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整理的冠狀病毒相關實用知識,請慢慢消化,並知行合一

【親愛的讀者,在您習慣性閱讀快餐文章後,今天我提供了一篇需要靜心閱讀的文章。特別提示您認真讀本文的第二、第三、第四節三個部分,並切實實行,做到知行合一,將對您提高防止被病毒性疾病傳染的風險】

自去年十二月以來,以武漢為首發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給全國人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據央視新聞頭條號報道,截止2020年1月25日21:00,全國已經有30個省市自治區啟動一級響應,而一級響應是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最高級別響應。這30個省份是:

廣東、湖南、浙江、湖北、天津、安徽、北京、上海、重慶、江西、四川、山東、雲南、貴州、福建、河北、廣西、江蘇、海南、新疆、河南、黑龍江、甘肅、遼寧、山西、陝西、青海、吉林、 ​​​​寧夏、內蒙古。

權威報道了許多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武漢肺炎)的防控知識 ,考慮到點多面廣,作為一般讀者難以全面學習掌握,今天我利用一天的時間整理相關知識,供大家學習-使用。

一、認識一下冠狀病毒家族

(以下內容摘自科普中醫-科學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 冠狀病毒 )

收集整理的冠狀病毒相關實用知識,請慢慢消化,並知行合一

冠狀病毒有一個美麗的外觀,個別種屬致病性極強

冠狀病毒在系統分類上屬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狀病毒屬(Coronavirus)。冠狀病毒屬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鏈單股RNA病毒,直徑約80~120nm,其遺傳物質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冠狀病毒在1965年已被分離出來,但人們目前對它們的認識相當有限,1975年,病毒命名委員會正式命名冠狀病毒科。1975年,國家病毒命名委員會正式命名了冠狀病毒科。根據病毒的血清學特點和核苷酸序列的差異,冠狀病毒分為冠狀病毒和環曲病毒兩個屬。目前所知,冠狀病毒科只感染脊椎動物,與人和動物的許多疾病有關。

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就是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中的一種。

2012年9月,新型冠狀病毒在沙特被發現,因與非典病毒同屬冠狀病毒而得名,目前尚未找到醫治該病的有效辦法。

冠狀病毒感染分佈在全世界多個地區,中國以及英國、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芬蘭、印度等國均已發現本病毒的存在。該病毒引起的感染主要發生在冬季和早春。

冠狀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統感染(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該病毒對溫度很敏感,在33℃時生長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於這個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該病毒疾病的流行季節。冠狀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兒童感染率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另外,還可引起嬰兒和新生兒急性腸胃炎,主要症狀是水樣大便、發熱、嘔吐,每天可拉10餘次,嚴重者甚至出現血水樣便,極少數情況下也引起神經系統綜合徵。

文獻報告冠狀病毒的感染可以產生以下臨床症狀:

(1)呼吸系統感染,包括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

(2)腸道感染(嬰兒偶爾發生);

(3)神經系統症狀(很少)。

二、病毒感染是如何致病的


收集整理的冠狀病毒相關實用知識,請慢慢消化,並知行合一

病毒感染的關鍵步驟是與細胞膜的一種受種結合並進入細胞內

病毒的特點是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離開宿主不能繁殖,甚至很快就死亡。因此,合適的宿主是病毒生存與傳播的重要條件。許多動物是冠狀病毒的宿主,在動物體內或感染時不一定會導致發病或死亡,但會成為重要的病毒保存的主體。研究發現在蝙蝠體內有冠狀病毒存在,貓也可以感染冠狀病毒。

病毒感染一定是與細胞膜上的特定蛋白質(受體)結合,在受體的幫助下進入細胞內,普通冠狀病毒可以與上呼吸道上皮細胞的某種受體結合,進入細胞內,進行繁殖造成感染和發病,多表現為普通感冒等症狀。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和2003年引起SARS的冠狀病毒一樣,不是與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上的受體結合,而是和下呼吸道黏膜上的一種名稱為ACE的受體結合,進入細胞,利用宿主的細胞器,病毒進行自我複製與合成。

