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肥料可调整酸化的土地,让作物生长得更好?

林道锐


能解决酸化土壤的肥料有很多,首先我们今天来讲一下土壤为什么会出现酸化?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来供应给树体和果实。我们会人为的为植物添加一定数量的各种元素。在使用时,由于有些作物是不可移动的,肥料滥用,大量使用化学肥料而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复合肥和很多的酸性有机肥等酸性肥料都可以引起土壤酸化。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很多肥料都带一个“酸”字的肥料,多数都是酸性的。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陆地种植酸化土壤还差一点,因为在下雨时还可以通过雨水浇水,带走一部分酸性,但是大棚种植,酸化的土壤就很难处理。


解决酸化土壤的根本是要改变施肥的观念。比如大量元素使用时要减少或者不使用复合肥,大量元素可以用更高效,无残留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来代替。大量元素水溶肥用量很少,无残留,吸收利用率还高,这样才会减少污染源。

改良酸化土壤正常情况下,我们有很多的解决方案。一般可以使用矿物质的土壤调理剂,多数都是碱性的,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还可以缓慢释放中微量元素,让植株得到更好的补充。改良酸性土壤还可以使用一些碱性肥料。比如草木灰,草木灰现在市场上多数都是生物电厂燃烧木柴,秸秆剩下的下脚料。草木灰也是碱性的,对于解决酸化土壤也有很好的效果。



解决酸化土壤以前农民的老办法,就是使用石灰来调节。石灰虽然可以调节酸性土壤,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会损害土壤中的氮肥,让氮肥缺失。石灰过量使用石灰也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现在已经不建议再使用石灰改良土壤了。


土壤大管家


哪些肥料可调整酸化的土地,让作物生长得更好?


乡鉴为您答疑解惑。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想要农作物生长好,起码要保证土壤要适合作物生长。近年来,农业生产中多施化肥、少施有机肥;偏施氮肥、少施钙、镁等中微量肥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会导致土壤酸碱性失衡,尤其容易引发土壤酸化现象。咱们多数普通农民朋友,或许并不了解自己的施肥不合理会降低土壤质量,并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

下面,笔者就聊聊什么是土壤酸化?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或调节土壤酸化?


一、什么是土壤酸化

在我国,土壤酸碱性的分布规律大致为:由南到北,土壤由酸性逐渐过渡到碱性。

咱们知道,判断一种溶液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主要取决于该溶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谁高。如果氢离子溶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溶度,这种溶液就城酸性;反之则呈碱性(若两者浓度相等呈中性)。判断土壤的酸碱性,也是这样的方式。

土壤酸化,并不是指酸性土壤。简单来说,土壤酸化是指土壤由之前的某种状态,转变为氢离子浓度增加、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的一种状态,即土壤酸性程度的一种变化。比如,由弱酸性土壤变成酸性土壤,就是土壤酸化。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多为弱酸性土壤,更容易出现土壤酸化现象。

二、土壤酸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

造成土壤酸化的原因有多种,像是工业废气随意排放引起酸雨;区域长期集中大量降雨造成土壤中有机质、碳酸盐等可溶性化合物流失;长期大量施加氮肥、忽视有机肥,造成土壤养分失衡等。其中,不合理的施肥方式是导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土壤酸化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土壤酸化能造成土壤板结,让植物根系发育不良、下扎困难,导致植物容易出现倒伏、老小树等现象;使得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率降低,造成“虽然大量施肥,却不见得农作物长势良好”现象,具体表现出植物缺素症状严重,生长慢、病害多、产量小;土壤酸化还会造成土壤中固氮细菌、氨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减少,既影响土壤养分的良性循环,还影响农作物产量。

三、如何预防或调节土壤酸化?

咱们普通农民调节土壤酸化,最主要的措施还是要合理施肥。

首先,施加化肥和有机肥要合理。农村有着丰富的有机肥资源,像是猪粪、牛粪、鸡鸭粪、养粪、草木灰等都是很好的有机肥,它们廉价且好用。就草木灰而言,它含有丰富的碱性离子、钙元素,既能起到调节土壤酸化的作用,还能向土壤补充钙素,一举多得。因此,在农业生产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适当控制化肥施入量。

其次,施加化肥与化肥要合理。要按照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一般来说农作物生长前期可适量增施氮肥,但在生长中后期就要增加钾、磷、钙、硼等肥料的施入量,且要严格控制氮肥追施量。另外,有条件的农户,可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当季种植的农作物类型,土壤中缺什么就重点多施什么。

最后,重视生石灰的撒施。

对于酸化的土壤,可以秋收后整地时,每亩撒施100-300斤的生石灰。根据土壤酸化程度确定生石灰撒施量,酸化程度高可以适当多撒施。


乡鉴


土壤酸化后,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都造成重大影响,那么如何通过肥料来调整酸化的土壤,让作物生长的更好呢?其实土壤酸化的调整,不外乎通过调整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性质,让它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酸性土壤如何通过肥料来改良的问题。

1、酸性土壤物理性的改良

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善酸性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得土壤变得松软和稳定,进而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及保水保肥能力。而且有机质还可以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使酸碱反应缓和。

2、酸性土壤化学性的改良

土壤的酸性会使作物生长不良,又具有固定磷养分的不利作用,导致土壤中作物可吸收的有效磷缺乏,所以在酸性土壤中应多施磷肥补救。其他养分如钾、钙、镁等也容易缺乏,而铁、锰、铝等有容易过多。

通过施用石灰(石灰石粉最为经济,生石灰、消石灰也可施用)中和其酸性。但注意避免施肥用石灰过量,反而有害,并应充分配合无机及有机肥料,以防因施石灰后,作物生长过分消耗土壤肥力。

3、酸性土壤微生物性的改良

通过施用微生物菌肥,增加土壤的有益微生物,通过微生物改良土壤和减少土传病害对作物的影响,也是改良酸性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有机肥、无机肥以及微生物菌肥三管齐下,在保证作物生长不受到影响的同时,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使得土壤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


新农鸣


举措一:因土因作物需求来测土配方施肥,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能有效的防止土壤酸化。只需施用氮肥时,用碳酸氢铵代替尿素。只需施磷肥时,用钙镁磷肥代替过磷酸钙。都可以减轻土壤酸化。举措二:施用石灰,一调酸二补钙。最便宜的碱是石灰,具体措施是:秋收后,把地里的秸秆杂草收拾干净,亩撒生石灰250~300公斤,或者是春播前一个月,人工或机械起垄后,沟内亩撒生石灰100~150公斤。施用后都要翻耕、耙匀,等下一两场透雨后,才能播种。稍微贵点的治理措施就是施用土壤调理剂——钙镁矿质肥,每亩随肥料基施50~75公斤,施后多浇水,充分保证墒情。举措三:用地里的秸杆和田边地角的杂草薰制火粪,也是治理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火粪呈碱性,含钾较多,有调节土壤酸碱度和补钾作用,土家农民就是靠施用火粪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和钾素平衡。举措四:增施有机肥,平衡土壤酸碱度。通过在恩施下坪、邬阳土壤酸化的地块施用猪栏肥做实验,发现玉米根系在猪粪中盘来绕去,不往土壤中钻,说明植物喜欢有机肥,而不喜欢酸化的土壤。举措五:用地膜或草覆盖作物,能减轻降水对土壤的冲刷,降低土壤中碱性盐基的淋溶,是防止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