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特殊服用法—膏方

膏方是中藥的一種傳統劑型,因其服用方便,且具有很好的治療、調補作用,得到很多人的青睞。中醫認為,四季皆可服用膏方進補,但以秋冬季為最佳。

  膏方通常指的是內服膏,又稱膏滋,它是中藥飲片加水煎煮,去渣濃縮後,加飴糖、 蜂蜜或阿膠等煎熬成的稠厚半流體制劑,如雪梨膏、川貝枇杷膏等。內服膏還可分為葷膏和素膏,如加入蜂蜜或冰糖等收膏的膏滋為素膏;加入驢皮膠、鹿角膠、龜板膠等動物膠收膏的膏滋為葷膠。膏方具有補虛扶弱、補中寓治、治中寓補、隨症加減、量體裁方的特點,對多種慢性疾病及體質虛弱者有較好的調理和治療作用。只要處方得當、服用合理,不僅能促進急慢性病人康復,還可使正氣旺盛、身體健康,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此外,膏方還具有毒副作用小、用量小、簡便易服、省時省力的優點。

  進補前要調脾胃

  冬令進補前應先看看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進補。首先,一些腸胃功能不佳、舌苔厚膩、消化不良、經常腹脹的朋友,若直接服用滋補膏方,會加重上述症狀。對這些人,要先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其次,正在患病的朋友應首先將疾病徹底治癒。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咯痰等,則應先將感冒咳嗽治癒,方能進補。否則,如同“閉門留寇”,非但達不到補益的效果,而且會使感冒、咳嗽等綿延不愈。

  膏方選擇因人而異

  膏方有成品方和定製膏方之分,成品方是藥廠選用流傳時間長、應用範圍廣的傳統膏方加工、配製而成,如雪梨膏等。定製膏方則是在中醫師辨證論治後所開的方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氣虛體質的人,表現為易患感冒、乏力、易出汗、飲食無味、脈弱無力等,可以選用由人參、黃芪、茯苓、白朮等製成的膏方;血虛體質的人,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健忘、失眠、脈細無力等,可以選用由阿膠、熟地、當歸、白芍等製成的膏方;陰虛體質者,表現為形體偏瘦、口乾咽燥、潮熱盜汗等,可以選用由麥冬、沙參、龜板、枸杞等製成的膏方;陽虛體質者,表現為畏寒肢冷、性慾淡漠、尿頻遺精等,可以選用由鹿角膠、杜仲、蛤蚧、核桃仁等製成的膏方。

  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項

  服用膏方最好從冬至起連續服用約50天左右,也就是冬至以後的“一九”到“六九”,或服至立春前結束。服用膏方時還需要配合飲食調理,並做到勞逸結合、適度運動,這樣才能使膏方的作用發揮至最佳。

  正確的服用方法是:將膏方儲存在密閉的瓷罐或者玻璃瓶中,每日清晨取一湯匙衝開水服用。也可根據病情需要,用黃酒沖服。如方中用地黃等滋膩藥或配料中膠類劑量較大時,則膏滋非常黏稠,難以衝開,這時可隔水蒸化後服用。膏方服用劑量要根據病情或患者的身體情況及藥物性質決定,與患者消化功能關係非常密切。一般來說,服膏方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如成人每日先服一湯匙,約10—15克,如果消化功能正常,1周後改為1天服兩次,即早晨起床後與晚上睡前1小時各空腹服用1次。需要注意的是,如服含有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物的膏方時,應忌食生蘿蔔。茶葉具有解藥作用,服膏方時一般不宜用茶水衝飲。


中藥的特殊服用法—膏方

健脾消食膏


膏方能補什麼?

補虛扶弱;凡氣血不足、五臟虧損、體質虛弱或因外科手術、產後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復期出現各種虛弱症狀,均應冬令進補膏方,能有效促使虛弱者恢復健康,增強體質,改善生活質量。抗衰延年老年人氣血衰退,精力不足,臟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進補膏滋藥,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於機體各臟器功能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下降,出現頭暈目眩、腰疼腿軟、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記憶減退等,進補膏方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早衰。

糾正亞健康狀態;膏方對調節陰陽平衡,糾正亞健康狀態,使人體恢復到最佳狀態的作用較為顯著、在節奏快、壓力大的環境中工作,不少年輕人因精力透支,出現頭暈腰痠、疲倦乏力、頭髮早白等亞健康狀態,膏方可使他們恢復常態。

防病治病;針對患者不同病症開列的膏方確能防病治病,尤其對於康復期的癌症病人,易反覆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脾胃功能差的兒童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藥,不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體內貯存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助於來年防復發,抗轉移,防感冒,增強抵抗力。


中藥的特殊服用法—膏方

潤腸通便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