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里你觉得孔捷、李云龙、丁伟真的打起仗来,谁更厉害?

用户72879498937


《亮剑》中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丁伟、孔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结束后,都成了野战军军长。那么谁的军事能力更强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李云龙的战绩:第一是在与坂田联队的战斗中,用全团做掩护,把一门迫击炮送到了射程里,一炮打死了坂田联队长,冲出了敌人包围圈。第二,在与山崎大队的战斗中,不像程瞎子一样,正面向山崎大队冲锋,而是采用土工作业的方法,缩短攻击距离,用3600颗手榴弹解决了山崎大队,大大减少了人选伤亡。第三全歼日本军事观摩团。第四全歼山本特攻队,解放了平安县城。第五是在解放战争中用小规模的突击队,混入敌人内部,制造混乱,实行斩首行动。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李云龙用兵鬼点子多,善于出奇兵,有特种作战的概念。

丁伟在《亮剑》中出场不多(相对于主角李云龙),丁伟出场在李云龙因违抗军令被撤职后,他被彭老总调去接替李云龙的职位,可见彭总对丁伟能力的认可。我们来分析一下丁伟的能力:第一丁伟最早提出晋西北铁三角理论和国共必有一战的预想。第二解放战争时期,丁伟被调去东北,一个师就把廖耀湘一个军打得七零八落,打锦州时,丁伟就当上了纵队司令,是晋西北铁三角三人中最早当上军长的。他的部队是东北野战军攻防兼备的主力中的王牌。第三在南京军事学院毕业时,丁伟的答辩论文《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问题》,与几年后中苏关系破裂后我国北方战略防御部署如出一辙。可见丁伟战略预见能力。第四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李云龙和孔捷继续担任野战军军长的职位,而丁伟当上了大军区的参谋长。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丁伟是一名帅才。

孔捷的出场是在独立团被山本特攻队袭击后,李云龙前来接替他任独立团团长。独立团遭遇夜袭打了败仗,李云龙前来接任团长。独立团的兵一个个对孔捷依依不舍。孔捷的威望可见一斑。那我们来看一下丁伟的军事能力,第一孔捷善于决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孔捷稍一思索,便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力地支援了李云龙。

第二除了以上之外,孔捷最牛的是第二点。孔捷在独立团负伤之后,再出场的时候,已经是新二团的团长了。很明显,新二团是一支新建制的部队。孔捷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队伍拉起来,形成战斗力,也证明了孔捷的能力。第三孔捷参加了抗美援朝,带领部队参加了四次战役,可见上级领导对孔捷能力的认可。

根据以上分析判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丁伟战略预见能力强,是一名帅才。李云龙善用奇兵,是一名将才。孔捷能力稍逊一筹。





g暧昧是糖


3个主角各有特色,谈不上谁最能打,打平安那一幕,孔捷和丁伟对战局的判断都很准确。在那个战争年代,能活下来,并且在1955年授衔的将军,基本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定位的战略比较远,最后的毕业演讲,从论文就看出来了关于国防问题的,李云龙带军不错,亮剑精神,孔捷也不错看待问题很全面!李云龙打平安县城,孔捷的一个小队就拦住了日本一个纵队8小时,战斗力不一般,正儿八经打起来不好说!三个不同性格的军人。

早期李云龙强,但李云龙只适合做个师团长之类,再大了明显不适应,从他身为师长脱离师部冒险去做突击队长就可以看出来,这明显不是一个堂堂一师之长该干的……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渊也干过类似事情,身为一军统帅竟然带了几百人跑了十几里地去修损坏的鹿角,后面我们都知道了,被老黄忠砍了……丁伟、孔捷适合大兵团作战。大家都是团级建制,李云龙最强,李云龙是短兵相接的天才。大家都是军级或以上建制,丁伟最强,论战略丁伟比他这李云龙强不是一丁半点,原著里丁伟去李云龙岳父家做客与田墨轩高谈阔论李云龙只能在一边看热闹。

如果是和平年代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孔捷最强。以丁伟最先提升军长无法说明他比李云龙强。原因有二,第一,李云龙身为师长时重伤住院,这段时间不短,而这正是解放战争最重要的时刻,也是解放军发展壮大最大的时刻,这段时间李云龙如果不是住院,那么他提升军长应该早很多;其二,四野地处东北,因为东北国民党曾失控多年,而共产党却有东北抗联一直在战斗,而华北地区是蒋介石苦心经营的地方,所以东北的群众基础远远好于华北地区,解放军四野扩张的规模也远大于三野,丁伟提升的机会当然也远大于李云龙。丁伟确实很有战略眼光,属于帅才性质,但性格却远不如事实上的元帅和大将一样大度谦逊。

