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我家離當代嶺南山水畫大家林豐俗的家並不遙遠。更自命我和他的心貼得更近。難得有閒,總想去拜訪一下,但每欲行又止。為什麼?因為,我深知豐俗兄酷愛寧靜討厭喧囂!當年恩師廖冰兄公,更有“你得閒就別來看我”的名言在耳。

人,總是容易自作多情,以為誰都渴望著你的探視和關懷,其實不全是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你就別自作多情地去打擾了!別讓“愛”成了“害”。

我有緣結識林豐俗,是在上世紀的70年代初——在一次為全國美展參選作品作“深加工”而假座廣州農講所的日子裡。又因林老師的垂青與熱情推薦,我在1973年到了林豐俗寄身的廣東懷集,當上“懷集竹木工藝廠”的美術設計。

那陣子,在山區是窮困的,連縣人大會議上的貧下中農代表都不見得是“紅光亮”“高大全”。不過時間於我們卻是闊綽的,幾乎每三兩天我都和老林在一起清茶一碗,直言快語地談些民歌童謠、藝術人生。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我常拿我的畫作與篆刻請他指教,也常跟他一起到深山老林去看民俗的風情,去看大自然的平寧,聽他樸實而親和的教誨。有次在深山的寫生中,因為忘情畫著畫,我沒有注意到當地炸石的警示,我倆差點兒都給高處傾瀉下的巨石奪命!當時身貼崖壁,看著眼前從天而下的巨石,我倆深感上蒼有眼!

我由衷地敬林豐俗為師,他不肯,只說充其量是師友關係吧。我只好從之。但事實上,我的“美學思想”是老林給我啟蒙的。

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我一路走來,從廣州到懷集到肇慶又回到廣州。一直都未少了林豐俗老師的關愛。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他早就退休了。一向低調深沉的他也“歸隱書林”了,我們見面的機會很少,尤其在鬧哄哄的“輝煌”場面上極少能見到他的身影。

那天聽說老林畫餘也撫起琴來了。我真高興!

忙碌一輩子,仕途坎坷,命運多舛的大文豪蘇東坡終還死在赴任的路上。他在《行香子》詞中期許:“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東坡只是想而未能做到,而我想老林大概做到了。能不祝賀!

為了讓老林的清幽不被侵擾,我還是止步吧。存個真誠的思念和祝福,就夠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當代嶺南大家

林豐俗的“南方情調”

林豐俗信奉“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的古訓。因此,一般人熟視無睹或視而不見的風物,在他筆下都詩意化為親切的畫境。

林豐俗,1939年生,廣東省潮安縣人。1959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64年畢業,分配到懷集縣文化館工作,1975年調至肇慶地區群眾藝術館工作,1981調至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任教,1999年退休。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廣州美術學院教授。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林豐俗信奉“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的古訓。因此,一般人熟視無睹或視而不見的風物,在他筆下都詩意化為親切的畫境。

於是,在南粵的一山一水,一丘一巒,溪流地塘,濃葉繁花,樹前村後,豬狗牛羊等這親切祥和的氣氛中創作出他獨特的繪畫風格,並由此風格特點標示出其作品在文化學和繪畫史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意義。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林豐俗這種將“尋常物”詩化心境的畫給予我們很有意思的啟示,在他的作品中沒有北方山川劍拔弩張的感覺,而是一派南粵山水的溫潤親切、樸素多情。從他的畫中,我們得到的是一種具體實在的感情,是一種似曾相識的生活。在這感情和生活背後,當然,更有著一種真真正正的南粵精神、南粵文化品格。

正如他在一次被採訪中說道:“我希望於平凡的景物中找到情趣並體悟到詩一般的意境,俯拾即是,觸目會心。”

“然而,景隨情移,情隨時遷,對意境應該不斷地有所發現。我不想讓成套的筆墨程式或自造程式套住自己的感悟和大自然的盎然生機。禪者雲:‘法無定法,然後知法非法,法也。’東坡先生在《記遊松風亭》一文中說‘此間有什麼歇不得?’”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只要拋開是非得失,安分自知,消除對藝術格式的刻意思慮,神定情真,心平氣和,便可以從容地畫自己想畫的畫。”

炎夏步入樹蔭,旅途涉過清溪,鬧市拐入小巷,床前瀉下月光,田埂吹來笛聲,海灘漫過碎浪。讀豐俗花鳥畫,即有如是境界。(林墉)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林豐俗拋棄傳統畫法,把一棵樹當肖像來畫,用神寫景。他用線描重彩勾填的畫法,樹幹色墨相融,畫出木棉的水墨效果;把木棉上寄生有劍花進行誇張,豐富其生命力。在天空加上一群飛鳥以加強畫的氣勢;加上一抹朝霞使空間更深遠。畫山水畫的人生活在大城市裡是畫不出好山水畫的。 “寫畫也是寫心”,這是林豐俗教授喜歡的一句話,“文人畫強調主觀的因素,我卻更注重對客觀的感受”。(歐陽希君)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對林豐俗來說,“自然”既是一個需要不斷加以扣問和證驗的客體,也是一種正在體驗的心態。在這裡,他既無需“走向世界”,也無需“世界”向他靠攏。收視返聽,以全部的心智潛返自然,這,就是他的現代田園母題真實的內涵,也是一個在感覺和理智上真正完全屬於他自己的藝術家的風度。(李偉銘)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作為南方畫家,應該自信、真誠地去發現我們南方的價值,南方的山川之美,南方情調,更有南方的文化精神,並創造出我們南方畫家各自的具有文化品格的繪畫樣式。這正是林作為南方畫家,應該自信、真誠地去發現我們南方的價值,南方的山川之美,南方情調,豐俗山水畫所提示的當代價值。(王璜生)

陳永鏘:想去拜訪林豐俗

以平常心,以平易之筆墨,以若不經意的方式寫出自己的情之所感,心有所動之處。這樣的花鳥畫充溢著人情氣息,即連一般觀眾也會感到其親切可人的特性。對於林豐俗,這一點是與他的山水畫一脈相承的。(梁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