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老祖,那么六耳猕猴的师父是谁呢?

纤城浪子


六耳猕猴为什么不怕如来佛祖,他真正的师傅到底是谁?

六耳猕猴在《西游记》中是假孙悟空,神通与孙大圣一般无二,变化成孙大圣后,观音、照妖镜等皆不能识,传说的四大灵猴之一。后被如来佛祖说破原身,被悟空一棍打死。

在《西游记》原著五十八回中有一段如来佛祖的话: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

《西游记》还有一个镜头是,真假悟空在找到如来佛祖后,有一段对话也很有意思:

如来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菩萨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所以在原著《西游记》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六耳猕猴的真实身份和师承何处。

我们知道,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是谁啊,他可是如来佛祖的师弟。菩提祖师教出了孙悟空,但试想一下还有谁能教出六耳猕猴这么厉害的徒弟呢?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如来佛祖说,六耳猕猴能知千里之外之事,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所以他的本领的来源就不足以为奇了。

但是另一个问题就来了,他的金箍棒是哪里来的啊……

在《西游记》七十五回中记载到:

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

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

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藏人难见。成形变化要飞腾,飘爨五色霞光现。

老孙得道取归山,无穷变化多经验。时间要大瓮来粗,或小些微如铁线。

粗如南岳细如针,长短随吾心意变。轻轻举动彩云生,亮亮飞腾如闪电。

攸攸冷气逼人寒,条条杀雾空中现。降龙伏虎谨随身,天涯海角都游遍。

曾将此棍闹天宫,威风打散蟠桃宴。天王赌斗未曾赢,哪吒对敌难交战。

棍打诸神没躲藏,天兵十万都逃窜。雷霆众将护灵霄,飞身打上通明殿。

掌朝天使尽皆惊,护驾仙卿俱搅乱。举棒掀翻北斗宫,回首振开南极院。

金阙天皇见棍凶,特请如来与我见。兵家胜负自如然,困苦灾危无可辨。

整整挨排五百年,亏了南海菩萨劝。大唐有个出家僧,对天发下洪誓愿。

枉死城中度鬼魂,灵山会上求经卷。西方一路有妖魔,行动甚是不方便。

已知铁棒世无双,央我途中为侣伴。邪魔汤着赴幽冥,肉化红尘骨化面。

处处妖精棒下亡,论万成千无打算。上方击坏斗牛宫,下方压损森罗殿。

天将曾将九曜追,地府打伤催命判。半空丢下振山川,胜如太岁新华剑。

还有在八十回中也记载到:

鸿蒙初判陶钅容铁,大禹神人亲所设。湖海江河浅共深,曾将此棒知之切。开山治水太平时,流落东洋镇海阙。日久年深放彩霞,能消能长能光洁。老孙有分取将来,变化无方随口诀。要大弥于宇宙间,要小却似针儿节。棒名如意号金箍,天上人间称一绝。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细能生灭。也曾助我闹天宫,也曾随我攻地阙。伏虎降龙处处通,炼魔荡怪方方彻。举头一指太阳昏,天地鬼神皆胆怯。混沌仙传到至今,原来不是凡间铁。

所以说金箍棒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六耳猕猴的金箍棒是哪里来的呢?

所以从种种来看,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完全一样,那六耳猕猴是不是孙悟空的心魔呢?且我们往下分析:

在六耳猕猴出现的第五十八回,其标题为《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二心”,“一体”,足以证明悟空与六耳是一个个体的两种不同之心!也就是说,他们是同一只猴,六耳代表悟空的邪恶之心!原著里有一句描述二者争斗的诗:“盖为神通多变化,无真无假两相平”

还有一个细节是,地藏王菩萨的谛听其实已经听出了六耳身份,但是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却无法分辨,难道他们的修为比地藏王菩萨低吗?为什么说谛听听出了六耳的身份呢?且看原著: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遂让谛听出来辨别,谛听即时俯伏在地,须臾对地藏菩萨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

