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要將沈萬三滿門抄斬?

李解


朱元璋他對於像沈萬三這樣的富商是非常提防的,因為在他看來,這些個富商,平日裡不事生產卻能夠擁有大量財富,並且還能夠擁有超舒適的生活和超越了許多案牘勞形的官吏的樂趣,這樣的商人的存在本就足夠招人恨了——比較而言,古代社會大都屬於封建王朝,社會的基本形態都屬於農耕社會,商人的這種優勢無疑會對封建統治者的統治很不利。

像沈萬三這樣的通過經商從而成為大富翁(擁有大量特權)的行為在封建王朝幾乎是不能被容忍的,打擊還來不及呢,所以一般情況下這種富商往往會刻意放低姿態,做點統治者好惡的功夫,以便於給朝廷留一個好印象,但是偏偏沈萬三完全無視低調這種說法,自己的商人本質已然為統治者所忌憚,他還對政治展示出來了極為濃烈的興趣。

這就完全屬於在做大死了,完全有可能是因為沈萬三經商太成功了,以至於他忘記了低調,或者他認為朱元璋不敢對自己怎麼樣,畢竟自己的這個實力和財富擺在這裡。然而,沈萬三錯誤的估計了朱元璋,朱元璋對於這種做大死的人,向來是冷血無情,往往都會以最飽滿的熱情來用屠刀招呼的。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沈萬三的這個人的一切行為絕對不能被鼓勵,如果他的行為得到了鼓勵,這就不是一個小問題了,事實上,不但不能得到相應鼓勵,而且還應該要進行極為嚴厲的處罰才對。

我們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麼封建社會會對商人非常討厭,眾所周知,農民在封建社會中承擔著無比重要的地位,在農耕社會里面,無數的農民共同組建了一個又一個走向輝煌盛世的封建王朝,歷代統治者都會想方設法關愛他們,儘可能為他們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

但是,小農經濟下的男耕女織依然是非常脆弱的,黃梅戲裡面的那種你耕田來我織布是一個美好的理想,現實世界很難成功,而像商人這種職業,他在自秦之後的歷朝歷代都被嚴格限制,所謂“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從來就沒有被動搖過,但是商人憑藉著對機會的嗅覺和天然的鑽法律漏洞的本能,依舊大發橫財,例如沈萬三,他就利用元末天下大亂,大鑽空子,賺的盆滿鍋滿。

這種行為與兢兢業業的農民形成了鮮明對比,如果鼓勵沈萬三這種人,那麼日後就會有大量的農民跑去做商人,在統治者眼裡就是典型的拋卻本業,依附末業——土地荒蕪,徭役難派。這對於封建統治者是無法接受的,因此,統治者必須要從各個方面進行打壓商人:在明朝,朱元璋明確規定,商人不允許穿絲綢衣服,農民才有資格穿絲綢衣服就是打擊沈萬三這類商人的明證。

我們接下來再說說沈萬三拿出資產進行犒賞朝廷的軍隊這件事,其實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朱元璋隱隱就要對像沈萬三這樣的人下手了,當時有人記載,朱元璋三四點鐘就要起床批閱奏摺,對於江南富戶的那種一覺睡到日上三竿還能安享榮華的行為很不滿意。

在之後,朱元璋多次下令將蘇州、杭州、嘉州、湖州等江南富戶集體強行遷移到鳳陽,一時間富戶紛紛破產。

在這種槍口下,沈萬三還非要頭鐵的迎難而上,專挑朱元璋的黴頭,把手往朱元璋的首都南京城的軍隊伸,還對首都城牆的修建過程指手畫腳,這不是找死是什麼呢?於是一向眼裡容不得沙子的朱元璋毫不猶豫的把沈萬三滿門抄斬了。


無筆


《雲蕉館紀談》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說朱元璋登基稱帝后,想要擴建南京城,可是當時國庫空虛,拿不出錢財。這時,沈萬三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出一半的工程款,還與朱元璋約定,同時開工,看誰建得快,建得好。結果最後,沈萬三比朱元璋快三日完成任務。朱元璋設下酒宴犒勞他,心裡卻不痛快,畢竟你一個小百姓竟然勝過我皇帝。最後找了個理由,說沈萬三用茅山石為心,有謀反之心,將其斬殺,並將全部財產充公。

