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写在前面的话——

虎王和斯大林3这对冤家从一出生起便注定是对方最强大的对手;1942年在“虎”式重型坦克开始服役时希特勒便下令研制更为强大的重型坦克,以“保持德军在重型坦克上的绝对优势”,1944年1月“虎王”重型坦克开始量产;也正是1944年苏联红军装甲坦克兵总局下达了研制新型重型坦克的命令,要求研制一款“德国Pak-43反坦克炮在正面0米、侧面500米的弹道极限(对特定目标的最小击穿距离)上无法击穿,且要安装一门炮口初速为1000米/秒的122毫米坦克炮和一门50毫米迫击炮的无敌重型坦克!

于是乎虽然双方在研制时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但是虎王和斯大林3却都是以对方为假想敌而研制的!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殊途同归的身世——

1942年8月德国陆军兵器局向波舍尔公司、亨舍尔公司和MAN公司三家公司提出SdKfz182的项目要求后,波舍尔公司拿出了电传动的VK4502(P)方案、亨舍尔公司拿出了虎1的小改VK4502(H)方案、MAN公司拿出了在黑豹基础上升级的VK4502(MAN)方案;一开始亨舍尔在虎1上小改的VK4502(H)方案最先出局,不过不死心的亨舍尔公司又拿出了VK4503(H)方案,而在当时最被看好的VK4502(MAN)方案却一直麻烦不断,始终无法让陆军兵器局满意;最终陆军兵器局选择了VK4503(H)方案,这就是——虎王!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亨舍尔的VK4503方案最终成为了虎王

斯大林3的出生之路和虎王类似,也是从一个不被人看好的犄角旮旯里面异军突起——1944年3月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厂开始根据红军装甲坦克兵总局的命令研制“K”型重型坦克(即后来的斯大林4),但是他们很快发现“K”型坦克的研制和制造难度太大,而且价格奇高,根本无法满足苏联坦克廉价且简单的要求!所以1944年4月苏联国防委员会发布了第5583号命令:责成基洛夫厂厂长莎尔茨曼、第二特别设计局总工程师马霍宁研制斯大林及其自行火炮的改进型。随后基洛夫工厂和布尔什维克工厂展开竞争,基洛夫工厂制成了“基洛夫人1号”样车,而布尔什维克工厂拿出了“1号结构”样车,两者各有优缺点;再后来在科京的协调下,基洛夫工厂吸收了“1号结构”样车的优点,制成了“基洛夫人1号”的2号样车,最后在斯大林的亲自干预下“基洛夫人1号”获得了703工程的国家编号,最终成为了大名鼎鼎的斯大林-3!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正在进行测试的703工程,其标志性的“犁头”前装甲结构正是继承至“1号结构样车”

小插曲——斯大林-3的命名

一开始,基洛夫工厂准备把703工程命名为“斯大林元帅”型,还拉着贝利亚一块向斯大林本人建议;但是这个马屁明显拍到了马脚上——斯大林听后狠狠的批评了贝利亚一顿,并亲自签署了苏联国防委员会第7950号命令:取消“斯大林元帅”这个命名,将703工程以斯大林-2的改进型“斯大林-3”的编号入列苏联红军。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慈父的马屁千万别瞎拍,稍有不慎就会叫你去西伯利亚修地球

虎王和斯大林-3虽然没有在战场上见过面,但是双方都在试验场上和对方交手已经不止一次了,所以在坦克的三大性能上孰轻孰弱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坦克的强弱并不只是体现在三大性能上,由此本文将从三大性能和实际使用两个方面对比二者的强弱。

“装甲矛头”与“装甲盾牌”的较量——

斯大林-3和虎王其实是两种不同作战思想下的产物,斯大林-3那低矮的车身、厚重的装甲、超大口径的主炮以及可靠性颇高的动力系统都说明了:斯大林-3是一型极端强调进攻性的重型坦克:用坚固的装甲吸引敌方的反坦克火力,给两翼的中型坦克突破敌人防线创造机会,超大口径的主炮可以在远距离上支援中型坦克;而其机动性又能跟得上轻巧的中型坦克。所以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锐利的“装甲矛头”用来撕开敌人的防御。

