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三部曲講述了什麼?

林筱兒


曾國藩的傳記很多,你說的應該是唐浩明版的曾國藩傳吧!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唐浩明版曾國藩是小說,有虛構情節,對曾國藩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不能完全當做歷史看。

第一部《血祭》

從曾國藩為母親奔喪講到為父親奔喪,在湖南辦團練,組建湘軍,然後帶湘軍出湖南,收復武昌,順長江而下征戰江西。

唐浩明沒有遵循一般人物傳記的時間順序,而是直接把曾國藩放在太平天國運動的時代舞臺上,把早年科舉之路和在京城做官的經歷穿插敘述,在情節上更有吸引力。


這段經歷是曾國藩人生中最坎坷最艱難的一段:

一,官場排擠。

因為性格耿直,嫉惡如仇,成為湖南官場眾矢之的,辛辛苦苦拉起來的湘勇受到長沙綠營軍的排擠,多次爆發正面衝突,自己本人的大本營還被綠營士卒給毀掉了。不得已把部隊拉到衡陽,遠離官場是非。


二,書生帶兵,趕鴨子上架。

曾國藩是科舉出身,在京城做了十年京官,頂多也就讀過幾本兵法,連騎馬都費勁,本來立志成為治世能臣,聖賢君子,一代理學大師,誰想遇上亂世,回家奔喪期間臨危受命。

而且他也沒有歷史上儒將們的天分,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采,後來戰場實踐證明他是逢戰必輸,凡是親自帶兵打仗戰況都很慘,首次出征就把辛辛苦苦組建起來的水師折損了一半,還兩次被逼的跳河。

但是他有三樣人所不及之處:

(一)意志堅定或者說是認死理。

凡是認定的事情,誰都改變不了。

寫日記堅持了一生,每日一言一行甚至每一個念頭,反省是否符合聖人之道,有違背之處都要記錄下來。

在衡陽練兵期間,太平軍已經一路橫掃湖北,進軍到安徽和江西,威脅到朝廷的安全,八旗和綠營一戰即潰,咸豐帝幾道詔書急令他增援,他都以軍備未齊全為由拖延,一直等到預訂的大炮全部裝上戰船才開拔北上。

(二)會識人用人。

這一點很像三國時的孫權,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擅長打仗,獨具慧眼選拔了很多有軍事天分的將領,諸如塔齊布,羅澤南,李續賓,鮑超,弟弟曾國荃和曾國華等人,大多數都是跟他一樣的讀書人,日後都成為叱吒風雲的猛將和地方督撫。

(三)善於治軍,穩紮穩打。

步步為營,不出奇不取巧,打硬仗打苦戰,每到一處必定深溝高壘紮好營寨,反客為主,可攻可守。

尤其在打安慶和圍南京體現得淋漓盡致,軍隊開到城下就長住不走了,不急於攻城,先在城外挖戰壕建起一座堅固的堡壘。兵法雲,十則圍之,湘軍就敢以弱勢兵力圍城,打持久戰,逐步切斷太平軍外援,活活把對方耗死。


三,師出無名。

朝廷下旨辦團練,為何說師出無名呢?

湘軍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是很尷尬的,本身是團練的民兵性質,為保衛湖南而建,卻要開出湖南主動出擊,軍費糧草還要湖南供給。更要命的是,還可能給人擁兵自重心存不軌的口實,朝廷又一直沒有給到一個名分,還一直只能以湘勇自稱。

如果只是響應朝廷號召,拉起一支團練保衛湖南,那就沒有那些事兒了。

曾國藩的過人之處就在於有戰略格局,他要麼不出師,既然投筆從戎就要打造出一支平定天下的王者之師,同時又不能引起朝廷的猜忌,還要讓自己的部隊得人心順民意。

太平軍深受貧民擁戴,但是宣揚基督教,全盤否定儒家傳統綱常倫理,曾國藩就以消滅異端邪說為旗幟,爭取得到士大夫和讀書人的支持。


四,軍費沒有來源。

湘勇屬於地方團練,沒有正規軍的編制,得不到朝廷一分錢的援助。

曾國藩為了確保兵源的質量,學習明朝戚繼光的招兵理念,要求只招鄉下農民,老實聽話,不會投機取巧。

但是農民兄弟都比較實在,很難用忠君愛國的那一套來說服他們捨生忘死,赴湯蹈火,曾國藩只得利用自己的聲望,挨家挨戶發動地方鄉紳捐錢捐物。


五,朝廷猜忌。

滿清歷來提防漢人官員,自吳三桂叛亂後,基本上沒有漢人手握重兵。

在八旗兵和綠營一戰擊潰,太平軍所向披靡的形勢下,曾國藩帶領湘軍攻下武昌後,本來是奇功一件,朝廷卻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嘉獎,反而加緊提防,使得湘軍處處掣肘,軍費要自己籌集,孤軍奮戰無人援助,打了敗仗官場同僚冷嘲熱諷。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湘軍攻下安慶,清軍江南江北大營全軍覆沒,朝廷除了倚仗湘軍別無選擇。


