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加”添綠色底蘊


樂山:“加”添綠色底蘊

華燈初上,家住樂山中心城區的汪大爺同往常一樣,吃完晚飯便會走出家門,沿河漫步。期間,他特別喜歡在陝西街65號的一處小公園歇息賞景。

儘管在冬季,園子內仍然生機勃勃,綠色環繞間,鬥磚風火牆下,老街的歷史和生態的改善總被人們津津樂道。

“騰空建綠、見縫插綠”。2017年起,樂山市明確中心城區舊城區域一些拆遷地塊不再新建建設項目,取而代之的是打造園林綠化景觀。由此,在陝西街、全華巷和普賢街等地,陸續出現了一些小型遊園,人們戲稱為“口袋公園”。

老城“+公園”、新城“公園+”,密佈“城市綠洲”;綠心公園生態整治,升級“中央公園”;濱江路景觀改造,打造“城市陽臺”;竹公溪沿線提升、改造、貫通,培育“內河景觀”……

“森林在城市裡、城市在山水中”。如今,三江匯流岸、城市街巷中,處處可見花紅柳綠、鬱鬱蔥蔥,綠色,業已成為樂山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配色。

樂山:“加”添綠色底蘊

竹公溪沿線


  提質增效 做優人居環境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驅車行過樂沙生態大道,兩旁山丘上成片的香樟、銀杏、楨楠等優質樹木長勢良好,成為扮靚大渡河畔的一條生態玉帶。

20多年前,作為全省6個試點市之一,樂山率先實施退耕還林,風雨20載,強加在土地上的負擔被一點點撤去,取而代之的是滿眼青山連片。現如今,退耕還林工程已從規模擴張轉為追求質量效益的新階段,2017年起,樂山市實施“綠秀嘉州”行動,通過森林質量提升工程,高質量完成營造林超過50萬畝,森林綜合功能效益不斷提升。

厚植全民生態環保意識,打贏汙染防治攻堅的“人民戰爭”成效同樣明顯。2017年7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市級媒體常態化開設《環保曝光臺》欄目,讓新聞媒體、廣大市民參與監督環保工作。一時間,成百上千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被公之於眾,並得到立即整改。2018年,媒體監督“自揭家醜”的經驗做法被作為正面典型推廣到全國。

“變化有點大,街面變得亮堂乾淨了!”這是許多市民和遊客對中心城區婺嫣街整治後的直觀感受。

一條條老街的變化,反映出樂山市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的決心和成果。2018年3月以來,經過全面動員和數年鏖戰,城市面貌發生可喜變化,人居環境得到大力提升,原來的“三無”小區搖身變為美麗家園,乾淨整潔成為人們對樂山城區的新評價。


樂山:“加”添綠色底蘊

  服務大局 營造良好生態

2017年10月,青衣江甘巖和觀音橋兩個取水口遷建工程提前兩個月投運,李碼頭、任家壩、甘巖和觀音橋取水口如期全面關閉。終於,市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不只是中心城區,全市共投入28億元,共對9個縣級水源地實施取水口遷建,搬遷4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住戶338戶,新建3個水源地和1個應急水源,建成輸水管道126公里,人畜飲水安全得到保障,飲用水水質實現同步提升。

這些年,對能源結構的調整同樣大刀闊斧。2017年以來,樂山市對重點行業實施“煤改電”“煤改氣”、燃煤鍋爐改造,全市範圍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717臺全部清零,永祥股份等率先實施煤改氣,萬安紙業實施煤改電,五通橋區和邦、福華大中型燃煤鍋爐實施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全市44臺大中型燃煤鍋爐全部完成清潔能源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

“改掉的是高耗汙染,實現的是高效清潔。”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開展自然生態保護地基礎信息調查,組織“綠盾2019”等自然保護地專項行動,統籌推進生態文明示範縣(區)創建活動,自然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向好。2018年,生態環境狀況指數78.8居全省第2位,生物丰度指數74.6居全省第3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有了生態保障。

制發《樂山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強化失職問責追責;嚴格落實河(湖)長制,為每一條河流明確“生態管家”;加強環保法制教育,落實生態環境“網格化”監管制度;全省率先開通環評“綠色通道”,辦理時限縮短至10分鐘……

隨著綠色崛起的“根莖”不斷深植,樂山市生態文明的“四梁八柱”也一步步築牢,各級領導幹部的政績觀、發展觀得到重塑,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得到提升,樂山堅定轉身,逐“綠”前行。

樂山:“加”添綠色底蘊





樂山:“加”添綠色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