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這個寒假,該怎麼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假期時間?

受疫情影響,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通知,各地中小學校、幼兒園等學校,春季開學時間全部延期,具體時間按照地方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確定。

前一天,1月26日,各地線下培訓機構也被要求全部暫停線下授課,具體復課時間等待通知。

這個寒假,孩子們註定要過一個難得的輕鬆假期了。

我兒子聽到這個消息後歡欣雀躍,疫情在他心裡不但不壞,反而成了好事。

不過教育部的文件最後也提到,各地要加強指導,讓孩子過一個充實的寒假。

其實每年寒假過後,老師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至少需要2周的時間,孩子才能重新回到以前的學習節奏中來,而隨著今年假期的拉長,如果對孩子的時間放任不管,這個適應期必然還會增加。

那麼,我們該怎麼幫助孩子利用好寒假的時間,既讓孩子玩好,又不耽誤學習呢?

疫情之下,這個寒假,該怎麼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假期時間?

用計劃抵抗變化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幫助孩子在假期建立合理的作息時間,只要形成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效果自然能保證。

怎麼實現呢?想必大家心裡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做計劃。

把假期內每天的時間都像在學校時一樣詳細分割,該玩時玩,該學是學,按部就班執行就可以了。

做計劃確實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不過要做出一份能夠真正發揮效用的計劃可並不簡單。起碼有3個原則大家得注意:

一是合理性。

合理性是指,規劃的時間對於孩子來說有可操作性。

有些家長會把孩子一天的時間設計的滿滿的,學完語文學數學,學完數學學英語,一天內把琴棋書畫全都來一遍。

這種計劃表面看上去非常充實,但是因為任務量過大,沒有彈性時間,一旦客觀條件發生變化,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不能全部完成。

而且,孩子對這種滿滿的計劃也容易產生牴觸情緒,畢竟是假期時間,孩子在心理上不可能像是在學校一樣緊張,所以,這種操作性差的計劃慢慢就會失去嚴肅性,最終無疾而終。

疫情之下,這個寒假,該怎麼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假期時間?

二是自主性。

做計劃要重視自主性,應該讓孩子參與到計劃的制定中來。

只有孩子真正認可了計劃,才有執行的動力。

有些家長性子比較急,在他們眼裡孩子做的計劃,不是落項目就是時間安排的不合理,所以總是想在旁邊給出自己的意見。

比如,

“一天安排30分鐘學數學,你這樣做寒假作業能完成嗎?”

“畫畫要2個小時?我看你就對玩有興趣。”

其實,做計劃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哪個孩子能一次就做出合理的計劃。

做計劃本身就能訓練孩子的邏輯和統籌能力,所以,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完成。

我們可以說一些自己的建議,但是,建議就是建議,不要用強硬的口氣讓孩子必須按大人的意思去做。

疫情之下,這個寒假,該怎麼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假期時間?

三是可檢查性。

肯定有人會說,要是全交給孩子,那就不是學習計劃了,肯定變成了玩樂計劃。

當然,提高孩子的自主性不等於撒手不管,做計劃的最有一個原則“可檢查性”可以確保發揮家長的經驗和監督作用。

可檢查性是指,在做計劃時,父母應該提醒和指導孩子對於需要完成的任務必須量化,以便能夠檢查其是否完成。

比如,寒假老師要求背誦20首古詩詞,那麼,計劃表就需要至少隔一天安排一次背誦。

孩子每天安排的背誦時間可以自己制定,但是這個背沒背下來的結果必須清晰可檢查,而不是安排了項目就可以了。

這條在剛剛執行計劃任務時尤其重要。只有計劃具有可檢查性,才能教會孩子客觀判斷計劃表是不是合理,為以後的動態調整提供堅實的基礎。

疫情之下,這個寒假,該怎麼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假期時間?


三大時間板塊

掌握了做計劃的原則,在內容上也得做到心裡有數。在目前不倡導出行的前提下,按照自由度的不同,可以把孩子每天的時間分成3大板塊:

第一,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包括寒假作業、輔導班的作業、以及各類和學習有關的預習、複習工作。

這部分內容是硬性指標,必須完成。

在時間上,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酌情考慮。

我兒子現在正處於一年級階段,他的老師建議每天至少要保證2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後來我又參考了一下市面上的培訓機構,覺得這個時間還算合理,所以每天上午基本上是他的學習時間。

當然,按照自主性的原則,我也和他約定好了,如果他能夠提前完成這兩個小時之內的學習任務,節省的時間可以自由活動。

疫情之下,這個寒假,該怎麼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假期時間?

第二,興趣愛好

除了硬性的學習任務,還要提醒孩子每天為感興趣的事情規劃出時間。

比如畫畫、彈琴、看書、練字、鍛鍊身體等等。

相對於學習來說,這部分內容比較輕鬆,雖然同樣對孩子的成長必不可少,但最好還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為主。

如果這些內容孩子還是在家長的壓力下去做,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當然,有時候小孩子確實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大人就需要採取一點引導的方法。

比如可以問一問孩子最欣賞的人是誰?這個假期他有什麼小願望?

藉助這些問題來幫助孩子確定興趣,然後家長就可以該買書買書,該買筆買筆了,有的放矢地為孩子提供相應的物質支持。

這幾天我看到包括網易、騰訊等很多大平臺都在免費幫助線下個人和機構轉為線上授課,大家也可以去網上找一找需要的資源。

疫情之下,這個寒假,該怎麼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假期時間?

第三,自主時間

這是指完全由孩子自己說了算的時間。無論是發呆還是睡覺,只要孩子喜歡就完全自由。

在家長心中,琴棋書畫都是玩兒,可對於孩子來說玩耍和這些活動完全是兩碼事。

自主遊戲時間是自由度最大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孩子的身心會得到最大的放鬆。對於釋放天性和積蓄心靈力量都很有好處。

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這部分內容沒必要做到計劃中去。完成學習任務,剩下的時間自然就是自主時間。

不能小看儀式感的作用。如果不去強調,很多時候孩子雖然也放鬆地玩兒了,但是他的內心對這部分時間還是比較模糊的,這不利於良好作息習慣的養成。

在這部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提醒大家,制定計劃時,一定要提前與孩子約定好底線。

比如,有些孩子會在自主時間提出玩網絡遊戲的要求。那麼父母一定要在之前做規劃時,就要限定每天玩遊戲的時間,以免讓孩子在自由時間內養成不良的習慣。

疫情之下,這個寒假,該怎麼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假期時間?

總結一下,做好孩子的假期時間安排,在內容上可以從學習任務,興趣愛好,自主時間入手;同時,在制定內容實施計劃時,要考慮到合理性,自主性和可檢查性這3條原則。

關於我,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親子教育研究會成員,講最實用的育兒知識。

關注我,定期介紹育兒書籍,精選最新教育理念,分享真實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