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气味,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孤独的爱影室


《大明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用咸鱼掩饰气味的做法,是剧中改动的剧情。

历史中,并未记载这个情节,倒是《史记》中秦始皇死后,赵高曾做过类似的事情: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1、历史中的朱棣

永乐二十二年春,东蒙古帝国丞相阿鲁台进犯边疆大同、开平二城。

得知此事的朱棣决定第五次远征蒙古,临走前他命令皇太子监国。

殊不知,这却是父子间的生离死别。

当朱棣的大军到达前线时,阿鲁台却畏惧朱棣,避而不战。

敌人闻讯逃跑,让朱棣多少有些自豪,他望着这群在他小时候肆无忌惮的元朝士兵,如今只能慌乱逃窜,这只证明了一件事:大明强到足以让敌人畏惧

剧中,朱棣面对这广阔的江山,发出了一句非常接地气的感叹:人生真短,如此江山,岂不令人留恋。

仗打完了,朱棣带着将士们光荣回家的途中,却不幸染病,到了榆木川的时候,病情进一步加重,到了“不渐”(病危)的程度。

古代军旅之中,本就没有如今这么好的医疗条件,加之朱棣年岁已高,他终究没有熬过病魔,死在了归国途中。

谁也没料到,朱棣此行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最后竟无缘得见将士们欢庆的那一刻。

2、朱棣之死

朱棣之死,事关国家安危,随行官员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是好。

太监马云密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商量后作出决定,他们先找人去给皇太子送信,然后将锡熔成内棺用来收敛朱棣的尸身。

为了防止朱棣之死暴露,马云密等人将朱棣棺椁装在龙车上,不让人随意接近,并且每天还去送饭菜,就跟平常一样。

《明史·本纪·卷七》: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史书的记载,此处和剧中是不一样的。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先说一下史实,在永乐朝,朱棣作为一个不服就干,干就干死的狠人,在顺利的从靖难之役中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后,在南京没消停几年,就把大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并且在北京接着发言不服往死里干的精神,先后五次御驾亲征,远征对大明朝有巨大威胁的蒙古,在第五次带领队伍亲征回北京的路上,这位雄才大略的大明永乐皇帝终于恋恋不舍的闭上的眼睛,享年六十四岁,由于在外,没办法让政权稳定交替,所以确实在当时采用的封锁消息的手段,秘不发丧,一直到把朱棣遗体安全运到北京城,才公布此事。


但电视剧里,把秘不发丧的桥段演绎成用咸鱼掩盖气味,这简直是胡扯八道,估计编剧当晚喝高了,把秦始皇死后用咸鱼的段子给写进去了,那么当时到底用什么办法呢,在下面揭秘。

朱棣死于永乐二十二年的8月的盛夏,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榆木川,去过这边的朋友估计知道,这个地方在夏天的时候其实也不算太热,所以朱棣的尸体并不会那么容易腐烂,其二,在处理朱棣尸体上,采用了用锡打造内棺完全封闭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断空气中腐败细菌的侵入,所以根本就不会用什么咸鱼的方法遮盖尸臭,因为就算有味儿根本就散不出来。


老猪的碎碎念



朱棣死后的确是秘不发丧的,但不是用咸鱼掩盖气味,而是收集锡器融化打造成桶装把朱棣放在里面封好,这样保存了朱棣的遗体,朱棣其实是在攻打蒙古班师回朝的路上,因为事发突然所以当时随行的大臣杨荣决定秘不发丧,因为但是太子朱高炽的确是朱棣选定的储君,但是皇子朱高煦也一直对皇位垂涎不已,为了防止有变就只能秘不发丧处理。


并且为了防止消息泄露,打造锡器的人事后都被灭了口,并且随行的人一日三餐给朱棣送,这样一直回到京城都没有人朱棣已死的消息,就这样朱高炽登上了皇位,杨荣功不可没,事实证明朱高炽也的确是一位好皇帝,就是有点短命,实属可惜。


婉兮历史


历史上不是这样的。

据正史记载,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北征归途至榆木川,突然病重,遂留下遗诏,传位于太子朱高炽,之后驾崩。



