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套唐浩明老師的《曾國藩》,看了幾十頁就堅持不下去了,是我不懂欣賞嗎?

林少視界


難道你們看的曾國藩和我看到不一樣嗎,怎麼都說不好看?

記得我是在大學期間看的這套書,一直到現在我們家還保留這套書。當時看的時候真的是很震撼。其實並不是說書寫得有多好,真正吸引人的是曾國藩的為官之道和為人處事的理念。深受儒家理家教育的曾國藩,真的是一個奇才。他的那種忠誠和隱忍,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如果要總結這本書,我感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曾國藩的家書對我們每個人都成長是有很現實的指導意義的。很多書信都是肺腑之言,對兒子,對兄弟,對同事,他都是敦敦教誨,傳授起自己的人生成長經歷和為官為人心得也是毫不吝嗇。

二是曾國藩自律性非常強,大家應該聽說過曾國藩從小時候就很自律,為了背一篇古文,折騰一個晚上不洩氣,最後躲床底下的小偷受不了跑出來背給他聽,讓他瞠目結舌,最後他還是繼續背書。在組建湘軍之初,他制定目標並不惜一切不放棄,最終達到目的。

三是曾國藩其實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為了組建湘軍,達到人生的巔峰,他低調,隱忍,果敢。其實很多東西憑一本書很難學到。事實上曾國藩是一個鋒芒畢露的人,和左宗棠類似的性格,只是在後面改了很多,最終才成功。

四是曾國藩善於知人善用,特別是識人用人的本事無人出其左右,他看重和提拔的很多人最終都位高權重,有的甚至比他先一步取得高位。

五是曾國藩忠君愛國,在一個封建帝國來說,這一點有為難的,因為當時的湘軍可以說軍事實力非常強,綠林軍和曾格林心的部隊無法與他抗衡,在很多下屬慫恿他反慈禧時,他都堅定不移的愛國護軍,還主動自裁湘軍,讓朝廷對他徹底放心。當然,最後在剿捻軍時他為此吃了虧。

總之,曾國藩的一生是有為有位的一生,他的很多金玉良言值得我們後人學習思考,我們對古人還是要善於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而不是過多批判。謝謝。


左右35469077


這本書我是在上初二的冬天時看的,當時看的時候這本書都沒有封面,書名誰寫的都不知道,但是當時覺得這本書寫的很好啊,我是一口氣把他看完的!後來越大越覺得這本書寫的好,哪裡好我也說不上來!


後來工作總想把這本書在看一遍,因為當時自己小,書中有些東西不太理解,總想找個機會自己在看一遍,但是自己一直沒時間去看,不是自己沒時間,是自己一直在把大量的時間都給了手機!

我覺得讀者你應該靜下心來把這本書好好看看,這本書真的寫的很好,我記得當時這本書出來後,風靡海內外,颳起了曾國藩熱,一時洛陽紙貴,這本書成了搶手貨!我覺得這本書寫的很客觀對曾國藩,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歷史課本上的曾國藩一直在我印象裡都是個反面人物,曾剃頭劊子手,但是看了這本書,改變了我對他的印象,我看過二月河寫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本書,但是我覺得論歷史人物的客觀性和人物描寫以及歷史資料方面真不如曾國藩,尤其是康熙這本書二月河就像寫武俠小說一樣,作者主觀性比較強!雍正乾隆還好!

我相信,這本書你看完會對你受益匪淺的,因為自己沒時間重看一遍,我一定找個時間再看一遍,後來的自己知道這本書是唐浩明寫的,就把他老人家寫的另外兩本書都看了一遍,張之洞和曠世奇才楊度!


菩提非明鏡


我在今年9月初用了4天讀完了這本小說,我第一次看也沒堅持下來,後來總聽白巖松老師提起這本書,並且對它評價很高,我就第二次硬著頭皮去看。這一看哎呦真把我鎮住了,唐浩明先生寫得太精彩了,一百多萬字我四天讀完了,雖有囫圇吞棗之嫌,但對曾國藩也大概瞭解了。

好的小說讀起來跟看電視劇一樣,那書裡的人物就跟在你眼前似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而且讀這些大部頭的書或者人物傳記,一定記住要找那些“大家”寫的書,比如《紅樓夢》,我只讀白先勇先生和蔣勳先生的細說紅樓夢。讀《曾國藩》也一樣,唐浩明先生是研究曾國藩的大家,讀起來不僅學識上有長進,感官上也很痛快,完全不覺得小說寫得長,就像白巖松說的,這本書讀到最後幾頁,心裡實在捨不得。

唐浩明除了寫《曾國藩》這本小說,還寫了關於曾國藩家書、日記等具體的看法,這套書一共有6本,想深入瞭解曾國藩的可以找來看看。

還有就是不僅唐浩明先生一位研究曾國藩,復旦歷史學博士張宏傑也寫了關於曾國藩的書,叫《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也挺不錯的。





文聊讀書會


前段時間剛看完這部書,唐先生的曾國藩三部曲。說說感觸吧!