我個人認為這個故事聽聽也就罷了,千萬別當真,不足為信。

《明史》關於沈萬三,有這樣一段記載:

“洪武時,蘇州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分之一,請稿軍,帝忍曰:匹夫稿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後諫曰:妾聞法者,誅不法場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戌雲南。”

(《明史·馬後傳》)

意思是說,洪武年間,蘇州有個富民叫做沈秀,也就是沈萬三,幫助朱元璋修築了三分之一的都城(南京城),又主動拿出錢財犒勞軍隊。朱元璋大怒,說道:“這個匹夫敢犒勞天子的軍隊,收買軍心,居心叵測,乃是亂民,該殺。”馬皇后進諫說道:“臣妾聽說法律,是用來誅殺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來誅殺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敵國,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的老百姓,老天爺必然會降災禍給他的,陛下你又何必親自動手殺他,壞了名聲呢。”朱元璋聞言後,覺得她說的有些道理,心中的怨氣解了不少,便不在斬殺沈萬三,將他流放到雲南去了。

關於沈萬三的記述,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乾隆年間編纂的《吳江縣誌》記載:

“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二子茂、旺秘從海道運米至燕京”。

(《吳江縣誌》)

意思是說張士誠佔據稱吳王時,沈萬三已經去世了,兩個兒子,一個沈茂,一個沈旺從海上運米到燕京。

據說《吳江縣誌》材料來源於莫旦撰寫的《吳江志》。這莫家可是和沈家是兒女親家,莫旦說的話,應該是可靠的,故而《吳江縣誌》的編纂者最後採用了他的說法。但是當時正史卻說沈萬三被朱元璋流放,他們自然不敢推翻,所以在後面加上一段註釋:莫旦說張士誠佔領吳會的時候沈萬三早已經死了,但《明史》裡又說沈萬三幫高皇帝(朱元璋)修南京城,請求犒勞軍隊,被高皇帝抄家流放,誰對誰錯,我們也搞不清楚。

《明史》是清朝人編寫的。前面我們說過朱元璋火燒慶功樓,朱元璋用蒸鵝毒死徐達之事,都是滿清政府為了妖魔化朱元璋而故意捏造出來的,因此我對沈萬三因為要犒勞軍隊而被朱元璋流放之事比較懷疑。我個人認為莫旦之言比較可靠,沈萬三乃是元朝人,在朱元璋建國前已經去世。


清風明月話歷史


朱元璋將沈萬三滿門抄斬,按民間野史記載,1367年朱元璋和張士誠火拼時,沈萬三為張士誠資助糧草,張士誠兵敗自殺後,朱元璋對沈萬三懷恨在心,只是沈萬三是首富,聯絡了很多江南士子富戶,威望很高,沒對其動手;1370年朱元璋大刀闊斧修南京城,命沈萬三捐錢,而沈萬三帶著銀子跑去勞軍,朱元璋認為,你一介平民怎可勞我天子之軍,有異心,下令誅滅沈氏一族,幸得馬皇后苦口相勸,改為流放西南,家產沒收,沈萬三撿了一條命;1393年發生了震驚全國的藍玉案,明朝有個慣例,如果是流放之人,滿了60歲後,可以申請贖罪回鄉,所以當時沈萬三已回到家鄉頤養天年,好死不死的沈萬三後人牽連了藍玉案,這時再沒人救得了沈萬三,於是被滿門抄斬。

江南水鄉周莊,沈萬三故居於此。

事就是這麼個事兒,也還有很多版本,各不相同,但這些都是民間野史,就連沈萬三這個人都傳說各異,幾年前曾去過崑山的周莊,當年沈萬三的宅子,裡面萬三蹄、萬三餅賣得熱鬧,商業氣氛相當濃厚,但是問起沈萬三這個人,哪年生的,哪年死的,怎麼發家的,怎麼死的,死哪了,就連導遊都說不清楚,這麼出名的人物,記載頗多,還有故居供考,他的面貌應該是很清晰的,怎麼全是模糊的,《明史》裡面記載的沈萬三是流放雲南客死他鄉的,而《吳江志》的記載卻讓人大跌眼鏡。