所以,《血祭》基本上就是講曾國藩投筆從戎後的艱難二次創業史,以為母親奔喪期間籌建湘軍開篇,以為父親奔喪離開江西戰場告一段落。

第二部《野焚》。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戰火所及之處,生靈塗炭,寸草難生,歷史興亡的劇本反覆的上演,受苦受難的是那些被焚燬的野草。

這一部講的是湘軍跟太平軍的艱難相持,生死角逐,天京內訌後,湘軍開始佔上風,在左宗棠和李鴻章的協助下步步緊逼,最終打破金陵,平定天下。

但是作者為何以曾國藩回老家為父親守孝為界限劃分,原因是在家這段時間曾國藩的思想發生巨大變化。

再次回到湘鄉荷葉塘老家,曾國藩靜下來反省了過去數十年的經歷,苦思不得解,最終在老子的思想中找到答案,尋求了出路,世間萬物,本是陰陽兩面,相生相剋,太剛則折,太柔則靡,剛柔相濟才能遊刃有餘,逢凶化吉。

《野焚》的時間線,太平天國內訌,實力大大受損,曾國藩和湘軍長長的喘了一口氣,歷史的天平開始向清朝傾斜了。儘管如此,洪秀全大膽提拔任用的李秀成和陳玉成也是草莽英雄,天下奇才,用兵奇詭,曾國藩和湘軍的日子還是不太好過,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三河之變,湘軍一隻驕橫的勁旅,由悍將李續賓和曾國藩六弟曾國華六弟率領的六千人,孤軍深入,陷入李秀成精心佈置的包圍圈,全軍覆沒,李續賓自刎,曾國華失蹤,小說中按照野史中編造了曾國華死裡逃生削髮為僧的情節。


安慶是天京的門戶,拿下安慶天京危矣!湘軍和太平軍深知此城系這場戰爭的成敗和生死存亡,在這裡展開拉鋸戰,先是湘軍餓肚子,安慶外圍通道被切斷後,城內太平軍開始餓肚子,吃光了野草樹皮就吃老鼠,吃光了老鼠開始吃人肉,人間地獄莫過於此,圍城,城內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陳玉成派來的援軍也陷入彈盡糧絕的絕境,六千人放下武器投降,被曾國荃全部殺死,一百人一批帶進營帳砍頭,整整砍了一天,僅僅留下一個高級將領,在城下當眾肢解,曾國藩寫信安慰懷著愧疚心理的弟弟,“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安慶城破後,成年男子全部殺死,女人成為湘軍的私人財產。


對天京也是如法炮製,圍城,打援,封鎖各個出口,隨著左宗棠收復了杭州,李鴻章收復了蘇州,天京就成為孤城一座了,被攻破只是時間的問題了。這段時間,曾國荃軍中瘟疫擴散,每天都有很多人倒下,曾國藩的幼弟曾國褒病死。

天京城破後,依然是燒殺淫掠,屍堆成山,戰爭中,所謂的道德仁義蕩然無存,人性最極端一面充分展現。

第三部《黑雨》。

這一部分主要是講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的一系列經歷,從如日中天到黃昏落日,裁撤湘軍,任兩江總督,興辦洋務,出山平捻,處理天津教案,也是曾國藩中興之夢破滅的經歷。


打破金陵,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曾國藩的名聲如日中天,手握十幾萬驍勇的湘軍,儼然天下第一武裝,同時面臨一個人生中最大的危機,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歷史血案成為揮之不去的噩夢,身邊很多人勸他效法宋太祖黃袍加身,推翻腐朽的滿清朝廷,恢復漢人的江山,不然很可能遭受滅族之禍。

從小浸泡在儒家忠君愛國思想中,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曾國藩萬萬不能接受自己走上造反的道路,於是決定自剪羽翼,裁撤了大部分湘軍,讓朝廷放心。對於曾國藩的忠心和曠世功勳,朝廷也給予了空前的信任和嘉獎,封侯,官拜兩江總督,這是清朝有史以來漢人之最。


