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孩子的期末评语非常不中肯怎么办?


期末考试结束后,班主任都会填写每一个学生的《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评语,如果家长发现班主任给你孩子的评语缺乏中肯,那我建议你要慎重对待,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哟,怎么办呢?下面我给你几点建议。

第一,家长自身要对孩子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只有你了解孩子才能和正常引导。

要说最了解的孩子是班主任老师吗?显然不一定见得,因为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才是最本真的一面,在学校里可能会在不足方面有所收敛。如果家长平时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你应该能从生活、学习、品德、社交等各方面对孩子加强培养。只要家长有目标地教育和培养孩子,自然会对孩子的实际表现心中有数。在这个大前提下,家长再结合班主任给孩子的评价进行交流,先把老师提到的优点结合事例与孩子交流一番,再结合不足拿出事例进行交流,让孩子看到不足,家长再激励孩子下学期努力改变不足即可。

第二,班主任的评语是否客观,家长如果综合素养较好,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实话给家长讲,每到学期末的时候,不少班主任考在填写学生手册时,并不一定真能客观描述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一方面受制于班主任的总结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要看班主任老师是否能够花时间去认真做评价。如果家长素养较好,看到班主任给孩子的评语,你很容易一眼就能看出来客观与否。如果孩子有哪方面能力不足,你并不要担心,如上面我所讲的正常引导孩子即可。如果说评价本身不客观,笑着对孩子说,老师有可能对你的印象还不够深,希望你下学期继续努力哟。

第三,家长可以让孩子来参与自我评价,看看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如何。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一看到班主任给孩子的评语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会心里隐隐不快。如果你只想听老师专挑好听的写,那就有点自欺欺人了,要知道理性的家长会正视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或者问题,借寒假或新学期的时间,尽最大可能去改变孩子身上的缺点或不足。但是在此之前,必须要让孩子参与到自我评价中来,家长可以结合班主任的评语,分别列出一些关键词,给孩子做引导,让孩子回想自己的表现,列举出一些事例,来印证自己表现出色的地方,或者表现不足的好方。只要家长持宽容与激励孩子的心态,孩子反而愿意和父母说出心里话。

结束语:班主任评语只是概括性的评价方式,老师一般不会在评语中写过多的内容。因此,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点评每一个孩子。当家长发现班主任老师评价不中肯时,你只需要保持理性的心态,按着我上面给你的建议去思考即可。但不管怎么说,要积极引导孩子,绝不能有不满心理,那样会真引发孩子对班主任的不满情绪,果真发生了,将会影响孩子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甚至是影响他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寒石冷月


“不中肯”的意思,是过分褒扬,还是过分贬抑?

前者是常有的,后者却少见。期末评语主要是给学生看的,应以鼓励为主,适当指出不足。即使指出不足,也应该措词委婉地提出建议和希望,而不是直接给出否定性评价。比如:

  • 给写字不认真的学生的评语是“如果你能改掉字迹潦草的毛病,就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了!”

  • 给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的评语是“只要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你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 给学习方法不对的学生的评语是“建议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成绩一定能提高。”

  • ……

期末评语是阶段性评价,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也要针对学生的不足给出指导和建议。表扬和鼓励永远是有用的,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给予否定,希望孩子“知耻而后勇”,只会收获失望。

因为给孩子的评语,也常被家长阅读到。“孩子是自己的好”,这个道理谁都懂。以致,很多教师在写评语的时候,更加不敢太客观。不但不直接指出孩子的问题,还不吝用上溢美之词。

可是,有些孩子,想说他们的缺点很容易,想到寻找他们的优点,还真有些困难。教师只好使用那些大而空的套话才稳妥。比如“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之类。这些话,用在谁身上都不会错——当然也不贴切。

套话用得多了,就形成了模板,甚至还可以用软件直接生成。写期末评语,对很多班主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看似只有一段话,但要针对每个学生,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其实很不容易。不但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求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如果平时的班主任工作做得不够细,动起笔来,就无话可说,只能用套话来敷衍。家长看到的那些不中肯的评语,很大可能,是教师套用模板,再略作修改而成的。

对于这样的评语,家长不要太放在心上。孩子到底表现怎样,一是自己留心观察,二是找机会和老师面谈。

另外,班主任给学生写评语,还是不要使用模板。只要是用心写的评语,即使文辞不是那么优美,学生和家长也能感受到你的诚意。有诚意的评语才有价值,假大空的套话,比印在成绩单上的广告更令人生厌。


毫米


你感觉不中肯的意思肯定是觉得老师的评价不符合你对孩子的评价。

这是正常的。老师眼中的孩子和父母眼中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

先说父母眼中的孩子。

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纵然孩子学习不好、不干家务、不懂礼貌,但在父母眼中总能找到孩子的优点并且放大。

但老师眼中的孩子呢?