朱棣驾崩后,当时皇子朱高煦就藩于山东,但却一直串通宫人大臣,觊觎皇位,而太子朱高炽在京城监国,如消息泄露,容易引发二子夺嫡,政局动荡。

所以,当时随侍朱棣的太监马云、大学士杨荣及金幼孜三人当机立断,遂决定秘不发丧,然后用锡融化后制成内棺存放朱棣遗体,以掩盖味道,并以龙车运载,早晚饮食如常。同时令人进京密报朱高炽,朱高炽这才顺利继位。



而用咸鱼遮掩气味的事也是存在的,应该是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李斯等人的把戏。

当时秦始皇在东巡途中抵达了沙丘,因急病去世,但去世前他并未指定太子或提前选定接班人,所以当时丞相李斯与太监赵高密谋,令幼子胡亥继位。为掩人耳目,二人故意买了一堆咸鱼和臭虾,放置在秦始皇的遗体附近,以遮掩尸臭,就这样一路把秦始皇的灵柩运送到首都咸阳。



可见《大明风华》里这一段的演绎是有点张冠李戴了。但作为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来说,这么演绎其实倒也不算什么,毕竟大家看的是电视剧,而不是历史书。


达摩说


很显然不真实,并无此事。《大明风华》这么创作,应该是借鉴了秦始皇死后,赵高

秘不发丧,用咸鱼掩盖秦始皇尸臭味的故事。赵高这事倒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而朱棣死后用咸鱼掩盖气味,显然是《大明风华》虚构的。

朱棣生前曾5次北征蒙古残余势力,但除了第一次有较大斩获和第二次略有斩获之外,其余几次都毫无战果,相当于在朱棣带着几十万明军在塞北搞武装大游行。

连续好几次北征都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让朱棣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搬师”回朝,但是在途中,他累倒了,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当他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多伦)时,就驾崩了,当时是8月份,天气也比较炎热。

朱棣突然去世,让随驾人员都很着急。于是多次跟随朱棣北征的大臣杨荣提议密不发丧。因为朱棣的二儿子-汉王朱高煦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如果这时有人对他报信说朱棣已经死了,他很可能会起兵谋反,导致太子朱高炽无法顺利继位,朝廷中很快会掀起血雨腥风。为了稳定政局,众人都同意杨荣的意见。

但是榆木川到京城还需走很长时间的路程,为了防止尸体腐臭泄密,老成持重的杨荣想了个法子,他命人集中军中所有锡器,找到工匠把锡器溶化后打造成一只大圆桶,把朱棣的尸体放到里面密封起来。随后又把所有工匠都杀死。每天假装朱棣还活着的样子,一日三餐照常进膳,官员向朱棣上折子汇报每天的工作,一切照旧,几乎没有人发现其中的异样。

“中官马云等莫知所措,密与荣、幼孜入御幄议。二人议: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以礼敛,熔锡为椑,载舆中。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明史》

其他人护送朱棣的遗体回京,杨荣则快马加鞭走小路赶回京师,向太子朱高炽汇报情况,辅佐朱高炽顺利继承大统。朱高炽即位后,就是明朝的第四个皇帝-明仁宗。

杨荣用锡桶密闭朱棣的尸体,虽然有失皇家尊严,但至少比用咸鱼掩盖尸臭好得多。而且秘不发丧避免了政局动荡,让朱高炽顺利即位。这也比秦始皇死后,秦朝政局混乱不堪要好很多。朱高炽顺利即位,也是朱棣最希望的看到的。既然如此,让自己的尸体稍微受点委屈,朱棣应该不会介意的。


袁卫宇


在《大明风华》中,朱棣因兵败而气急攻心,病逝于第五次北征途中。临终前,他密召内阁首辅杨士奇到榆木川交待后事,欲改立汉王朱高煦为皇太子。

在他驾崩后,杨士奇、于谦和朱瞻基商议后决定,暂时秘不发丧,以免朱高煦和朱高燧起兵造反。在稳住二王之后,朱瞻基快马加鞭回京让父亲即皇位。

当时正值盛夏,为了掩盖尸臭味,杨士奇等人在朱棣的营帐前晾晒了大量的咸鱼,以掩人耳目。在朱高炽顺利即位后,二王才得知了消息,但为时已晚。

对于朱棣驾崩后放咸鱼掩臭这一情节,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这一情节可能是借鉴秦始皇驾崩时的做法,秦始皇崩逝于第五次东巡中,当时也是酷暑天气。

由于高温及路途遥远,秦始皇尸体已经腐烂。为了掩人耳目,赵高与胡亥决定将买来的鲍鱼装在秦始皇车上,改变路线,采取绕远道的方法缓慢回咸阳。

“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史记·秦始皇本纪》

那么,历史上朱棣驾崩是怎样的?