那为什么谛听可以辨别真伪呢?原因就是谛听可以鉴善恶,听贤愚。作为孙悟空的心魔,固然是恶,所以谛听分辨出它,也无可厚非。

谛听最后说佛法无边,意思就是你们去找如来吧,他本事大,你们去他那里闹……所以他们就打到了灵山。到了灵山之后,如来就来这么一句“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如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七宝莲之下坐的都是成佛之人,所以他们都是内心的邪恶已消除,只留一心,二孙悟空就不一了,它就一石猴,本来就是一妖,所以有邪恶的一面显然很正常,原著中有个细节就是在六耳事件之前,唐僧师徒有异心,这就导致悟空的心魔衍生。

而在原著后面又写到“中道分离乱五行,降妖聚会合元明。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

什么叫中道分离,邪恶和正义分离了,就是中道分离;什么又叫神归心舍禅方定,意思就是如果悟空消除了邪恶的心,禅心方可笃定。

所以说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心魔是有道理的。


零点视频


其实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自己的二心。

正如郭德纲在相声里调侃于谦的那句:死的那个是你,你是你哥哥!

后来的斗战胜佛并非是我们大多数人喜欢的那个曾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而闹天宫的那位恰恰就是六耳猕猴。

你看跟随唐僧取经的那位,到后来哪有一点大圣的样子和精气神?

且看原著如来论六耳猕猴:“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所以说,六耳猕猴才是大闹天宫的“真悟空”,

而如来口中的真悟空的真,是佛祖言传身教下,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真”。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四十二章经)

修佛的本质是断绝一切念想,“心垢灭尽,净无瑕秽”,灭“六耳”,实则就是要“六根清净”,只留空性,方得“本真”。

所以说,死的那个是真悟空,而斗战胜佛才是“真六耳”。


蔡员外1979


六耳猕猴的师傅没有交代,但我们可以猜测下:

1.可能是菩提老祖收的徒弟,他和孙悟空本领差不多,而且本领也很相似,而且对孙悟空往事了如指掌,可能是师承一门。

2.可能是观音菩萨的徒弟,大家一直议论经过真假美猴王,孙悟空突然间变得听话乖顺,之前孙悟空不是这样的,观音安排孙悟空保唐僧取经,路上不听话,动不动撂挑子走人,这样唐僧安全得不到保障,取经这件事可能失败。带了紧箍咒都驯服不了这只石猴,那只有换个猴。好多人认为打死的其实是孙悟空,六耳猕猴取代了孙悟空。




天长小和尚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老祖,但是原著中也写过,孙悟空自己也说过,两届山拜唐僧,还拜过观音菩萨,还有如来佛祖。并没有说自己的第一个师父菩提老祖。是他不敢说吗?不一定吧

很有可能,孙悟空也是知道菩提老祖是别人变化而成的。再有个原因是因为菩提老祖不让孙悟空说出,自己是悟空的师父。

再说六耳猕猴,我之前也写过真假美猴王的文章,里面也详细说了,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悟空自己变化的,因为孙悟空在取经队伍中总是尽心尽力的付出,而唐僧还总是给孙悟空穿小鞋,几次三番的赶走悟空,所以悟空定生一计,变化了六耳猕猴,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托塔李天王等很多神仙都分辨不出来,只有如来能分辨。

所以孙悟空很是诧异,因为如来帮助孙悟空撒谎了,没想到如来这么帮他,后如来还告诉悟空,你要好好的保护取经人,这样功成归极乐,汝意坐莲台。还封了个预备佛。从这以后孙悟空以后再有麻烦,不在找观音菩萨了,直接就找如来佛祖。因为他找到了靠山了。

其实六耳猕猴根本就没有这个人物。如来是这样介绍的。周天分五仙天地神人鬼,分五虫蠃灵毛羽昆。有四种灵物不在这其中,分别是,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

原文中记载前三种,只有六耳猕猴是没有记载的。所以六耳猕猴是没有这样的物种,只是如来撒个谎言而已。

不知回答是否满意







峰哥品西游


六耳猕猴的师父也是须菩提祖师。

真假美猴王这一回中,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打了唐僧,抢了通关文牒,自己组建取经团,准备去跟如来取经。悟空在观音和沙僧的见证下,前去打假,跟六耳猕猴打的不可开交,两猴使一样的棒子,用一样的武功,有一样的变化,几乎神同步,搞得唐僧观音天庭都认不出他们谁真谁假,只有地府的谛听和如来能分辨。如来能分辨不说了,佛法无边嘛。谛听为啥也能分辨,就是听出来的。

