是肾阴不足导致肾阴虚火旺。所以,想要治疗肾火就必须从“补阴”人手。如果此时不补养阴液,而按照清解实热的方式,使用性寒味苦的食物或药物进行缓解,不仅无法达到降火的效果,反而会耗损并不过量的肾阳,导致肾“虚阳浮越”,使上火到达一个更为严重的程度。

对照以上,要去除肾火,滋养肾阴是关键。肾火要以补为主,以降为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滋阴降火,也能起到温补肾气的作用。

1.滋阴润燥的食物要多吃

肾火过旺的人要清降肾火,必须以补养肾阴为主要目的。在日常饮食中不能直接食用一些苦寒清泻的食物,而应该多吃能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玉竹、枸杞子、银耳、石斛、桑葚、黑芝麻等,通过养阴来抵御热邪。

2.三餐进食有规律

有肾火的人,三餐的规律很重要,因为规律的三餐可以起到滋养身体的作用:肾为先天之本,只有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通过食疗来清降肾火,否则,即使是吃了再多能补养降火的食物和药物,都是事倍功半,无益于身体健康。

3.多吃热食

肾阴不足者一般都有肾气虚弱、肾不纳气等问题。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既缺乏肾阴,肾气也不充足,所以在进食时,为了保证对肾脏的濡养,应该尽量选择一些热的食物,因为热的食物可以温煦肾阳,在清降肾火时起到辅助作用。


纯钧LHGR


命门?肾火?

首先,命门之说,从古至今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曾经说,左肾右命门,后来改为两肾之间为命门。我认为补肾补得是肾气,随着年龄增大,肾之先天之气慢慢耗尽,这时依靠的是肾的后天之气。补肾补的是后天之气。

所谓肾火,有肾实火和肾虚火。肾虚有阴阳之分,阴虚则热,阳虚则寒,肾阴虚则为肾虚火。

所以,能称之为肾火的是肾阳过剩的实火,和肾阴虚的虚火。

肾阳实火的表现: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尿血便血、甚或吐血、舌红苔黄、可有芒刺、脉实滑数。

肾阴虚火的表现:腰膝酸疼,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肾阴虚也俗称肾水不足)除有肾虚的表现外还有阴虚的临床表现: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不过,肾阳实火很少见,这是由于肾在五脏中的生理构造和功能决定的。



药食同源话健康


中医的肾气是什么?如何补肾气

什么是肾气? “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它反映了肾的功能活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尤为重要。若肾气不足,不仅早衰损寿,还会引发各种病症,对健康极为不利。 一、 闭藏是肾气的运动特点

肾气的运动特点以闭藏为主。从解剖位置来说,肾位于人体腹腔内最下方,为阴中之阴脏,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与阳相对而言,具有主内收、内敛、闭藏等特性。肾在五行中属于水,在自然界的方位中,肾位属北方,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日:“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藏为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在一年四季中,肾通于冬气,如《素问·诊要经终论》中说:“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五行中的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和闭藏的特性,如《尚书·洪范》说:“水日润下。”在自然界中,方位的北方和四季中的冬季也皆是寒冷的代表,寒性具有凝滞、收敛的特性,如《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因此,肾在阴阳五行中的属性及其与自然界的通应关系,决定了肾气具有主闭藏的运动特性。对此,古代医家也早有论述,如明·李梗在《医学入门·脏腑》中说:“肾有二枚⋯⋯纳气,收血,化精,为封藏之本。”清·何梦瑶在《医碥·杂症·气》中提提出了人体五脏职责的不同,指出“肾以闭藏为职”。二、“肾气通于耳”,肾气不足的症状 《灵枢·脉度》中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是说肾气的强弱和两耳关系密切,肾中的精气充足,听觉就会灵敏。  肾气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懂得补充肾气。不过,补肾气也要讲方法,只有在肾气不足的时候补充才最有用,否则容易引出肾火,对健康也极为不利。人到老年,由于肾精及肾气衰少,多表现为听力减退。有研究表明,临床上很多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的患者往往伴随有肾脏方面的问题。老年人其他发现肾气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其中一个现象,就说明你的肾气不足了,需要补一补了。    1.爱吃味道浓的东西   现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这在中医上怎么解释呢?这主要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弱,要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将元气调上来帮助运化,此时说明肾气已经不足。   2.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   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有时头部会打一个激灵。但是老人的打激灵和小孩的打激灵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是肾气不足以用,肾气、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所以小便时气一往下走,下边一用力,上边就有点空,就会激灵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就空了。所以,老年人小便时一定要咬住后槽牙,以收敛住自己的肾气,不让它外泄。 3.每天17~19点发低烧   有些人认为发高烧不好,实际上发高烧反而是气血充足的表现,小孩子动不动可以达到很高的热度,因为小孩子的气血特别足。人到成年之后,发高烧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甚至经常出现低烧的状况,特别在下午17~19点的时候,很容易发低烧,这实际上是气血水平很低的表现,表示肾气已经大伤了。    4.成年人胸无大志,容易满足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刚刚三四十岁就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了,只想多赚钱维持生计,比别人过得好一点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肾精不足的表现。小孩子肾精充足,所以他们的志气就特别高远。而人到老年,很多人会说,我活着就行了,什么也不求了,这其实就表明他的肾气不足了。    5.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   有些人坐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抖腿,你也许会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毛病,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其实这也说明了这个人的肾精不足。    6.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好多   走在大街上我们会发现,好多年轻人已经有了白头发,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发为肾之华。头发是肾的外现,是肾的花朵。头发的根在肾,如果你的头发花白了,就说明你的肾精不足了,这时候就要补肾气了。    7.春天手脚冰凉   有很多人到了春季手脚还是冰凉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在冬天精气养得不足造成的。我们知道,如果冬天肾精藏得不够的话,供给身体生发的力量就少了,精气到不了四肢,所以就出现四肢冰冷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补肾了。    8.睡觉时总出汗   睡觉爱出汗在医学上称为“盗汗”。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   

