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朝不杀岳飞,全力支持他抗金,金国会被灭掉吗?

经典回味百科


被灭肯定不可能的,但是收复失地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先看看一个历史背景

绍兴十年,完颜兀术撕毁和议领兵十余万南下进攻大宋。结果在顺昌一代被刘琦杀的血肉横飞,岳飞趁这个机会挥师北伐,韩世忠,张俊,刘琦等人也都出兵配合!这个时候完颜兀术集结十五万大军进攻岳家军的中枢偃城,这个时候岳飞令岳云领兵一万五千人回防,并说:“这一仗你要是打不赢回来我也杀了你!”当然岳云最后还是赢了,不仅赢了,还把完颜兀术的主力军铁浮屠,拐子马彻底消灭了。之后岳飞,张宪,牛皋回师大破金军,十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但是完颜兀术不服,又集中十二万人马屯兵临颍县(河南漯河一代)。这个时候河南,山东一带很多农民军起义呼应岳飞抗金。岳飞令杨再兴带三百人去联络这些起义军,结果碰上了金军主力,三百人杀敌两千,全军覆灭!岳飞知道后,挥师北上又一次打破金军!也就是这两仗金军出现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的口号!

前后也不到一年的时间,大金国损失了近三十万大军,岳飞兵屯朱仙镇,完颜兀术也打算放弃河南,河北退守幽州(今北京)

也就是说,如果岳飞乘胜追击,收复幽州已南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要一个封建社会,一个王朝一年之内损失三十万人马是什么概念!金城汤池最重要的是有人守,这个时候金军主力尽灭,岳飞完全可以光复大宋,可惜宋高宗不支持,也不能支持,因为收复中原高宗也想,但要说到迎回二圣其实高宗巴不得二圣回不来!所以宋高宗一日之内下十二道令牌,让岳飞回师!

最后,我也想说明一下,岳飞也只有在绍兴十年的时候可以做到收复中原,甚至收复幽云十六州,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岳飞也不行。因为这个时候的金国是最弱的时候。南宋初年和岳飞齐名的南宋川陕大将吴玠在绍兴八年病逝的时候也给高宗上了一道奏折中心思想就是,没事不要顺便北伐,金国是灭不了我们的,但是我们也很难灭的了金国。但是无论如何岳少保 武穆公始终是我们的名族英雄,是我辈之楷模!


佑圣真君


当然能灭掉金国!一点问题没有。

岳飞第四次北伐,是南宋对金国最大的一次战略反击胜利。如果此时南宋朝廷全力以赴支持岳飞北伐,两年之内金国必亡!

我们先分析一下当时宋金双方的战略态势和实力对比:

从总体上看,自南宋建炎四年(1130)以来,直到岳飞遇害之前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在逐步朝着有利于南宋的方向转变。宋军由弱变强,金军由盛转衰。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三月到四月,宋将韩世忠率八千水军在黄天荡地区拦击10万金军。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四月到五月,岳家军乘胜收复了江南地区的战略要地建康,将金军全部逐出江南。

公元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十月中旬,川陕战区的宋将吴玠依托和尚原一带有利的险峻地形,大败金兵统帅完颜宗弼(兀术)率领的金军主力。

公元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三月,宋将吴玠率军在仙人关一带再次大败完颜宗弼(兀术)10万金军。

公元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五月至七月,宋将岳飞率军主动发起了第一次北伐,收复包括战略要地襄阳在内的襄汉六郡等广大地区。

公元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冬,金军主力部队进犯淮南失败。

公元1136年(南宋绍兴六年)七月至八月,岳飞再次率军北伐,出奇制胜,兵进伊洛,一直打到洛阳附近,缴获了大量战利品,还先后缴获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五月底至六月上旬,宋将刘锜在顺昌府(即颍州,今安徽阜阳),以逸待劳、以少击众,大败金国10万精锐,取得顺昌大捷。

公元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七月上旬和中旬,岳家军以寡击众,先后在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中击败金军主力,乘胜进军至距离东京开封府仅四十里的朱仙镇。

宋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标志着金强宋弱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点连向来畏敌如虎的宋高宗赵构也看得清清楚楚。

绍兴十一年(1141)初金兵再犯淮西时,宋高宗赵构就认为:“中外议论纷然,以敌逼江为忧,殊不知今日之势与建炎不同。建炎之间,我军皆退保江南。杜充书生,遣偏将轻与敌战,故敌得乘间猖撅。今韩世忠屯淮东,刘锜屯淮西,岳飞屯上流,张俊方自建康进兵,前渡江窥敌,则我兵皆乘其后。今虚镇江一路,以檄呼敌渡江,亦不敢来

