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孩子,你们是选择自己带还是给父母带?

小女子啊容


老人宠爱孩子无可厚非,当宠爱过度变成溺爱的时候,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面对老人对孩子的宠爱,妈妈们该怎么办呢? 教育孩子的过程,恰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上辈)父母的过程。由于时代的不同、观念的不同、责任的不同、目标的不同,甚至是利益的不同,这个过程是艰辛而痛苦的,但是再难也要去经历。 有条件就分开来住,有实力就下岗自己带。所以该想的办法还是要想、该说服的事情还是要说服、该放手的事务还是要放手、该争取的要求还是要争取。唯独就是别生气,因为没人在乎也没人理睬。 我也一直没能解决隔代宠孩子的问题,也想不明白为啥老人们总是那么没原则的向孩子妥协,其实这是出自他们本能的反应,非理智或道理所能解决的。 再想想,我们不也是在上上辈的溺爱中长大的,当时我们的父母不也“恨”的牙痒痒。所以想想发达国家要求一个上班一个养育孩子的策略是多么的正确,相比我们,需要父母辈带孩子就造成我们2代人才向前走1步。 只要全中国大家都保持双职工,孩子们的竞争就保持在同一层面,因为都是交给溺爱孩子的祖父母们管带


小火仙音质鉴赏


我是二胎宝妈,在我看来分阶段吧:

第一阶段,生第一个孩子,孩子一岁前,我都是自己带孩子,偶尔父母、婆婆轮流搭把手,他们也乐意带带,享受天伦之乐。

第二阶段,大宝一岁多之后,我带着娃上班了,婆婆白天帮我带,晚上我下班回家自己带,偶尔出差和加班,婆婆就更加得搭把手了,总之,带娃主力转移到婆婆身上,我辅助,全家支持。

第三阶段,二宝出生,老公主力带大宝,大宝白天上幼儿园,我主力带小宝,父母搭把手。

第三阶段,二宝一岁半,我又上班了,父母帮忙带大小宝,我每晚回家陪娃两小时,早出晚归。

总而言之,我不缺席孩子最重要的阶段,全家一起分工合作,这样带娃省力很多,我不希望因为带娃,损伤了老人的健康,也不希望家庭的经济压力全部压到老公的身上,所以孩子不同成长阶段,各有侧重。需要妈妈全心陪伴的时候,妈妈都在,可以家人分担的时候,齐上阵。

每个家庭情况虽然不同,但是只要齐心协力,都能把娃带好。


欣儿的爱


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会说: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自己带最好。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就是自己带的孩子,所以体会更深一些。

我在怀孕的时候就开始看育儿的书籍,看完这些书籍之后,自己带孩子的心就更坚定了。

老人的带娃理念和我们的很容易起冲突,就比如在穿衣服方面。

老人因为怕孩子冻着,所以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总会给孩子穿很多。

我的宝妈群里,经常会看到他们相互取经。

有一位宝妈说,孩子的奶奶每天都执意要给孩子穿好几件衣服,即使是在空调房里。因为衣服穿的太多,孩子身上起了大片大片的湿疹,不管她怎么解释,孩子的奶奶就是不听。

说急眼了,就会说:我带过三个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不都养的好好的吗。

她只能看着孩子心疼,却无能为力。因为第二天还要去上班。在她上班的时候,孩子的奶奶还会执意给孩子多穿衣服。

自己带娃的体会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会有许多感动和惊喜。

自己带孩子的话,一定要做好心里准备,真的很辛苦,一定要让宝爸也参与其中。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你带娃的辛苦,同时你也能轻松一些。

而且养孩子要学习很多知识,要哄睡,要陪玩,要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和大动作,研究辅食,还要懂一些营养、医学、儿童发育和儿童心理的基础知识。

虽然很辛苦,但是从长远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会在他日后的成长中,保持较好的亲子沟通,尤其是在孩子的青春期时。

分享几个带娃的经验:

