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如果遇到特别大的暴风雨,那么躲在水下安全吗?

炎黄90后



暴风雨中,大海水下是平静的。此外,因为潜艇不像水面舰船,它可能在水面风暴中也能应付自如,因为只要密封得当,它就不会真正下沉。 在潜艇出现后,这是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



乘坐潜水艇可以和夜间飞行的747飞机相提并论。除非你停下来想一想,否则你不会意识到自己在移动。如果你想一想,你可以感觉到发动机的轻微振动(潜艇有蒸汽轮机驱动螺旋桨),或者你可以感觉到潜艇的转弯或改变深度,就像飞机转弯或改变高度一样。 至于在暴风雨中潜航,如果没有无线电广播天气预报,大多数艇员根本不知道外面的天气如何。

潜艇一旦到达合理的深度,就不会受到海洋天气的影响。即使是一场严重的风暴也只会影响“顶部”几米的水域。 水面的波能只能向下传播三分之二的波长,因为潜艇一般操作深度是300米,这将需要450米的水面波。即使在13级台风中,海浪也没没有这么高。 在暴风雨的海洋表面,这种运动不利于椭圆形的艇体。但是潜艇有很大的正稳定性(可以抵抗滚动),并且有很高的位移/长度比。假如潜艇长100米,排水量9000吨。将它翻转过来的波浪也将翻转所有的邮轮和航空母舰。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潜艇作为一种能在水下航行的舰艇,依靠其水下航行时的隐蔽性,能够对敌人发起突然袭击。

宽阔大海,波涛汹涌,遇到暴风雨时,更是惊涛骇浪,无论多大的船只,在其面前都像一叶扁舟,弱不禁风。

在暴风雨来临时,大海产生的巨浪可以轻松将一艘巨轮倾覆。海浪一起一落,高的地方像山峰一样教作波峰,低的地方像山谷一样叫波谷,波峰和波谷之间的垂直落差叫做波高,波高的高度越高,所蕴含的能量也就越大。据测算,波浪的蕴含的能量能达到,每平方米承受几吨到几十吨的力量,这个可想而知,所以一般船舶遇到暴风雨都是开到港湾里去躲避。



但潜艇就不受这个的困扰,因为在海面以下一定的深度就是一个平静的世界。

波浪是沿海平面直线传播的,常常出现后浪追赶前浪的现象,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这个波长可以拉的很长,这使得海浪可以传播得很远。


但海浪在垂直方向上的传播,随着深度的增加迅速的衰减。据测算,海水深度增加波长的1/9,波高就减低一半。在深度等于半个波长的情况下,波高已不足原来的5%。在深度相当于波长的情况下,波高就为0。

因此一般在水下200米,海水就是很平静的了,受到海浪的影响就非常小了。所以任凭你海面惊涛骇浪,潜艇在海下依然稳如泰山。


好奇而已716


特别大的暴风雨有多大?15级的飓风能够在墨西哥湾掀起30米高的浪,195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因为地震引发的海啸,浪高接近500米,被人誉为杀人浪,如果人类的军舰在这么大的风浪中行进是否能够对抗大自然巨大的力量呢?还真有不怕死的!



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在1944年和1945年曾经以大无畏的精神用近百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航母编队闯入两个名为“眼镜蛇”和“科尼”的台风中心硬刚,结果却被大自然生生的打脸了。结果让人很欣慰,三艘驱逐舰直接沉没,两艘航母险些GG,还有几十艘舰船不同程度受损,死亡超过800人,哈尔西也因此人送外号“台风将军”!(几乎倾覆的CVL-27兰利号轻型航母)


(前甲板被吹断的CVL-27兰利号航母)
(舰艏被浪拍断的CA-72号巡洋舰)

世界上最大的台风级核潜艇排水量不过2.5万吨,与航母体型相差甚远,所以如果遭遇12级以上台风袭击,形成的十米以上的大浪也足以将潜艇拍到变形甚至直接摔碎!
(远处的为台风级核潜艇)

更别提强度和规模更大的海啸波了,1960年智利发生史上最大的9.5级超级地震,引发了浪高25米的巨型海啸,海浪从智利沿岸以700公里的时速扫荡整个太平洋,到达8000公里之外的日本沿岸时还有8米高的浪,像这种波浪如果潜艇仍在水面,那无异于自杀!