老师看学生会更客观,毕竟班上学生多,肯定会有个比较。你认为孩子学习好,但有的孩子学习更好,你认为自己的孩子懂礼貌,但有的孩子表现得更好,这都是正常的。

那么老师的评语一般是怎么写的呢?

第一:注重优点,以表扬为主。

毕竟是小孩子,我们的教育还是以鼓励为主,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家长也喜欢听老师表扬孩子。所以我们的老师基本都是以表扬为主。就算提醒缺点,语气也是善意的。比如:

“你的字再认真一点就好了”

“你的学习态度再认真一点就好了”

“上课小动作再少一点会更好”

“学习积极性还不够”等等。

第二:套话比较多。

也就是说一个评语用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是合适的。比如:这位同学热爱劳动、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等等。因为写的多了,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话针对每个学生。

一般情况下老师会从网上找到很多评语,然后照搬或者稍微改一下就用了。真不是老师懒,而是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一些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优缺点基本都大同小异,想写的都不一样真的很难很难。

第三:家长对期末评语真的不必太较真。

特别是对于老师的一些表扬鼓励的话家长真的不必过分在意。孩子怎么样?你心中难道不知道吗?

老师表扬了你孩子,不必骄傲,对于老师指出的缺点努力改进就是了。

至于老师的评语你感觉不中肯,也是正常的。老师在校看到的孩子和你在家看到的孩子肯定是有所差别的,也不用过分介意。

期末评语只是老师的一项工作,很多老师也只是为了完成一项工作而已,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认真去做。想了解你的孩子,平时多和老师沟通,通过期末评语来了解你的孩子,是不是太迟了。

当然,这也许是我们的某些老师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套话比较多,并没有认真的去对待,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总之,作为家长,平时多和老师沟通,对期末评语真的不必过分较真。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人生如梦LLH


第一——

家长稍安勿躁,首先要搞清楚班主任对孩子的评语是不是非常不中肯!

因为不少孩子在家里、学校的表现不完全一样,甚至差异很大!

有的孩子在家里很乖,但在学校里很顽皮;有的孩子正好相反,在学校里很乖,在家里很顽皮;当然绝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和学校表现是一致的,在家里是好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

题主应该搞清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家里很乖,在学校很顽皮”?如果确实是这种情况,那么老师的评语就不是“非常不中肯”,而是“非常中肯”的。

家长就应该接受,并教育孩子改正毛病缺点。

第二——

家长通过去学校和老师、学生调查,确认老师的“评语非常不中肯”,

那么可以这样做:

01——

和老师沟通,指出老师这样做,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危害极大,淆乱是非,误导孩子!

“评语非常不中肯”,会误导孩子把优点当作缺点,把缺点反而当作了优点。于是在以后的日常行为中,很可能会发扬缺点,克服优点!这样,就把孩子害了;说得严重一点,会害了孩子一辈子。

所以,家长应该要求老师给孩子重下评语,必须做到“非常中肯”。

02——

家长心中应该有一杆秤,应该有是非标准!给孩子明确指出,孩子身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优点,什么是缺点;孩子应该发扬什么,克服什么。

——一句话,给孩子指明日常行为规范、标准,也即今后发展的方向!

因为孩子年纪小,缺乏判断力,所以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判断,帮助孩子搞清是非、优劣,为孩子指出人生的光明大道!

建议这位班主任——

今后给孩子们下评语,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多说优点,少说缺点,尤其不要一棍子打死,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这样,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失掉了自信心,一蹶不振,就彻底毁了。

老师在寒假时给学生的评语,尤其应该好一点,让孩子们有一个好心情,天真烂漫、欢乐安详地过一个春节!

不要因为“非常不中肯的评语”,给孩子们造成心灵阴影,整个假期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孙老师谈孩子教育


班主任对孩子的期末评语非常不中肯,从一名教师的角度来看,基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评语是班主任对学生在校表现的综述,孩子在校表现,家长并不知情,怎么知道不中肯?

