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社會,幾乎所有的招聘都要45歲以下的人員,那46歲以上的群體怎麼辦?

用戶6545562327348


不請自來:關於企業招聘不要45歲以下的人員以及46歲以上的群體怎麼辦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都是一個比較熱門的問題,很多人把這個問題的原因歸咎於企業招聘後性價比不高,45歲以上的人群風險性高等等。蜂部落認為這些說法其實都不是重點,也不是說企業不招聘45歲以上的員工,只是要求有所變化而已,而這種變化產生的原因蜂部落認為主要還是由於時代發展造成和一個人的人生規劃問題,企業用工也佔據一定成分。

企業用工的目的

其實從企業用工的目的來說,企業用工的目的並不在於員工的年齡有多大,而是在於員工能夠為企業創造多少價值。所以蜂部落認為企業用工不用45歲以上的員工並不是一種年齡歧視,而是對於這種年齡層次的員工需求量本來就不大,在招聘網站上我們也不乏看到大量的獵頭專門挑大年齡的員工的案例,就連國家的正是招聘部分崗位對年齡也有放寬和專門要求大年齡的,而這裡面考慮的其實並不是45歲以上年齡的員工有多不好,而是考慮的是45歲以上的員工可以給公司帶來多大價值。

我們必須明白一點,對於企業來說,企業的目的是賺錢,並不會在乎員工年齡有多大,如果員工可以在一年賺幾千萬,就算員工已經60歲相信也沒有企業會拒絕這樣的員工,就如馬雲作為全球風雲任務,如果馬雲去求職,以馬雲的資源和實力,就算馬雲八十歲了相信也沒有企業會拒絕,所以企業拒絕的並不是年齡過大的員工,而是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

為什麼企業要拒絕45歲以上的員工?

雖然說企業的目的是賺錢,但是從目前的招聘來看,我們不否認很多企業確實拒絕了大量超過35歲的員工,上面說的45歲蜂部落認為已經太寬了,現在企業拒絕員工的年齡嚴格說已經到了35歲,那麼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以45歲的人來看,分析這些人群會發現這些人有下面的特點。

第一:高學歷的人數少

對於45歲的人來說,我們以2019年來算,這些人出生的時間是1974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70後,而我國的高考制度曾經在1960年到1980年之間發生過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10年時間),如果我們以1960年為當時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來算,我們可以獲得的高學歷人群最少是50後,到現在已經是爺爺級別甚至祖祖級別,而且別說5幾年的教育、後續幾十年的教育發展也比較落後,所以培育出來的人才並不多。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受挫恢復高考制度的時間蜂部落沒有記錯應該是在1977年吧,在1977年8月我國的高考制度恢復,對於一個被壓制了10年的高考制度,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恢復,所以雖然高考制度在1977年恢復,但是真正能夠享受高等教育的人卻是鳳毛菱角,在高等教育恢復之初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估計現在不是專家就是學者,大多為國家所用,企業想要招聘有用的人才概率幾乎為零,如果選擇了創業,這些人大多都是成功的企業家,而當時接受過高等教育連工作都沒擼上的,人生規劃和個人努力程度是非常值得質疑的,對於剩餘的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那部分人來說,企業招聘了他們毫無用途,可能玩智能手機都需要兒子或者孫子培訓一番,作為現代化的智能時代,這些人對於企業來說,非但不能帶來收入,反而會成為負擔,蜂部落認為這是造成企業不招45歲以上的員工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二 :45歲的人失去了終身學習的機會

現在有一句話叫做“不唯學歷憑能力,崇尚一技之長”,這句話雖然是對學歷和能力的詮釋,但是蜂部落認為在年齡上也是一樣,畢竟企業考慮的是收入,只要能賺錢,年齡都不是主要的,但是對於員工來說,其實很多企業要求員工有學習的能力,但是相對來說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首先也要有基礎,正如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成功人士,在自己非專業領域內弄得風生水起的人並不少,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馬雲,當時馬雲是被破格錄取的本科,也就是說要是按照現在的教育方式,馬雲也就是一師範類畢業的專科學生,如果考特崗都還要經得住考驗,必須經過筆試和麵試才能錄用,但是我們都知道,馬雲後來從事的是電商行業,而且成了電商大腦,這就是一個在非專業的崗位上幹得比專業的人更漂亮的實例。