終於擁有地方督撫實權,而且是中國最富庶的地方,曾國藩可以放開手腳實現自己的中興抱負了,恢復科舉考試,整治貪腐,並且主持建造現代輪船,新式武器,派遣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前往歐美學習,其中包括詹天佑等一批後來傳播西方科學文化的火種。

如果說魏源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麼曾國藩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但是捻軍叛亂打亂了他的計劃,僧格林沁戰死,朝廷無人可用只得重新啟用曾國藩,裁軍後的曾國藩無良將,無重兵可用,只得硬著頭皮前去,結果無功而返,還是學生李鴻章收拾了殘局。

征討捻軍的失利已經看見他的頹勢,天津教案的處理則讓他晚節不保,名聲毀於一旦,替朝廷背上賣國賊的罵名。

總體說來,唐浩明的小說版《曾國藩》底蘊深厚,堪稱晚清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的史詩畫卷,對曾國藩的描寫相對比較客觀,相比評價曾國藩的兩個極端,一類人狹隘地罵他是劊子手,走狗,賣國賊,還有一類膚淺地把他當做中國式成功學的典範,極力吹捧奉為神明。

作者把人物放在真實的歷史環境中,那麼曾國藩的辛酸歷程,堅守的信念,捍衛的傳統,殘暴的殺戮,以及虛偽和諸多瑕疵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他就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的人,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起來,資質平平,靠著一半努力,一半運氣登山一個又一個更大的平臺,同時一生都在同人性的弱點作鬥爭,不斷自拔更新,最終有所成就。

為什麼我們一直這麼熱衷研究曾國藩,很接地氣,他的家書和日記以及書信中,沒有講太多的大道理,很多都是絮絮叨叨的細節,無論是為人子,為兄長,為朋友,為臣子,都是簡單的道理不厭其煩的說,比如勤奮,堅持,真誠,讀書,早起等,普通人可以學得來,但是大多數人不能像他那樣做到極致。


柳影看歷史


關於這部書,我想從三點來說:

其一:唐浩民算是研究曾國藩這方面比較權威的作家,所以他寫的三部曲廣為流傳,就內容而言,我覺得應該以看細節為主。曾國藩此人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的功夫極深,正是從一些小事,一些細節來感受,品味。總體來說我覺得這本書很真實,對話很符合古人的習慣,描寫也是非常細緻,常常在一些細節之處讓人有很多感觸。

  其二:關於權力鬥爭,陰謀權術不可能像架空歷史那樣寫的扣人心絃,自認為歷史上的權力鬥爭也會有,但不會像有些網絡小說寫的那樣驚世駭俗。況且此書前半部分主要寫的曾國藩操辦團練,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半部分主要寫他繼續為國盡忠,興辦洋務之事。所以距離權力鬥爭有些距離,但是也有一些權臣之間的鬥爭,只不過並非主體。況且太平天國運動前曾國藩就已名揚四海,所以才能聚集起一堂文臣武將與太平軍鬥爭;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曾國藩之名更可謂是如日中天,更有很多人勸他推翻滿清,自立為王,只不過曾老一生奉行忠君敬上,卻是從未動過反清的念頭,而且平定太平軍後自己又主動裁軍以示忠心。所以要說當時有人和曾國藩有權力衝突還真找不出幾個。

  其三:就曾國藩其人,當時那個年代,且身居高位,說他愚忠,死板等等這些都是情有可原,但他一生卻是修身養性,識人用人,愛國愛民,無愧於心。《黑雨》文末有一段曾老總結自己的一生,自覺帶兵打仗他是外行,舞文弄墨也沒幾篇拿得出手,德行勳業也只能望古人之項背,說起來識人之明卻是長項。在我看來曾老擅於識人用人確是不虛,但最大的成就還是修身養性之道,真正做到了“隨心所欲不逾矩”。為人處事自有原則,恪守一生,更難得的是讓人信服,不愧“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之稱。