家长认为班主任对孩子评语非常不中肯,是因为孩子在校和在家表现的差异造成的。孩子在集体场合跟家庭的表现,有的甚至是判若两人。而学生在校表现,最有发言权的,就是班主任,家长只知道孩子在家的表现。

家长有这样的看法,我认为还是从了解自己的孩子出发,先不要忙着下结论。非常不中肯这种话,是在调查之后而不是凭主观判断就可以得出的。班主任有必要对孩子下个不中肯的结论吗,这样起到什么作用,专门想达到让家长反感的作用?

除非班主任是神经病,别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家长认为不中肯的评语,不用问,就是班主任没有说孩子好话,而是指出了孩子的缺点,家长心里不舒服了。也许,班主任确实应该婉转一点,但直言也不是坏事,如果孩子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难道不需要直言吗?

在对待班主任评语的这件事上,家长切莫玻璃心,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家长都如此玻璃心,孩子的玻璃心是必然的。加上家长在孩子面前发发牢骚,孩子就更会受到很不好的影响,这样想让孩子进步,是很难的。

正确对待班主任评语,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果真的有什么不妥,也应该跟老师沟通交流,而不是随便质疑,这才是家长的正确态度。


当代师说


据我所知道,确实有一部分班主任在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敷衍了事,不够认真不够用心。大部分的班主任还是很用心地写评语的。

不够认真不够用心的班主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主任自己写评语,但评语不够中肯。

班主任写评语不够中肯的原因一是班主任不够了解学生。平时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班主任没有用心观察,在写评语的时候就会不够准确不够中肯。二是班主任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全班学生的评语,只是在完成任务,因此出现相似的评语、不够中肯的评语。

2、学生的评语是班主任叫学生代写的。

这种情况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就被班主任叫去写过评语。那时我就知道,不要太过看重评语了。我当了老师后,也见过其他班主任叫学生参照中学生守则要求来写评语的。

当然,大部分的班主任都是自己写评语,而且写的很用心。而且一般写评语也是先在草稿本上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写好评语,到了期末考试,就再写上操行评定手册上去。

不知你是从怎么判定班主任写的评语不够中肯的?是与你了解的孩子的情况不一样?

当然,不管怎么样,个人认为你或者孩子实在在意就直接问班主任,是从孩子的什么表现写出这样的评语的。其实,你不必太过在意,也许这评语就是一学生写的也难说。

如果是孩子很在意,你就直接问班主任,当然,如果班主任写的评语对孩子的评价很差,作为家长你应该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要不然孩子会很郁闷很自卑。如果确实是班主任不够了解写的或是叫了学生代写,家长可以指出班主任的问题,相信班主任下次会改正的。


化学姐话教育


家长觉得班主任对孩子的期末评语非常不中肯,这对家长和孩子是个挺严重的问题,必须严肃面对,这个孩子应该在小学,中低年级可能性大,到初中家长就不会有这种疑问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信息的隔绝,现在的一些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并不懂教育,现在规定不让在家长群发成绩、排名、违纪捣乱信息、不完成作业名单、测验结果,造成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家长什么也不了解,不知道孩子的真实信息,还以为孩子很好呢。举个例子,我孩子上初中时,班主任在群里什么都发,家长随时掌握孩子动态,特放心,初二时,班主任孩子高考,老人病重,发的很少,家长对孩子的学校表现一点底也没有,好在初三时,老师家中事少了,又天天发,我们做家长的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个原因是家长和班主任观察孩子的角度不同,致使一方对孩子的了解不客观。那么是应该相信家长还是相信班主任呢?对不起,我们应该相信专业人士,一定是班主任对孩子的了解更客观。因为家长只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孩子的优点放大,而把缺点忽略,班主任是把所有孩子对比着看,优缺点一目了然。还是举例子,那是十几年前,朋友的孩子在小学二十多名,到本地初中后到班上十四五名,告诉我孩子进步了,非常高兴,问我考上县一中有多大把握,但这朋友根本不知道,小学尖子生早已流失到更好初中。我告诉他,他孩子这个初中,想考一中得班上前三四名,考二中得前六七名,如不能进步到这个名次,得上农村高中,结果如我所说,这个孩子通过高考移民才考了个大专,那时虽扩招,但没现在这么多。

第三个原因是换班主任了,而且这个班主任是负责任的好老师,敢于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是为学生好,而家长却像被扒了底裤一定,这种心态要不得。

最后,希望家长摆正心态,多和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直面孩子的问题,要知道孩子的学习(名次)和纪律在班上的位置水平,知道孩子在学习习惯和上课听讲的注意力上与优秀学生的差距,客观了解孩子,和老师共同努力,促使孩子进步。


千里走单骑1972


班主任对孩子的期末评语中肯,该怎么办?