因此,真让丁伟为帅,却未必驾驭得了,做参谋长是最好的安排,也可见高层慧眼识珠。战略家和将才,如果统筹大局,战略家自然强很多,但同时当将领使用,战略家的战术手段却未必强于将才。丁伟也是将才,种种战功也说明了他的能力。但就战场战术能力,却也不见得强过李云龙。毕竟李云龙的指挥能力及勇猛顽强、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

没看过小说,只说电视剧,孔捷善终是能看出来的,赵刚初到独立团,李云龙不给好脸,孔捷起身握手欢迎。常乃超讲课,李云龙和丁伟扰乱课堂,孔捷没跟着。处理张白鹿的问题上,丁伟主张不打小报告,随老李自由,孔捷第一时间通知了冯楠。孔捷明显处理事情更老练,更懂人情世故,会顺势而为,能委屈自己。李云龙赵刚宁折不弯,丁伟为了彭老总,几个都没善终,只能说可惜……

丁伟是战略,李云龙是战役,孔捷是左右逢源,论打仗我选丁伟,论做人,我选孔捷,李云龙只是演主角罢了,这样的人自古以来不会有好下场,只是普通人们心目中都喜欢这样的英雄,但在帅的眼里又爱又恨,一但战争结束,和平到来,首当其冲第一个整的就是他。李云龙擅长硬仗;丁伟擅长智取;孔杰各方面都比较均衡,但是在防范突发事件貌似有点不足!!所以真要用起来,老李负责正面,老孔辅助,老丁负责攻击对方补给线……再加上《雪豹》里的周卫国的斩首行动,如果配合得当,确实可抵10w大军。


历史深度揭秘


《亮剑》里孔捷、李云龙、丁伟号称晋西北铁三角,在抗战期间三人都是129师序列下的团长,很多人都想把三人进行一下比较,看到底谁更胜一筹,本人就从电视剧上的一些细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 李云龙VS丁伟


电视剧上率先出来的是李云龙与丁伟,先从这二人谈起。李云龙被坂田围在山头上,总部要求新一团从榆家岭方向进行突围,但李云龙战场抗命被撤;这时丁伟从二分区被派到延安学习,中途彭总把他调到新一团。

  1. 在李云龙离开新一团时,丁伟送他一个骑兵营,说明丁伟注意上了这个骑兵营,他在搞副业上和李云龙一样也是一把好手,二者平局。

  2. 楚云飞把部队驻扎在大孤镇时,丁伟一看地图马上就给李云龙出了几点注意,反应速度之快,虽然李云龙也做了部署,但足以看出丁伟的军事才能,二者平局。
  3. 在南京军事学院时,丁伟透露自己在东北野战军时,曾一个师扫廖耀湘一个军,如入无人之境,在东北野战军序列中,丁伟的部队就是王牌中的王牌,而李云龙的二师在华东野战军也是王牌,在赵庄阻击战中,他生生地把邱清泉兵团下辖的五军阻挡在赵庄。二者平局。
  4. 毕业论文时,李云龙的论文方向还是丁伟想的,丁伟的答辩论文《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问题》,格局很大,而后来也正如他所预料的,学问学时丁伟胜。
  • 李云龙VS孔捷

  1. 李云龙与坂田联队对战直接把坂田联队直接灭掉,其中有一点原因就是给独立团的孔捷与政委报仇,说明之前孔捷败于坂田,这一局李云龙胜。


  2. 山本特战队在杨村把孔捷打的落花流水,这也是孔捷被撸的原因,李云龙在后来的战斗中率领独立团把山本灭在平安县城,同样一支部队,结果不同,这一个局李云龙胜。
  3. 在一次晋西北铁三角聚会中,李云龙说自己有8个营的兵力,孔捷当时眼睛瞪得老大了,直呼李云龙发财了,而丁伟是笑笑不语,说明丁伟也有这么多人,从这一点上孔捷不如二人。
综上:最强丁伟,其次李云龙,最后是孔捷。

坚持原创,我是剧空间,欢迎大家关注!


剧空间


《亮剑》作为当下热度经久不衰的电视剧,也不断引发着激烈的讨论。在这部抗日战争占了很大篇幅的电视剧里,晋西北“铁三角”不得不提。

在铁三角中,李云龙、丁伟以及孔捷,作为同班出身的将领,在带兵打仗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能力上也相差不多,最后都成为我国的开国上将。

但是,三人毕竟不是三胞胎,肯定有诸多的不同,再加上在不同环境下摸爬滚打,三人的指挥风格和指挥能力肯定是有差别的!