對於企業也是一樣,企業其實現在很少看員工專業的,主要還是看員工是不是可以解決公司的問題,有沒有能夠學習的能力,而學習現在已經是完完整整的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終身學習,但是學習什麼,能夠學習到什麼程度則取決於這個人的基礎知識,我們說一個大學生哪怕是學體育的,讓他學習編程只要肯努力,在這個時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讓一個連高中都沒有上過的中學生去學習編程,還是有可能學習到,但是對於靈活運用上和對工作的拓展上顯然是比不上經過系統學習過的大學生的,在學習時間上也遠遠比不上,而45歲的人,可以說幾乎都是中學以下或者小學生甚至沒有讀過書的居多,這種群體對於企業來說顯然沒有利用價值,蜂部落認為這是企業不要45歲以上員工的又一個原因。

第三:企業對大年齡的員工需求數量少

上面蜂部落提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規劃和努力程度問題。在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低學歷的人在專業領域幹到風生水起的人比較多,但是就成功來說,到了45歲還沒有成功,大多數已經涼涼了。對於這部分人來說,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規劃性和風險性控制出現問題,而對於企業來說,一般招聘年齡大的員工的崗位都是高級管理層,就高管而言,需要的並不是去衝鋒陷陣,更重要的是一個大局把控,合理規劃,應該說招聘的並不是一個小兵,而是一個擁有一定社會資源和專業能力的長者,而擁有這種實力的長者,要麼已經成功了,不需要再應聘,要麼就是庸庸碌碌一生一事無成,對於企業來說,成功的得不到,不成功的拿來沒有意義,所以乾脆就不招45歲以上的人,這是有一個企業拒絕招聘45歲以上的員工的原因。

未來企業的用工觀念會改變嗎?

其實從企業用工觀念來說,蜂部落認為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企業用工觀念都不會改變,因為企業的目的都是賺錢,就目前來說,企業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拒絕大齡員工,而是拒絕對企業沒有價值的員工,如果一個45歲的員工做銷售業績比我們90後以及00後更加突出,相信也沒有哪個企業會拒絕。而很多朋友認為的45歲的員工風險性高的問題,蜂部落也不這樣認為,按照現在的醫療水平,45歲其實算不上什麼老人,相對來說隨便工作個十幾年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做好入職體檢,一般的小毛病就算是年輕人也在所難免。所以這個問題蜂部落認為並不是主要原因,實力才是第一的,就企業來說,哪怕招聘到一群年輕人,但是產生不了業績也是沒有用的。

就未來來說,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人們終身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大,可以說大多數人有機會達到與時俱進的條件,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專業化分工也會越來越精細,企業用工也會傾向於專業化,中國有句古話說的是“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其實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專業的重要性,對於企業來說,企業也需要專業的人才,而在一個能夠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能夠在一個專業領域有一定成就,不管是自己創業還是尋找工作,成功率都會比較高,而且會成為我們與年輕人競爭的法寶,增加大齡員工就業的機會,改變企業的用工法則。從這點來說,蜂部落認為未來的用工方式對年齡的要求會更加的放寬,對於專業的要求會更高。

46歲以上的群體怎麼辦?

其實這個群體是一直存在的,而這個群體中有過得風生水起的人物,也有過得一塌糊塗的人,不管在什麼領域,做什麼工作,相信不經過努力想要成功都是很困難的。對於一個45歲的人來說,應該說人生已經過了一半,心態更加平和,對於社會的看法和工作也有自己的見解,我們說創業不分年齡,主要看我們是不是真的有那個恆心,畢竟創業成功的人多,失敗的也多,但是一個積極向上卻一直失敗的人,不妨放下身段,做一些簡單的事情,過去自己看不上的事情,或許成功率會比較高,但是付出的代價可能也會比較大。一句話,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的活法,時代會打擊每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但是也會給每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機會,工作是一個出路,但是並不是唯一出路,學習的越多、努力的越多,見到的也會越多,選擇的路也會越多,而該選擇哪一條,對於一個45歲的人來說如果連這個決定都做不了,看不清,可以說前面的40多年過得真的值得深思。一句話,時代會給每個積極向上的人機會,但是絕對不會對一個懶惰的人留情。


蜂部落


作為一個長期人力資源從業者,告訴你為什麼都要45歲以下的人員?