此时的宋军总兵力达40多万人。

宋军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绍兴五年(公元1135),宋廷颁布行营护军的番号﹐川陕的吴玠军称右护军﹑长江中游的岳飞军称后护军﹐长江下游的韩世忠称前护军﹑刘光世称左护军和张俊称为中护军。

40万军中,以岳飞军(10万)、吴玠军(7万)、韩世忠军(8万)战斗力最强。单纯从兵力上来看,南宋已经超过金兵

金国屡次南侵,每次兵力都在10万。只有1140年金兵南侵,兵力最多,是进攻最猖狂的一次,也是失败最惨的一次。

这一年,金兵撕毁合约、兵分四路,再次南侵,迅速占领山西、河南,然后金兀术率主力10多万进攻顺昌,企图再下江南,一举消灭南宋。川陕战场5万多人严防死守。与川陕宋军对峙。此时金兵总兵力在20万左右。

金兵主力先败于顺昌,再败于郾城、颍昌,主力骑兵损失殆尽。只能靠强征汉人来支撑场面,完全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金兵后方也极为空虚。后院已经燃起熊熊烈火。

为了对抗岳飞,金兀术从各地抽调人马,如河北路的主签军完颜赛里就被招至前线,各路镇守的兵力更加薄弱

各地义军揭竿而起,形成燎原之势。在河东路,忠义军收复了十一州军;在河北路,众多州县的民众起义,庆源府、大名府已经被忠义军攻占。大名府已成为北方第一大城,金兵的重要后勤基地。连这样的基地都丢了,充分说明金兵丧失对占领区的控制金国自燕山以南,“号令不复行”。“河北忠义四十余万,皆以岳字号旗帜,愿公早渡河。”

宋军兵力强大,正面战场节节胜利、敌后战场风起云涌;金兵屡战屡败、主力损失殆尽。加上民众心系大宋。

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南宋朝廷能全力以赴支持岳飞北伐。像岳飞要求的那样,组建精兵二十万,由岳飞统一指挥,一两年间,必然直捣黄龙、剿灭金国


上将嗳福斯


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成立,第一是南宋的国力就不能支持北伐了,南宋初年一年的岁入才2000多万贯,都后期好了才恢复到6000多万贯,而岳飞的军队一年的军费就要700多万贯;第二,在中原地区交战还好,要是真的到了黄龙府,那边都是平原,南宋主要是步军,你步军在平原上怎么打得过骑兵?第三岳飞的功绩其实是夸大的,宋方的官修史料里,根本没有把朱仙镇大捷看的多么重要,那些都是岳飞的孙子岳珂后来吹出来的,再说后世的朱熹对此事也有定论说:“将骄,兵惰,未可知也!”


昭昭暮暮



宋朝如果不杀岳飞,全力支持他抗金。金国很可能受重创,很难灭亡。

如果赵构像宋孝宗一样,坚定的支持岳飞北伐。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收复中原和燕云十六州。甚至收复辽东和西域。金国可能会一蹶不振,向大宋称臣。

金国为何很难灭亡?

其一、女真人确实晓勇。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天下无敌,此言非虚。

其二、女真人发源之地,乃苦寒之地。中原人不习惯环境气候。很难久居。

最终,大宋的版图会与汉宣帝时大致一致。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后,可能会重修长城。大宋最终能抵挡住蒙古帝国的进攻。避免华夏文明的浩劫。


杨朱学派


如果宋朝不杀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抗金,那么宋朝可能会收复失地,但是却很难能够灭亡金朝。宋朝之所以打不过金朝,主要问题是因为宋朝的军队战斗力低下,宋太祖赵匡胤靠着黄袍加身获得皇位,他对于大将们十分的防备,造成了宋朝兵将互不相识的尴尬局面。虽然宋朝的军队规模非常大,但是由于缺乏优秀的将领和优秀的士兵,宋朝军队只是大而不强,在战争中总是败多胜少。

反观金国人的军队,虽然金兵的人数不多,但是金兵个个都是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勇士。他们的格斗能力十分强悍,打起仗来也非常的拼命,因此北宋时期的军队根本不是金朝军队的对手。在北宋刚刚灭亡的时候,金国军队几乎没有遇到多少对手,金兀术带着大军渡过长江,把宋高宗吓得跑到了海上,如果不是中兴四将比较给力,宋朝的江山恐怕就提前灭亡了。岳飞带领军队北伐时期,宋朝军队能够战胜金国军队,主要是因为宋朝军队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在岳飞北伐之前,宋朝军队已经经过多次战争的磨练,成为了一支战斗经验丰富的军队。而且岳飞有专门的岳家军,不需要担心将领和士兵互不相识的问题,再加上岳飞大量收容饥饿的流民,这些流民大多都是从北方跑来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饭。岳飞不仅给了他们一口饭,还能够带领他们去收复家乡,这些流民肯定都愿意拼命作战。假如岳飞带着这帮人收复了中原,那么这些士兵也能够享受到安逸的生活,战斗力肯定会出现下降。