  以上皆為愚人拙見,也只是從幾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但願能夠有些用處。


用戶5757283474


今日讀完了唐浩明的《曾國藩三部曲》,由起初對其文字的不耐,到最後被其波瀾壯闊的情節所吸引,從此連續閱讀,為其行事謹慎果決,思慮深遠,勤儉嚴肅,而深感佩服,也引為寒家子弟的榜樣。其大體的情節如下:初創湘軍之時,湖南官場與綠營一片質疑排擠,曾國藩遠離長沙,赴衡陽練勇,可謂是臥薪嚐膽。而首次親率湘勇出戰卻遭靖港之敗,險些投水自殺,但偏師塔齊布連戰連勝才挽回一絲岩棉,經左季高之痛罵醒悟後,抱著“打落牙齒和血吞”的精神重整旗鼓,終克武昌。卻遭咸豐的猜疑。其後石達開更是三破曾國藩,使其只能坐困於南昌,天可憐嘆,天京事變,石達開面對近在咫尺的南昌只有趕回南京參與奪權。面對在江西的作戰不利,朝野一片質疑,曾國藩適時的獲得了回籍奔喪的喘息之機,“少忍以待其變”。雖已離開戰場,但天京事變之後,天國人心浮動,湘軍趁勢在江西展開一系列攻勢,朝廷急需統帥之人,最終還是啟用曾國藩。這一次曾國藩詳細謀劃進軍皖中的戰略,為了聯合左季高,更是活用黃老之術,定下四路進兵之策,奪取安慶。此後更是勢如破竹,三路進軍金陵,終於奪得克復金陵的首功。削平太平天國後,朝廷認識到湘軍的尾掉不大,圍繞裁撤湘軍,展開了一系列權謀鬥爭。

曾國藩在這之中,既面對朝廷的威逼,又有將領的勸行趙太祖之事,看描述曾國藩也不是不曾動心,可從多方面考慮下,1、朝廷對漢人的防備不曾放鬆。2、左季高的將才,湘軍乃至海內無人能敵。3、曾國荃的性子恐為太宗。4、一生抱負,千秋名節的約束。5、天下人心思定。終於書下“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以表心意。天津教案的挫折,使曾國藩認識到清廷與外國的巨大差距,開始將精力開始放到洋務之上,開啟了洋務之始。在此書之中,首先,我們可以看到曾國藩許多超人之處,如個人道德之嚴謹,如讀書寫作之刻苦,如教子持家之有道,如識人用人之明。當然,也有面對利益時的私心,行事的殺伐果斷。其次我們要認識到這是一部小說,也有許多情節是為藝術之需要。如為使立意更加深遠,特地安排了康福與康祿這兩個人物,巧妙夾敘了作者對農民起義的歌頌,對清王朝腐朽衰落的批判。

為了體現其不擇手段,更是虛構借斬韋俊裁湘軍。而陳廣敷這個人物更是喻示一條暗線,承托出曾國藩的思想從一個心向孔孟之道的書生,到重用申韓的統帥,最後明悟黃老的文正公。且最後借陳廣傅之口肯定了曾國藩削平太平天國終於清廷的事蹟,但對其面對腐朽衰敗的清廷,沒有澄清天下,一掃乾坤之志。而是被忠君敬上所侷限,最終僅使清廷延緩幾十年。最後我們最為讀史的後人,應該關注於歷史於今人的意義與用處,而不可糾結於當時人的道德評判當中,反而忽略了在那些歷史當中所帶來的教訓。