  1. 安全:女性的退休年齡是50歲,即超高50歲就無法正常繳納社保,對員工和企業都是沒有保護的,加之涉及到招聘宣傳不得歧視性別,自然而然我們不再超50歲以上的員工。

  2. 效益:45歲以上,基本子女都已成年,子女可以工作後,父母工作壓力減輕,加之身體機能的下降,工作效益會比同崗位同工資的年輕人差。

  3. 現實:同崗位同工資,你會選擇30歲年輕力壯有潛力,還是45歲以上經驗老道的,這個具體情況具體判斷,也不能一概而論。


如何破解這個45歲的分水嶺呢?

1、向上發展:積澱業務知識和技能水平,從而得到向上提升的機會。具體的措施:

  • 堅持耕耘一個行業,從而能徹底瞭解一個行業,行業知識優於他人

  • 通過考取職稱,資格證書,獲得國家,行業的認可,技能水平優於他人,這是目前國家在大力提倡的。

  • 堅持學習,互聯網時代讓知識獲取的速度大大增加,大家提高知識不再像以前那麼困難,所以別人在學習,難道你不學習嗎

2、橫向發展:45歲的優勢是我的經驗和資歷,待人接物的水平、手中的人脈資源及知識的融會貫通,利用好它們。

以45歲的經驗和資歷,往往能看到年輕人看不到的機遇和發展機會,所以掌握好可以看到的機會,通過橫向發展,以行業為基礎,進行創業。


總結:年紀不是阻礙你就業和創業的大山,懶惰和懈怠才是!


老戴和小戴


所有招聘都要求45歲以下,對一般職員崗位要求更“狠”,普遍要求35歲以下。就拿我們公司來說吧,除非高管或技術專家,不可能招聘45歲以上的管理人員甚至中層人員的。實事求是地講,不是公司不講理,而是招聘45歲以上的人員性價比真的太低。

舉例3個例子:

1.職員層次。

招聘45歲的職員,按照職級套靠,年薪要20萬起,他的單位薪酬對應的工作產出,不一定比30歲的年輕職員產出多,而30歲的職員10萬年薪,也能“忽悠”得團團轉。

2.中層層次。

招聘45歲的中層或資深技術專家,年薪30萬起。這種年齡的中層或專家,不會再親自動手做事了,只是指揮、管理、耍脾氣。你聘用一位45歲的中層,估計要打擊一大片30-35的骨幹員工。很簡單,堵住了他們的晉升之路,危害是非常大,可能導致好幾個骨幹員工辭職。如果你啟用一個35歲的中層,年薪給到25萬左右,他發揮的功效就大於45萬的年薪水平,然而你用45歲的,他的功效可能只有25萬。

3.高層層次。

現在公司,體制內,都要求年輕化,45歲以上基本不可能引進。體制外,都流行少壯派,引領新理念,引入新潮流。如果單純引進高層抓管理,不要求創新理念,其實,不如返聘那些退休老上司。比如,返聘的老上司,一年給15萬,他們就很開心了,管理認真負責,加上退休金,他們收入很滿足。但15萬年薪,不可能招到45歲的高管。

因為,國內職場的用人文化,與西方是不同的。比如,你坐國際航班,西方航班很多都是“大媽、大叔甚至是瘸腿的大叔”服務,國內航班統統都是年輕漂亮的空姐。

根本原因,國內企業往往在社會化責任和經濟效益責任之間搖擺,企業生存艱難,面臨稅壓比較大,只能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用工方式。比如,吃甘蔗要吃最甜的那段,用員工要用最黃金、最便宜、性價比最高的那個年齡段,至於別的年齡段,那就讓給社會吧。

國外的職場,流動性很強,對穩定性追求沒有國內這麼大,人們沒有戶籍、住房、城市、家庭等限制,可以流動就業、流動居住、流動生活。國人沒有這種文化,還是喜歡長期安穩,老了都要葉落歸根,喜歡老朋友老家鄉的踏實感覺。

所以46歲以上的老人,職場生存壓力是很大的。

一是,體制內的46歲的老人,基本上就等著退休了。

效益不好的企業,可以辦理提前內退,有點職位的可以退二線了。公務事業體系,達到30年工齡,是可以提前退休的,待遇非常豐厚,許多人46歲以上,要麼提前退出,要麼熬一熬,就退休了。可憐的是體制外的私企員工,46歲的老員工只能忍著,努力幹活,來拼老闆的善心吧。