剛開始覺得這部書真看不下去,囉嗦且混亂。但作者引用很多曾國藩聯句詩文,這個肯定是在下手寫書之前是做過研究的,可是這部書缺點很明顯,總結一下有

1,記述繁雜,主脈絡不清。小說前半部分簡直就是日誌,事無鉅細都寫,沒有甄別取捨。

2,作者喜歡用人物的字號來稱呼,又不補述解釋,這個容易給讀者造成混亂,搞不清人物,尤其是對歷史瞭解不深的讀者。

3,文字功底一般。作者語言沒有達到吸引人的地步(對比高陽小說可以明顯看出差別)。這個問題作為知名作家就太不該了,還有就是這個問題跟職位無關,跟著作多少無關。作者後來一直還在修訂其小說,可能也意識到問題。

4,引用過多湖南方言。作為小說不是隻給湖南人民看的,縱然你在湖南身居顯位。

對比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可以明顯看出高下。同樣是通俗歷史小說,人物傳記式寫法。二月河擅長在數十年人物生涯裡面截取幾件重要的事作為主幹,如康熙大帝,實際主要寫了五件事作為主幹貫穿人物一生的主線,雍正皇帝實際就寫了四件大事,脈絡清晰,如此變讓讀者看的清楚明白。再者,二月河是研究紅學出身,對貴族衣物配飾、生活方式等細節描述很到位,細節能賦予小說真實感,這一點是唐欠缺的。不過個人認為,歷史小說還是高陽的最好,雖然語言敘述對剛開始讀的人有不適應,但其歷史觀講述方式跟大陸的歷史小說會有差別,最明顯的是,高陽在敘述人物行為時候,會做前後補充解釋。

總的來說,唐這部書還是值得一看,瞭解曾國藩生平,既可以當野史,也能當小說看。


笑傲江湖之遠


當年被推薦唐浩明《曾國藩》,推薦者說得嗚哇嗚哇,這是本絕世好書!

我看的是盜版,因為憑直覺,凡是暢銷書,基本沒什麼好書。我對國內讀者的閱讀水準一向不抱什麼希望。

看了幾十頁,我跟題主一樣,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曾國藩在中學教科書中是反面人物,唐浩明給他寫傳記小說,算是撥亂反正吧。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值得點讚的東西。作者相對全面、客觀地刻畫了曾國藩的性格,但整部小說文筆一般,沒什麼文學和歷史價值。

不過因為唐浩明,當年掀起了曾國藩熱,連帶曾國藩家書都成了暢銷書,並且還養活了一批靠“研究”曾國藩吃飯的磚家。據說,曾國藩為人處事有大智慧,很值得研究,是當代人做人做事的指南。曾文正公被包裝成了成功學範疇中的勵志人物。

個人認為,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繞不開的人物,他的可貴之處不在於屌絲逆襲的勵志人生,而在於對歷史大勢的把握。作為一個傳統知識分子和高級關鍵,曾國藩能夠模糊地認識到世界潮流和歷史脈絡,做了自己該做、能做的事,確實十分了不起。不過曾國藩的人生對於當代人,沒什麼借鑑價值。正如韓寒《後會無期》裡所說的——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人生是自己過的。



江南俗士1972


唐浩明的曾國藩我也是最近看了兩遍,很是震撼。個人研究曾國藩有些年了,最早是看曾國藩的日記和家書,非常直觀瞭解到曾國藩的心路歷程,後來看了曾國藩傳記,唐浩明的小說版曾國藩。

說實話第一遍看了幾頁我也是看不下去的,第一是小說版本來就是藝術加工和演義的成分比較多,虛構的內容多,對於真實的歷史可能有衝突,不利於掌握最接近史實的人物形象;二是比較囉嗦,如果是隻是為了初略瞭解一下可能沒有耐心看下去的;三是文化底蘊很深,作者的史學研究和文筆功底確實不愧為史學大家,如果對歷史文化沒有一定的底子的話確實是會覺得索然無味,另外作者不會像現在流行作家使用當代互聯網語言,大眾的粘度小很多。