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都是在警告我们要对身体状态做出改变,否则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疾病也就会乘“虚”而入了。 三、肾气不足的调养 补肾壮阳的中药很多,使用最频繁、最多的有:鹿茸、紫河车、冬虫夏草、蛇床子、淫羊藿、 巴戟天、仙茅、肉苁蓉、锁阳、胡桃仁、补骨脂、益智仁、杜仲、续断、狗脊、菟丝子、海马、骨碎补、沙苑子、蛤蚧、韭菜子、牡蛎、雄蚕蛾、莲子、金樱子等。滋补肾阴的药沙参、玉竹、天冬、石斛、枸杞子 天门冬、麦门冬、石斛、龟板、鳖甲、旱莲草、女贞子、白果、柏子仁、栗子、黑豆等。因此有人发现发现古人补肾中药药材属于许多植物种子果实类。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有名的唐宫廷秘方“五子衍宗丸”,它由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五种植物的果实种子组成,用于治疗男性肾虚精少、阳痿早泄、遗精、精冷,后来扩展到治尿频、遗尿、夜尿多、流口水,乃至妇女白带多,并且对于某些因肾虚引起的不孕不育也非常有效。

 为什么植物的果实种子具有壮阳补肾的功效?根据中医形象类比的朴素哲学思维,对于植物来说,果实种子是为一个即将萌发的生命贮备能量,是植物中能量最集中的一部分,因此用果实种子药物治疗肾气不足的确是有道理的。   可以说,植物种子能够壮阳,这一理念的确立,对于现代人健康长寿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对于一些素食主义者,    除此之外,植物种子壮阳的理念对于脑力工作者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理论中,脑与肾是相通的,故有“补肾就是补脑”的说法。并且,大脑工作时消耗的能量非常大,直接消耗肾里的元气,从而极易引起肾气不足。就可以通过多吃种子类的各种干果,比如花生、榛子、核桃,就可以收到极佳的补肾气效果,激发生命的活力,进而改善脑功能乃至延缓衰老。   另外,韭菜子也是有名的壮阳中药。中医认为,韭菜子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能够补益肝肾,壮阳固精,适用于肝肾不足、肾阳虚衰、肾气不固引起的阳痿遗精、腰膝冷痛、小便频数、遗尿、白带过多等症。 韭菜子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以研末蜜丸服,每次5~10克为宜。但要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另外,再向大家推荐一种以韭菜子为主的药膳--韭菜粥。   材料:韭菜子10克,粳米50克,盐少许。   做法:将韭菜子用文火烧熟,与粳米、细盐少许,同放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米开粥熟即可。每日温服2次。功效:此方有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功效。

除以上食品外,肾气虚之人在平时养生补肾气时还宜食用栗子、樱桃、哈士蜞油、燕窝、银耳、蜂乳、枸杞子、韭菜、裙带菜、鸡肉、鸡肠、鸡肫皮、鹿茸、泥鳅、乌鱼、乌贼鱼、龟肉、蛙肉、甲鱼、黑豆、红枣、牛肉、虾子、雀肉等。