圖為周莊沈萬三故居的沈萬三雕像。

《吳江志》是當地縣誌,裡面明確記載了沈萬三在朱元璋建立明朝時已經死了多年,那就說明沈萬三是元朝人,並非元末明初人,跟朱元璋沒有任何瓜葛。如果只有《吳江志》一個孤證無法信服,接著沈萬三兒子沈榮的墓出土,孫子沈茂卿的墓,侄子沈漢傑的墓出土,這些墓誌銘雖然未把沈萬三神秘部分徹底揭開,但已可以推翻現有的任何民間記載,比如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時,沈萬三兒子沈榮已經62歲了,那沈萬三多少歲?沈萬三1393年去世又是多少歲?流放沈萬三是1370年,而朱元璋平定雲南是在1382年,都不是明朝國土,流放個錘子?再者沈萬三一家子流放雲南,可墓誌銘裡均記載的是沈家興旺,生意怎麼做,家族笙歌燕舞的,這不是相背離麼?

圖為沈萬三水塚。

還有,沈榮的墓誌銘,開頭第一句話就是“初,榮父之先君子”,意思說父親沈萬三早就死了;另外還直接指出父親沈萬三曾數次拜訪過元朝的侍讀學士袁桷,《元史》裡面有袁桷傳,裡面清楚記載袁桷1327年就死了,這個時間距離朱元璋建立明朝差了老鼻子遠了。此外地方史料關於沈萬三的活動內容,有據可考的都集中在元朝中期和末期,所以沈萬三在元朝末期已經去世是既定事實。只是後來沈萬三的孫子、沈萬四的孫子們牽涉到了藍玉案,導致家族覆滅,後人把沈萬三子孫的事情附會在了沈萬三的身上,然後用各種記載給傳了下來。


圖文繪歷史


照例,先了解一下明朝的沈萬三是何許人也。


沈萬三,浙江湖州人,天生一副經商的好腦子,在元末時期的周莊做生意,用現在的話兒說呢,就是專門從事進出口貿易生意,他以周莊為基地,廣泛的收購江浙地區盛產的各種絲綢,各種瓷器,各種茶葉,以及一些高價值的手工產品,爾後把這些商品加高倍的利潤賣到海外,由於經營得力,貨品又極為優質,沒幾年很快沈萬三靠著這買賣賺取的銀子成為了全國首富,恩,地位就類似於現在的馬雲,有了錢之後,沈萬三當然不能閒著,他接著把這些錢投資到家鄉的房地產及各種買賣上來,他購置了大量的田產,蓋了大量的房產(門面房),又再次讓原本鉅富的家產翻著翻的往上漲。到了後期,沈萬三富可敵國。


後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讓朱元璋給滅了,中國陷入了短時期的地方軍閥混戰中,身在江浙滬包郵區的沈萬三自然首先支持先控制蘇州的張士誠,畢竟當時誰能做皇帝,還是沒辦法說的事兒,沈萬三把寶先投資到了張士誠,大量金錢的賄賂支持不說,還變著法的對張士誠歌功頌德,在今天的蘇州報恩寺塔旁,至今還有一塊當年沈萬三給張士誠立的《張吳王紀功畫像碑》,筆者曾親自探尋到了它,先發一張圖給大家看下~

後來的事兒大家基本都知道了,張士誠最後被朱元璋的大軍攻破平江城,被擒後自縊身死。這個時候,朱元璋對這個沈萬三印象極為不好,後來老朱建立的大明,並且定都南京,之後開始營建南京故宮及南京城牆,政治敏感的沈萬三馬上要求給朱元璋修城牆,並許諾,城牆的30%他全包了,朱元璋聽聞後自然是來者不拒,沈萬三也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人物,老朱一高興對其兒子進行了封賞,並允許他可以在南京城建造自己的住宅,沒成想這首富膨脹了,他按照最豪華的款式給自己建造了個“豪宅”,朱元璋看他這樣不知收斂的擺闊,就像找茬修理一下他,有次朱元璋便對沈萬三:“朕有軍百萬,你能犒賞得完嗎?”(意思是你丫最好消停點,你再有錢,別忘了誰是皇帝老子),沒成想,這次沈萬三竟然理解成朱元璋找他要錢,他立馬說,我願意給每個士兵一人一兩黃金,乖乖,這得多少錢??