况且岳飞一旦收复中原,宋高宗肯定会限制岳飞的权利,防止岳飞威胁到皇权。从岳飞北伐的过程可以看出,岳飞面对的主要是汉族和女真族共同组成的部队,这些部队里面的汉族士兵都是一些胆小如鼠的降兵,战斗力根本不堪一击。岳飞面对的女真部队,主要是金兀术带领的部分女真军,而女真军的主力大多部署在北方。如果岳飞完全收复了失地,那么女真肯定会反攻这些地区,如果岳飞能够顶住女真大军的反攻,那么宋朝还是能够收复失地的。

我们假设岳飞收复失地后继续北伐,这时候的岳家军已经完成了收复失地的目标,士兵的战斗意志肯定会出现下降。而且北方的天气非常寒冷,岳飞的士兵在到达北方后,还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最大的问题是北方有女真大军的主力,在金国灭亡辽国和北宋的时候,数十万辽国军队和北宋军队都没能抵挡金国大军,金国军队战斗力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进入中原的金国人放弃了原本的生活方式,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假如岳家军面对从小在恶劣环境中长大的金国人组成的大军,那么岳家军取胜的概率将会非常低。再加上北方地区一场严寒,宋朝军队又没有马匹,即使岳飞能够收复失地,宋朝能否守住失地也是一个问题。当然宋高宗的投降主义肯定是错误的,宋朝偏暗在南方地区,肯定无法长久存在,只有收复了北方失地,宋朝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保障。


历史总探长


不能,虽不说可以灭了金国,但至少收复失地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问题有又来了,主要是两个问题。


其一.高宗真全力支持岳飞,岳飞真的有能力当此重任?  

在南宋抗金初期,高宗确实重用了岳飞,岳飞也打了不少胜仗,随着岳飞的名望在民间达到了极大的高度。尤其是经过朱仙镇一役后,岳飞成了金国的头号敌人,虽然金国有着宗弼马和金兀术等实力悍将,可在和岳飞对抗的过程中,丝毫没站上方,所以他们对岳飞是恨之入骨,最后岳飞惨遭杀害,可以说明岳飞有能力和金国一战。 

 

其二.真要开战,战局会如何?  

当时南宋刚建立不久,可说根基未稳,此时若收复了失地,有着极大的意义。首先,失地的收复,比如会让那些北宋的子民迅速投奔南宋,无疑会增加南宋的人口数量等,更加会让那些沦陷金国之地的军民遥相呼应,一起攻打金国,这势必会加速金国的灭亡。  


虽说收复失地这个目标基本可以实现,但凭借南宋实力灭掉金国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

一是宋高宗此人安于现状,一心求和,朝中主战派力量不够强大,没有朝臣的支持,灭金之战无法持久。

二来当时民间经历了金国的侵占,他们也需要休养生息,需要过安稳的生活,而灭金之战无疑是持久的,民间也缺乏基础。

总的来说倘若赵构全力支持岳飞抗金,以南宋的实力能灭金么?难!但收复失地是基本可以实现的。


黑马程序员上海中心


不能,但是收复故土,恢复燕云十六州还是大有希望的。

①经济实力:宋朝在绍兴十年已经税收达五千万贯,北宋中期也仅仅是六千万左右。北方流民南下补充大量劳动力。川闽广未经战乱,实力未损。

金国在议和归还河南陕西之后只有辽地,山东,陕西,幽云。

山东,京西等地,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切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食。

-《鸡肋编》

宋朝沦陷区如此,就更不要指望生产能力落后的北方游牧地区了。

②后方稳定与后备兵员:宋朝在1130-1140年之间大规模清剿叛军,杨幺,曹成等人相继失败,湖广再次稳定。人口多达四千万以上,而且大量流民自北方涌入南方,常备军四十万人。

金国的户口有多少?