那么,李云龙、丁伟和孔捷三人,在指挥能力上到底孰高孰低呢?静夜史认为:

三人指挥能力不相上下,但是擅长领域各有侧重。三人的区别简单说来就是:李云龙适合指挥特种小分队作战,孔捷适合带领一个团冲锋,而丁伟则适合统帅一个大兵团机动!

1、李云龙单刀直入

李云龙大别山穷苦人家出身,上过几天私塾,学历等于文盲,从14岁参加革命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学习,所以李云龙没有机会接触到更高水平的军事理论。

所以,李云龙的军事指挥艺术是从战火中淬炼出来的,通过一次次死里逃生的磨盘滚打,李云龙领悟到了战争的真谛。

相比于孔捷和丁伟,李云龙脾气火爆,做事果断利落,这使得李云龙的部队恬然地嗷嗷叫。

在李云龙的作战生涯中,多次出现单刀直入,通过小部队突击取得战争胜利的案例。比如在第一集苍云岭阻击战中,李云龙掩护炮兵突击,一炮干掉坂田联队指挥部;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的过程中,李云龙带领一营伏击鬼子的观摩团;在解放战争中,李云龙带领侦察连向敌后猛烈穿插,在和楚云飞的狭路相逢中差点壮烈牺牲。

从《亮剑》就能看出,李云龙有着严重的个人主义倾向,这虽然可以保证部队嗷嗷叫,更有战斗力,但是在面对大部队的统一协调时,李云龙的指挥弱点就暴露了,那就是不擅长指挥大兵图作战。

在解放战争中,李云龙和国民党军搅在一起,敌我难分,最后李云龙拔得了头筹,但是这种打法太过冒险。

在小说《亮剑》中,南京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报告上,李云龙阐述的,不是《亮剑》精神,而是特种作战的军事理论,这和李云龙在晋西北和山本一木的交锋中得到启发。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李云龙还组建了特种分队,渗透到金门岛对楚云飞部展开了猛烈打击。

所以综上来说,李云龙爆发性强,最适合指挥特种小分队作战!在特种部队指挥上,李云龙完胜孔捷和丁伟。

2、孔捷中规中矩

在晋西北铁三角中,孔捷是最不显眼的一个,也是公认的能力最差的一个。

但是,孔捷作为和李云龙同班出身的战士,也是个火爆脾气,从他提刀剁手指感谢李云龙就能够看出来。

和李云龙以及丁伟不同,孔捷带兵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有“情”。

虽然孔捷被李云龙称为“孔二愣子”,但是孔捷却是三个人之中最有情有义的人。在丁伟杳无音讯,赵刚和李云龙先后自杀后,孔捷承担了抚养李云龙和赵刚孩子的责任。

在电视剧《亮剑》中,孔捷因为独立团受到山本特工队的偷袭而被撤职时,孔捷因为没有机会给政委报仇而伤心落泪。

在孔捷离任前,团部战士不让孔捷走,其中那个经常客串的战士说孔捷在他入伍第一天就认识他,这说明孔捷体恤下属,因此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

类似的有情还体现在孔捷在黑云寨对谢宝庆说的话,堪称推心置腹。而在军事学院学习时,针对李云龙的出轨行为,孔捷打了小报告,做了费力不讨好的活。

可以看得出,孔捷是三人中最有情有义的人,如果说李云龙以“势”带兵,丁伟以“智”带兵,那么孔捷就是以“情”带兵。

这种带兵策略没有问题,尤其是在血火横飞的战争年代,这种领导更亲切。但是一旦部队规模扩大,孔捷就不可能对所有人有“情”了。所以,这注定了孔捷也和李云龙一样,不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孔捷在朝鲜战场上一个师没有干掉美军一个营的作战,固然有双方装备的悬殊,指挥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孔捷最适合的,是带领团级单位,在抗战期间,孔捷的新二团同样是强悍的武装!

3、丁伟格局高远

在晋西北铁三角中,丁伟的综合素质是最强的。

丁伟出场时,是在去延安学习的路上,这说明丁伟能力突出,上级有意培养。

在晋西北期间,丁伟率先提出晋西北“铁三角”的构想,以三个团的品字形布置,胜抵十万雄兵。并且丁伟也预感到抗战胜利后国共迟早都有一战,所以丁伟是三人中看得最远的!