朱元璋聽後,徹底怒了,大喊道:沈萬三!你這個匹夫竟然敢犒賞天子的大軍,是想造反嗎?來人!給我殺了!幸好後來馬皇后出面說情,沈萬三才免死,但被罰流放雲南,據說後來病死在了那邊~


老豬的碎碎念


沈萬三之死是因為他不懂低調做人之道,囂張的做法惹惱了朱元璋。一氣之下,朱元璋準備將沈萬三一家滿門抄斬,但是生性仁厚的馬皇后出面阻攔,朱元璋礙於皇后的面子只好將沈萬三一家人流放西南。而沈萬三則最終病死在前往西南的路上。那麼沈萬三究竟做了什麼事情竟然惹得朱元璋如此憤怒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個究竟吧:

一:早年資助張士誠



當年張士誠依靠“十八條扁擔”在江浙地區起兵造反時十分貧窮,時刻為軍糧物資感到煩惱。恰號遇上沈萬三此時在江浙地區做生意,在沈萬三有意接觸之下,張士誠也派人與沈萬三聯絡,張士誠希望沈萬三能給予他一定的經濟支持。在沈萬三的幫助,張士誠逐漸崛起,並且成為眾多起義軍中最為富有的一支。

張士誠為了感謝沈萬三的幫助,為沈萬三立下石碑編寫傳記。

但是後來,後起之秀朱元璋在大戰中將張士誠打敗,沈萬三作為曾經支持過張士誠的人被朱元璋視為潛在的敵人。

二:嘲諷朱元璋修築城牆太慢



當年朱元璋定都應天府時,因為財力有限難以同時修補各城牆,便召來沈萬三商議。

決定皇帝自己修建西南諸城,而沈萬三幫助朱元璋修好東南各城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沈萬三的東南諸城修葺完畢時,朱元璋的西南諸城還尚在施工當中。這搞得朱元璋非常憋屈,堂堂一個皇帝建造城池時居然沒有一個商人快?朱元璋心中憤恨難平。

三:妄言收攏軍心



在金陵城竣工後的慶功宴上,朱元璋為了挽回面子扳回一局便對沈萬三說:朕有軍隊百萬,汝能遍及乎?沈萬三不知是故意顯擺還是實誠不知朱元璋意欲為何,便對朱元璋答覆說到:我願意犒賞每位士兵一人一兩黃金。

沈萬三這句話令朱元璋聽到後非常不爽,朱元璋認為這軍隊是他辛辛苦苦一手帶起來的,沈萬三居然想用錢來收買他的軍心,染指軍隊。朱元璋越想越氣,最後乾脆認為沈萬三包藏禍心,將沈萬三發配邊疆了

總結:



沈萬三作為一名商人不知收斂低調,卻在皇帝面前展現自己的財力令朱元璋難堪,這便是朱元璋要將沈萬三一家人發配邊疆,滿門流放的主要原因。而沈萬三被流放之後,他剩下的財富也就被朱元璋納入囊中了。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我們都知道,沈萬三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但是朱元璋並沒有將沈萬三滿門抄斬,而是將沈萬三流放到雲南。

根據明史的馬皇后傳記載,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於南京,他要修一下南京城,沈萬三就找上朱元璋,願意幫忙修三分之一的城牆,朱元璋答應了,修好之後,沈萬三又提出,他願意出錢來犒勞軍隊。

朱元璋一聽就怒了,你願意出錢修城牆,這個是好事,但是你只是一個平民,竟然想要犒勞天子的軍隊,你是何居心?就下令要將沈萬三給殺了。在旁邊的馬皇后,就來勸朱元璋說:朝廷的律法是用來處罰不法之徒的。