我认为,大部分班主任对孩子的期末评语,并非草草了事的。

很多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表现评价,与学校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往往是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

有的还是在家是乖宝宝,到了学校里却变成了淘气包,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

对老师而言,他的期末评语并不能够完全参照孩子在家中的情况,而更多的是以他的学校的表现为基准,才进行评价的。那如果这样的评价,让家长产生一定的落差,自然就会认为老师的评价并不中肯。

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家长都应该相信班主任都应该可以根据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

家长如何进行调整

对于家长而言,如果真的认为老师的评语并不客观公正,那也不妨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一下合理的沟通。将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和班主任老师推心置腹地说一下。

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中的真实情况。

事实上不仅可以直接往老师进行求证,家长还可以通过其他同学的口中,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规范表现。

通过多方的佐证和情况的了解,家长才更有发言权。

当然如果核实下来,的确可能是班主任老师的疏忽,那我相信通过合理有效的沟通,班主任老师也会将孩子的期末评语进行适度的修改,以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但是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我认为家长还是应该听从老师期末评语中的想法和意见,并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鼓励他们能在下学期可以做得更好。

良好的家校沟通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长只有更加配合老师的想法,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孩子在更好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成长。


Wunei妈妈微课堂


班主任对孩子的期末评语非常不中肯,是指班主任的评价扩大了或缩小了优缺点,还是指班主任评价的驴口不对马嘴呢?还是因为孩子在你眼里和在老师眼里确实不一样呢?

孩子家长想通过老师的评语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尤其是寒假春节期间,就是平时一点也不关注孩子成绩的家长,也许是因为有春节或过节有时间的缘故,都会有意无意的加大对孩子的关注。而事实上,寒假期间,老师给孩子的评语大多都不够中肯或评价不准确,因此,建议家长对老师的评语别太在意,更不要较真,因为评语本身大多就只是个应付或个形式而已,确实没有必要和它较真。

那么,班主任的评语为何不中肯呢?原因大致如下:1.时间紧,任务重,大多数评语是老师连夜赶出来的,有的是在学生期末考试前提前写出来的。大多数中小学都是在考试后直接放假的,在学生的成绩还没出来前,班主任就得提前写评语,否则放假时无法按时发给学生,连成绩都没出来,老师根据估摸着这学生能不能进步或会不会退步来评价,评价能中肯到哪里去?有的学校是在考试后的第三天放假,成绩刚出来一天,班主任老师需要连夜赶出来所有学生的评语,疲劳作战,也不会中肯到哪里去。2.班主任不是对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了如指掌,这就造成了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不一定都那么恰如其分,或恰到好处。3.班主任写评语往往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工作要任务,由于常年的要求常年的做法,这让好多班主任对写评语这件事本身就不够重视,往往流于形式。而很多班主任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为了赶时间,有时不得不采取分类去写,就是成绩靠前的这部分同学一样的评语,成绩靠后的同学给写另外一种一样的评语,有时甚至千篇一律,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评语,又能中肯到哪里去呢?4.班主任在写评语的时候,往往会扩大优点缩小缺点,这样写似乎更符合上级的要求,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谈孩子的不足。以上4点是造成班主任评价不准的原因。另外,孩子在家和在校的表现不一定一致;家长和班主任的出发点看问题的角度或角色不同,都会得出不一样的评价。

综上所述,班主任对孩子的评价不一定中肯,不一定合适,这很正常,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不止。还是尝试着用更多的时间,多去了解孩子吧。


我用相声说教育


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末评语,我有3点看法:

1,家长和学生要正确对待。

一份象样的评语,是对孩子一学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的概括总结。对老师总结出的学生收获和长处,要戒孩戒躁,继续去发扬;对老师指出的问题或者提出的希望,要认真听取,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认识态度,积极正视不足之处或者努力方向,千万别讳疾忌医,不愿听到、看到一切不顺心的话。当然,评语不中肯,则另当别论。可以先在自我反思的前提下,积极和老师去沟通,或者只当老师在加勉。

2,班主任写评语要力求客观公正,笔下有鲜活的人和物。

好的评语,就是一个鲜活学生的准确画像。既要有主流方向,也要有需要改进的支流问题的准确定位,还要有鼓励和希望。切忌依样画葫芦,套路八股,多人一像,众人一词,那样写出来的评语,肯定会不伦不类不中肯。

3,现在有流行的“班主任精典评语”示范,贵在借鉴,不能生搬,还是自己写出有个性的学生评语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