丁伟在全剧中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在军事学院毕业论文报告中,丁伟在两大国友好的大氛围中,率先提出苏联可能是未来对我国威胁最大的国家,并据此提出了国土防御的大纵深战略。

丁伟的预言在1969年不幸得到了验证,这说明丁伟眼光独到,是个谋略性将领。

丁伟的思维,是在去李云龙家做客期间和田墨轩吃饭期间田墨轩提出的,丁伟接受并将其完善,这说明丁伟虽然也是个大老粗,但是有超强的学习能力。

丁伟的报告,在当时可谓是惊世骇俗,由此可见丁伟的胆识非同一般。在小说中,丁伟最后在反右倾斗争中被逮捕,后被下放,这说明了丁伟的宁折不弯。

在军事指挥上,丁伟在抗战胜利后出关到东北,跟随林总参加了一系列战役。在东北,丁伟的部队迅速壮大,创造了一个师横扫廖耀湘一个军的记录,这说明丁伟已经具备了大兵团作战的能力,远远走在了李云龙和孔捷的前列!

在现代战争中,丁伟的指挥能力无疑是最强的,因为有句成语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现代战争需要的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优秀将领,丁伟无疑是铁三角中最适合的!


致青春剧场


孔捷、李云龙、丁伟这三人作为《亮剑》里的铁三角,能力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但是真要打起仗来,他们三个人带队作战的能力还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他们三个人是各有千秋。

如果要分个类的话,我觉得李云龙适合打小规模战役,丁伟适合打大规模战役,而孔捷则最擅长打系统战争。李云龙的鬼点子多,在各种游击战和小型战争里面屡屡得手,敌人根本不知道他要耍什么花招,另外他打战是三个人里最勇猛最不怕牺牲的,所以他也最有亮剑精神,敌人也最怕这样的对手。

丁伟其实更像是一个军事战略家。他在打战的时候尤其擅长运筹帷幄统筹大局,是个考虑事情非常谨慎全面的将领,过往的很多场战争也证明了他的非凡能力。在李云龙被炒鱿鱼的时候,丁伟就是被派来接替他的,由此就可以看到他的能力一定不差。但是论勇猛论让士兵服气,还是李云龙更突出。

孔捷这人更适合在和平年代平顶战乱,他在防范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力稍有不足,而且带兵打战的能力都不如李云龙和丁伟。不过孔捷有一个最为突出的优点,就是会做人会来事,这是其他两个人不具备的,所以在后来李云龙遭遇各种磨难的时候,孔捷却可以安然无恙,他是活得最舒服的一个人。

所以总的来说,带兵打战还是李云龙和丁伟比较厉害,孔捷就中规中矩很难出奇制胜。如果一定要出个排名的话,我觉得李云龙最为出色,丁伟次之,孔捷排在最后。但是说实话,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李云龙和赵伟他们能像孔捷那样,打战可能没这么厉害,但是没那么直性子,最终能够安然过好一辈子。

多读书多看报,就关注“查娱日爆”。

查娱日爆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话题,铁三角三个人当中,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色,而他们的特色不是其他人能够替代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从众多革命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军事将领。

李云龙有他独特的性格,所以他才能在团长的位置上几上几下,却始终可以在随后受到重用。



丁伟也有他特殊的视野,所以经常可以在各个战斗节点受到重用,他也是铁三角当中,在解放战争里唯一一个从东北打到南方的师长,可以说打遍了大半个国家。

而孔捷也同样有着他的深藏不露,不求特殊但却求稳,这样的主官也许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但在关键时刻,他却往往发挥着最稳定的输出。所以曾经因为败仗而险些被领导罚为马夫,但转瞬之间就撤销处罚,又继续留在原部队立功赎罪。因为上级领导更清楚他的价值所在。

他们三个人当中谁是最好的,也许很难分的清答案!但以笔者的个人观点,个人很看好丁伟的能力。



当1940年的百团大战战场,李云龙还在为着新一团迫击炮炮手柱子打光了几十发炮弹而大发雷霆的时候。与他同一级别的丁伟却在三分区组建了高达3000人的八路军加强团,人数规模几乎是新一团的3倍。加上随后用骑兵连连长孙德胜换走五挺轻机枪,显然丁伟也是一个"敛财"高手。而丁伟的能力也在随后的战争中达到了效果,再接下来发生的岗村宁次对晋西北地区展开的扫荡中,丁伟接手的新一团是铁三角三个团中唯一一个只付出了较少损失,却成功突围的团队。这不光取决于丁伟的军事能力,也取决了新一团当时所拥有的武器装备。

