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9753
二戰法國被德國滅了,根本原因還是英法一直採取綏靖政策,從希特勒一開始對外擴張野心出現,收回匈牙利、蘇臺德地區、甚至波蘭、捷克時候,英法始終抱著禍水東引,讓德國去死磕死敵蘇聯的幻想,讓德國的野心越來越膨脹,也讓德國有了將幻想變成現實的可能。但是即便如此,誰也沒有想到德國能夠39天內就將法國閃擊滅亡,而且對抗的是還世界最強大的英法聯軍,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德國的閃電戰戰術了,英法聯軍的戰術思想還保留在一戰陣地戰、壕溝戰,而德國古德里安創建的閃電戰已經在波蘭得到實戰檢驗,這種利用坦克快速機動,分割包圍,並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戰術從一開始就打了英法聯軍一個措手不及,即使在2年後德軍進攻蘇聯,前期同樣是所向披靡,閃電戰是德國陸軍二戰的法寶,在裝備明顯落後於英法聯軍情況下,39天攻陷法國,這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的!法國軍隊陣地防禦思路僵化,閃電戰下的法軍在選擇撤退時,德軍的坦克就像飆車一樣的尾隨而至,法軍計劃中的組建第二道防線,往往還沒開始組建德軍已經衝過去了,法國的撤退最後變成了潰退,如此戰術下,大部分的法軍更是一頭霧水,都不知道該怎麼打仗了!
第二,德軍準備充足。從希特勒上臺以來,德國就進入了擴軍備戰的步伐。對內德國工業化式的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這也是德國黑科技在二戰爆發的原因所在,而且德國的工業化早已完成,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工廠開足馬力的生產者各種裝備。對外軍事擴張,希特勒上臺不久就不再承認一戰簽訂的限制條約,軍隊迅速擴充,侵入匈牙利,蘇臺德地區有整編大量軍隊,單單從蘇臺德就得到了40個師,加上德軍國內不斷招兵擴充,德軍在數量上已經可以和歐洲其他國家對抗了!
第三,社會思想高度統一。一戰的失敗,是的德意志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極大打擊,而且大部分的德國軍人都認為德國並沒有失敗,只是國內的政黨之爭造成德國的失敗,真個一戰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士兵踏上過德國本土,因此德國人不服氣!希特勒上臺後迎合德意志民族主義,並宣稱德國才是一戰受害者,致力於改變德國國家地位。對外希特勒不斷的收復失地,收復匈牙利、蘇臺德地區,以及瓜分波蘭等等,德國軍隊和人民已經對希特勒到了狂熱崇拜的地步,希特勒的指示具有上下一致的執行力!而英法一直採取綏靖政策,尤其對德國入侵波蘭時,英法宣而不戰,這已經說明了這兩個列強國家內對德國的態度極度不統一,而且英法人民對於抵抗德國不熱衷,一直到不列顛空戰時,大量的英國人還抱著求和甚至投降保全的思想,此消彼漲哪有不敗自理!
第四,德國戰略思路得當,出其不意,英法聯軍矛盾重重。曼斯坦因向希特勒建議主力從阿登森林突防得到了批准,打了英法聯軍一個措手不及。而防禦在比利時英法聯軍思路卻不統一,法國將領要求回防抵禦德軍侵略,英國將領認為應該從海上撤退,兩者爭執不下,但既沒有從海上撤退也沒有回防,就這麼被德軍閃電戰包了餃子,才有了恥辱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次大撤退雖然希特勒有著致命的失誤,但是卻讓德軍士氣高漲,法軍士氣低落,此消彼漲之下潰敗就成為常態了!
第五,德法兩國緊密相連,都是工業化完善的大國,交通道路極具發達。這也方便了德軍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推進,而且法國面積也不是很大,沒有像蘇聯一個的縱深,這就給德軍快速佔領法國提供先天的自然條件。
總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吧,反正法國 39天被滅了,人類又最擅長的是總結經驗,因此法國失敗就變成必然了!