根据中医的阴阳理论,肾气虚分为肾阴与肾阳两个方面,肾气虚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肾阴虚造成的,也可能是肾阳虚造成的。当然也有人将肾气虚从肾阴虚、肾阳虚中分列出来,单独论述,可想肾气虚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补肾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补。   1、肾阴虚的临床表现:1.腰酸腿软。2.口干、烦躁。3.手心发热。4.爱出汗。   2、肾阳虚的临床表现:1.腰痛而且发凉。2.手脚冰凉、尿频。   由肾阴虚导致性功能障碍的男性,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六味地黄丸类的补肾阴的药物,另外食补也是很好的办法,例如,用桑葚子、枸杞煮粥,也有不错的效果。肾阳虚首先会出现腰痛,因为腰为肾之府,这种痛一般会有冷的感觉。病人痛的同时,觉得腰里面发凉,这是肾阳虚的一个典型表现。另外,它扩展到全身,会出现全身也怕冷。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如果根虚弱了,整个身体的阳气的温煦作用就会下降。 四、肾气虚如何补?   肾气虚,当然要补肾气,除了饮食调理或药膳滋补外,最主要也最常用的方法是用补肾中成药。服药关键是掌握其适应证,细辨证候才有针对性。如肾阴不足,则要补益肾阴,常用六味地黄丸;但如果症状未变,且舌苔黄腻,则不再适用六味地黄丸,而应改服知柏地黄丸;如肾虚兼有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则应服杞菊地黄丸,如此等等。此外,不能一味地只辨证,仍须明确西医病名的诊断,尤其是掌握疾病的演变和预后,这样两条腿走路,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中成药多为丸药或胶囊,作用缓和,须较长时间服用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尤其是肾虚这种慢性病证,更要长期治疗才行。对于部分虚不受补者,不宜只用补肾剂,可以先调理脾胃。《黄帝内经》指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服用补肾剂之前,先将消化功能调好,以便有能力消化吸收;或者在服补肾剂同时,加用健脾和胃、理气消导之品,以资助运化。各种壮阳药、补肾药、补肾保健品,一定要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才能使药物适合病证,起到补肾保健的作用。   常用补肾药物   肾阴虚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是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名方。服后无腹胀便溏为合适。临床尚有六味地黄软胶囊,1次2粒,1日2次。   左归丸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 同上 是治疗肾阴虚的常用方。因是纯补之剂,久服常用易滞脾碍胃,影响食欲。   麦味地黄丸 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同上 用于肾阴虚兼肺阴虚者,兼有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症状。   河车大造丸 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 同上 用于肾阴虚兼肺阴虚者,但补力较麦味地黄丸强。   杞菊地黄丸 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同上 用于肾阴虚兼肝阴虚者。高血压有阴虚阳亢时较常用。相同功效的还有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   知柏地黄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同上 适用于肾阴不足兼舌苔黄腻或小便短赤等下焦湿热者。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口服,1次9克,1日2次。 肾阴虚引起的气喘、咳嗽、呃逆等。外感咳嗽引起的气喘忌服。   大补阴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口服,1次6克,1日2~3次。 针对阴虚火旺者而设,滋阴降火并用,而以滋阴为主。   归芍地黄丸 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临床常用于肝肾阴虚之月经不调等病。   二至丸 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口服,1次9克,1日2次。 临床常用于妇科血虚证病人。便溏者忌用。   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诸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繁多,以及脚气、痰饮、消渴等。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本方为治疗肾阳虚的千年名方。后世的系列“地黄丸”都是在此方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服后无口干、大便干结者为合适。   右归丸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用于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本方温补肾阳之力较金匮肾气丸更强。高血压患者慎用。   济生肾气丸 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适用于肾之阳气不足而兼有水肿症状者。   四神丸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口服,1次9克,1日1~2次。 五更泄泻名方。以肾阳虚衰(命门火衰),凌晨即泻为特点。   青娥丸 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口服,水蜜丸1次6~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针对肾亏而偏阳虚的腰痛病人。   五子衍宗丸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用于肾中精气阴阳不足之证,兼有收涩之功。   龟鹿补肾丸 壮筋骨,益气血,补肾壮阳。用于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头晕目眩,肾亏精冷,性欲减退,夜多小便,健忘失眠。 口服,小蜜丸1次4.5~9克,大蜜丸1次6~12克,1日2次。 具有补益气血阴阳之功,而以补肾阳为主。


观察者说天下


  所有肾火都是虚火

  肾火一般都是由肾阴虚引起的,所以没有实火,全部为虚火。主要表现是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脱发,腰酸疼,咽干口燥,男性容易遗精,女性火大了则有可能导致闭经。要想降肾火,最好先滋阴补肾,平常可以吃点甲鱼、牡蛎,或者用太子参进补,也可以用“六味地黄丸”。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五种火之外,专家指出,人体内还有脾火和小肠火,前者主要让胃火代替了,后者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涩、痛,不过这两种都比较少见。


日裸衫吸


肾是人先天之本,一般是很难补的,除了每天按时休息少熬夜,少在吵杂的环境逗留,要多艾灸命门,太溪、涌泉这些补肾的穴位。


王文君艾灸师9472


古人云‘肾无实,肝无虚’,指的就是肾脏只有虚,没有充实需要泄火的,而肝脏又是最容易上火的,当然,这种说法并不是绝对的。一般的来说,所谓的肾火,大都是虚火,也就是肾脏阴虚而出现了虚火上炎,五脏烦热,颧红面赤,潮热等等,这就需要补肾阴,引火归元来治疗了。


证悟5003


甚至器官命门穴,一般是很难补的,所谓的肾火都是肾虚而造成的,不是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例如枸杞,山药,鸡肉鸡汤,人平常要多喝一点羊汤都可以补肾,


雨过彩虹71069749880


肾是器官,命门是穴位。经常揉命门使发热,促进肾气。


大乐王先之


自已感觉上了火,但摩不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