尽管事后三个人聚会开玩笑,李云龙扬言丁伟来到新一团都是捡现成的,但事实上丁伟接手新一团是在1940年,遭遇日军大规模扫荡已经是1942年年初的事(左权参谋长在1942年五月牺牲)。将近两年的时间,以丁伟的能力恐怕早就对新一团的武器装备进行了更新换代,正如他后来所说,突围的时候新一团一亮家伙,疯狂的活力覆盖直接就让日军傻了眼,一天之内新一团就冲破日军三道封锁线。



尽管丁伟没有跟孔捷一样进入朝鲜战场,但由于他是最早进入东北的部队,也是最早与苏联人打交道的高级将领,随后更随着四野部队打遍了大半个天下,足够的战争经验、对外部清晰的战争视野也让丁伟意识到中外在军事对比和军事战略上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多年后孔捷在军事学院的宿舍里提到自己在朝鲜指挥一个师围攻美军一个营,最后却让其突围的时候,李云龙一脸的不屑,而旁边的丁伟却沉默不发一语。显然他虽然没有上过朝鲜战场,但在早就听闻苏联红军半个月内围攻歼灭百万日本关东军的战绩,就已经让他意识到了欧美军队与我们之间的惊人差距。

所以在毕业论文上,他才做出了那篇经典的答辩,可以说在大战略格局上,丁伟比谁都要具备价值!


辽宁资深球迷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看《亮剑》第八回。

从原著的角度出发,更深入。

李云龙,孔捷,丁伟是晋西北大名鼎鼎的铁三角

丁伟担任新一团团长

在电视剧中,丁伟很早就出现在了晋西北。

他本来是要到延安学习的,可就是因为李云龙在战场上公然抗命,副总指挥一气之下就把李云龙撤了,新一团的团长职务就空了出来。

于是丁伟就恰逢时机地出现了,首长要他来接替李云龙,担任新一团的团长这就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而且丁伟在去见的首长的途中,遇到敌人,所展示出来的胆略和智慧那也不是一般指挥员有的。

孔捷担任新二团团长

在电视剧中,孔捷出现就是败军之将。

李云龙本来是在被服厂当厂长,但正是因为孔捷打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大败仗,所以旅长又是在一气之下把孔捷降为了副团长,然后临危授命李云龙为独立团团长。

事后调查得知,原来偷袭独立团的是山本一木的特工队,所以孔捷也算输得情有可原。

上级也知道孔捷受了委屈,于是在他打山崎大队受伤痊愈之后,就没有让他再回独立团,而是直接任命他为新二团团长。

李云龙担任独立团团长

在电视剧中,李云龙起初还不愿意当这个团长,话中还满嘴的委屈。

直到旅长出现在被服厂大喊一声,李云龙一下子就认怂了。

其实李云龙天生就是喜欢打仗,但是他不想去独立团,想回他的新一团去。

要知道新一团在他的手下,那可是嗷嗷叫的主力团。

而独立团才吃了败仗,现在让他去收拾烂摊子,他有些不情愿。

但是旅长一生令下,李云龙不干也得干,他的闹情绪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想在旅长那里要好处罢了。

丁伟,孔捷,李云龙真的是有缘分

如果没有李云龙在新一团被撤职,就没有丁伟到新一团任职;

如果没有孔捷吃败仗,也就没有李云龙去独立团当团长;

如果没有丁伟的新一团和孔捷的新二团与李云龙的独立团的布防形成三角之势,那么李云龙后来打平安县城的结果恐怕就要改写了。

正是他们晋西北铁三角的惺惺相惜与默契,让这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孔捷,李云龙,丁伟真打起仗来谁更厉害?

李云龙与孔捷对比

  • 在原著中,孔捷和李云龙都是大别山人,两人是从当战士开始就在一个班了。

两人无论是从性格和阅历来说都是相似的,都是听见枪响不要命的人,也是互相看不上对方,不服对方的人。

有一次在战场上,孔捷受了重伤眼看就美救了,李云龙冒死把孔捷从火线上背下来。

结果伤愈后的孔捷非但不感谢李云龙,还要与李云龙做个了断。

  • 孔捷要与李云龙了断的原因也是很奇怪,那就是他不愿意欠人人情。

孔捷也是下得起手,拿着把大刀就要剁自己两根手指,李云龙见此情景,连忙举手投降,给足了孔捷面子。

从此之后,李云龙和孔捷才成了好朋友,成为了生死之交。

所以要论打起仗来,到底谁厉害,那还真需要细细梳理一遍,反正他们都不是省油的灯。

  • 李云龙在新一团当团长的时候,新一团的战斗力应该比孔捷所在的独立团强;

李云龙在独立团当团长的时候,独立团的战斗力应该比孔捷所在的新二团强。

李云龙的独立团打平安县城的时候,独立团的战斗力应该比孔捷的新二团强;

如果不是李云龙为给和尚报仇,灭了黑云寨,导致连降两级,很大可能李云龙在那个时候就是旅长了,毕竟那时他拥有一个师的兵力。

  • 李云龙所提倡的“亮剑精神”,那就是敢于和比自己强的敌人正面对决:狭路相逢勇者胜!