而百姓富可敵國,這是不祥之人,上天自然會懲戒他的,你又何必殺他呢?朱元璋平時還是比較聽馬皇后的話,也給馬皇后面子,就沒殺沈萬三,只是將他流放到雲南去,據說沈萬三還遇到了張三丰。

這個事情,雖說是明史明確記載的,但其實還是有錯誤的,那就是雲南是明軍在洪武十五年才平定的,而此時,僅僅是洪武元年,根本就不可能把沈萬三流放到雲南的。

另外根據《吳江縣誌》的記載,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沈萬三早就死了,而這個《吳江縣誌》是根據明代人莫旦的《吳江志》,而莫家與沈家是姻親,應該不會弄錯。

王行給沈萬三的兒子沈榮,沈榮的孫子沈森寫過墓誌銘,其中沈榮死於洪武九年,七十一歲,也就是說洪武八年的,沈榮是六十二歲,那麼沈萬三這個時候也至少是八十幾歲了,而如果是洪武十五年流放雲南的話,那就差不多是一百歲了,也不可能了。

另外,沈萬三的幾個兒子和孫子也都沒有死,那就足以說明沈萬三是不可能被朱元璋滿門抄斬,另外也不可能被流放到雲南的。


歷史簡單說


如果回到明朝還有人敢大放厥詞:

———先定個小目標,賺它個幾萬兩!!!


那麼這個人必定是沈萬三!看過《聚寶盆》的都瞭解,沈萬三是一個天生的商業奇才,靠著自己過人的商業嗅覺,積累了常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後人也常常摩拜他為財神爺,希望借他的財運保佑自己發家致富,可這位財神爺最後卻被朱元璋搞垮,落得家敗人亡,到底存在什麼樣原因,我給大家一一分析。



沈萬三,原名沈富,字仲榮。祖籍浙江湖州,父輩時徙居吳縣,後移居蘇州。看似隨意的喬遷沒想到給窮苦出生的沈家帶來劃時代的財富。關於萬三這個名字的由來有三種說法:

  • 因為沈富在家中排名老三,又最有錢,所以習慣稱呼為沈萬三
  • 古代的土豪,又被稱為“萬戶”,有錢人姓後多要被敬贈一個“萬”字,顯得身份尊貴。古代富豪也是分等級的,根據錢多錢少分別“奇、畸、郎、官、秀”五等,“秀”為最高。萬三者,萬戶之中第三秀,巨有錢的意思。
  • 至於最後一個原因,是沈萬三有段時期在明朝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第三,所以被稱為沈萬三。
那麼沈萬三是怎麼一步步做到富可敵國?他的致富之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搞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看起來讓人覺得難以置信,當然不符合那個時代的詞句是不會流傳,但是沈萬三就這麼幹了。元末烽煙四起,很多土地無人耕種,沈萬三就在這裡發現商機,將這些無主、無人耕種的土地統一收購,自己在開發水利、改良土壤、優質播種等。

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業弗替;嘗身帥其子弟力穡——《明初鉅富沈萬三的致富與衰落》記載

江南氣候適宜,農作物長勢很快,很快糧價下跌。沈萬三瞅準時機,囤積了幾萬石糧食,第二年,蘇北大旱,糧價飛漲。沈萬三將糧食運到蘇北,狠狠地賺了一筆。


第二階段:天降橫財

靠土地流轉沈萬三淘得人生第一桶金,隨後放寬眼界,從事多種商品經營,涉及的有白蠟、珠寶、蘇杭絲綢等行業。嚐到甜頭的沈萬三膽子也越來越大了,開始把生意延伸到徽州、池州、太平府、常州和山東德州等地方。由於沈萬三信譽良好、經營有方,生意做的是越來越大,這時認識了蘇州另一個土豪陸德源,陸德源覺得沈萬三這個後生年輕有為啊,與沈家結為姻親,後來盡然把家產大部分贈送給沈萬三:

沈萬三秀之富得之於吳賈人陸氏,陸富甲江左…盡與秀”。——《周莊鎮志》(卷六.·雜記)

