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孩子不敢自己睡覺,每天晚上都要等待大人陪床,怎麼辦?

趣考高考綜合資訊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東西方的教養理念有差異。如:西方教養理念中,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是對成長有重要意義的。從嬰兒期對孩子的行為給予支持,鍛鍊孩子的自我探索能力。 中國父母教養的模式中,代替與保護的信念大於放手看著孩子長大。

我認為造成不敢自己睡覺有多種原因,其一,有些父母或長輩心疼孩子小太可憐了,做不到三歲分床六歲分床,想著再大大就讓他/她自己睡,從而孩子產生依賴。其二,在孩子小時候由於照顧者的恐嚇造成。如:你再不睡覺警察來抓你了;你再不睡覺大灰狼會來等等的哄孩子睡覺的方法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其三,小夜燈的作用。年輕一代人趕上科技時代,有些母親為了晚上方便帶小孩,整宿點著小夜燈,孩子適應了這樣的環境,遇到特特獨睡的時候會產生壓力而害怕。其四,孩子在某個成長階段遇到過對他/她來說是恐怖的經歷,大人不知道,孩子在夜間做惡夢無法獨睡。我的大女兒是剛上幼兒園小班時發生了一件事,持續時間久,我和愛人不知道,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她的睡眠質量不好,經常惡夢驚醒不敢獨睡,約了一位資深的心理諮詢師做了一次諮詢,我們才知道真象,從此孩子獨自睡覺無障礙了。

面對孩子不敢自己睡覺的情況,家長耐心去了解背後的成因,釆取相對應的方式方法慢慢引導孩子去適應。切莫短、平、快的方式直接把孩子推出去,孩子會感受到被拋棄。



樂源心理


四年級的孩子十歲左右了,應該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了。之所以不敢單獨睡,可能是跟大人睡習慣了,有依賴思想了,或者是沒有安全感。

我家兩個孩子,因為有老二的存在,老大五六歲就自然分床了。老二就不同了,賴著跟爸爸媽媽睡一起。

跟孩子睡一個床,熱不說,她一晚上能在床上轉幾個圈,你正睡著呢,可能一條胳膊就打臉上了,或者被踹了一腳,是極度不舒服的。

在老二剛上學前班的時候,就給她做思想工作,你長大了,該自己睡了,可孩子就不同意。有一次,她把她喜歡的娃娃放了一床,我就告訴她,晚上睡覺的時候娃娃必須收起來,要不然爸爸媽媽沒地方睡,如果你睡的自己的床上,放多少娃娃都可以,我沒有意見。孩子似乎聽懂了自己睡的好處,可以有自己的空間,就同意了。

這是第一步,第二步的就是讓她一起參與房間的佈置,一起去買她喜歡的床單被罩枕頭之類的,都是自己喜歡,她躺在自己的小床上,覺得特別的柔軟,很開心。

到這一步還不算成功,像是偶爾開小差,她有時還會鬧著跟媽媽一起睡,你可以同意一起一個晚上,或者是答應陪她睡,等到她睡著自己再回房間,讓孩子知道她是安全的,慢慢的就習慣了。有時我還會答應孩子,兩個房間都開著門,這樣他一有事可以大聲叫我,家長能聽見,孩子感覺是安全的。

現在老二才上小學一年級,我偶爾想睡她房間,她竟然是不同意的,因為她有自己的小秘密了,我知道,她在我回房間後偷偷的看漫畫書,這些做家長的都是知道的,不會過多的干涉,只要不過分,偶爾去提醒一下,記得開臺燈,別傷害眼睛就可以了,當然孩子還是不要睡的太晚哦。