那为什么潜艇对暴风雨一点都不害怕呢?因为潜艇可以下潜,在收到可能发生的恶劣天气预警后,处于浮航状态的的潜艇就会进行下潜多躲避。那这样做有没有效?当然有!海波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横向波长可以宽至数千公里,但是纵向的波深却只有三倍波高左右,影响深度很难超过100米,所以海面看似风起浪涌,海底实则波澜不惊,现代潜艇的潜深大多在200米以上,在这个深度,海面不管是风吹雨打,潜艇自是巍然不动。

那么潜艇怕什么呢?表面的风浪潜艇兴许不怕,但是如果发生海底地震,大量海水在海底倒流翻滚形成漩涡,潜艇如果处于这些地方,那么很可能被乱流裹挟翻滚卷入海底。潜艇还怕由于海水密度不同导致的海中断崖,这会使潜艇迅速的掉深,如果控制不住,掉入超过极限潜深的海底,最后可能就会被海水压力挤成一团废铁,最后艇毁人亡。(潜艇遇到海中断崖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军武吐槽君


海面无风三尺浪,有风就是大浪,风雨交加就是巨浪,特别大的就属于“狂狼”。有没有比狂狼再大的呢?有,那就是飓风引起的“断头浪”。



如果海面升起的飓风,风速可达到每秒35米左右,飓风跟暴雨如影随形,足以形成高达20多米的狂狼。而“断头浪”则是飓风催生的,升级成了海啸。海啸的浪速最高可达800公里/小时,数千公里宽的大洋,眨眼的工夫就能穿越过去。飓风引起的波浪5、60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上长城"。在这种飓风掀起暴风雨面前,人类显得非常渺小,数万吨级的航母在这样的风浪面前也柔弱的像一片小树叶。

2018年9月10日,诺福克基地内的美国海军指挥官接到美国海军的舰队部队司令部的命令,要求该基地的所有舰艇进入A级战备状态,其中30艘舰艇奉命必须火速撤离!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俄罗斯要对这里进行核袭击,还是外星人要进攻美国?


全都不是,因为这里即将遭遇一场飓风袭击。在世界任何一个水域都大摇大摆的美国海军,为什么如此害怕飓风?因为美国海军在60多年前就有一个航母舰队在台风中心遇险,几艘驱逐舰沉没,几十艘军舰受损,近千人伤亡。连海上霸王航母都怕狂风巨浪,更甭说排水量万吨级的潜艇了。潜艇在水面上遭遇狂狼更是无助,恐怕直接就粉身碎骨了。

既然潜艇那么害怕大风大浪,那它是为什么还敢整天在海底工作呢?

因为一般来说大风浪的活动区域有限,多数时候都是局限在海面,海面上“地动山摇”的时候,水下面往往是非常平静。潜艇跟航母相比的最大优势就是潜艇能够下潜。

暴风也好,台风也罢,都是预兆,都是可以预测的。如果潜艇活动水域即将有恶劣天气,潜艇都会提前收到预警,一旦收到预警,那些水面上悠然自得的潜艇就会立刻下潜进行躲避。

因为那些在水面上气势汹汹、无恶不作的狂风巨浪影响范围仅限于海面100米以上,再往下它就无能为力。

现在的潜艇下潜深度都在300米左右,因此任它海面上再肆虐的狂风暴雨,对水下的潜艇都毫发无损。

这样说,潜艇是不是就无所畏惧了呢?那也不是。潜艇千不怕,万不怕,就怕海底闹鬼。海底闹什么鬼呢?地震。


海底假如发生地震,大量海水就会急速运动形成涡流,潜艇如果刚好在这个区域活动,那就会被席卷到海底身不由己、性命难保。

此外,潜艇还有一怕那就是内波。什么是内波呢?内波是一种水下波,是在海洋内部不同密度的水层间发生的一种波动,内波像海面波浪一样在水下比较普遍。如果潜艇不幸掉进了内波流,也会对潜艇本身造成损伤,甚至造成灭顶之灾。

1963年,美国大名鼎鼎的长尾鲨号核潜艇遭遇内波被吸了进去,葬身海底,艇上129人全都遇难。

我国潜艇也发生过类似事件。

2014年,中国南海舰队的潜艇372号正在额定的最深处进行巡航,突然被内波纠缠着往海洋深处拖,潜艇的动力舱都进水了,发动机不能工作,内部的管路受压爆裂,都拖到了水下450米的深处,超过了潜艇额定的下潜深度。幸好潜艇艇长沉着冷静,及时下令中组主压载水舱供气,放弃隐蔽性考虑全力保证潜艇安全。