历史上,朱棣也是病逝于第五次亲征漠北途中,这次亲征可以说是两手空空,几乎连敌军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当时朱棣已65岁,连年征战令他身心俱疲。

朱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四日从北京出发,于六月二十一日回师。在七月七日,朱棣刻石于清水崖上。八天后,他派吕震统治太子凯旋而归。

七月十六日,大军行至苍崖戍,朱棣感到身体不适。次日到达榆木川,朱棣的病情突然恶化。赶紧让人写下遗诏,传位给太子朱高炽,丧礼按高皇帝办。

七月十八日,朱棣驾崩。太监马云与杨荣、金幼孜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用锡熔化后制成內棺进行装殓。将內棺装在龙车中,所到之处饮食与平日一样。

十九日,杨荣和少监海寿回京报丧。八月二日,杨荣赶到北京面见朱高炽,朱高炽随即派儿子朱瞻基到开平奉迎大军。七日,朱瞻基到军中,发布丧讯。

十日,朱棣遗体被迎入仁智殿,加外棺后殓入灵柩。九月十日,明仁宗朱高炽为朱棣上谥号和庙号,葬于长陵。以上便是朱棣从生病到下葬的全部过程。

《明史》中记载了这一过程:

秋七月庚辰,勒石于清水源之崖。戊子,遣吕震以旋师谕太子,诏告天下。己丑,次苍崖戍,不豫。庚寅,至榆木川,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辛卯,崩,年六十有五。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壬辰,杨荣偕御马监少监海寿驰讣皇太子。壬寅,次武平镇,郑亨步军来会。八月甲辰,杨荣等至京师,皇太子即日遣太孙奉迎于开平。己酉,次雕鹗谷,皇太孙至军中发丧。壬子,及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殓纳梓宫。

从朱棣病逝的整个过程来看,没有始于咸鱼或鲍鱼的记载。朱棣从身体不适到驾崩仅仅三天时间,从驾崩到下葬将近两个月时间,这一段时期处于盛夏。

但史料中并没有记载用何种方式来防腐或防臭,但记载中的锡制內棺可能很有讲究,这个內棺密封性应该很好,隔绝了内外空气流通,延缓了尸体腐烂。

秘不发丧却是真的,这是皇帝在外驾崩后的惯用手法,自然是为了防止有人造反。朱棣的遗诏是让皇太子朱高炽即位,其中并没有提到汉王朱高煦等人。

电视剧是经过了艺术加工,与正史还是有一些出入的。大家要想了解这段历史,建议先看史书再看电视剧,这样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


野史也是史


在历史上朱棣去世后确实有密不发丧。但是并没有用咸鱼掩盖气味,用咸鱼掩盖气味完全是编剧的瞎编。

按照《明史》的记载,朱棣在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最后一次北征蒙古回来之后,在苍崖戍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在到达榆木川的时候病情加重,朱棣预感生命将终,于是下了最后一道命令,把皇位传给皇太子,最后驾崩,年仅65岁。不过朱棣的去世在当时确实属于突发事件,随行的大臣不知道怎么办。而且朱棣随行的军队都是当时京兵,这导致北京城的兵力短缺,而城中拥有军队的是赵王朱高燧,这使得局势就变得很微妙。

在这个时候,随行的太监马云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密谋密不发丧。《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说杨荣是主要的制定者,他认为大军离京师太远,现在先密不发丧,以防止出现变化。在密不发丧的计划制定之后,杨荣等人像往常一样给朱棣的住处提供衣食,暗中用锡打造内棺收敛朱棣的遗体。随即杨荣协同宦官御马监少监海寿偷偷跑到了北京,向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报告情况。于是朱高炽派自己的儿子皇太孙朱瞻基前去迎接带着朱棣遗体的队伍。在临行前,朱瞻基询问:

“出外有封章白事,非印识无以防伪。”