所以說,想要跟孩子分床,找找源頭再對症下藥,打開孩子心結後才好採取措施,不要急,慢慢來。


趣說小學生


和你有相同困擾的家長,我孩子09年的,五年級,也還是不趕獨自關燈入睡,怕黑,不敢獨處,小的時候做作業都要我坐在一個房裡,還說過窗戶有蜘蛛俠爬上來,因為窗戶外面是黑的,原因5歲前同外婆一起生活,老人家覺得孩子乖乖看電視不吵她便好,給她看錄像帶和蜘蛛俠那些碟子。現在我們的做法是,陪伴孩子引導孩子慢慢一個人睡,已經有進步了,可以一個人睡一個床了,以前連床都分不了,現在沒睡前要爸爸或媽媽坐再房裡陪他睡熟,有時候能一覺到天亮,有時候半夜醒了又爬來爸媽的房裡了。多點耐心鼓勵孩子,總會越來越好。




廣漂金子


四年級還不敢自己睡,家長就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多數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問題,過於溺愛孩子,總是對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認為孩子太小了,這也要管,那也要問,不肯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情,低估了孩子潛能。現在都是兩個孩子了,更要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做事情,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我的女兒是獨生女,在她三歲的時候我就讓她自己洗漱,自己獨立房間睡覺。剛開始洗漱的時候要陪伴,主要是告訴她怎麼做這些事情才是最合理的。睡前講故事,也算是一種心裡上的陪伴,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女兒就可以單獨睡了。當然,睡前講故事持續到她能自己閱讀。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自理能力差,而是家長放不開手。


帶著我的廚房去旅行


需要耐心,可以嘗試一個房間放兩張床,分床不分房,循序漸進,慢慢鍛鍊,讓他單獨一個房間獨立睡覺。

小孩子對大人有很深的依賴,如果從小一直都是媽媽帶她睡覺,這個依賴會更深,到了一定年齡,就要試圖說服他,需要有一個過程。

一個朋友就是在家帶孩子十年,孩子很黏她,十歲了不肯獨立睡,到了三年級,這個朋友就在臥室擺了兩張床,然後再做思想工作,三年級下冊成功讓小孩獨立分房。

還有一個朋友的小孩就是比較驕氣,商量好了三年級上冊獨立睡覺,時間到了反悔了,非要三年級下冊才肯獨立。小孩子是有多捨不得與媽媽分房。

多做思想工作,耐心,循序漸進,能成功的,加油。


美食旅遊愛好者hu


不能獨睡肯定是有原因的。就一般情況而言,我女兒四歲開始分床,但和我在一個房間,白天上幼兒園,下午回來有半小時適量活動,睡前講故事,之後有輕音樂助眠,睡得很好,現在五歲,準備明年春天分房獨睡。四年級才分房獨睡其實有點晚了,但也能分的,之前我朋友的孩子12歲才分,也成功分房了。分房是要循序漸進的,允許孩子偶爾賴爸媽床上睡,不能今天說分馬上就分,這樣孩子肯定不適應。房間環境和整體佈置要讓孩子有安全感,還要喜歡,安全感很重要。如果是心理因素那就需要專業人員介入。


笑起來真好看Ym


四年級已經是大齡兒童,分床睡也太晚了吧。我們家孩子幼兒園小班開始分床一個人睡一個房間,禮拜六跟我們睡。到了一年級說自己長大了,禮拜六也不跟我們睡了[捂臉]剛開始是我每天陪著她一起睡給她講講故事,等她睡著在離開,再後來就是講會故事她說說想睡覺了,我就可以關燈離開了。可以和他(她)好好講,每個週末跟媽媽睡,平時自己睡,多鼓勵,開個小夜燈應該會好一點


親愛的她們weiweiR


這個事情不能一概而論,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敢。怕黑?寂寞?缺少安全感?還是受到了什麼外界的事情影響的?這裡我只能分享下我的經驗。我女兒兩歲多的時候,晚上也一直要人陪才肯睡,我就跟她講,你乖乖睡,爸爸就站門口,有事你喊爸爸。開始她會試探性的喊我,確定我在不在門口(有兩三個月)。再後來只要在她喊時,能聽到的地方都行,再後來家裡有人就行。一定要知道孩子的真正原因,堅持慢慢的鍛鍊,總會好的。不能一味的放縱不管,不然終有一天會成大麻煩。