五舱管路破裂导致进水的时候,艇长下令所有主压载水舱供气,这意味着潜艇将以最大速度上浮。经过快速排水,潜艇止住下降开始上浮。最后这场内波遭遇战有惊无险,不仅人安然无恙还保住了潜艇。

不过事后想想,还真是后怕。

 


小约翰


问航母在海上遇到台风怎么办?那肯定不用说,航母如果在海上遇到台风肯定是撒丫子跑啊。毕竟航母你再牛逼也不可能和海面上的台风硬刚,毕竟在海面上17级的台风就能掀起十四五米高的巨浪。即便是再厉害的钢铁巨龙,从十四五米高的地方直接拍在海面上有可能会被拍的粉碎。就算船体没事,里面的船员也受不了。所以航母在海面上遇到大风大浪还是远离一点吧,或者是回港口避险去。

海面上的波浪主要是以横波形式向外传递能量。通过研究发现,波浪向下传递的能量和它的波浪的长度有关系。比如说海面引起巨浪,两个浪头之间的距离是50米。在水下1/9也就是5、6米的时候,波浪的威力是在水面上的一半儿。而在水下25米的时候,基本就感知不到波浪存在了。如果深入到水下50米,那里就是风平浪静。所以在大海中航行的潜艇如果遇到海面上刮起台风,潜艇完全可以潜到水底来躲避台风。各国潜艇的潜水深度一般都为300米左右。遇到大风大浪完全可以躲在水底。

在海洋里的潜艇并不怕海面上的波浪。它主要害怕的是海洋内波。海洋内波的产生原因,大部分是由于海洋里各种海底洋流暗流导致的海水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大家都知道淡水和盐水产生的浮力不同。我们可以把一杯淡水和一杯盐水完全混合。但海洋那么大的地方不可能完全混合的。这就导致了在同一个海洋截面上,上方的海水密度和下方的海水密度并不相同。潜艇最害怕的是遇到这种情况。如果遇到下方的海水密度比上方的海水密度大,这一个倒是并不危险。遇到这种海洋状况潜艇会出现无法下潜的情况,就好像碰到一块铁板一样。而另一种情况就比较危急了。上方的海水比下方的海水密度要大,这种情况被称为水下断崖。如果潜艇遇到这种情况,会被直接吸向大海的深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超过了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这艘潜艇最后无疑会被海水的压力给压扁。

总的来说,潜艇并不害怕海面上的波浪,而是害怕海洋里面暗藏的危机。


沐风谈兵论道


哈尔西将军以身试法证明了台风惹不起!


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斗争一直未曾停止过!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逐步的掌握了生产大型机械和军事装备的能力。航母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生产的最大型的军事装备。但是就连航母这种海上巨无霸在面对台风暴风雨等海上恶劣天气时依然是不堪一击,只能束手就擒。



二战时期,美国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而不得不对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宣战,并且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直接被卷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而太平洋战场便是美国与日本进行的一场殊死较量,双方纷纷投入了海军、空军和陆军进行了三位一体的军事对抗。到1944年底,日本已经退缩到本土和东南亚少数岛屿之上,整个太平洋已经被美国逐步占领。


为了尽快的结束这场波及全世界的战争。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将军统领一支近百艘舰艇组成的航母第三舰队前往战争的前线,在菲律宾海域附近执行军事任务,火力支援在前线与日寇作战的美军将士。

我们知道菲律宾便是位于太平洋的西部海域。这里每年都有几十个台风生成并且肆虐周边国家。每年登陆我们国家的台风几乎都是生成于太平洋的西部海域,也就是菲律宾附近海域。

当哈尔西将军在菲律宾海域执行军事任务时,正好有一个台风在海上逐步形成。美国气象部门也已经对该台风进行了预判和监测,并且将台风生成的消息通过电台发送给在前线参加战斗的将领,哈尔西将军也收到了这样的提示和警告。但是哈尔西将军认为自己所率领的第三舰队全部是铜墙铁壁般的航母和舰艇。如此这般的坚船利炮怎么能畏惧小小的台风呢?