外出办事到时候传递书信需要有信物作为凭证,便于防止伪造的命令。朱高炽认为很对,但是一时间又没有合适的信物,于是咨询杨士奇的意见,杨士奇出言可以把东宫的图书作为信物交托给朱瞻基,回来就还回来。朱高炽同意了杨士奇的主意,他对儿子朱瞻基说如果有事情,就以这个东宫图书作为凭证,反正这个东宫图书这个信物不久就要给你,你可以把它留着。

最后朱瞻基出北京城,前去和北征大军会和。最后在雕鹗谷和北征大军会和,朱瞻基在军中发丧。最后带着大军来到了北京的郊外,朱高炽迎接朱棣的棺椁进入仁智殿,至此大事告终,最后葬朱棣于长陵。朱高炽登基称帝,改元洪熙。

其实从朱棣去世到朱高炽迎接朱棣的棺椁不过二十一天的时间,而且杨荣等人用了十二天就跑回了京师向朱高炽报告当时的情况,所以这样的时间,根本没有必要像电视剧《大明风华》里需要咸鱼掩盖气味,因为内棺都是锡封的。


人者仁义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大名风华》中,朱棣死后秘不发丧在历史上是真的,而用咸鱼掩盖气味纯属原著作者及导演编剧为了剧情饱满杜撰的,是假借了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的历史桥段,朱棣死后用咸鱼掩盖尸体气味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那我们来说一说,朱棣死后为什么要学秦始皇、刘邦、成吉思汗一样秘不发丧呢?又怎么样掩盖尸体气味的呢?

行军途中如果泄漏朱棣死讯,会导致军心不稳,很可能出现哗变或遭蒙古兵突袭。

辛卯,崩,年六十有五。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明史·卷七》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死于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的榆木川(海拉尔大兴安岭西坡一代)。实际上,朱棣在第五次出征前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加上几个月的鞍马劳顿,回师途中就病重了,弥留之际召见英国公张辅,遗诏传位太子,第二天就驾崩了。

行军途中,主帅死亡本就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儿,而此时又是回师途中,如果冒然发布朱棣驾崩的消息,将会导致军心不稳,出现不可控的情况,比如:很可能会出现军官领兵哗变,自立为王,或者鞑靼阿鲁台部知晓朱棣驾崩的消息后会进行突袭,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朱棣近侍太监马云,连夜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商量对策,最后决定秘不发丧,朱棣车驾饮食公文传递一切照旧。而后几个人还因为遗诏的事儿起了点小争执,有人建议以其他名义写道敕令通知太子,杨、金二人则认为:“先帝在世时诏令称‘敕’,如今皇上已经驾崩了如何称‘敕’,如此是为诈,罪不小。”二人这是担心事发后会落个大不敬之罪,所以就草拟遗诏让马云安排御马监少监海寿随同杨荣快马加鞭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丧。

朱棣随从中的太子党成员杨荣和金幼孜等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封锁消息,防止朱高煦知情后起兵叛乱。

当然,朱棣驾崩秘不发丧的原因还有更重要的一层,那就是防止消息走漏,以免让一直觊觎皇位的汉王朱高煦得了先机。太监马云、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包括跟金幼孜一起报丧的御马监少监海寿都是与太子朱高炽交好的人,也可以说是太子党成员,那么作为太子党成员,在帝位悬空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如何保证自己的主子能够顺利登上皇位,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

所以他们起初密谋的时没有让英国公张辅参与,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张辅能征善战,手握兵权;其次,张辅早年曾跟父亲张玉同朱高煦参加过靖难之役,所以张辅张玉父子跟朱高煦的关系相当不错。冒然让张辅参与,如果张辅持反对意见,搞不好他会拥兵自立,或者他会跟朱高来个里外联合抢夺帝位。基于这两个原因,马云、杨荣、金幼孜没有让张辅参与密谋。

朱高煦对皇位觊觎已久,在靖难之役时朱高煦曾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因此朱棣对朱高煦颇为器重,曾在战场上亲口允诺会封其为太子,由于朱高煦能征善战,朱棣也曾说过,其最像自己。朱棣登基后,朱高煦仰仗战功以及父皇对自己的宠爱自高自大,常常对别人说自己很像李世民,奈何朱棣可不是李渊,后来朱棣发现朱高煦压根儿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就把太子之位给了宅心仁厚的长子朱高炽,然后又立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这让朱高煦非常生气,不仅自己的皇位没戏了,连自己后代皇位也没戏了,于是就开始筹备起兵造反,朱棣知晓后非常恼火,差点将他贬为庶人,幸好哥哥朱高煦在朱棣面前鼎力相劝,朱高煦才逃过这一劫。

从此,朝野之中,无人不知朱高煦的不臣之心,所以防备朱高煦叛乱,朱棣之死秘不发丧势在必行!