xiangyushao


1、讀了唐浩明寫的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三部曲》:《血祭》《野焚》和《黑雨》,總體感覺他是個了不起的功大於過的人物。 我最佩服曾國藩為官清廉,崇尚節儉的行為。官至極品的他始終嚴以律己,曾國藩十分清楚“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雖然後來官越做越大,但一直要求家人生活儉樸,遠離奢華。他自己常說:“餘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官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蓋子孫若賢,則不靠父輩,亦能自覓衣食;子孫若不賢,則多積一錢,必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大玷家聲。故立定此志,決不肯以做官發財,決不肯以銀錢予後人。”他在京城時,見到的世家子弟都一味奢侈腐化,揮霍無度,因此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來北京居祝他讓他們住在老家,門外也不能掛“相府”、“侯府”的匾。他北上徵捻前夕,為家中婦女定下功課表,嚴格要求。因為他教育子女有方,所以他的後人都秉承他的治家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成就都不校 2、 暑假我閱讀了唐浩明寫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三部曲》,即:《血祭》《野焚》和《黑雨》,曾國藩這人有時我曾是唾棄,有時讓人依靠,有時讓人嗤之以鼻,有時又讓人十分佩服,他的所作所為,真的是不可預知的。不過,總體感覺是,他是一個成就大於過錯的人。 曾國藩的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是內聖外王。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戰場上的猛將,其鍥而不捨的性清決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此外,他的文辭雋永溼潤,諄諄告誡,真誠待人,同樣令人欽佩。 曾國藩待人隨和,經常會耐心傾聽學生提問,這個不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他為官清廉,一生都沒有貪得錢財,深受文人學者好評。 曾是一個永遠無法理解的人,誰也看不懂他,他是一個學者,也是個好官。也許只有那一句最中肯的評價:“曾國藩是地主階級力最強大的人。” 3. 曾國藩,湖南湘鄉人,生於清代嘉慶十六年(1811年),卒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諡號文正,因稱曾文正公,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儒家講“三立”,“立德”居第一位,然後才是“立功”、“立言”。曾國藩在修身立德方面,一向篤學力行,老而不懈,尤其注重教育子弟,認為家族興旺不在積銀兩、置田產,而在出賢子弟。他在政事繁勞、軍務緊張之際,總共寫出了一千六百多封、近百萬字的家書。其內容涉及社會生活、人際交往、家教家訓等各個方面。讀《曾國藩家書》,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家教家訓,而且也讓我增長了不少有關治家、治學、修身、立志、從政等方面的知識。 3、治家篇 儒家認為“孝”是治天下的根本,並由此派生出“悌”和“友”。深受理學薰陶的曾國藩將此列入修身的準則,同時作為家庭團結興旺的凝聚力。在他看來,榮華富貴的仕宦人家好景難長,優越的家庭條件是使子孫滋生驕佚的溫床,只有謹樸耕讀、孝順友愛之家才會興旺發達,前程遠大。曾國藩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教導弟弟們,對長輩要敬愛兼至,平輩之間要和睦相處,在晚輩面前要做出榜樣,人人恪守和、勤、敬三字,樹立良好的家風家教。要求子侄輩除讀書之外還要室內和下田勞動,並且認為這是極好之事。兄弟情如手足,必將患難與共,同御外侮,所以必須團結和睦,互相庇護,相互扶植,休慼與共,“兄以弟得壞名為憂,弟以兄得好名為快。兄不能使弟盡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盡道得令名是弟之罪。” 時代不同了,今天的人們不必再拘守君臣父子之類的綱常信條,而應該還“孝友”之本來面目,賦予其嶄新的意義。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往往也是一個胸懷四海,追求美善、篤敬事業的人,一個友愛兄弟的人,難以想象他不是襟懷坦白、肝膽相照、善於合作的人。 治學篇 明清以來,科舉取士的制度日趨腐朽弊陋,壓抑人才,浪費青春,貽害匪淺。曾國藩參加科舉還算順利,但他卻明確認識到“此中誤人終身多矣”。他期望於弟弟們的,不在於科名的有無,而是孝悌為瑞,文章不朽,要真才實學,不圖科舉虛名。這些真知灼見,體現了他務大、務遠、務實的思想作風。 他還在信中跟弟弟們講治學修身之道,妙語連珠,感染力強,例如“師友夾持,雖懦夫亦有立志”,“為學譬如熬肉”,“用功譬如掘井”,“但取名師之益,無受損友之損”,均十分貼切深刻。 修身篇 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起點,是基矗曾國藩在他給弟弟的家書中講道“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知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這些都是有關“修身”的道理和方法,他認為人成材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做到言有矩,動有法,並且開列了自己修身養性的課程,每天都糾正過失,增長知識和技能,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他不但自己這樣做,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弟弟們能夠仿效。 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歷來是人們的準則。凡驕傲者,總是拿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相比,因而沾沾自喜,不求上進。或者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牢騷滿腹。這些都是影響進步的因素。曾國藩在信中通過總結正反兩方面的教訓,諄諄告誡弟弟們力除傲氣,力戒自滿,對後人也同樣會有深刻的教益。 立志篇 立志是成材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凡成材者,都是有志者;凡平庸者,都是無志或志短者。要在事業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就要樹立遠大志向,同時還須具備堅強的性格。曾國藩自辦理軍務以來,既要對付強大的太平軍,又受到地方實力的排斥、攻擊和朝廷的不信任,但他卻能從大局出發,“忍辱包羞,屈心抑志”,用一個“忍”字訣應付險惡的環境,在與太平軍的戰事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中國近代史上創造了奇蹟。 從政篇 自古以來官場險惡,伴君如伴虎,為官者大都苟合取容,投機鑽營,耿直不阿者可謂鳳毛麟角。而曾國藩則敢於在新君即位之際力矯時弊,直言進諫,將個人得失禍福置之度外,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一切升官得差之念毫不掛於意中,其精神確實難能可貴。 時代在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應該繼續讀《曾國藩家書》,知榮明恥、懲惡揚善,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營造一個良好的政治、思想、經濟等環境氛圍,共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中國!