1.使用儿童餐椅

很多家长会嫌弃孩子自己吃饭弄的到处都是,或者有的家里老人喜欢抱着孩子喂饭,最好不要这样做,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吃饭。

脏点没关系,现在吃饭的兜子和反穿衣都有,吃饭的时候给他穿上就行了。

自己吃饭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手部的精细动作,还有利于脑发育。

2.玩具少而精,培养专注力

可以买一些益智类或动手类玩具,比如积木、涂鸦、乐高、橡皮泥等,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不要教孩子怎么玩,让他自己去探索发现,孩子具有天生会玩的能力,这是他们探索和学习的方式。

3.让孩子习惯看绘本

对于低幼的宝宝来说,可以买布书或者纸板书,不怕撕不怕咬。坚持每天读给孩子听,不要觉得孩子听不懂就不读了,等到语言爆发期,你就知道了。

好的绘本还会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拓展认知。

4.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小一点的宝宝,要多练习抬头、趴着,每次的时间不要太长,可以锻炼颈和背的肌肉,这两个地方控制力强了,自然而然就会翻身了,然后是坐和爬。

不用刻意练习宝宝的坐和爬,顺其自然。在宝宝会走之前,要让宝宝多爬。不要怕脏,也不用担心宝宝的膝盖疼,因为爬行时期的宝宝,膝盖会有厚厚的肉垫。如果实在心疼,可以给宝宝带个护膝。

多爬的好处,等孩子会走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学步期基本不会摔跤,平衡力和运动能力都会很棒。


娓娓道来说育儿


我是一名双胞胎宝妈,头两年两个孩子都小,我跟我母亲两个人带两个孩子,等孩子们2岁之后就我自己带他俩了。

我觉孩子自己带还是给父母带,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能自主选择的,而是生活现状直接给了我们答案。这个往往跟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和成员组成有很大的关系。

1. 经济基础决定了谁带孩子

其实在当代年轻人中,很多年轻妈妈是愿意承担起带孩子的责任的。如果妈妈选择在家做全职,也就意味着一家人的经济压力全都压在了爸爸的肩膀上。如果赚钱能力强还好,如果能力一般,那就挺艰难的。

许多人也许会说,这是爸爸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爸爸一个人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时候,便会不得已请自己的父母来帮忙照看孩子,夫妻两人共同努力来维持这个新建立的家庭。

2. 原生家庭合睦决定新生家庭走向

经常听到一句话: 自己生自己养!要说这句话单独拿出来也没什么问题。但多数情况是,要孩子前,公婆连哄带骗地承诺着: 生吧生吧,又不要你们带,有我们呢。

懵懵懂懂的小夫妻信以为真,等孩子出生了,公婆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肯帮忙带孩子。这个时候,新家庭就陷入了两难,孩子有了,经济条件却跟不上了。妈妈带孩子,爸爸却养活不了一家人。很多小家庭便是在这种艰难处境中分崩离析,一拍两散。

而老人愿意牺牲自己帮忙带小孩的,便能帮助这个新生家庭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往后的日子也有了盼头。

3. 不是万不得已,哪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哪个年轻人又愿意让年长的父母为自己承担压力

作为一名双胞胎宝妈,我感觉两个宝宝出生的这一年多,我的母亲陪着我,经历了太多太多。

许多人指责我说: 为什么放着年轻壮硕的婆婆不用,要苦着自己的妈?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也无言以对。婆婆怕吃苦不愿意帮忙,她选择了打牌跳广场舞的闲适生活。毕竟我是外人,她不在乎,我拿她也没办法,我也没有权利去指责她。

而我妈,确实是被我拖累了。所以我只有尽快变得强大,学会适应一个人带两个宝宝的生活,好让我妈尽快解脱,不用再那么辛苦。

相信许多全职宝妈纵使带宝宝很累却又那么迫切地选择了自媒体行业,一个原因是不想放弃自己的生活事业,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有千般苦楚,万般无奈难以诉说。

不过,努力总归是会有回报的。随着宝宝一天天的健康长大,我们一天天的坚持,总有一天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明天会更加美好,加油吧!