二是,46歲的老職員一旦失業,再就業的難度比登天還難。

很多人只能委曲求全,有條件的退居二線後勤崗位。體制內的企業,可以到後勤服務、黨群管理、老年中心等工作。私企的老職員,有兩類,一類是有技術有能力的,要麼降格以求,再跳槽到其他企業打工。一類是沒有核心技術的職員,很多要麼回家,要麼找一個保安、門衛等工作,再掙點小錢補貼家用。

三是,46歲以上無職業者,就更加悲催了。

你看,很多工地的農民工,50%以上都是45歲上的老人。小區保安、公司看大門、看停車場、超市裡的收銀、保潔、環衛工、綠化工,到處活躍著老人的身影,每月只掙一兩千元工資,那還能怎麼樣?人人都要生存啊。


職場火鍋


只要有一顆進取心,困難只是暫時的,這些都不是問題。說說我的情況啊:我在45歲時得了中風住院,企業認為我是廢了,中止了我的合同。我是得了大病又失業,你說人生有多慘?所幸,在家休養了一年,我的病奇蹟般好了,也沒有任何後遺症和殘疾。我重\b新出來找工作。我初中沒畢業,沒有任何技能和工作經驗,年紀又大,找工作很難吧?但我就是找到了工作,現在過得很好。


扛大刀的人


我的切身經歷:

2013年還沒畢業的時候,去會計培訓班學習,有一位頭髮花白的阿姨也在考證,當時我們班裡都是20剛出頭的小姑娘,有幾個小夥子,這位阿姨顯得特別突兀,除了培訓老師一直鼓勵外,其他人都有點兒不可思議,也包括我,後來得知他已經考過一次了,會計電算化差了兩分沒過,這次是第二次參加了,我們有時會小聲嘀咕“這麼大了,就算考過了誰要啊?唉!”

神反轉,當時老師建議去洛陽考試,洛陽人少,好過,我和那位阿姨就在同一個考場,我一眼就認出來了,當然,後來她考過了,也在老師的推薦下去一家小公司當會計。

其實,早就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不是45歲別人不要你,而是很多人45歲已經放棄繼續學習,沒有學習能力,就算年輕20歲,照樣沒人要啊


九先生歷史暢談


我就是46歲還在找工作的女人,之前一直是全職媽媽,孩子沒人帶,今年孩子上大學了,自己感覺很無聊,孩子讀大學也需要錢,就想去超市上班,每月能掙個2000多也可以,最起碼孩子的大學生活費可以解決了。有的時候自己感覺真的很無奈啊,為母則剛,無論如何,一切為了孩子吧,也為自己能過充實點,能動則動吧,現在就說養老還太早,都沒買養老保險,拿什麼來養老?還是出去做事,努力交社保吧~


2019平


46歲,失去工作,重新上崗,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大齡勞動力,他們該如何求職應聘,找到合適的工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況,工作技能、文化程度、體力狀況等都不盡相同,在求職時,也是存在很大的差異。


、技術型員工。


老張,今年45歲,是一家大型紡織公司的會計。一輩子都在從事會計工作,目前擁有中級會計師。今年,由於與老公司發生了一些不愉快,老張毅然辭職了。目前,老張又在另外一家公司工作,繼續從事會計工作。


像老張這樣的技術型員工,他們掌握著一定的專業技術,具備非常強的工作能力。技術人才,在職場中始終是供不應求的人才,尤其是那些經驗豐富、技術高超的人,更是難得。


對於技術型員工,年齡大,工作經驗豐富,實戰水平高,技術嫻熟,更受企業的歡迎。他們應聘工作,非常簡單。技術型員工應聘,要注意尋找適合自己的企業,放低姿態,注意應聘的細節,主動的展示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工作優勢,爭取早日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二、管理型員工。


我高中的校長王校長,今年50歲,一直擔任學校校長,從事學校管理工作。他的經營管理理念很超前、很科學,將學校管理的井井有條,學校秩序很好,榮獲了很多的榮譽證書和表彰獎勵。後來,我們市新建了一所私立中學,王校長辭掉了公職,到這家中學應聘,併成功的成為了第一任校長。新學校給予了王校長很大的支持,由他負責組建了學校管理層,給他安排了安家費。


管理型人才也是很難得的。優秀的管理人才,能夠給企業帶來效益,節約成本。但是管理型員工,失去工作以後,再重新應聘是有難度,尤其是對一些年齡偏大的人。很多企業不喜歡使用這些大齡的員工。而且,管理型員工比較多,很多人都能夠勝任。