病毒致病通過兩個病理生理過程進行,一是感染病毒的宿主細胞,因病毒繁殖導致細胞死亡,細胞死亡解體後,大量的新複製出來的病毒顆粒,隨著空氣飛沫傳播,尋找新的宿主;二是感染病毒的細胞被人體的免疫系統當成外來抗原或出問題的壞細胞,一旦這些細胞被認為是不正常的細胞後,免疫系統就會動員各種力量對這些細胞進行攻擊,而且未感染的細胞也可能被牽連而被攻擊。導致相應的細胞組織壞死,產生嚴重的疾病。病毒有個特點就是欺騙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誤認誤判,進而發動對自身組織的攻擊行為。

三、人體免疫系統的特點與分工

收集整理的冠狀病毒相關實用知識,請慢慢消化,並知行合一

免疫系統中重要的T淋巴細胞與B淋巴細胞

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包括中性粒細胞系統-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細胞成分組成以及由於感染或受到應激刺激由上述細胞產生分泌的血清物質(血清因子)、抗體、補體等非細胞成分組成。

識別“敵人”的能力:

主要細胞成分完成,它們識別外來致病物、異常組織細胞,相當於是監測體內環境是否健康,是否有“外敵”入侵,起預警與識別作用,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區別敵我,引導其它其它細胞與蛋白質等組成的攻擊部隊對所認為的“敵人”發動攻擊。比如,艾茲病病毒就容易逃避免疫系統的監督,而不被早期消滅。而引起SARS和武漢肺炎的冠狀病毒感染,也可造成免疫系統錯誤判斷正常下呼吸道黏膜細胞和受感染呼吸道黏膜細胞,引起針對異常與正常細胞的攻擊,而造成肺功能的極度損害,發生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症。

攻擊“敵人”的能力:另一組細胞與蛋白質等成分負責攻擊“敵人”,這些細胞是被細胞因子吸引到“敵人”周圍,在抗體、補體等幫助下對“敵人”發動攻擊。而體溫的升高有利於人體防禦系統發揮作用。如果這些功能低下,則可以出現對病毒感染的細胞攻擊無力,不能及時清除病毒感染細胞,使受感染細胞不斷增多,也可以導致嚴重的肺功能損失,引起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症。

四、引起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據國內官方權威發佈報道:引起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以呼吸道和飛沫傳播為主。北大一院王教授的感染以角結膜炎為首發症狀,也就是說在角結膜也可以成為感染途徑。而且現有報道提示本病毒在未出現症狀前已經具有傳染性,已經有一個深圳家庭聚集發病的案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特點,需要採取以措施來切斷傳播途徑:

減少聚會與人群接觸:除非工作需要,不要聚會,不要探親訪友。因為您不知道與您密切接觸的人是否有過與其它的人有密切接觸史。這是避免接觸到新型冠狀病毒的最佳方式。

戴口罩、眼鏡和帽子:正確佩戴外科口罩,可以有效避免經上呼吸道的傳播。如果去高危場所比如去醫院、去發熱門診等場所,建議戴可丟棄的帽子以及可清洗的眼鏡,可以防止頭髮被患者帶病毒的飛沫濺上。

正確戴口罩方法:

(1)裡外的識別:外科口罩分為白麵和藍面,白麵對自己的鼻子,藍面對外。

(2)上下的識別方法:上面有金屬絲,較硬,放在眼下,並在戴上後,沿鼻根壓緊。下邊軟邊,要兜住下巴。

洗手:隨時洗手的習慣要養成,在公眾場所洗手選擇自動出水的那種水龍頭,沒有的話,打開後先洗手再用手接水沖洗水龍頭把手,再關水龍頭。外出期間,未經洗手處理,不能用手揉眼扣鼻,否則手上粘上的帶病毒的飛沫會被您直接種殖到呼吸道。

正確的洗手方法:

(1)一般不用盆裝水,用流動水(如直接打開水龍頭)來洗手。

(2)兩手交叉洗,所有的部位,比較容易忽視的部位 如指間都要洗到。

(3)避免水龍頭被汙染,洗手後一定要衝洗水龍頭的把手,再關閉。

收集整理的冠狀病毒相關實用知識,請慢慢消化,並知行合一

七步洗手法-專業的手法(圖片來自網絡)

調整心態:對新型冠狀病毒既要敬畏,又不能恐懼。按照國家疾病控制部門或政府發放介紹的相關隔離消毒方法應對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良好的心理狀態,就能讓免疫系統的監視功能正常發揮作用,及時識別各種病毒感染,迅速處理,才能減少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