陸德源饋贈家產的原因,盡然是看破紅塵……覺得亂世錢多易招災,然後躲起來當了道士。可惜沈萬三沒有看透這個道理,不然也不會被朱元璋收拾,此時沈萬三的財富達到巔峰。





第三階段:海上貿易

明朝時期,已經具備豐富的航海技術,鄭和下西洋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這時市場經濟已經具備互通有無,你來我往的需求關係。而對於民間,明朝經濟形勢還是靠農耕為主,而沈萬三的眼光已經發現海上藏著的巨大財富,依賴周莊有力的地形:

《吳江縣誌》載: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

作為海外貿易的樞紐,把明朝的絲綢、瓷器、糧食等運往海外,又將國外的珠寶、象牙、犀角、香料等賣到國內。這樣沈萬三把內地生意,拓展到世界各地,成功的實現資本轉型,這時候的沈萬三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金融大鱷。

至於沈萬三靠著撿了個聚寶盆,開啟錢生錢的發財套路,完全是民間杜撰出來的傳說,大家看著樂呵樂呵就好。


沈萬三作為商人成功的實現了自我價值,可是再有錢,也得交保護費!而正是這次繳費的選擇對象,導致站到朱元璋的對立面!


因為收費的黑老大是———張士誠

沈萬三和張士誠的邂逅完全是偶然,同為江南商人出身,兩人在生意上或多或少的有些來往。然而憤世嫉俗的鹽販子張士誠選擇鋌而走險,造反!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張士城高郵起事,於1363年在蘇州自立吳亡。離張士誠最近的沈萬三很快看清形勢,在吞併和掠奪之間沈萬三選擇妥協。

當然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沈萬三成了張士誠有力的經濟後盾,給張士誠的隊伍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歷援助,而張士誠也投桃報李,覺得這個朋友很夠意思,委派軍隊給沈萬三的生意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甚至在張士城投降元政府時期,還給沈萬三搭橋拉線,在元政府做起了生意。沈萬三和張士誠成了互相依附的合作伙伴,一個悶聲發大財,一個囂張鬧革命。兩人的貌合神離的曖昧關係,一直等朱元璋的出現開始打破。

朱元璋一開始主動聯合張士誠抗衡陳友諒,奈何富裕的張士誠看不上泥腿子朱元璋,雙方開始不可避免的軍事衝突,在雙方陸陸續續的摩擦中:

沈萬三這個角色成了幫兇!

背後出錢買裝備幫助張士誠揍朱元璋,不得不說沈萬三在政治上的眼光失敗。很快證明他看走眼了,朱元璋出乎意料先打敗陳友諒,又活捉張士誠,最後滅掉元政府,建立大明帝國!


此時的沈萬三真的很尷尬,但是他很清楚朱元璋一點不待解他,可事實證明一個恆古不變的道理,有錢可以使鬼推磨,沈萬三準備用金錢緩和自己和朱元璋的關係。

《吳江縣誌》記載:洪武初年,沈氏家族獻給朝廷有白金二千錠、黃金三百斤,建南京廊房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費鉅萬萬計。

沒有權利的庇護,任何財富都會不堪一擊,沈萬三知道這個道理,朱元璋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百廢待興的大明朝需要沈萬三這類人物出錢出力,這種在政治中昇華的供需關係又成功的讓沈萬三暫時安全。沈萬三的投資也很快獲得朱元璋的回報,分別給幾個兒子謀得一官半職,按道理沈萬三已經成功打進組織內部,身份也轉變成半個自己人,可事情就在這時容易出現偏差。


沈萬三的拍了一個不該拍的馬屁!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開始築城牆,沈萬三奉命築洪武門到水西門一段城牆,沈家的工程量佔整個城牆的三分之一。這次工程的投入雖然浩大,但是沒有動搖沈家根本,沈萬三的財力確實深不可測。這一階段沈萬三在朱元璋那裡獲得好感,並不代表朱元璋徹底接受他,沈萬三作為一個商人,習慣用錢來辦事,於是慣性的商業思維繼續在沈萬三腦子裡作祟。要想繼續和朱元璋搞好關係,還的需要不斷扔錢,然後超水準的馬屁上場了。