但是最近幾個月賦閒在家,心態比較平靜,我重新把這本書拿出來看(我看的是kindle,方便攜帶,如果是紙質書會是很大一部),深深地沉迷於其中,一口氣看了兩遍,作者構建的太平天國曆史畫卷非常讓人震撼,語言優美,文化底蘊深厚,能夠稱之為名著是有原因的,對於自己把那段歷史的時間線串起來非常有幫助,他的作品絕不是市場上那些迎合大眾,濫竽充數的傳記可以相提並論的,從人物傳記角度看,瞭解曾國藩必看的一本書。

所以建議,想深入研究曾國藩,最好是直接先看曾國藩家書和日記,如果古文功底不好的話,結合翻譯看;然後看看其他人寫的傳記,把人物的時間和事件都串聯起來,我看過一個叫做度陰山寫的曾國藩傳,感覺還不錯,雖然文筆比較粗糙,但是語言詼諧幽默,符合當代口味,比較簡單節省時間,作為入門書籍是很不錯的,但是不喜歡他對曾國藩的調侃口吻,這是很膚淺的表現,所以跳躍性的看完一遍就沒有看下去了。

唐浩明的曾國藩傳還是要找時間沉下心來看一遍的,歷史傳記還是需要有深厚文化底蘊,歷史素養的學者來寫,才能有歷史的厚重感,讀完後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歷史觀會有很大的提升。現在很多的流行作家文筆太輕浮,缺乏對歷史和人物敬畏。看完後無論是對那段歷史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對你的文筆也是有很大的提升的,他寫歷史的語言風格和筆法對我現在正在創作的吳越春秋系列作品有很大的影響,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閱讀。


柳影看歷史


這本書我還真看過,分為《血祭》《野焚》《黑雨》三部分。如果對歷史不感興趣的話,還真的是難以看下去。最初我也看不下去,感覺曾國藩太腐儒太憋屈了。

從曾國藩回鄉被太平軍逮,嫌棄廣西人吃狗肉,到被救逃生,回鄉練兵,不稱湘軍而自稱湘勇,被老師提前捅出去練兵大計。老師被圍曾國藩不發兵救援只因為練兵未成。成型後被太平軍多次擊敗,曾國藩想自殺。為了穩固權威殺人無數人稱曾剃頭。“鮑字營”將領鮑超不識字被圍求援,只寫了一個“鮑”子,周圍畫一圈黑點,曾國藩秒懂。湘軍成軍,幕僚部將各色人才的加入,戰力成型成為剿滅太平軍的主力,卻在打勝之時被太平軍抽冷子全殲主力六千,悍將李續賓陣亡獨獨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不光彩的逃生,曾國藩兄弟殺人祭江被他用錐子刺腿教訓,還有後來的李秀成被俘勸曾國藩當皇帝曾國藩考慮到自己一旦舉旗造反,李鴻章左宗棠肯定會做曹操,借大義之名圍攻他所以拒絕李秀成。還有提到左宗棠不得志的各種焦灼,李鴻章組建淮軍,所部與其他軍隊衝突劉銘傳的剛猛硬氣,李鴻章誘降太平軍然後坑殺,洋槍隊的頭目對此不滿,後期的政治鬥爭,曾國藩的眾叛親離……

看此書時,總感覺曾國藩滿是憋屈,滿是憂慮,滿是謹小慎微,好像沒有得意的時候,活的一點都不瀟灑,就個人的生活來說,根本就不能跟李鴻章比。

書中曾國藩的保鏢康福的情節最出彩,康福祖傳技藝是暗器飛鏢,救曾國藩數次,相交莫逆,贈送祖傳圍棋,到最後曾國藩的冷血讓他心寒,不辭而別,最後還深夜探訪,收回送出的祖傳圍棋,曾國藩就在一孤寂的雨夜喪掉了所有親信。康福在湘軍,康福的兄弟康祿在太平軍,兄弟都想拉攏對方卻都沒有成功,康祿至死不降,死於巷戰。

而康福飛鏢技術傳給兒子康重,康重有一個一個好徒弟,革命黨黃興

總的來說故事很精彩,涉及面很廣,人物塑造也很不錯,往往三言兩語一個鮮活的形象浮現出來。不過到底是傳統歷史類小說,不是太能勾起人的興趣



博通周


“悟空問答”又推出一個題目,唐浩明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葉寫的《曾國藩》一書。曾國藩是晚清名臣,也是另一位晚清名臣李鴻章的老師。曾國藩與李鴻章兩位的歷史功過,我等不是歷史學家,不好亂加評論,他們師生倆位的歷史地位,就留給史學家來評說吧,在這裡我只談唐浩明寫的《曾國藩》一書。

唐先生在當年推出《曾國藩》一書後,就受到文學界及史學史的熱議,甚至還出現了這樣的議論:當官必讀《曾國藩》,經商必看《胡雪巖》,這兩條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對這倆本書的看法,不管正確與否,但代表了當時對《曾國藩》一書的正面議論。