金灭宋三十年后,华北东北仅仅有三百万户。

-王育民《金代户口问题析疑》

而且自岳飞北伐以来,沦陷区人民人心向宋,义军风起云涌,岳家军旗帜插遍太行山河北。

金人后方是一锅粥。金兀术带军攻打顺昌时已经军事实力捉襟见肘,有地方官员称河北除了百姓,已经没有可以征用的兵丁了。岳飞北伐后,自太行以南,金号令不行。

③军事指挥

完颜宗弼此时连败于吴阶刘琦岳飞手下,打点行李打算北逃。精锐在颖昌郾城顺昌尽失。女真本身这个民族就没有多少人,阿骨打起兵伐辽时也是两千多人,加上其余女真部落后期加入嫡系部队不超过三万。光在颖昌郾城就葬送了万人,已经是崩溃边缘。

综上,我认为宋高宗如果支持各路军队,光复燕云十六州不是问题,直捣黄龙有待商榷。十二道金牌毁于一旦,可惜。




手持赫鲁晓夫的玉米


我个人认为,就算是收复失地的机会都很渺茫,更别说是把金国灭掉了!

平心而论,岳家军的确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而岳飞也是我国史上最为出众的军事统帅之一。但是,紧靠这些其实并不足以让岳飞收复失地,甚至将金国消灭掉!

的确,岳家军的北伐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不少胜利,比如郾城大捷、颍昌大捷等。但是,他们的战果其实十分有限,远没达到重创金军的地步。金军可以说只是在局部战役上受挫而已。

而事实上,经一些专家学者的考证,有关岳飞和岳家军的许多典故和战役故事,很多都是由其孙子岳珂杜撰或是夸大而成的,当中对岳家军战绩的描述,有许多是被过度放大的。

所以,当时岳家军并不具备完全战胜金军的能力,北伐初期的胜利,除了岳家军战力确实勇猛之外,还离不开北方地区民间抗金力量的辅助。早在挺进中原之前,岳飞就已实施“连结河朔”策略达十年之久。因此,在北伐过程中得到了北方抗击武装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使金军难以全力与岳家军作战。

但即便如此,岳家军也并没有真的取得决定两国胜负的关键性战役的胜利。随着岳家军继续往北,战线就会拖得越长,而金军又陆续弹压各抗击武装,届时金军的反攻也将更有效、更可怕。到时候等待岳家军的,很可能就不是又一次大捷,而是惨败,甚至全军覆没......


这些历史要读


说实话即使宋朝不杀岳飞,全力支持他抗金,金国被灭掉的可能性也不是太大。

要知道北宋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灭亡,不是没有缘由的。北宋灭亡之后,宋和金之间的打仗都是在宋的国土上进行的。

尤其是北宋刚灭亡至南宋刚建立的前几年,宋高宗赵构对金军怕的要命,每当他听说金军要进攻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字来,这个字就是跑。

但是,天下之大,逃到哪里去才是最安全的呢?北方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沦陷了,到处都是金军的身影。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也是危在旦夕,似乎这些地方都不是那么的安全。

为了安全起见,宋高宗赵构只能派人准备船,在船上储备大量的食物。因为只有漂泊到海上,他觉得自己才会足够的安全。

宋高宗赵构在海上这一漂就是几个月的时间,更搞笑的是,他带着那些所谓的大臣竟然在茫茫的大海中过了一个春节。

你看当时的宋高宗赵构对金军怕成了什么样子。

宋高宗赵构虽说飘荡在海上了,但是,该抵挡金军的还要抵挡,这时候扛起抵抗金军大旗的官员叫宗泽。

宗泽本来是一个文官,但是,在国家的危难之际,靠那些武将基本上不怎么靠谱,所以,他就主动在黄河以南设了一道防线,来抵抗金军的进攻。

一定要注意,是抵抗金军的进攻,并不是把金军赶回老家去。

这时候的金军还是很猛的,宗泽虽然不能把金军赶回老家,但是,他也能阻挡住金军的脚步。因为宗泽聚集了一批大概有两百万队伍的人马,在和金军干仗。

也就是在这时候,宗泽这里来了一个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当时犯了军法,要受处置。就在要给这个小伙子执行军法的时候,宗泽出现了。

宗泽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是个人才,长的很壮实,是个能打仗的料。宗泽就免了他的罪,让他带兵去战场上杀敌了,这个小伙子就是后来如日中天的岳飞。

宗泽给了岳飞伍佰人让他去打金军,岳飞在战场上杀敌勇猛,屡立奇功,宗泽要培养岳飞,他就想教给岳飞一些兵法。

岳飞拿到兵书之后,也就是翻了几张,很显然他对兵法不感兴趣。

宗泽就说岳飞,古代的战争还是要了解一些的好。

岳飞告诉宗泽,打仗那能依照古人的打法来,所谓的水无常形,兵无常态。每一场战争面对的客观条件是不一样的,一定要根据现实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书上的那些死战法不看也罢。