沈萬三準備出錢,犒賞朱元璋的軍隊

即使換另一個皇帝,沈萬三這個主意仍然是個昏招,自古財不外露,朱元璋本來就看他不爽,自己還巴巴的往人家眼前湊,沈萬三琢磨了下。自己也得錢還夠多,於是上奏皇上,我願意出錢,給每位士兵一兩銀子作為補貼,朱元璋開始重新審視這位商人了,沈萬三的馬屁顯得有點扎眼

《明史》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之軍,此亂民也,宜誅之。後曰:其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戍雲南。”

如果不是馬皇后求情,沈萬三的得腦袋應該當時就搬家。最後沈萬三被流放到雲南病死,其五個兒子被賜死,沈家的財富也被沒收一空,沈家徹底敗落,屬於沈萬三的傳奇也徹底結束了。沈萬三錯誤的用金錢和權力互相博弈,可是錢不是萬能的,尤其對朱元璋這位專權的帝王來說,沈萬三的很多行為,就是不識抬舉。記得有一句話這麼講: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對於窮慣了的朱元璋,沈萬三就是香餑餑。朱元璋不是商人,不用計較蠅頭小利,更沒必要慣著沈萬三。這一方面來看,兩個人不對等的身份才是矛盾的根源。朱元璋一輩子受了為富不仁的害,內心深處對富豪充滿了恨。此時天下輪到朱元璋翻身做主了,富甲一方的沈萬三日子能好過?甚至更多富豪!



結語:沈萬三的故事講到這裡就結束了,至於和朱元璋的恩怨,正史並沒有詳細記載,反而乾隆年間說明:

《吳江縣誌》記載: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二子茂、旺秘從海道運米至燕京

沈萬三在張士誠造反後就死了,但是沈氏家族的沒落確實和朱元璋有很大關係。沈萬三的後人分別涉及到藍玉案、胡惟庸案被抄家斬首。至於為什麼把故事蓋在沈萬三的頭上?難道是因為他就是個傳奇?還是因為他傳奇的致富能力讓人們神往,我更覺得這種傳說的由來是為了,給後人留下不要過度迷戀財富的警示,知足者才能長樂!!!

參考:《明史》、《周莊鎮志》、《吳江縣誌》、《逆臣錄》、《明初鉅富沈萬三的致富與衰落》陳兆弘、《明朝小史》呂毖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達我看到的歷史!


我不是易中天


沈萬三被殺完全印證了一個觀點。那就是拍馬屁雖好,但萬一拍到馬腿上,那可就致命了。

沈萬三在中國歷史算是一個商界奇才了。沈萬三元末明初時期人,原名沈富,沈萬三不過是他鉅富之後人家給的別號罷了。所謂“萬三”,乃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一般都作為鉅富的別號。萬三是對他的一種社會稱呼,沈富發跡之後他的本名在無人稱呼了,反而沈萬三就成了他的名字。沈萬三最初經商時期並沒有做到很大規模。畢竟經商也是需要資本的。據說沈萬三最早發跡是從農耕種植開始的。通過原始基本積累後,沈萬三開始把手伸向商業領域。之後沈萬三得到了汾湖大家族之一的陸氏的支持才得以壯大。

《周莊支鎮志》記載,沈萬三得到了陸氏巨資後,一方面繼續開闢田宅,另一方面他把周莊作為商品貿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硯江西接京杭大運河,同時開展“國際貿易”也就是“通番”賺取了巨大財富。南方地區尤其是蘇州,這是沈萬三的經商大本營。沈萬三通過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航海便利展開海外貿易從而使他迅速成為“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由於沈萬三財富的迅速積累,民間甚至流傳出沈萬三有聚寶盆的傳聞,可見沈萬三的鉅富有多麼令人吃驚。