我是双胞胎妈妈墨君,历经百般磨练,一路升级打怪,也算是有了当妈妈的觉悟。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希望我的一些育儿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如果大家有好的育儿经验,热烈欢迎大家交流指导。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妈妈墨君


对于带孩子,我选择自己带。

生一胎时,觉得自己有这个经济条件,就自己带孩子和爱人一起生活。生二胎的时候,自己带惯了孩子,就舍不得孩子和我分开,再则老公也想孩子自己带。

我们两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都是我们夫妻俩带,婆婆公公她们忙自己的事情,我这边爸妈忙生意。但是我觉得这样挺好,孩子们也很乖。


林晓晓麻麻


我的女儿是我带的。爱人生她后,读了七年夜校。一个初中生,取得大学文凭。

我刚当老师,在一个教学水平较差的学校。每天六点起床,路上早点,把女儿送到一大妈们办的托儿所。她要等一个半小时,才有外婆来。此时她一岁半。

我母亲和岳母没带过她一天。

一岁半前,放在爱人单位旁的人家,因为要喂奶。

因为当时工作太忙,接孩子晚了,外婆们会很不高兴。她们用吓唬女儿的方法,让我早些去接。此事感动了学生和家长。

我还常带她去家访,一个一岁半就接触学校、学习、家访的孩子。日后没上过一次补习、家教。

以后小学毕业开始保送,到大学保研。没有参加过中考、高考、考研。应是家长们希望的读书人。


被叫作黄老师的1948


我也没有让自己妈妈带孩子,因为我嫁的远,离父母好几百里路,让妈妈带孩子也太麻烦。只好自己带孩子了,不过现在好多了,孩子都上初中了。

如果你的家里,有年轻的公婆或父母,你可以选择让谁带孩子,你就能干活挣钱去,这样也挺好的。

如果你家里也没人带孩子,你就自己带孩子,孩子长得也很快,6岁就能上一年级,也有学校是寄宿的学生。

主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安排自己的事情吧。


冰雪RONGHUA


你好,我是桦霖妈妈。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自己带。至于为何选择自己带?不想给自己和孩子留下遗憾。

我一直都在父母身边长大,没有当过“留守儿童”。在那个大部分人都出门打工的小山村,能在父母身边的小孩是幸福的。

虽然小时候羡慕过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假期可以有机会去父母工作的地方玩了一两个月。但是长大后的有了孩子的我,却庆幸自己的父母没有出外打工,因为知道了带孩子的辛苦,特别是在那么闭塞的山村要靠双手养活一双孩子并且供着上大学是多么的辛苦。

当年我 的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不辞辛苦,那么我也可以为了孩子付出我的所有。

我是自己带孩子,但是当初也是和孩子爷爷奶奶住一起,之所以要全职在家带娃,也是因为和老一辈育儿观念的不同。我和我老公什么都不怕,就怕再被带出一个被溺爱的不懂事的孩子,连不是自己亲身的孩子都可以宠的不像话,更别说是隔代亲了。

孩子爸爸的工资并不高,所幸家里的吃住不用我们操心,可就是这样,钱还是不够用,因此还欠下了信用卡的钱,好在现在孩子上小学了,不用一天到晚的看顾,可以想办法赚钱了。

现在虽然孩子没有出去上班,但是自己兼职赚的钱已经够家里的生活费了,而且还可以兼顾孩子的午饭和作业辅导。
为了孩子的成长,再苦再累都值得。

桦霖妈妈


答:从小就听母亲说:“孝子不麻烦长者。”

1、我们姐弟五人,都是克服困难,边工作边带孩子,因为体会父母不易,所以更加珍爱父母!

2、一代代相传,我孩也是这样,自力更生带好两儿子,自己深造、工作、升职,一切有条不紊。对我们特别孝顺,因为深知抚育儿女的艰辛。

3、事实证明—— 只有自强自立的子女才会更加敬爱父母!