常評笑論語不驚


我的鄰居奇奇讀三年級,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原來一直和父母分房睡覺,但是最近發現,奇奇夜裡整晚不睡覺,早上起來無精打采,第二天媽媽問他原因,他的回答竟是害怕晚上有鬼怪。

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這種“恐懼”是膽小,會責備孩子不夠勇敢,甚至擔心孩子的心理發展出現了異常。


其實這種“膽小”是孩子的心理在正常向前發展的結果。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過程,孩子剛出生時,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但當生活中出現了一些他不能理解,對他的感官刺激很大的東西時,他就會出現害怕情緒,因為他覺得失控了。


對於危險事物的恐懼,是一種適應性的,保護自己的本能反應,對兒童來說是有益的。但對毫無害處的動植物、自然現象、虛幻想象的恐懼,則會使孩子縮手縮腳,畏懼不前,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那麼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情緒呢?


第一點:接納孩子的恐懼

不管孩子恐懼的對象在成人看來是多麼可笑,家長都不要若無其事地說“這有什麼好怕的”。更不能以此嘲笑孩子,給孩子貼上“膽小鬼”“懦夫”的標籤。


共鳴孩子的恐懼感受,告訴他們無論遇到多麼可怕的事情,爸爸媽媽都會陪伴著他,讓孩子獲得來自成人的理解和支持,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從而增強對抗恐懼的信心和力量。

第二點:改變教養方式

不當教養也會導致兒童恐懼心理。


一種是過分溺愛。家長事無鉅細的呵護,讓孩子難以體驗到自身的力量,到了一定的年齡,還不願意獨自睡覺、不願意獨立面對世界。


應該多給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強孩子內在的力量,一個對自身力量充滿信心的孩子,會對掌控環境的能力充滿自信,不再怕這怕那,畏手畏腳。

一種是對孩子嚇唬恐嚇。由於孩子的恐懼通常跟想象關聯密切,平時家長應儘量避免激發孩子恐懼想象的語言,用“大灰狼”、“怪獸”嚇唬孩子,容易觸發孩子對可怕形象的想象,引發恐懼行為。還要避免孩子接觸帶有恐怖、驚嚇的影視、圖書等。

第三點:重建科學認知

由於對事物缺乏正確認識而產生恐懼時,家長給出合情合理的解釋,能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


孩子怕黑,可以告訴孩子黑暗是如何形成的,和孩子在黑暗中做遊戲,讓孩子逐漸適應黑暗,與黑暗中的物體建立親和性。

孩子害怕雷電,就不妨給他講講雷電產生的道理,對熟悉的事物,就會少了許多神秘感,恐懼感自然也就少了根基。


育學社


首先,分清具體情況是什麼?

1是需要大人陪伴,習慣了和大人一起睡?

2是受到什麼事情的影響,心裡有陰影?

父母先明確這兩種情況,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是否需要需要請專業人員介入。

針對第一種情況,父母先和孩子溝通交流,把其中的界限確定下來:大人不會陪著!

然後,把孩子的房間調整一下,避免晚上由於陰影的關係而出現讓人害怕的影像。注意門、窗、窗簾是否會出現異常聲響。

接著,可以和孩子商量,睡覺的時候開一盞光線柔和的小夜燈,既可以保持房間有亮光,又不會影響睡眠。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就在隔壁,有事情會及時過來保護她/他。

作為父母先和孩子明確了必須獨立睡覺的規則後,無論何種理由,父母都不要更改。到睡覺時間,可以在孩子躺好後,講講故事,讀讀書,陪著孩子剛開始的睡覺的那一小段時間,然後離開孩子的房間。

期間如果孩子有呼喊父母的聲音,父母可以應答但不要進入他們的房間。

改變一個習慣需要較長時間,開始階段孩子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甚至破壞休息,影響睡面質量,但父母必須執行定下的規則,不能隨意破壞。

當孩子意識到沒有大人會陪著她們睡覺時,會逐漸適應,並最終改掉這個壞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