李云龙的战绩是极其辉煌的:他曾经率领一个营用白刃战的方式灭了同等兵力的日本关东军,震惊了八路军总部和第二战区,甚至南京。

日军投降那年,楚云飞想尽办法要留住李云龙,却未能留住。

在楚云飞的眼中,整个晋西北最大的威胁就是李云龙。

  • 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李云龙还是团长。

后来是华野的粟裕将军听说了李云龙,想方设法地从中野刘司令员那里要到了李云龙。

开始粟裕将军给李云龙一个副师长当,结果李云龙不干,他说要当就要当师长,结果粟裕将军就凭着李云龙的战功,一拍桌子直接给了李云龙一个师长。

  • 李云龙的二师那确实了得,在赵庄阻击战中,他生生地把邱清泉兵团下辖的五军。

这个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当时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精锐中的王牌阻击在赵庄,没有让五军前进一步。

如果不是李云龙在接下来碾庄的战场上受伤住院,相信李云龙还将继续续写他的辉煌战绩。

  • 孔捷比起李云龙来说,他的优势就在于他一直没有离开战斗,一直都在部队。

抗战胜利后,孔捷就率部队出关,加入了东北野战军。

三年的解放战争,孔捷的部队参加了所有的重大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等。

他一直从松花江打到了海南岛,成了军长。

  • 特别是他的运气还不错,他和李云龙的老师长亲自点名让他参加了抗美援朝。

至于老师长为什么没有让李云龙参加,应该是因为李云龙要固守福建吧。

后来孔捷在南京军事学院又遇到了孔捷,两人一见面就开始你一拳我一骂的寒暄。

孔捷认为当时如果拿独立团和新二团一起拉出来练练,新二团也不是吃干饭的。

李云龙说:那会儿在晋西北就数独立团第一,新二团我一个营就收拾了。

  • 虽然李云龙是有些吹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那时的晋西北李云龙确实比孔捷能打。

而孔捷后来能与李云龙平起平坐,还是全靠他的运气与性格。

孔捷不像李云龙那样容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

这是孔捷的长处,李云龙拍马都学不了。

但如果光论打仗,孔捷应该不是李云龙的对手。

李云龙与丁伟对比

  • 在原著中,丁伟军长是来自于四野。

丁伟的资历与李云龙不相上下,都是红军时期的老战友。

但是丁伟的军职可比李云龙高,早在打锦州的时候,丁伟就已经当上了纵队司令。

丁伟的个性与李云龙也是差不多,都是听见枪响不要命的家伙。

  • 丁伟喜欢打仗,没仗打的时候也喜欢琢磨打仗。

他天不怕地不怕,打起仗来咬住敌人就不松口,一旦和敌人接上火,那就是野司的林总也拿他没有一点儿办法。

在辽沈战役的最后一仗,丁伟就率领一个师咬住了廖耀湘兵团,以一个师的兵力向有几个军的廖耀湘兵团发起攻击,犹如无人之境。

  • 在东北野战军序列中,丁伟的部队就是王牌中的王牌,攻守兼备。

当然他比起李云龙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不是大老粗。

丁伟在参加红军之前就念完了初中,这在当时,他就是红军中的大知识分子。

但是他却一直没有搞过政治工作,而是一直打仗,从排长一直干到了军长。

总结丁伟,李云龙,孔捷打仗能力

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铁三角中,丁伟的打仗能力是最强的。

  • 这不光是因为他曾经指挥过一个纵队,还因为他的思路是最开阔的,特别善于逆向思维。

他在南京军事学院的论文:在当今世界的战略大格局下,我国领土防御重点问题,就说明了这一切。

相比起李云龙的《论冷战时期的特种作战》,丁伟的格局要大许多。

李云龙在这三人中,战斗力是居中的,而孔捷只能委屈排在末尾了。

  • 这并不是说孔捷的能力不行,而是相比起丁伟和李云龙,光论打仗来说,他还是要差一些。

李云龙后来在他的军里建成的那支特种部队就在金门立了大功。

而多年后孔捷在中苏边境上,也为国守住了国门。

时事造就英雄,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深度解读《亮剑》第八回。


宇哥带你读原著


李云龙是‘单点突破’,他是一把剑,能够直插敌人心脏。是攻城掠地的首选将领。

丁伟是战略家,他总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看待形势,是统筹大局者。是治世之能臣。