儘管應聘困難重重,但是我們要有信心,要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積極尋找新工作。


大齡的管理型員工應聘,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尋找適合自己的公司,精心準備簡歷,積極應聘。面試的時候,在遵守常規面試原則和方法的基礎上,要更加註重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和管理理念,用自己的管理實績打動新公司。


三、資源型員工。


孫楊,是一家銷售公司的市場部經理,從事市場開發和產品銷售工作。他在這個公司工作了很多年,也結識了很多的重要客戶,手中擁有很龐大的資源,包括客戶資源、產品資源和信息資源等。


孫楊工作非常出色,工作業績非常突出,帶領團隊,為公司拿下來一個又一個客戶,開闢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市場,深厚公司領導的信任和認可。


可是,最近,孫楊卻辭職了。他選擇自己創業,開一家商貿公司,仍然在從事產品銷售工作。他利用他的銷售經驗,在嘗試新的創業。


對於那些掌握重要資源的人,是其他企業都想挖走的人才。當他們辭職或者失業時,很多企業會主動與他們合作,利用他們手中的優勢資源,發展壯大自己的企業。


資源型員工,再就業需要謹慎。手中的資源是自己再就業的重要優勢,我們要謹慎利用,但是不能濫用。


謹慎的選擇企業,尋找自己更加感興趣的企業,充分評估企業的發展前景,找一個更加有利於自己發展的企業。


四、勞力型員工。


老王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裝卸工人,主要負責裝卸物料。雖然現在大部分的裝卸工作可以依靠機械,但是人力依然是必須的。去年,老王的物流公司破產了,老王失業了。將近50歲的老王,沒有學歷,沒有技術,一直是依靠出賣自己的體力和勞力掙錢。


突然遭到失業,老王很鬱悶。但是,失業了就必須趕緊找工作,一家人還等著自己養家餬口呢。老王也沒啥本事,大字不識一筐,好在老王身體健壯,有把子力氣。最終老王應聘了一家公司的保安,順利實現了再就業。


像老王一樣的員工有很多。他們學歷低,知識水平低,又沒有什麼突出的工作技能或技術,但是體力好,能吃苦耐勞,完全依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和勞動時間,來掙錢。


這些員工,他們對自己認識比較清楚,對工作要求也不那麼高,只要能有一口飯吃,有一份工作幹,他們就心滿意足了。丟掉這份工作,他們能很快找到另一份新的工作,依舊幹著繁重的體力活。


即使是46歲的人,也並不難找工作,可能就是工資不是那麼高,工作時間長一些,工作強度大一些。只要你願意幹體力活,從事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


總之,46歲以後的人,再就業要因人而異,充分分析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好自己意向的企業,做好個人簡歷,積極準備面試,向招聘企業全面展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力爭讓企業早日應聘自己。


職場百靈鳥


看到朋友圈分享的一句話很有感觸:別得罪中年人,他們狠起來啥都學。

我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狠人,他們面對生活的那種不輕易妥協的態度,讓人敬畏。

加入了一個自媒體寫作愛好者微信群,有個大姐今年48歲,身體不太好,可是一直有顆愛好文學的心,想多學點東西,順便賺點稿費。從一開始的微信打字都磕磕巴巴,到後來在熱心群友的幫助下學會了語音輸入法,輸入速度一日千里。再後來大姐報了寫作班,跟著一幫年輕人學習新媒體寫作,慢慢開始給各大平臺投稿。在一些小年輕堅持不住停筆的時候,大姐傳來了上稿百萬大號的消息。據說,現在大姐的稿費比她以前朝九晚五上班高多了。

去年報了個法考的集訓班,作為一個帶娃的寶媽,還是非法本專業,想著要充實下自已,我自認為還是有點上進心的。上課的時候同桌是個五十幾歲的大伯。剛開始看到他,我心裡直泛嘀咕,這麼大年紀還來學這個?後來相處一段時間後,聽大伯說一直很喜歡法律,年輕時候做生意上過當,多虧一個律師朋友幫助才化險為夷。當律師一直是他的一個夢想。現在孩子大了,他也有時間了,就來學點感興趣的,這是他第五次考試了。我因為工作和孩子的原因,培訓班不能次次都去,同桌卻風雨無阻。最後的結果是,大伯通過了考試,拿到了那個夢寐以求的證書,而我失敗了。上次碰到大伯,他已經去朋友那裡實習了。