因此哈尔西将军并没有理会台风“眼镜蛇”,而是按照原定的路线和计划继续行驶,结果哈尔西将军所率领的第三舰队与台风“眼镜蛇”直接正面交锋。当时的台风“眼镜蛇”中心风力达到了14级,也就是220公里/小时。哈尔西恐怕没有想到排水量达到了65,000吨的航母在面对台风时居然如此不堪一击。13艘航母严重损坏,其中两艘航母直接报废。三艘驱逐舰沉入太平洋海底。800多士兵丧命于此!146架舰载机报废!



哈尔西将军也被停职了4个月作为惩罚。然而,当哈尔西将军再次官复原职之后又一次遇到了台风。结果哈尔西将军并没有吸取上次的惨痛教训,再次闯入到台风的中心之中。结果可想而知军舰再次遭受重创。正是因为哈尔西将军两次与台风正面硬碰,因此被人们戏称为“台风将军”!


而潜水艇如果在海面上遇到台风其结果可想而知。恐怕要比航母的情况还要糟糕!但是潜水艇如果潜在海水之中,是否能够逃过暴风雨和台风的摧残呢?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台风和暴风雨爆发之时在海面之上可能辐射几千公里的范围。并且在海上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和惊天巨浪。但是台风和暴风雨的风力却很难垂直于海面向下传播太深。一般情况下,海面以下100米的位置便很少受到台风的袭扰。即使海面之上惊涛骇浪。100米以下的海域中也是平静如常。


而我们知道现在的潜水艇下潜的深度远远超过了100米的深度。因此潜水艇在遭遇台风、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时,只需要下潜到海底避险!但前提是潜水艇所处的海域海底的深度超过所需的安全深度。毕竟全球有大量的海域海底的深度还不到100米。


珞珈山的猫


海面上的波浪主要是以横波形式向外传递能量。通过研究发现,波浪向下传递的能量和它的波浪的长度有关系。比如说海面引起巨浪,两个浪头之间的距离是50米。在水下1/9也就是5、6米的时候,波浪的威力是在水面上的一半儿。而在水下25米的时候,基本就感知不到波浪存在了。如果深入到水下50米,那里就是风平浪静。所以在大海中航行的潜艇如果遇到海面上刮起台风,潜艇完全可以潜到水底来躲避台风。各国潜艇的潜水深度一般都为300米左右。遇到大风大浪完全可以躲在水底。 在海洋里的潜艇并不怕海面上的波浪。它主要害怕的是海洋内波。海洋内波的产生原因,大部分是由于海洋里各种海底洋流暗流导致的海水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大家都知道淡水和盐水产生的浮力不同。我们可以把一杯淡水和一杯盐水完全混合。但海洋那么大的地方不可能完全混合的。这就导致了在同一个海洋截面上,上方的海水密度和下方的海水密度并不相同。潜艇最害怕的是遇到这种情况。如果遇到下方的海水密度比上方的海水密度大,这一个倒是并不危险。遇到这种海洋状况潜艇会出现无法下潜的情况,就好像碰到一块铁板一样。而另一种情况就比较危急了。上方的海水比下方的海水密度要大,这种情况被称为水下断崖。如果潜艇遇到这种情况,会被直接吸向大海的深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超过了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这艘潜艇最后无疑会被海水的压力给压扁。 总的来说,潜艇并不害怕海面上的波浪,而是害怕海洋里面暗藏的危机。




渔民朋友


核潜艇不仅隐蔽性比水面舰好,很多条件下,实际速度也快,可靠性也好,不受风浪影响。风浪可太可怕了。

海面上总是有海况,5级以上海况都比较恶劣。风浪会影响速度,一艘18节航速的水面船只,在6级浪里顶浪航行,实际航速得降7节,就跑不起来了!风浪还会影响操舵,海浪太大,舰船左右摇摆,航向还难以保持,需要有经验的军官操舵,否则根本没法开。


这些情况都还好,对舰船有伤害的才叫大事。舰船航向,和波浪方向平行时,舰船会产生“纵摇”,大海浪以一定周期撞击船体,船体受伤害。如果舰船长度小于波长,纵摇强烈,导致螺旋桨露出水面,冲击太大会导致螺旋桨脱落,主轴断裂,甚至船体开裂进水……风浪大,水面舰反潜,还会受其他影响。一是风浪太大,海面噪音环境恶劣,球鼻艏声呐工作效能差,而且拖曳声呐根本没法用。二是海况高,直升机无法出动,或者出动无法正常工作,盘旋、悬停都费劲,甚至飞不出作业动作。这种情况下,还反什么潜,赶紧跑吧!