奇石之家


唐浩明先生所著《曾國藩》三部曲,第一本講述的是曾國藩前輩奔赴母親喪事後開始主持湘勇團練,對抗太平軍,並且多番失利情況的一系列故事和情節,第二本講述的是在太平天國內亂以及湘勇經過大小硬仗具備比較強作戰能力的客觀情形之下,為奪取金陵的系列故事情節,第三本是已經剿滅太平天國之後,取得全面勝利之後,裁軍,以及處理天津教案,興辦洋務的系列故事情節。

第二本書的目錄分別為《進軍皖中》《總督兩江》《強圍安慶》《大變之中》《幕府才勝》《天京大火》《審訊忠王》《殊榮奇憂》共八章。印象最深的有三處,一是曾並不與肅順有書信往來,肅順向咸豐提議由曾國藩擔任兩江總督,以此籠絡曾及其湘軍勢力,但想起歷史上的權臣手腕,曾並未對此舉有回覆。此後慈禧太后發動宮變,並於菜市口砍了肅順腦袋,抄了肅順家,並發現凡是帶兵的將領,與肅順均有書信往來,信中各種諂媚,唯獨只有曾國藩沒有,這讓兩宮太后歎為觀止,並認為曾人品好,加深了對曾的信任。

二是在剿滅太平天國之後,王闓運、彭玉麟、左宗棠等都曾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東南半壁無主,滌生可有意乎”,最心腹的幕僚、朋友這樣分析和提議都被他一段拒絕,有人說曾是害怕難以功成,我倒不認為,我想他應該是骨子裡就有一種忠君的思想,讀聖賢書,後入翰林,打太平軍也是為了維護國家之穩定,道光與咸豐帝厚待曾及家人,曾又怎會弒君?違背從小所接受的道義觀?

三是審訊忠王李秀成,採用完全不同於其弟弟曾國荃的審訊方式。曾國荃用刀割李秀成身體,怒斥,但李秀成拒不透露任何訊息。曾國藩非常懂這種高級罪犯的心理。


用戶4510039030


唐浩明先生的曾國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洋洋灑灑上百萬言,酣暢淋漓,其個性鮮明的人物、史詩般的戰爭、波瀾壯闊的時代、才華橫溢的詩詞語句,看地我激情澎湃,拍手稱快。無法停止心中所思,不得不寫一些東西記錄下來。



唐浩民先生算是研究曾國藩這方面比較權威的作家,所以他寫的三部曲廣為流傳,就內容而言,我覺得應該以看細節為主。曾國藩此人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的功夫極深,正是從一些小事,一些細節來感受,品味。總體來說我覺得這本書很真實,對話很符合古人的習慣,描寫也是非常細緻,常常在一些細節之處讓人有很多感觸。



我個人感覺書中描述關於權力鬥爭,陰謀權術不可能像架空歷史那樣寫的扣人心絃,自認為歷史上的權力鬥爭也會有,但不會像有些網絡小說寫的那樣驚世駭俗。況且此書前半部分主要寫的曾國藩操辦團練,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半部分主要寫他繼續為國盡忠,興辦洋務之事。所以距離權力鬥爭有些距離,但是也有一些權臣之間的鬥爭,只不過並非主體。況且太平天國運動前曾國藩就已名揚四海,所以才能聚集起一堂文臣武將與太平軍鬥爭;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曾國藩之名更可謂是如日中天,更有很多人勸他推翻滿清,自立為王,只不過曾老一生奉行忠君敬上,卻是從未動過反清的念頭,而且平定太平軍後自己又主動裁軍以示忠心。所以要說當時有人和曾國藩有權力衝突還真找不出幾個。



就曾國藩其人,當時那個年代,且身居高位,說他愚忠,死板等等這些都是情有可原,但他一生卻是修身養性,識人用人,愛國愛民,無愧於心。《黑雨》文末有一段曾老總結自己的一生,自覺帶兵打仗他是外行,舞文弄墨也沒幾篇拿得出手,德行勳業也只能望古人之項背,說起來識人之明卻是長項。在我看來曾老擅於識人用人確是不虛,但最大的成就還是修身養性之道,真正做到了“隨心所欲不逾矩”。為人處事自有原則,恪守一生,更難得的是讓人信服,不愧“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之稱。



以上皆為愚人拙見,也只是從幾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但願能夠有些用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