虎王是用来打机动防御作战的:超长身管的火炮赋予了虎王超高的穿甲能力,较小的口径减轻了装填手的负担提高了主炮的射速;坚固的正面装甲使虎王在预设阵地上具备很高的生存能力;其机动性只需要满足在几个预设阵地之间的游走即可。

所以虎王可以看成是德军的一面坚固的“装甲盾牌”。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斯大林-3与虎王的轮廓对比,可以看出虎王整整比斯大林-3高出半米,车体也长出半米

(1)火力的较量——

虎王重型坦克装备的是一门KwK43/L71型88毫米口径坦克炮,这门火炮堪称是二战德国88炮中的“巅峰之作”!身管长度达到了71倍径(6.3米),有效射程可达2300米;发射APCBC(备帽穿甲弹)时炮口初速为1000米/秒,发射APRC(硬芯穿甲弹)时时炮口初速为1130米/秒;两种弹药的穿甲能力如下: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KwK43/L71型88炮的穿甲威力表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KwK43/L71型88炮所使用的APCBC弹药与KwK36/56型88炮的APCBC对比,可以看出两者虽都是“88炮”但是KwK43/71型的弹药要明显比KwK36/56的大一圈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KwK43/L71型88炮所使用的APCBC弹药(右)与APRC(左)

除了超高的的威力,KwK43/L71的精度也没有辱没“德国制造”的名声,在靶场上对2.5米×2.5米的标靶命中率如下: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KwK43/L71型88炮的精度,括号内的是实际战场命中率,不过由于虎王参加的战斗不多,其战场精度统计数据并不准确

由以上几组数据可以看出,虎王所装备的KwK43/L71型坦克炮是具威力和精度于一身的优秀坦克炮,在加上虎王在炮塔尾内舱布置了18发弹药,装填也十分方便,在战斗时最大爆发装填速度可达15发/分。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虎王的炮塔尾舱内布置了18发炮弹(红框处),装填十分便利

但是,KwK43/L71超长的身管也造成其身管寿命极短,早期的单肉身管发射不到300发备帽穿甲弹就会完全磨损膛线,以至于后期型的虎王不得不换装“两节式”身管,以便快速更换磨损严重的身管。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早期虎王的单肉身管(上)和后期型的“两节式”身管(下),“两节式”身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KwK43/71寿命低的问题,但是这种“两节式”身管会造成火炮初速下降和精度降低的问题

KwK43/L71型88炮的实际测试结果——

虽然KwK43/L71型88毫米坦克炮是一门威力和精度兼顾的优秀坦克炮,但是面对二战时期防护能力最优秀的斯大林-3重型坦克还是力有不逮——

以下是苏军用缴获的“犀牛”自行反坦克炮(主炮与虎王相同都是KwK43/L71)对703工程的实际击穿测试结果(全部采用APCBC):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703工程测试前的“遗照”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703工程测试完成后的样子,注意红圈处是一发KwK43/L71发射的APCBC在980米的距离上直接命中703工程车体首上装甲的焊缝,结果只留下了一个浅坑。所以说斯大林-3车体正面的焊缝是防御弱点的谣言可以闭嘴了!另外6号弹着点是最接近击穿的弹坑,那是KwK43/L71在750米距离上直接命中的结果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被KwK43/L71多轮打击后的炮塔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测试中的703样车,其主炮炮身已经被打断

后来在苏联人实际缴获了虎王之后,又用真实的虎王对斯大林-3进行了多轮实弹测试,结果都证明了斯大林-3装甲防护的坚固性:“长身管88炮(KwK43/L71)只有在350米处才能击穿炮塔正面、在1000米距离上能击穿炮塔的侧后;车体正面装甲可以在500米距离上扛住长身管88炮的直接攻击,但车体侧后能在1000米之外被击穿(其中一发从580米距离上发射的穿甲弹从斯大林-3的侧面射入,几乎贯穿了整个车体)”。

所以,面对斯大林-3那绝佳的防御能力,虎王的那门KwK43/L71只能“望甲兴叹”!