狼煙火燎
凡是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那就是法國為什麼會在法國戰役中迅速崩潰。法國潰敗的原因應該分為外部和內部原因,且內部原因才是主要原因,這裡筆者主要列舉出內部因素
一.內閣更迭頻繁,派系鬥爭嚴重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內閣是出了名的短命,從1875年到1940年法國換了102屆內閣,其中執政時間最短的只有幾個月,以至於美國總統羅斯福後來向戴高樂吐槽說自己在二戰前有時連法國總理的名字都記不起來。
(被譽為法蘭西之虎的克里孟梭曾多次出任總理,其中一次兩年多的任期在第三共和國曆屆總理中長到罕見)
而從一戰結束到二戰初期投降,法國連換了32屆內閣,內閣的頻繁更迭使法國在這二十多年間始終沒有一個持續的對德政策,時而是如普恩加萊(任內製造了法國比利時聯軍佔領魯爾區的魯爾危機)一類的強硬派實行遏制政策,時而是如白里安(致力於對德和解,曾獲諾貝爾和平獎)一類的溫和派試圖協調法德矛盾,安德烈•塔迪厄、保羅-彭古和加斯東•杜梅格儘管都強調爭取和平、限制德國軍事實力,但實際政策卻各不相同,再加上短暫的任期,讓他們本就沒有徹底貫徹的政策再次中斷。
(上:對德強硬的普恩加萊 下:對德溫和的白里安)
如此一來,法國只好不斷修改對德路線,這又反映出內部持不同政見的政客之間不停地鬥爭,以至於法國根本無法集中國力遏制德國、保障自身安全,其相當一部分力量都在不斷加深的內部矛盾和短命的新政策中消耗掉了,直到德國入侵波蘭後法國政府內部都未能就接下來的行動達成一致意見。低效率的政府讓法國根本沒有精力去全力應對德國的崛起。
二.二戰前法國還未能從一戰的慘勝中恢復元氣
儘管贏下了一戰,但法國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幾乎整整一代青年人都葬送在戰場上,國內生產也遭到巨大破壞,因此在戰爭結束後,法國立刻開始了戰後恢復工作。工業和基礎設施重建、傷殘軍人和寡婦孤兒撫卹金、戰時債務償還等大筆開支嚴重擠壓了法國可用於投資現代化建設的資金,而勞動力的短缺和受馬爾薩斯人口陷阱理論影響而持續走低的生育率讓法國進一步喪失了重新取得對德均勢甚至優勢的希望,這一切都導致法國在面對德國時在軍隊規模、武器裝備性能乃至綜合國力方面幾乎都處於相對劣勢的糟糕局面。
(一戰中的法軍彩色照)
因此,當面對比上一次世界大戰更加兇猛、更擅於隨機應變的敵人時,法軍一觸即潰也就不奇怪了。
三.綏靖政策使法國對咄咄逼人的德國仍抱有幻想
在德國先後佔領萊茵非軍事區、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公開向波蘭索要但澤走廊時,法國達拉第和英國張伯倫政府仍對對德和解、禍水東引抱有幻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德國·的·得寸進尺,甚至不惜犧牲盟國利益(法國曾於1924年1月同捷克斯洛伐克簽署軍事同盟條約)來換取短暫的和平。
(《慕尼黑協定》簽訂現場)
這一做法讓英法根本沒有做好戰爭準備,他們一心幻想德國兵指意識形態與西歐相左的蘇聯,以至於失去了遏制德國的最後機會。失敗的外交迫使英法在戰爭爆發前夜才倉促準備對德作戰。
四.厭戰思想使法國未能全身心投入到戰爭狀態
如果說法國統治階層尚且在最後一刻開始準備戰爭,那麼法國下層民眾或許直到法軍全面潰敗時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曾親臨西線戰場視察軍情的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對對面法軍的評價是:“普通的法國士兵精神不振,愁眉苦臉,普遍厭戰,完全可以作為他自身關切的事物和偏見的犧牲品。”
(馬奇諾防線裡的火炮)
軍隊尚且如此,平民對戰爭的態度也不遑多讓。戰前法國民眾普遍對戰爭前景樂觀,他們多認為戰爭要麼打不起來,要麼進犯的德軍將會被馬其諾防線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拖垮。即便法德在正式開戰後,不少民眾也只是在咖啡館裡悠閒地喝著咖啡,將戰爭視為將領和政客之事,或僅僅是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一笑而過。慵懶的臨戰狀態和法國政府幾乎沒起到什麼作用的戰爭宣傳讓大戰來臨前的法國下層社會仍沉浸於歌舞昇平之中,正為戰爭做準備的政府和軍隊高層同民眾在精神上的聯繫異常薄弱。
(凱旋門下的德軍)
諷刺的是,德國此時已經提出強調民族團結和社會、經濟軍事化對戰爭的積極作用的總體戰思想了,法德戰前狀態高下立判。
五.軍事和情報部門準備不足,效率低下
據漢斯·阿道夫·傑克伯森的統計,戰前英法比荷盧五國聯軍有大約137個師(其中法軍104個師),德軍約136個師。因此單純從兵力上看,聯軍和德軍相差不大。但聯軍軍事思想保守落後,將領們仍然固守一戰經驗,從戰略上抱定了據馬其諾防線等德軍從正面進攻的思想,對於越境主動進攻再而三反對多於贊成。在新興的坦克部隊的使用方面,法軍將領多把坦克作為步兵支援力量而非一支可以獨立突擊的部隊,因此法軍坦克多分散在各個方向,使本來就不具備太大優勢的坦克部隊陷入被敵軍各個擊破的危險。
(德軍在法國募兵)