两猴闹到如来这里,如来揭穿了假猴王的身份,原来假猴王是四大神猴的一种,叫做六耳猕猴。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悟空是灵明石猴,会变化,会移星换斗。假猴王是六耳猕猴,善聆听,能知千里之外。

那么问题来了,六耳猕猴的师父是谁,他怎么会有跟悟空一样的武功。有人说因为六耳猕猴会听,所以悟空干啥他一下就能听到,而且瞬间反应,作出和悟空一样的动作和表情,其实这都是看书不仔细。我们知道,一个人从接受新鲜事物到作出判断再到准确回应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只有你绝对熟悉这个事物你才能反应过来。如果你之前一窍不通,忽然反应,计算机也得时间对不。六耳猕猴是善于聆听,没说善于应变啊。就如计算机能输入程序,但是处理程序能力弱,也有的吧。要知道六耳猕猴在应变的过程中那么多大拿在哪儿盯着呢,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一个反应不快就会被看出来。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悟空的武功他练过,每天练,得心应手,特别熟悉。

悟空的武功是跟菩提老祖学的,六耳猕猴的武功也是。那么六耳猕猴是菩提老祖的徒弟吗,这个还得看书中怎么写。悟空的武艺是菩提开小灶教的。悟空去后院学艺的时候菩提开始不教。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你近前来,仔细听之。”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悟空说,此间更无六耳。就是说六耳猕猴此时不在西牛贺洲的菩提老祖这里,他还在花果山潜伏。可是六耳猕猴有个超能力,那就是善聆听,能知千里之外。因此菩提老祖跟孙悟空说的话六耳猕猴都知道,而且一一记了下来。或曰,既然如此,为何六耳猕猴不学别人的武功偏要学悟空学的武功,因为他的目标就是悟空。就如天下技术那么多你非要学厨师一样,因为好找媳妇儿。

所以六耳猕猴的师父就是菩提祖师。他的武艺都是偷学的。但是悟空和六耳猕猴这两个徒弟菩提祖师都不承认。悟空被逐出师门他不承认,六耳猕猴偷学武艺他更不承认。但是这两猴子一个大闹天宫,一个破坏取经,都是专门用来针对天庭和如来的。因此菩提祖师绝对是个幕后大boss,他就想搞掉玉帝和如来一统江湖。最后导致玉帝和如来不得不联手对付他。

那么六耳猕猴偷学武艺他知道吗,肯定知道。就如现在的窃听技术,你可以反窃听啊,弄个干扰器他不就听不到了吗。菩提祖师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他故意让六耳猕猴偷学武艺,想做什么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如果大佬们没有这个手艺,那如来的本事都让六耳猕猴学去了可咋整。事实上六耳猕猴对如来的本事一无所知。就是如来在讲经的时候把周边的信息全部屏蔽干扰了,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六耳猕猴根本听不到如来在说啥。


唐风宋月


菩提是一种象征。这种象征是解答问题的″是"与″非″。《西游记》里对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描写是″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

孙悟空学会了天时,地利,移星(心)换斗。六耳猕猴学会了,聆听,察理。

也就是说,在知识科学的学习中,孙悟空在肯定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而六耳在肯定聆听,察理。


文中皆是中国字


一般来说,没有人敢收六耳猕猴当徒弟,因为道祖那句话法不传六耳,谁敢忤逆。

更何况六耳猕猴的特殊天赋,让他可以不用拜师就能获得和孙悟空一样的知识。




幽幽云中君


六耳猕猴是当年女娲补天时遗留下来的一块仙石,与孙悟空同根同源,他比孙悟空出道晚,他的第一个师父是太上老君,第二个师父是 菩提祖师。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娱乐健康生活领域


原著说得很清楚啦,那是孙悟空的二心!神界和我们人界是有区别的!你怎么不问问天庭里为什么给准谈恋爱这个更有说服力。


书友会


《西游记》里面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祖师,那么六耳泥猴是怎么来的,是在西游记第57.58回里面的内容。既然说西游记,那么必须以《西游记为》为标准了。六耳泥猴本来就是悟空的身外化身,或者说是悟空的恶念化身或者说是悟空的内心化身。看58回的标题:

第058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二心 一体,就很好的说明了一切,你在怎么猜,也要遵循原著来的。所以都是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