我们在回过头来说说斯大林-3的火力,斯大林-3装备的是一门D-25T型坦克炮,身管长度48倍径(5.86米),其配套的弹药分别是BR-417型尖头穿甲弹、BR-417B型风帽钝头穿甲弹和OF-417榴弹,这三种弹药均是分装式弹药,弹头的重量均是25千克、药筒重量15.6千克。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RB-417B型风帽钝头穿甲弹和药筒(右边是带风帽、左边的是去掉风帽)

三种弹药的炮口初速均为781米/秒,最大射程15000米、最大表尺射程5000米;实际有效射程只有1800米!其中BR-417B型风帽钝头穿甲弹能在1000米处击穿145毫米的装甲;按理说以斯大林-3的主炮在1000米距离上是无法对虎王的主装甲构成威胁的,但是实际测试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用于实弹测试的虎王的“遗照”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被122和152口径的穿甲弹在1000米之外轰击后的虎王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实弹测试后的虎王炮塔

苏军用缴获的虎王进行了多轮实弹测试,但是虎王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虎王的装甲对85毫米反坦克炮的防御能力极好,其车体正面装甲只能在90米的距离上才能被击穿,但是面对122毫米A-19加农炮(斯大林-3主炮的牵引版)在1000米上的直接射击时,虎王的正面装甲发生了大面积的破碎、坍塌和溃缩!这充分的说明了虎王重型坦克的装甲硬度过强但韧性极差,像鸡蛋壳一样的容易破碎!而重达25千克的BR-417B型风帽钝头穿甲弹正好扮演了“大锤”的角色!

所以虎王的装甲其实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在面对苏联人的大质量穿甲弹时简直就是一个易碎的破璃瓶!当然,虎王的装甲之所以如此易碎,是因为在战争后期德国的钼供应被盟军切断造成的,并非德国的装甲制造工艺问题。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虎王的装甲其实硬度极高韧性极差,在大质量的重型穿甲弹的轰击下极易破碎,但是对抗小口径穿甲弹时可以凭借自身的硬度撞碎弹头

虽然斯大林-3的D-25T坦克炮能有效的“砸碎”虎王的装甲,但是前提是能击中虎王;斯大林-3的火炮和瞄准镜全部校正后,其在1000米的距离上实际散布为28×21厘米,还算比较正常,但是在经过80千米的行军之后,由于机件松动在1000米的距离上实际散布就变成了41×27厘米,必须经过校正才能正常射击;如果进行200千米以上的长距离机动后,不矫正火炮肯定脱靶!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斯大林-3的乘员布置

斯大林-3的火控系统极为简单,车长有一具TPK-1型车长指挥仪,炮手有一具TSH-17型单目瞄准仪;车长用TPK-1型车长指挥仪发现目标后立即进行识别和测距,并将距离和目标类型通知炮手,然后按动指挥仪上的调炮按钮,炮塔就会以8.5°/秒的速度向车长指挥仪的方向旋转直至火炮与指挥仪的指向重合。之后炮手在根据车长的测距结果装定表尺后调整火炮射击。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斯大林-3的火控系统

斯大林-3的火控系统从设计理念上来说十分超前,车长已经具备了超越炮手操炮的能力,这是指挥仪式火控系统的雏形;但是这套火控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却十分操蛋!首先车长的TPK-1型车长指挥仪没有稳定和锁定功能,当车长按动调炮按钮之后只能自己充当人肉稳定器,死死的控制住指挥仪不丢失目标,其次TSH-17型单目瞄准仪的放大倍率和视界都很小且还不具备测距功能,炮手瞄准起来很困难。再加上斯大林-3的炮塔前后不平衡,调炮相当吃力......所以斯大林-3对1000米距离上对虎王那么大的目标,首发命中率也只有50%不到。

另外,斯大林-3的射速也很糟糕,其炮塔容积只有2.4m³,比虎王重型坦克小了2.1m³;而且斯大林-3采用的是分装式弹药,所以斯大林-3对静止目标的射速只有2发/分、对运动目标的射速只有1.8发/分,比18世纪的老式滑膛加农炮还慢!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虽然斯大林-3的火炮足以砸碎虎王,但是其糟糕的精度、火控以及射速使其在与虎王的对射中处于劣势