困扰水面舰的,除了风浪、风暴,还有浮冰等等。苏俄海军表示,对此体会最深,说苏联水面舰最重要的,都是典型外行。水面舰对环境的耐受力,其实远不如核潜艇,这一点,基本到处被忽略。我人民海军,也有专门的部门——航海保障部,去保障航海需要,地位是极端重要的……船都开不出去,还打什么仗?但军迷和媒体,往往对此缺乏认识。人类航海史上,悲剧和牺牲太多了,因为大海,本来就是非常凶险恐怖的存在。

而核潜艇呢?海面上的闹得再凶,根本都不是问题。只有风浪大一点,就是潜艇大显身手的机会。因为水下几十米,就会杜绝所有海面影响。尤其核潜艇,照常作战,照样飚高速,水面舰此时往往措手不及,无法防御。而特别恶劣天气条件下,飞机、水面舰都出动不了,潜艇更是唯一还能作战的力量。


军事作家陈曦


如果只是暴风雨的话对潜艇的影响比较有限,所以你如果躲着水下是比较安全的。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暴风会造成水面上空负压力,这样的话就类似于飞机的原理一样的,水被拉到空气中形成巨浪当风速越快负压越大所以浪就会更高,这是风带动浪的原理之一,不过有一些水龙卷通过负压力把水吸到空中,然后由于气流的方向形成了水龙卷。

这种台风或者龙卷风会把水拉来拉去,所以就会形成一种浪这种浪在水底下就变成涌,当然由于水底的水层厚风所能搅动的能量是有限的,所以在潜水层的话还是影响比较大的,潜水层对深水层影响实际上是很小的,反而深水层的一些洋流会影响潜水层。

以现在的常规潜艇的作战深度基本上在200-300米,这个深度上潜艇是很难受到台风的附加影响的,潜艇在海底主要担心的一个是洋流、一个是深水冷水层、还有海底断崖、火山地震造成的乱流,这些对潜艇的影响比较大。

而且在央视一档关于中国潜艇的节目中,曾经说过这个问题当时据艇上人员口述,台风天气对于潜艇是影响比较小的,只要潜艇不上浮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李晓伟


潜艇对于常见的暴风雨肯定是很安全,就算由于天气的恶劣引起的狂风大暴雨,对于比较大的核潜艇是毫无压力的,而人类最大的潜艇就是苏联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排水量是8000多吨,潜艇是战场的一个战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快点暴风雨,它还如何在水下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我们经常说海上霸主—航母,当遇见16级别的台风巨浪,浪高达到20多米的时候,那么航母就被大自然的厉害狠狠的拍打,就像以前在村里,那些蹲在学校门口的小混混,抢小学生拿钱那种,不给就在地上摩擦,所以说由于天气引起的台风,对海面上的东西杀伤力是巨大的,毁灭性的灾难一样,人类就犹如一叶扁州在飘荡着。


在狂风暴雨的时候,对于军舰是灾难的,但是潜艇是非常喜欢追着台风走的, 因为在狂风暴雨的时候,可以减少暴露的概率,在台风去里面,水面上的军舰不能完全的穿透信号,因为台风的干扰性太强了,信息发送被拦截的信号也会减小,海上的台风就够军舰吃一壶了,所以在台风区的潜艇非常的安全,不仅仅可以避免了台风的影响,还有逃过敌人的检测。

曾经有军舰想叫板台风,后面都被打脸啪啪响了,狂妄的日本发生友鹤事件与第四舰队事件,在友鹤事件中,突然性的把一艘鱼雷艇折断,画面无比感人,让人看到大自然的可怕力量,而发生的第四军舰队事件,台风直接使多艘军舰机破,航空母舰也差点被击沉,掉到大海喂鱼了。1945年美国的哈尔西舰队完美偶遇了台风,战舰艇沉没或机破,就像稀烂的西瓜一样,见红了!!


但是有一种海啸,是潜艇的噩梦一般,如果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者海底地震产生,由于这种震动和对海里的破坏性,海底地形跟海水盐度等海洋水文地理发生了变化,那么非常容易出现因海水盐度变化险些坠崖的情况,潜艇潜着潜着,突然性的下坠感,就算及时的排水也是没有用,因为上下面水的密度比较小,就算排水,也会被上面的水压压着,所以说在海洋世界里,危急四伏,人类在深不见底的海洋世界,只是一只小鱼仔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