孔捷是‘李云龙’和‘丁伟’的结合体,单论军事比不上李云龙,单论格局则比不上‘丁伟’,但是正因为他能将两者融合,所以在我看来,孔捷的综合评分最高。

因为李云龙作战能力强,所以不管是一开始部队突围让李云龙殿后,还是临时调派李云龙围剿误闯入军事腹地的日军,亦或者是后来攻打平安县城,以及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你会发现李云龙都在一个关键的破局点,‘难啃的骨头’好像都交给了李云龙。

这也正符合《亮剑》精神的要旨:“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故而李云龙放在战争时期,纵使犯错不断,可也总能功过相抵。

彭老总有一句话说:“你去翻翻看,李云龙立的功和犯的错,几乎一样多”。

李云龙和当兵打仗的人还算处得来,但是和耍弄政治手段的人相比,功力明显不够。

后来,全国解放后,同李云龙共事参谋直言说到:“放在以前有仗打,别人还不敢拿你老李怎么样,但是现在没仗打了,你可就要处处小心咯”。

李云龙是军事上的天才,但是他的性格也决定了最后的悲剧。

丁伟,也是一个很值得一说的人物。在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之前,他和李云龙、孔捷聚餐的时候,丁伟就说过,他们三方互成犄角,哪一方有战,不用请示,另外两方主动帮忙。

所以他后来才能果决的把桥炸了,李云龙要是对这两兄弟没有一点底,怎么会真的把自己的兄弟全部投入战斗呢?丁伟那么一说,他们三方在潜意识中就达成了共识。

后来李云龙的岳父田墨轩先见之明,说到前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李云龙很是愤慨,怎么可以居心否测怀疑‘老大哥’会图谋不轨。

但是,丁伟听进去了。

所以后来他的‘毕业论文答辩’——《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就直接把矛头指向前苏联。以致当时很多考官不满,现场提醒丁伟要注意自己的言论。

丁伟曾经说过要是不打仗了,反正两袖清风、一身轻松,就想四处游览。后来因为不满当局对于罗瑞卿的批判,直言不讳,甚至当场破口大骂,然后就被撤职了。

李云龙后续也自嘲自己就是一个懦夫,没有丁伟那样的气概。

后来丁伟就此消失,没有再出现过。

我觉得他真如之前所说那样,就像在火车站碰到段鹏那样,一了百了,云游四海去了。

后来孔捷在被委派到中苏边境的时候,战争一触即发,不由感慨,当时丁伟的见解确实真知灼见,洞若观火啊。

与李云龙一样,无论是西北铁三角的一员,还是一开始担任彭老总的近身防卫团,孔捷也总放在关键位置。而且后面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苏交恶,孔捷都参与了,而也因为在前线,避开了国内‘乌烟瘴气’的那些年。

从后续军事的调配中,可以发现,上级更喜欢派遣孔捷这样的人去前线打仗。孔捷也许打仗鬼点子比不上李云龙,但是他看得更远一点,也更懂得与各方的交涉。

之前黑云寨谢宝庆,本来也是孔捷收编的,要知道谢宝庆是抢了国民党物资的,后续国民党派人讨要物资,也是和孔捷谈判,而不是跟李云龙谈判。

怎么说呢,孔捷比李云龙更识大体一点,或者说更懂政治一点吧。

就像岳飞,虽然在沙场所向披靡,可是却免不了皇帝听信小人谗言,最后被赐一死。

而郭子仪胸有沟壑,知进知退,所以善始善终。

孙子说:“兵法不是求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

军事上的百战百胜,类似李云龙那样酣畅淋漓的斩杀决战固然吸引人,但是像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从此蜀汉元气大伤、李牧一战定乾坤,使匈奴十几年不敢再犯,类似这样的军事将领,才更值得推崇,军事作战也更有艺术性。

因为当兵打仗的人不是人人都会成为李云龙,更多人是李云龙手下冲锋陷阵的小兵。


行客牧花


从单纯的指挥才能上来看,李云龙打起仗来还是最厉害!