很多人都知道沈萬三的財富聞名於世。但很少有人知道,沈萬三對於政治也十分的熱衷。元朝末年亂世爭雄時期,作為江南鉅富的沈萬三就站在張士誠一方。否則張士誠為什麼能在朱元璋的猛攻之下固守蘇州八個月之久呢?當時的張士誠就是因為得到了蘇州紳商的支持才得以堅守那麼久,作為首富的沈萬三肯定也出了不少力。朱元璋對蘇州富民甚至老百姓恨之入骨,採取了一系列報復措施。沈萬三是個精明的商人,看到了形勢的嚴峻,只能大拍皇帝的馬屁以求得太平。

《明史》記載,原本朱元璋對於沈萬三是要殺之而後快的。但奈何沈萬三會來事,表示想要以錢贖罪。正好當時朱元璋要建南京城還缺錢,沈萬三就表示要資助朱元璋修築南京城。結果當時整個南京的三分之一都是由沈萬三出錢建造的。現今南京城牆的中華門到水西門這一段就是當年沈萬三出錢修築的。沈萬三一看拍馬屁戰術成功了,所以就想要繼續和朱元璋加強感情。沈萬三隨即就對朱元璋說,要幫助朱元璋犒賞三軍。朱元璋一聽此話立刻就動怒了。畢竟軍隊是主要朱元璋的根本,沈萬三犒賞三軍算什麼意思。結果沈萬三拍馬屁不成拍到馬腳上了,朱元璋大怒,“

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結果馬皇后勸諫不需要為了沈萬三動怒,所以把沈萬三發配到雲南。最終沈萬三客死異鄉。”

沈萬三死後沈家依舊鉅富,但後來沈萬三的女婿顧學文,因和一個女子偷情,牽扯到藍玉案中,致使沈家幾乎滿門抄斬。也因此沈家徹底消沉了下去。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沈萬三的財產有記載,說是“二百萬”,就是二十億兩銀子。首富的錢從哪裡來?

沈萬三的財富來源也很神秘。沈萬三幾乎一夜暴富,就像一匹黑馬,闖入富豪榜榜首。沒有人能理解他的財富從何而來,只有神秘的解釋。

1356年,張士誠徵服蘇州。這位以鹽販子出身的新霸主,深知對外貿易的重要性,延續了元朝的對外開放政策。沈萬三一家在經濟上支持張士誠,以換取政治上的支持。

然而,這也預示著朱元璋上臺後對沈萬三家族的打擊。

沈萬三在政治投機上犯了個錯誤。

朱元璋修建了南京城,沈萬三用家裡的財力,承擔了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建設任務。

為了進一步表達自己的誠意,這位世界首富主動出錢給朱元璋的軍隊。朱元璋問他,我有一百萬大軍,你能犒賞得完嗎?

沈萬三回答說,每人一金,沒問題。

沈萬三犯下了政治禁忌。皇帝的軍隊不是國家足球隊。能犒賞軍隊,是不是想謀反嗎?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藍黨案發。沈萬三的兒子、女婿、姻親和其他人捲入其中,要麼要麼流放,要麼抄家。沈萬三也被抄家流放了。


奇葩歷史大觀


  1. 沒有要殺沈

    萬三

    ,只是發配邊陲。朱元璋準備在南京建都,並決定擴建應天城,把它建得非常有氣派。但由於戰事頻繁,開支浩大,根本沒錢修城牆。豪富沈

    萬三

    答應負責修築聚寶門至水西門一段,還有廓房、街道、橋樑、水關和署邸等相關工程。他不僅延請一流的營造匠師,還整天在工地上督促進度,檢查質量。儘管一些“檢校”常去工地製造事端,撈取油水,沈

    萬三

    卻依然比皇家修築的城牆提前三天完成。可這樣做,恰恰大駁了皇帝的面子。隨之,他竟又向朱元璋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萬兩黃金,代替皇帝犒賞三軍。這終於讓明太祖龍顏大怒。於是他被籍沒家產,發配充軍雲南邊陲。
  2. 沈萬三(有說生於1296年,另有兩說1330年和1328年,卒於1376年),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元末明初商人、鉅富。沈萬三通過開展

    海外貿易

    而積累原始財富,從而使他迅速成為“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莊“以村落而闢為鎮”,也實為沈萬三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