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高鐵東站以後的發展前景如何?

金戈戈之金不換


說起來,才和一個搞規劃設計的朋友交流過,一個高鐵站的發展前景,雖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站點開通的高鐵線路和方向,但是,還有另一個因素也能影響一個站點的興衰,也就是在城市的區位,試想,如果是一個位置距離市區非常偏僻的站點,和一個在市中心的站點,讓旅客有得選擇的前提下,那肯定是市中心的站點人氣更旺一些。

貴陽的東站位置是很奇怪的,比貴陽北站的位置還偏北,快要到主城東北郊的位置了,對於烏當板塊的居民乘坐高鐵算是一個便捷,但是市中心的主流消費人群,包括觀山湖、花果園、老城區等板塊的人們,可能還是更願意選擇距離主城區相對比較近的貴陽北站吧。

△東站(黃色)和北站(藍色)的大致區位

從規模上看,東站的面積並不算大,總建築面積9983平方米,候車室面積3233平方米,總設計最高聚集2000人,和貴陽北站總建築面積25.5萬平方的面積對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貴陽北站是中國19個主要綜合鐵路樞紐的貴陽鐵路樞紐的主客運站之一,也是貴州省高鐵路網的“心臟”。

其實,目前的貴陽東站所處的區域,烏當板塊,距離主城區並不算太遠,對於依靠高鐵站帶動沿線城市帶發展的效果並不明顯,要我分析,未來如果東站能夠往龍里方向,特別是雙龍板塊挪動,可能也會擴充更大的城市半徑吧。

△貴陽東站

另一方面,整個貴陽城東板塊,交通物流因素比較明顯,比如貴陽南站(亞洲特大型鐵路樞紐編組站),龍洞堡機場等,都是位於東側,東站其實設在東邊,也是情理之中。

從板塊上來看,烏當區域的人流,可能也並沒有比雙龍板塊的人車客流更大,如果東站是在龍里或者雙龍方向,對於城東板塊的雙龍航空港也是一種增益。


△注:紅色區域為禁飛區範圍,灰色區域為120米限高區範圍,虛線以內區域為民航局公佈的民用機場障礙物限制面保護範圍

總體上說,東站規模並不算大,而且在城市裡的區位優勢不算很明顯,作為貴陽北站的一個輔助分流站點,算是比較合適的,但如果讓東站承擔更大的客流量和鐵路線路,可能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也要考慮未來是否會存在搬遷的可能性,因為按照貴陽的正東方向,應該是雙龍板塊。

比如重慶,重慶的東站就是新建的,位於茶園板塊,也是主城東郊的一塊新開發的城區,但是如果按照貴陽目前的人口和商業的熱度,可能還是需要一定的發展階段,才有必要把東站挪到雙龍,因為目前的雙龍板塊,本身人氣也還有待提高。


貴陽小數據


明明在北面非要叫東站


A哦豁豁


東站就是個奇葩的存在,位置不靠東,離貴陽哪個區域都不算近

只是為了成渝南下的車,不繞貴陽北

其實如果當初把東站,設在龍洞堡機場附近,滬昆高鐵接東站再從花溪穿出去到貴安新區,遠期龍洞堡成為一個很不錯的交通樞紐

當然,只是個人愚見,專家考慮的角度,或許不知道


浪子糕糕


東站位置好啊,可以方便部份觀山湖、老城區、烏當區、保稅區等居民出行。目前配套設施待完善(路網、公交線路、酒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