更为糟糕的是斯大林-3为了减轻重量取消了车长指挥塔,限制了车长的视野迫使车长在很多时候不得不把身体探出炮塔来搜索敌人,增大了车长伤亡的机率。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斯大林-3四名乘员的视野范围,可以看出车长只有300°的视野,在6点到4点方向有盲区

(2)装甲的较量——

其实在前文就已经对比的虎王和斯大林-3的装甲防护,这里仅对两者的装甲厚度和角度进行一下说明: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虎王各部位的装甲厚度及倾角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斯大林-3各部位的装甲厚度及倾角

另外,在防御能力上,相较于体型高大的虎王,低矮的斯大林-3可以有效的降低被敌人发现的距离,这就和步兵接敌后立即卧倒是一个道理;而虎王那高大的体型无疑增加了其被发现的概率。

所以斯大林-3这个“二战时期防御能力最强重型坦克”的称号无疑是名至实归!

(3)机动性的较量——

可能诸位读者都没料到的是,体重只有46.5吨的斯大林-3和体重超过68吨的虎王二者的最大公路时速都是38公里/小时;同属慢吞吞的“铁乌龟”!那么二者的机动性能否分出一个高下来呢?当然可以!

斯大林-3采用的是一台B-11柴油发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500马力(382千瓦),与之配套的是机械式固定轴变速箱,有8个进档和2个倒档;最大公路行驶速度37.7公里/小时、最大倒车速度14.7公里/小时、越野时最大能保持20公里/小时的连续行驶速度。行走装置采用了扭杆式悬挂系统和全钢负重轮,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修理,但是行驶时噪音和震动很大。

虎王重型坦克采用的是一台HL230P30型水冷汽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700马力(525千瓦),配合“奥尔瓦”401216B型机械式变速箱,有8个进档和4个倒档;最大公路行驶速度38公里/小时、最大越野行驶速度20公里/小时。行走装置采用了扭杆式悬挂系统和交错式挂胶负重轮,平稳性好到坦克乘员都不需要带坦克帽。

从单位功率上来说二者都差不多,所以最大行驶速度和越野速度都几乎相同;但是二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行走系统:虎王的整个动力系统和行走系统都继承至虎1型,而这套动力和行走系统是为45吨级的车辆而设计的,所以虎王的整个动力和行走系统都是处在“超负荷”状态!即使是虎王的理论最大时速能达到38公里/小时,但是在实际行驶中虎王的乘员几乎不敢把车速超过20公里/小时、越野时更是不敢超过12公里/小时!这一点从苏军缴获的第一辆虎王就可以看出来(当时苏军自己作死,把这辆缴获的虎王直接开回火车站,结果82公里的距离足足开了三天,平均每行驶1小时就要维护3小时)。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绝大多数损失的虎王都不是被盟军摧毁,而是因为动力系统故障而被遗弃或自行爆破

而斯大林-3只是一台46吨级的坦克(按德军的标准属于中型坦克),但其行走装置却是按50吨级的坦克设计的,所以斯大林-3的驾驶员完全不用担心超负荷的问题;设计最大时速37.7公里就可以跑到37.7公里,偶尔还可以超速跑到42公里的时速。最关键的是斯大林-3的整个动力和行走系统可靠性较高,根据苏军的统计,斯大林-3在进行200千米的长距离行军后装备完好率约为55%,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过虎王的18%!

真正的巅峰对决——虎王PK斯大林-3

斯大林-3相较于虎王在机动性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总评虎王和斯大林-3——

虎王是二战时期德国在重型坦克的巅峰之作,但是其落后的设计思想造成虎王浪费重量的问题及其严重,68吨的体重并未获得与之相匹配的装甲和火力,反倒是严重的拖累了其机动性和可靠性。只是凭借“德国制造”那优良的工艺使之能走上战场。

而斯大林-3恰恰相反:其先进的设计理念使之成为了一个“超时代”的产物,但是在战争其间斯大林-3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自己,从之后斯大林-3参加的几次战争来看,斯大林-3是一个“早产儿”,真正完善的“斯大林-3”其实是T-10和T-10M。



下期咱们做德国专题:

下期选题 (单选)
0
0%
德国黑豹 PK 苏联T-44
0
0%
德国豹1 PK 法国AMX30
0
0%
德国豹2 PK 美国M1A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