朱棣秘不发丧,掩盖尸体气味的方法

时至八月,虽然漠北一带已经天气转凉,但是朱棣的尸体如果长时间不处理定然会腐烂,发出尸臭,这样势必会走漏朱棣驾崩的消息。这时候杨荣、金幼孜想了个办法,把军队里的锡器全收集起来铸了口锡棺材将朱棣草草入殓,然后

“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

这办法着实不错,就地取材,解决了大问题。而《大明风华》剧中用咸鱼一说是不太靠谱的,榆木川距海边太过遥远,不像当年秦始皇病死邢台沙丘,那地方离着大海近,弄点咸鱼方便快捷,这榆木川(具体位置有争议)离着大海相对较远,弄咸鱼不现实。

所以读书观影,千万不要过于相信小说和电视剧,毕竟很多剧情都架空的,想了解真正的历史还是多读史书为佳。


古曲古风


朱棣是个狠角色,他和汉武帝很像,喜欢开疆破土,征战沙场。

不过,与汉武帝不同的是,朱棣喜欢御驾亲征,腿跨骏马,手持马刀,亲自到战场杀敌,这个气势,这个魄力,一般帝王望尘莫及。


朱棣执政22年,5次北伐蒙古,打得蒙古满地找牙,不敢南下牧马。

第五次北伐之时,朱棣打到了答兰纳木儿河,追击阿鲁台部追了三百里,踪迹全无,朱棣这才下令退兵,班师回朝。

然而,到了《大明风华》里面,全部变了样,朱棣打了个大败仗,60万大军被困茫茫草原,最后好不容易冲破了重围,返回北京途中,朱棣暴毙。

不论是正史,还是《大明风华》,朱棣都是死在回国途中了,死因大概是心梗或者脑梗,北方昼夜温差大,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大明风华》中,朱棣死了之后,秘不发丧,还用咸鱼掩盖气味,历史上真是如此吗?

秘不发丧是真的,原因是担心朝中生变,但咸鱼掩盖气味是假。

首先,蒙古干旱无雨,河流甚少,哪里会有咸鱼啊,大老远地从北京带过去的吗?不现实吧!

估计编剧写作当晚,多喝了点酒,又吃了点咸鱼,夜里写朱棣之死的时候,心血来潮地用咸鱼掩盖尸体了。


其次,朱棣死的时候,是8月12日,恰好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尸体无法存放。大臣想到了用锡器融化,浇筑成了密闭的棺材,将朱棣尸体存放于内,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

再次,《大明风华》中,跟随朱棣出征的有杨士奇、樊忠和朱瞻基,这是违背史实的,跟随朱棣出征的是马云、杨荣和金幼孜,朱瞻基这个好皇孙在京城呆着呢。

PS:想不到明朝也有马云,乃辽东大将。


一半秋色


朱棣驾崩秘不发丧确有其事,用咸鱼掩盖气味的则是秦始皇,《大明风华》毕竟是电视剧,可以允许自由发挥。


关于朱棣的死,跟随朱棣北征的首辅杨荣在《后北征记》里面有详细描写。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大军行至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境内之哈剌哈河下游)也没见到鞑靼的军队,遂下令班师。

在归途中,朱棣就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安排了帝国后事。朱棣召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说还京后即传位太子朱高炽,结果没几天朱棣就病重去世了。


朱棣死后太监马荣、孟聘等人以大军在外为由秘不发丧,同时召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商议丧事。

《明史·成祖本纪》记载: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众人收集了军中锡料,熔化后制成内棺装殓遗体,用龙车运载,所到之处早晚饮食同往常一样。

我们知道锡具有惰性,不和空气、水反应。我国周朝时期锡器就很普遍了,一定条件下锡却是有防腐功能,所以当时马荣他们的处理还是很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