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年度論壇丨中美競爭背景下上海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智庫年度論壇丨中美競爭背景下上海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編者按:盤點2019年國際風雲,研判2020年全球局勢。2019年12月下旬,東方網東方智庫年度論壇暨全年國際形勢研討會在上海舉辦,來自外交政策、國際政治與經濟領域的領導、專家和學者,圍繞當下國際形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以下是東方智庫研究員、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劉宏松的精彩發言。

智庫年度論壇丨中美競爭背景下上海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圖片說明:2019年12月下旬,東方智庫年度論壇暨全年國際形勢研討會在滬舉辦(來源:東方網)

我講一講對這個主題的一些看法。剛才開盛講到當前國際格局,特別是中美競爭背景下上海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上海的產業以先進製造業、高科技產品為基礎,這些產品在當前形勢下,出口確實受到影響。但是上海也有機遇,什麼機遇呢?

智庫年度論壇丨中美競爭背景下上海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圖片說明:東方智庫研究員、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劉宏松在研討會上發言。來源:東方網

擴大進口,這是當前中國怎麼樣採取一項政策,可以說是一項長期政策。擴大進口就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擴大進口可以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從美國的進口量擴大以後,事實上中國與美國進行博弈的過程中,掌控的籌碼就增多了。

第二個作用,中美之間的競爭,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國際體系的主導權和地區秩序的主導權競爭以外,還有經濟領域的競爭。因為中國出口導向的模式,對美國國內的一部分群體的工作和福利造成了一定衝擊。不光是美國、歐盟,對日本也造成了這樣的衝擊。

以往中國的出口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現在高端製造業產品、高科技產品出口量不少,2017年年底的時候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量就超過了美國,也超過歐盟28國的總和,所以事實上存在經濟領域的競爭。從這些國家擴大進口,可以對他們國內的失利群體構成一定的補償作用。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領域的競爭。中美競爭正是因為存在這樣的競爭,所以不同於冷戰時期的競爭。冷戰時期蘇聯沒有大量的產品出口到美國的那種現象,同樣中歐之間、中日之間也存在經濟領域的競爭。擴大進口還可以起到剛才說的第二個作用,對這些國家或者超國家實體內部的失利群體,全球化中的失利者(loser)產生補償作用。正因為全球化產生了失利者,民粹主義才會抬頭。

正是因為擴大進口可以說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採取的一項長期政策,所以構成上海的機遇。因為上海本身就是一個國際貿易中心,進口當然也是通過上海的港口來進口,這將是上海的機遇。與此相關聯,剛才幾位專家都提到一個問題,WTO改革的問題。因為貿易是需要靠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來維護,自然而然,上海的國際貿易中心地位,也要靠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來維護。

智庫年度論壇丨中美競爭背景下上海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圖片說明:瑞士日內瓦,世貿組織總部外景。 (來源:新華社)

當前WTO改革,各方分歧很大,主要是中美之間的分歧。針對WTO改革,美國提出了上訴機構的越權解釋、發展中國家的規則設計、WTO談判缺乏效率和透明度問題,特別是產業政策和政府補貼的透明度問題。歐盟除了提出要保證上訴機構的正常運行外,總體上支持美國的主張。由於美國的阻撓,上訴機構陷入停擺。中國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總的來看,中國不希望WTO規則做大的改變,中美雙方的分歧很大。

當前WTO改革陷入困境,美國之前說的不惜阻撓WTO法官上任,說到確實做到,上訴機構陷入停擺。美國同時還發出威脅,如果不按照美國的主張來改革的話,將退出WTO。這個威脅到底可不可信呢?目前來看,不可信,因為美國也依賴WTO。

而美國當前又在積極構建雙邊和諸邊自由貿易協定體系,美墨加協定已經簽署。美日自貿協定、美韓自貿協定也已簽署。英國退出歐盟之後(保守黨獲得多數席位,英國大概率退出歐盟),美國將和英國談判雙邊自貿協定。同時,美國還將和歐盟整體談判自貿協定。如果這些協定全部達成的話,整個雙邊和諸邊的自貿協定網絡佈局就基本完成了。這樣它對WTO就不是那麼依賴了,因為它退出之後,可以靠雙邊和諸邊自貿協定來維護它的貿易利益。所以如果佈局完成,美國發出的退出WTO的威脅就變得可信。到那個時候,對中國來說,壓力會比較大。那就要將在接受、不接受或者部分接受美國的主張之間作出權衡。如果不接受,美國退出WTO,WTO就名存實亡。中國怎麼去維護貿易利益呢?也只能靠雙邊和諸邊自貿協定。提前謀劃,中國也需要積極構建雙邊和諸邊自貿協定體系。 (作者為東方智庫研究員、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