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亮劍防護用品違法行為 首次曝光被查典型案例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樂山市場監管系統全力以赴,加強對防疫用品及民生商品的市場監管,從嚴從快查處一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哄抬價格的價格違法以及銷售假冒偽劣防護用品等的行為。

案例一


樂山亮劍防護用品違法行為 首次曝光被查典型案例

1月23日,峨眉山市市場監管局對某大藥房零售連鎖有限公司水晶店檢查發現,當事人將進價為21元/袋的3M口罩以32元/袋的價格對外銷售,構成涉嫌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目前,已立案調查。

案例二


樂山亮劍防護用品違法行為 首次曝光被查典型案例

1月26日,峨眉山市市場監管局對某科技公司檢查發現,該公司銷售的口罩內外包裝生產批號、產品名稱不一致,無合格證明文件、過期、失效的醫療器械,現場查獲12箱(4000只/箱)計47500只貨值6.1萬元的“醫用外科口罩”。目前,已立案調查,將於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三


樂山亮劍防護用品違法行為 首次曝光被查典型案例

1月26日,井研縣市場監管局對馬踏鎮農貿市場內某商戶漲價銷售口罩的行為立案調查。經查,該店主要銷售日用百貨等物品,在疫情期間臨時購進口罩,高價銷售,且未標明銷售價格,涉嫌未履行進貨查驗制度等違法行為。

案例四


樂山亮劍防護用品違法行為 首次曝光被查典型案例

1月27日,夾江縣市場監管局對某大藥房檢查發現,當事人於2019年10月24日購進一次性醫用口罩650個,高價銷售且未明碼標價。檢查時,當事人上述口罩已銷售完畢。目前,已立案調查,將於近期作出行政處罰。

案例五


樂山亮劍防護用品違法行為 首次曝光被查典型案例

1月27日,市中區市場監管局對某大藥房檢查發現,當事人正銷售的“guijun”口罩沒有明示產品銷售價格,且無口罩的供貨商資質和購進票據,執法人員依法對口罩予以暫扣。經查,該批口罩是非醫用KN95口罩。市中區市場監管局將對該店未明碼標價銷售商品的行為予以立案查處,並查扣該批口罩,要求藥店必須明碼標價且註明非醫用口罩。

案例六


樂山亮劍防護用品違法行為 首次曝光被查典型案例

1月27日,市中區市場監管局對某藥店檢查發現,當事人銷售的藥品均未明碼標價,涉嫌構成不明碼標價的價格違法行為。目前,立案調查,將於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七


樂山亮劍防護用品違法行為 首次曝光被查典型案例

1月28日,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巡查時發現,迎賓大道路邊有人正在售賣口罩。經查:待售口罩約3000個,口罩上無中文標識(有日文、韓文等標識),無檢驗報告,無進貨發票。目前,正在調查處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