1.李云龙: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没有读过书,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天生对战争就有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有文化的人拿过来军用地图,刚上来还要研究研究呢。李云龙一个泥腿子出身,看军用地图那是看的明明白白儿的。李云龙指挥战斗从来就不遵循什么权威和条条框框。这就好比一个画家,胸有成竹,笔下自然有神。灵活,是李云龙指挥战斗的一大特点,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别人打突围,李云龙能打出来一个反冲锋。会练兵,也是李云龙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训练投弹能手”、“摔跤吃肉”、“实战拼刺刀”都是李云龙别出心裁的训练方法。单个士兵的素质提高,无形增加了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还有很多,篇幅有限到此为止。



2.丁伟:新一团团长丁伟,也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但是在《亮剑》的剧情中,我们没有正面看到丁伟指挥什么战斗。唯一的一次侧面描写丁伟指挥战斗的故事情节就是,阻击增援平安县城的日本部队。从这一段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丁伟指挥战斗还是有一套的。可是相比之下还是比较保守一点。具体说说,当发现日军打算从防区通过时,丁伟敏感的意识到,这是一股执行增援命令不恋战的敌人,进而根据方位判断出了原因,于是果断命令进行阻力。但是,当部队遭受损失以后,丁伟明显受制于权威了,担心损失太大有可能会受处分。虽然最终也圆满的完成了阻击任务,但是那是在旅长下达了命令以后,从这点上,也反应了丁伟的纪律性是比李云龙强,但是这也无形之中限制了丁伟才能得发挥。


3.孔捷:新二团团长孔捷,客观地说指挥能力也不错,但是比李云龙的水平还差一大截呢。具体表现在,孔捷的独立团被日本特种兵袭击后,李云龙在接到命令,代替孔捷担任独立团新任团长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首先孔捷的部队警惕性不高,才让日本人钻了空子,说明孔捷带兵纪律性还是有些欠缺。另外,李云龙也明确给孔捷指出来了,夜战是八路军的强项,孔捷的部队没有发挥出来。也说明在战士的军事素质上是不足的,尽管孔捷说牺牲的战士都是倒在冲锋的路上,但是这只能说明战士勇敢而已,并不能说明战斗力强是吧。如果从这个细节上来看,孔捷的综合水平比李云龙差很多。

这样来看,著名的《亮剑》中的“铁三角” 如果真打起来的话李云龙最厉害,丁伟能排个第二,孔捷第三吧。


渔乐鸿晨


《亮剑》中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丁伟、孔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结束后,都成了野战军军长。那么谁的军事能力更强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李云龙的战绩:第一是在与坂田联队的战斗中,用全团做掩护,把一门迫击炮送到了射程里,一炮打死了坂田联队长,冲出了敌人包围圈。第二,在与山崎大队的战斗中,不像程瞎子一样,正面向山崎大队冲锋,而是采用土工作业的方法,缩短攻击距离,用3600颗手榴弹解决了山崎大队,大大减少了人选伤亡。第三全歼日本军事观摩团。第四全歼山本特攻队,解放了平安县城。第五是在解放战争中用小规模的突击队,混入敌人内部,制造混乱,实行斩首行动。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李云龙用兵鬼点子多,善于出奇兵,有特种作战的概念。

在电视剧中,丁伟很早就出现在了晋西北。他本来是要到延安学习的,可就是因为李云龙在战场上公然抗命,副总指挥一气之下就把李云龙撤了,新一团的团长职务就空了出来。于是丁伟就恰逢时机地出现了,首长要他来接替李云龙,担任新一团的团长这就是对他能力的肯定。而且丁伟在去见的首长的途中,遇到敌人,所展示出来的胆略和智慧那也不是一般指挥员有

孔捷担任新二团团长在电视剧中,孔捷出现就是败军之将。李云龙本来是在被服厂当厂长,但正是因为孔捷打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大败仗,所以旅长又是在一气之下把孔捷降为了副团长然后临危授命李云龙为独立团团长。事后调查得知,原来偷袭独立团的是山本一木的特工队,所以孔捷也算输得情有可原。上级也知道孔捷受了委屈,于是在他打山崎大队受伤痊愈之后,就没有让他再回独立团,而是直接任命他为新二团团长。

所以总的来说,带兵打战还是李云龙和丁伟比较厉害,孔捷就中规中矩很难出奇制胜。如果一定要出个排名的话,我觉得李云龙最为出色,丁伟次之,孔捷排在最后。但是说实话,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李云龙和赵伟他们能像孔捷那样,打战可能没这么厉害,但是没那么直性子,最终能够安然过好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