還有個牛人,我親媽。我生孩子的時候,她去開月嫂機構的朋友那學習了一段時間。不僅學會了催奶,還學了寶寶推拿。我月子裡多虧了我媽。後來,她偶爾去朋友的機構兼個職,工資不低,還收穫了不少回頭客。現在我媽開始折騰著學英語了,在一個英語學習群裡和一幫愛好者每天嘰裡呱啦的,從什麼都聽不懂,到現在能說上幾句,這個進步讓人驚訝。我真心佩服她。

年齡其實不是問題,任何人都會有中年危機,或者陷入低谷的時候,其實最重要的是心態,你不輕易服輸,不輕易低頭,年齡也就不再是可以限制你的枷鎖。

看著身邊這些啥都學,什麼都嘗試的狠人,我覺得我的雞血又回來了。


草木春秋


直說要點:1、這是一個有偏差的認知;2、不要只盯著45歲之後!3、45歲之後有45歲之後的職業思維與出路!

這是一個對我們職場人思考職業生涯、日常與人溝通交流等等各個方面都有益的問題,為題主點贊。

一、很多人所說的這個現象,是自認為很客觀,其實帶有偏差的觀點、說法

正在瀏覽此文的朋友,請您不要一聽這個觀點就急著駁斥老鬼,老鬼之後的分享會讓您更加理性的看待此現象。

1、首先承認:因為國內人力資源的充足,企業只需要在45歲以下求職者中招聘就足夠了;

企業招聘比例、數量最為活躍、龐大的一定是基層員工崗位以及部分基層管理崗位。這是企業招聘崗位最多、需求最大的一個版塊。

而中國相對而言人力資源市場是非常充沛的,年富力強、精力旺盛的年輕人、中年人就足夠企業挑選了,企業沒必要招聘體力、精力等等開始走下坡路的45歲以上求職者。

我們首先要承認,這就是市場化的人力資源市場自然規律。

2、在此基礎上,請注意:多數人說看到的,是網絡上的企業招聘信息而已!這不代表全部!

多數人所說的“企業不招聘45歲以上求職者”,基本都是在網絡上看到的招聘信息的要求而已。這個時代,多數二十多歲、三十多歲的人都是通過網絡求職的,因此看到的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招聘信息讓自己得出了這個結論。但不要拿網絡作為整個社會來看待!

3、很多人卻忽略了45歲以上人群的現實情況!

很多到了45歲的人求職,通過身邊的朋友介紹就足夠了!他們在社會上混了那麼久了,根本不需要上網投遞簡歷!

還有很多人45歲以上的人群,知道網絡上各個招聘企業的要求,因此根本不到網絡上找工作!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年齡、從業經歷、能力等等,通過各種渠道找工作的!

反正他們沒有在家閒著!

4、有一個非常客觀的狀況,是很多年輕人很少注意的!

大家應該知道:人到了四十多歲之後,跳槽的頻率要比二三十歲時低的多!他們基本已經擁有了成熟的心智,對於個人的能力也能夠有充分的認知了。對於社會、職場中的很多現象、問題以及個人的榮辱得失的看法也與年輕人不同了。

在這種情況下,45歲之後的人跳槽機率、頻率非常低!他們只要在企業中安安穩穩的的工作就好。

您只要觀察一下,您所在的企業,或者您說認識的45歲的人,多數知道自己這個年齡階段的現實狀況,所以他們很穩定!而且,只要他們在一家企業裡踏踏實實的工作,一般都不會被企業無緣無故的開除掉的!

因此,請更為全面、理性、客觀的看待所謂的45歲現象為好。

二、多數閱讀者,您不應該關注45歲之後怎麼辦!因為多數瀏覽者都不到45歲!

老鬼絕對相信,正在閱讀本文的朋友,多數都只有二三十歲。因此,現在不需要想45歲之後怎麼辦!

您應該思考的是:現在做些什麼,才能讓自己在45歲之後不至於陷入尷尬的境地!甚至為45歲之後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實,只要我們理性一點就能夠想明白:現在做什麼、現在向哪個方向發展,才能確保自己在45歲之後擁有穩定的職業生涯。——只要您現在思考這個問題,自己都可以得到答案!