宗泽没有批评岳飞,他到时对岳飞刮目相看,期间岳飞还带着五百人杀到了几万金军的大营之中去,还好岳飞大难不死逃了出来。

宗泽越来越重用岳飞了,同时他也写信告诉宋高宗赵构,不要在逃了,我们这些人是可以保护你的安全的。

可是,宋高宗赵构依然不相信,他还要在海上漂几个月呢。

因为韩世忠,吴阶、张俊、岳飞等名将的涌现,金军和宋军进入了相持的阶段,这时候两军在黄河以北的地方打起了持久战,这个持久战是以金军的进攻为主,宋军的防守为辅。总之,总体是宋军处于劣势。

随着岳飞的斩露头角,中原这块地盘成了岳家军抗击金军的自由之地,金军意识到只要岳飞在这个地方死守,他们就不可能前进一步,所以,他们只能移步到西边,想从陕西,四川然后到达江南,在吞并中国,可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西边防线上的吴阶也是一个好汉,似乎吴阶比岳飞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边也打不过去,看来宋金两国的势力是差不多的。随着金军战事的不顺,他们的进攻也就渐渐的弱了下来。

金军在中原立了一个伪皇帝,这个伪皇帝实在是个付不起的阿斗,大军虽说又几十万,但是三两下就被岳飞给干掉了。

金军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想到了和宋高宗赵构谈判,两国休兵停战。这也就是第一次宋金议和。

可是,这一次议和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宋军挖地道做堡垒,他们激怒了金军,金国大将金兀术再次派兵南下,这次金兀术先是被刘琦打败,然后在被岳飞打败,可以说此次金军出兵屡屡受挫,金兀术急了,他赶紧把兵都调来,然后集结优势兵力和岳飞决一死战。

这时候岳飞也意识到是一举歼灭敌人的时候了,他就给宋高宗赵构写了一封信信,要求增兵,最好是把韩世忠,张俊一起调来前线。

就在岳飞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宋高宗赵构听了秦桧的谗言,他连续下了十二道金牌把岳飞给调了回去。

十二道金牌呀,岳飞不得不班师回朝,回去后岳飞就辞职,不干了。

可是岳飞依旧没有摆脱掉厄运,他被秦桧诬陷,经过宋高宗赵构的同意,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了。

这时候宋和金的国力依旧相差不大,谁都吃不下谁,所以说岳飞若是没有被杀的话,他举全国之力,把金军赶出国家还是有可能的,但是一举把金国给灭了,那恐怕没有这么容易。

要知道金军里不但有女真族还有契丹族,这些人都是马背上的民族,宋军想一举拿下他们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岳飞被杀,宋金之间的战事也就停了下来,到了宋高宗赵构退位,宋孝宗继位,宋孝宗还是希望要北伐的,可是经过几次战争,都不怎么如意,这件事也就停止了下来。


史学达人


如果赵构是真的从心里而不是单纯嘴上说说的来支持岳飞全力抗金,那宋朝还真有可能成为又一个汉唐盛世,为什么这么说呢。

岳飞剧照

首先如果赵构全力真心抗金,那么那些投降派求和派的生存土壤必然不复存在,跟风观望意志不坚定的朝臣也会成为新的坚定主战派,而原本被打压的主战派势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一增一减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

其次,不要以为宋朝一直被欺负就下意识地认为宋军战斗力不堪一击,其实宋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装备精良还有不少火器,个人体力体魄也是不错的,之所以让人觉得宋军战斗力不行,还是上面政策的原因,打赢了打输了都是纳贡求和,或者打一半快赢了结果非得退兵,被敌人再一次追着打,哪有不失败的。

第三,岳飞在北伐的时候一度打到开封,逼得金人不得不北遁而逃,这还是不受全力支持,处处受制时的情况,而在岳飞手上还有一只规模不大的骑兵,若是有全力支持,一只成建制的强大骑兵是很有可能组建起来的,而且主战派,北伐能人可不止岳飞一个,还有不少其他人,这些人联合起来对付金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四,强大的国力,后勤能力支持,宋朝可以说别的没有,就是钱多,粮多,打得起,耗得起,而金人就不一样了,一场风雪可能就能让他们大伤元气,这也是我说的可能实现汉唐盛世的基础保障。

最后,宋人不是没有血性只知道投降的,从后来崖山海战可以看出来宋人也还是有一定的血性和骨气的,只不过受于上面的不作为,压制罢了,如果这种压制转变成了支持,那宋人也不止是会吟诗作词,书生手中的三尺青峰也是会杀人的。

只不过是,唉,实在是太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