一位朋友要想閱讀一本寫得好的歷史小說,第一是要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及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待這部小說;第二是小說作者寫的是歷史小說,而不是史學家著書立說;所以對於作家塑造的歷史人物,也不必過份的對照史書對人物的評論;第三歷史學家對一位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的評價,有時也會因史料的糾正而出現重新評價的情況。第四當然對於歷史學家巳經認定的英雄人物,及正面的歷史事件,我們肯定應該繼續地堅持下去。

《曾國藩》這部歷史小事,如果你在仔細的閱讀之後,第一你會感到作者在寫作這部小說之前,是收集了很多這方面的素材,是認了真在寫這部小說的;第二作者在塑造晚清的幾位名臣,及“太平天國”幾位重要的人物,是比較客觀的;第三“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從開始到結束,為什麼從勝利走向消亡,其原因也寫得比較客觀。

綜上所述,唐浩明先生寫的《曾國藩》一書,是一本可讀性強的,站在史學角度有參考價值的,而且是近幾年在文學界不可多見的一本歷史小說。既然是小說,肯定也有不足,就不必在雞蛋裡面挑骨頭了。


昌國7504


“餘與近人,獨服曾國藩”毛主席年輕時的這句評論可謂廣為流傳。今之年輕一代,大多聽說過曾文正公,究其原因,大抵是初中歷史書上的洋務運動所普及,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中興名臣,與李鴻章同為晚清股肱之臣。瞭解更多的,便可能知道毛主席這番話,可能也聽說過蔣中正也極為推崇曾。究竟曾是怎樣的一個人,可令後人感慨至今?

從人生經歷來看,曾的成就幾乎全部來自最後二十年,其時他已42,雖不能說是大器晚成,但也是中年時來運轉了。曾的成就,對於清朝來說,當為平定洪楊之亂,讓滿清能苟延殘喘幾十年,中興之臣名副其實,然對於整個中國來說,曾的影響最大的我覺得是平定太平天國後,重視洋務,是洋務運動的先驅之一,中國的近代化,功勞簿上有他一筆。

讀懂曾國藩,看點有三:

看點一,治世與修身怎麼統一?當時曾國藩心比天高,尊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天下為己任”,卻不能見容於湘贛官場,被濁世搞得狼狽不堪、鬱郁不歡。當他回到故里,卻從老子出世無為之道中悟得解困之法。孔孟只教人積極入世、申韓只教人遵循法度,而老子則主張以迂迴之道,最終達到目的。老子曰:柔勝剛、弱勝強;天下之柔者,馳騁天下之至堅;江河所以為百穀之王,以其善下之。至此,曾國藩恍然大悟,在《道德經》上寫下“大柔非柔、至剛無剛”之偈語。這個階段,終成就他積極入世拜官居相,又悄然出世寧靜謙退的完美品格。曾國藩的品格,又要多說兩句。有人評他圓滑,我謂之圓融,後者才是做人之高品,兩者不能相提並論。黃老之柔,柔非柔也!

看點二,主觀和客觀怎麼兼濟?當時曾國藩克服江寧,百業蕭條,曾國藩作為理學衛道之士,竟大力主張修復秦淮河,鼓勵酒肆茶館勾欄瓦舍興建,而且三年不納稅。曾國藩所為讓幕僚大為意外,此時曾國藩道:三十年前,我是心向往遊冶而不敢遊冶;三十年後,我是心不想遊冶而不禁別人遊冶。我身為兩江總督,處理事情不能憑一己之好惡。芸芸眾生,有幾個能幹大事業?他們辛苦掙錢,也要圖個快活享受。夫子廟有一副對聯道是:都是聖人,且領略六朝煙水;暫留過客,莫辜負九曲風光。此舉可見曾國藩不是墨守陳規、以己度人、古板的衛道士,實際是通人情、器宇廣、見識高之高人也!

看點三,往前看與往後看怎麼共融?當時曾國藩功高震主、權傾朝野,但是他見微知著、一葉知秋,即時裁撤湘軍,從而保全自身。曾國藩遣送其弟曾國荃返鄉之時,贈送一副對聯“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我的理解是,大丈夫生在天地間,不可因一時榮譽而得意忘形,也不可因一時不遂而自怨自艾,保守初心,修身養性,方得始終。

“年少不識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週週說古今


唐浩明,又名鄧雲生;《曾國藩》一書是唐浩明胡編亂造的地攤書,其父叫唐振羽,國民黨政權在大陸崩潰前最後一任機要秘書,大陸接近解放出逃,唐浩明是唐振羽遺腹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