老鬼隨便舉幾個例子:

1、職位越高,招聘企業對年齡的要求放的越寬

例如一些企業,招聘CEO、CFO、總經理、副總經理等等職務,對於年齡的要求會變的比較寬鬆。只要你的能力、水平、過去的經歷、業績足夠亮眼,45歲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2、你擁有豐厚的人脈資源、客戶積累,到了四十五歲,也會是銷售方面的大神!

某些領域、行業,年輕的小業務員是吃不開的。因為他們的資源儲備、人脈以及人生閱歷等等決定了他們無法勝任某些領域的銷售工作。

而那些年齡偏大、資源豐厚的人,或許會佔有天然的優勢。

3、在某個領域擁有強大技術儲備的職場人,也不擔心45歲現象

一些企業中,某個關鍵的技術崗位、研發崗位或者學術帶頭人,他們幾乎不會受到年齡的影響。只要自己擁有超越他人的技術、造詣,45歲算個鳥兒啊!

老鬼列舉了幾個例子,目的是讓大家明白一個殘酷的現實:一個人自己沒把本事的話,老天爺也沒辦法。

4、拼命努力,讓自己45歲之前就開始創業

自己打拼,自己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例如,從35歲開始創業,在一個領域裡深耕10年!只要自己心無旁騖的在某個版塊裡幹十年,基本上早就衝破了創業企業的生存期,進入了發展期甚至穩定期了!誰還擔心45歲之後的事情呢!

因此,請所有年輕的職場人應該思考現在應該做什麼了!你的實力決定了你的未來。決定了你擁有選擇權或者被選擇權。別等到了45歲一無所長時再感慨。那就晚了!那個時候感慨、牢騷、抱怨,沒什麼用處!

這個社會,作為高素質的人,我們應該站在人格角度尊重每一個人,無論他能力大小、社會地位高低。但誰也無力讓沒有能力的人都能擁有高收入的工作啊!

換種說法:我們尊重弱者,但不可能指望讓弱者也擁有與強者一樣的資源、機會、待遇。因為這本身就不合理!如果社會給了懶惰的人、不思進取的人、年輕時浪費生命了的人一些與強者一樣的機會,那那些過去奮鬥的人還有什麼意義?人家過去的奮鬥都白瞎了?

年輕時玩命拼搏奮鬥的人,擁有了某些機遇、平臺。而那些年輕時懈怠的人卻抱怨社會不公、政府不給自己公平的環境與機會——這說不過去!

因此,從現在開始就為自己的未來提前行動吧!別隻是盯著45歲之後自己該怎麼辦!也別提人家45歲之後的職場人操心!

你現在的努力,決定了自己45歲之後的職業生涯。明白這一點就足夠了!

三、45歲之後怎麼辦?

多數行業裡都會有超過45歲的職場人。因此,45歲之後怎麼辦,可能的出入非常多。

1、看透職場,學會珍惜,不再像過去一樣的衝動跳槽

很多企業中都會有年齡偏大的員工。而且一般情況下,只要認認真真工作,不會被開除。老老實實工作,拿屬於自己的薪酬就好。也是不錯的選擇。這個階段人的情商、心理素質與年輕階段是不同的。

說的直白一點:這個年齡階段的職場人,對於上司說幾句、訓幾句,根本不當回事兒了!不至於因為一些職場現象而衝動辭職了。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人的忍耐力是不同的,家庭情況、生活壓力、個人心理成熟度等等也是不同的。

有時候,為了生活選擇忍耐、寬容甚至必要的退讓,也是一種智慧。

這個年齡階段,如果還不能準確的定位自己的能力、水平,還衝動,那會被人笑話的!會讓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被動局面。

2、對於辭職更慎重,除非不得已(不可抗力),否則不見兔子不撒鷹

這個階段,除非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得已離職,否則即使要換工作,也會提前通過各種途徑找好了退路並且確認沒有風險了才做出辭職的舉動。

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綜合的壓力決定了:已經承受不起職場空檔期了。即使承受的起,也不會和收入較勁!不讓自己出現收入方面的損失,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思想。

3、45歲之後,更加珍惜身邊多年來形成的人脈資源,這是自己可以藉助的一條條的“路”

網絡求職,對於45歲以上人群幾乎是不現實的了。因為網絡上除非一些最高級的職位、崗位,很少有45歲以上的求職信息。

因此,職場人應該45歲之前就應該給自己鋪設“人脈”這個管道了。別等到了45歲,發現自己身邊沒有幾個能夠幫助自己、給自己提供必要幫助的朋友。這是一種悲哀哦!