绥格格


孩子6岁,老人和父母混合带,效果挺好的。优缺点分别如下。

老人带优点1:缓解年轻忙碌父母的压力

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年轻父母在工作中遇到烦心事的时候,通常会把不好的情绪带回到家中,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老人通常会心平气和地带孩子,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生活环境。

老人带优点2:对孩子各阶段成长熟悉,照顾更细致

老人由于有抚养照顾孩子的经验,对孩子各个阶段的成长都比较熟悉,当孩子出现不适的时候,不会惊慌失措。家中有老人或长辈照顾孩子,会给孩子安全感。

相较于年轻人,在孩子生病时照看的问题上,老年人还是比年轻人有经验的,百且更细致。不管怎么说,毕竟他们是过来人,遇到的情况会比年轻人多一些,处理方法也会丰富一些,这些是年轻人比不了的。

老人带优点3:饮食健康

因为不少年轻家长工作的忙碌都没有时间做饭也喜欢在外面餐馆吃饭,但快餐基本都是重油重盐的,对孩子的身体影响非常不好,而老人们呢通常都喜欢在家自己烧饭,也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孩子吃起来也健康放心,不用担心不卫生。

老人带缺点1:普通话超不标准,要花很长时间纠正

年轻的父母大都文化水准还不错,普通话标准。而老一辈的父母,无论什么文化水平的爷爷奶奶,都是普通话超不标准。孩子的普通话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纠正,曾经一度以为孩子大舌头之类的,带到医院好几次。

老人带缺点2: 过于溺爱

如果让家长的长辈带孩子,由于他们在年轻的时候,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其他原因的限制,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在他们退休后,如果把孩子让他们照管,他们通常会把子辈分没有得到的爱都转移到孙辈来,溺爱孩子,对孩子听之任之,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老人带缺点3:不懂礼貌

正是因为老人过于宠爱,孩子的礼仪习惯没有建立,常常可以看见三、四岁的小孩对待父母粗鲁嚣张跋扈,并且小小年纪就沉迷于网络的世界,潜移默化就就会被网络的虚拟世界而影响,老人过于宠爱不重视这一点,让孩子到了学校或社会上之后再吃不懂礼貌的苦。

老人带缺点4:思维等想象空间不如父母带的好

如果让家长的长辈或老人带孩子,由于他们的观念没有及时更新,思想比较守旧,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会对孩子提出一些与时代和孩子的年龄不相符合的要求,限制孩子的思维。


个人经验

养孩子需要学习很多知识,要哄睡,要陪玩,要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和大动作,研究辅食,还要懂一些营养、医学、儿童发育和儿童心理的基础知识。虽然很辛苦,但是从长远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母婴关系,会在他日后的成长中,保持较好的亲子沟通,尤其是在孩子的逆反期和青春期时。

自己带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会有许多感动和惊喜。需要做好辛苦的心里准备,一定要让宝爸参与其中。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你带娃的辛苦,家庭才有更多的凝聚力。

无论是父母带孩子,还是自己带孩子,不同的家庭所要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得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自己带孩子,也要做到引导孩子多跟老人走动,孝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三世同小区(祖孙三代同在一个小区)是相对比较完美的接触方式,年轻父母忙的时侯,老人可以帮忙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的饮食偶尔也需要老人帮忙照顾。对老人而言,若是有身体不适,年轻的父母又能第一时间赶到父母面前,照顾,陪伴。

当下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多,爸爸妈妈给予孩子的爱、教育与勤劳,以及和老人相处一堂的和气与孝顺。

但孩子的作业,节假,双休等都由父母自己亲自照顾。若老人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有时会和年轻的父母发生矛盾。

当老人和孩子的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要避开孩子,因为当面发生冲突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我是遵循科学养育的昊妈,践行强基教育,关注我,跟我一起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欢迎在评论中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教育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