4、如果擁有了某個創業的機會,儘量把握,不要錯過人生中為數不多的機會

45歲之後創業也不是不可以!經過多年的社會歷練,如果擁有某些機會、項目去創業,自己幹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或許利用原來自己多年積累的技術能力,做一個小項目,也能比上班滋潤的多!因此,抓住機會。或許自己單幹三五年,能頂上班一二十年!不貪大,只要比上班要好的多也是可以選擇的。又或者,您還能創立一家偉大的企業呢!

華為的任正非也是四十多歲才真正下海的呀!

5、永遠記住: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擁有完全理性而客觀的“自知之明”

大家仔細觀察:45歲以上的人群,沒有閒著的!比那些二十多歲的職場人還勤奮!二十多歲、三十多歲的人還有啃老的呢!而45歲以上的人,幾乎都沒有閒著的。

而且幾乎所有四十多歲的職場人,收入都不比二十多歲的普通職場人低!原因在於那個年齡階段,已經充分的接地氣了!

因此,不必為別人45歲之後如何辦操心了!關心一下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吧!時光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收回自己無用的思想,專注於目前階段自己的發展,方為正道!

以上供參考。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其實我們看看周圍的人,我們父母輩不都是一輩子工作過來的麼,做到了退休,不管什麼時候總是有很多工作可以讓你去做的,只是你願不願意做的問題。即使你40歲重新要學一些東西都來的急,畢竟我們什麼很多工作並不是高體力要求的。


說一些身邊的例子,我母親這個世紀初趕上大批國企倒閉,被買斷的時候也快50歲了,年紀也還好,不是老到做不動事情了,總不能沒事做, 那就找活幹麼,因為我母親是做財務會計的,很多小公司都缺財務人員的,工作非常好找,他們還特別喜歡招年紀大的,不喜歡招年輕的小姑娘,大的各方面都很穩定了,工作也有經驗,雖然沒年輕人有精力了,但耐心細緻,作為中小企業留人招人難的情況下,招這類年紀大的人,其實是很好的選擇,我母親的同事在買斷後基本上都找到了類似工作,願意招這類大齡人員的公司本身就是圖他們工作穩定經驗豐富,工作一般不會安排強度很大的工作,所以這些人工作都很穩定,即使在小公司也多年沒有變動。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大公司,我們公司有個客戶是世界500強的醫藥公司,他們現在要招個財務就特地強調一定要招一個已經退休的財務人員,所以只要你有個技能,這個技能是可以伴隨你一生的,不會因為年紀大而退化很多,那還擔心啥。雖然現在職場很多35歲40歲現象,但這些也只是因為個別新興行業發展快的薪資高的才會這樣,一技傍身終身不怕,如果沒有技能就最好在年輕的時候就學一些。

說起學習也沒有年紀大一說,同樣我母親的例子,那時候2000初財務也開始要電子化了,對於她一個50多的歲人來說,要開始學電腦還要學打字,在這個年紀就自己把五筆都學會了。未來隨著老齡化,退休年紀都要推後,80後90後工作到65甚至70都是很正常的,所以45歲還有很大可能工作20年,在這個年紀重新學新的東西都未嘗不可。過去很多創業成功的例子他們創業的年紀都是4,50歲之後了。


總的來說當年紀越來越大,工作一定是要逐漸追求穩定了,不能像年輕的時候一樣了,當然最好的選擇還是未雨綢繆,在年輕的時候積累一些行業和工作職能方向的經驗,這些經驗是能夠保證讓你至少在職場有口飯吃的,除了新興的一些行業都是年輕人,傳統的行業不都是高層年齡至少都4,50歲以上的了。或許10年20年後現在所謂新興行業也都會有不少老人。

社會運轉是需要各種各樣崗位的人的,永遠有很多崗位是空缺的,只是這些工作有所謂體面或者不體面而已。如果你實在在過去的職場經歷中沒有積累太多有競爭力的經驗,那還是有很多相對要求低一些,只要求人員穩定態度好的一些服務行業需要大量人才的,所以大可不必擔心。更需要擔心的是或許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很多崗位工作是要消失了。

歡迎【關注】點爸進化論,十年人力資源諮詢行業從業經驗,每天分享企業管理/職業發展/人力資源專業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