其實在戰前已經有戴高樂等將領意識到坦克的重要性,並強調進攻在戰爭中的作用,但可惜並未受到太多重視,法軍頑固派將領吉羅甚至對戴高樂說:“我絕不會讓你的理論在我的轄區內實現。”法軍內部對軍事改革的遲鈍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配套機構,情報部門在戰前
(戴高樂)
表現出來的業餘也應當為戰役的失敗承擔責任。尚且不談聯軍對戰前敵軍情報的遲鈍和內部聯絡的不通暢,僅僅是行進在阿登山區、綿延數十公里的德軍裝甲部隊未遭到敵方空軍任何軍事打擊一事已經足以讓人看到聯軍情報部門的無能和低效。
當然·,法國的失敗也有一些外部因素(如英法間的猜忌、美國的中立、德國自身違背《凡爾賽和約》大肆發展軍備等),但根源卻在上半身拿著宣戰書對德宣戰,下半身卻坐視盟友波蘭滅亡而蜷縮在防線裡的法國自己身上。錯失了多次拯救自己的機會後,法國人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德軍步入凱旋門,將法國踏在腳下的令人悲痛的事實。
【法】馬克·布洛赫:《奇怪的戰敗》
【法】夏爾·戴高樂:《戰爭回憶錄》
夏正偉:《淺析一九四零年法國戰敗的原因》
司文郎中
二戰擁有286萬軍隊法國僅堅持抵抗44天就宣佈投降,個人認為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落後的戰術思想,雖然坐擁286萬軍隊,但法軍在二戰前陸軍戰略戰術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水平,基本就是進攻炮兵轟完步兵衝,防守就是大量的挖戰壕,勞民傷財的構築戰壕工事進行平面防禦,而德國人則採取閃電戰配合傘兵作戰的立體機械化進攻,東西距離只有1000公里的法國本土戰略縱深太短,一旦第一道防線被突破,德國人一腳油門就可以衝到英吉利海峽,法國人不投降也沒辦法。
2.法國政府的綏靖政策,坐視德國做大企圖禍水東引,在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等問題上無底線縱容德國,在希特勒擴軍備戰的時候,依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養虎為患。等到希特勒進攻波蘭時,依然未對德國做出任何軍事反擊,最終在蘇德簽訂互補侵犯條約後,希特勒暫時沒有後顧之憂,全力攻擊法國,法軍自然便難以招架。
3.法國人民的戰鬥意願非常低,一戰法國戰死124萬人,加上負傷殘疾的軍人,法國將近10%的成年男子在一戰中傷亡,法國人民自然也不願意打仗,德國人來了那就搖著納粹旗歡迎德軍入城就好了,反正德國人沒有俄國人或者日本人那麼殘暴。
4.1929年全球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下,法國還未完全恢復,二戰前工業產量僅為世界工業總產量的4.5%。而德國在納粹黨進行的國家社會主義改革下,加上美國的資金支持,二戰前工業總產量佔世界工業產量的13.2%,幾乎是法國的三倍。
綜上,二戰中的法國在面對工業實力遠強於自己的德國時,政府決策失誤,軍隊戰術老舊再加上人民都沒有抵抗的意志,堅持了44天就徹底投降
喝茶的小嘍嘍
法國在歐洲歷史上一直都是歐陸霸主,陸軍實力也是數一數二的,但是法國命運中的對手始終是德國。1940年5月10日,德國發動了佔領尼德蘭地區和法國黃色計劃和紅色計劃,不到3個月,法國全境淪陷,按常理說,波蘭這樣拿騎兵和德國裝甲兵對抗的國家都撐了一個月,一個如此強大的並且坦克和裝備也不比德國差的法國陸軍居然只撐了3個月,太令人匪夷所思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法國這麼快就淪陷了呢?
1.法國盲目相信馬其諾防線
法國和德國的領土是接壤的,這樣會使德國更容易襲擊法國,為此,一戰後的法國國防部馬其諾將軍在法德邊界主持修建了一條馬其諾防線以防止德國的進攻,這條馬其諾防線耗資巨大,傾注了法國的巨大心血,這條防線絕對是固若金湯。但是,馬其諾防線的思想是建立在一戰塹壕戰的思想的基礎上建立的,缺點就是防禦思想落後,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在壕溝裡戰鬥的方式已經過時了。法國人對馬其諾防線太自信了,沒有對阿登地區進行防守,給德軍留下了一個大口子,德國人沒有從馬其諾防線正面突破,而是選擇了法國人怎麼也沒有想到的阿登森林,而且還是裝甲部隊通過了阿登森林,於是,德國的裝甲部隊就這樣光明正大地進入了法國,從後側包圍了馬其諾防線,法國耗資巨大的防線一炮未發,沒有發生任何作用就成為了法國的戰利品。
2.法國人無法有效運用裝甲兵
法國那時候已經有很優秀的坦克了,而且數量也不少,比如S35中型坦克、CharB1重型坦克,這些都是足以威脅到德軍,但是法國人的坦克主要配合步兵作戰,使坦克的作用大大降低,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法軍將領多是一戰的老將,重視壕溝作戰,不重視坦克,而德國在坦克的方面卻運用得很好。裝甲兵作為新興武器,法國人輸了德國一大截,在武器裝備上即使勝於德國,但是不會用,也是沒有什麼用的。
3.德國的閃電戰
首先法國,當時的法國將領缺少有遠見的人,在裝甲兵的運用上,只有戴高樂一個人運用得比較好,戴高樂當時已經50歲了,他指揮新建第四裝甲師在拉昂和阿布維爾戰鬥中重創了德軍,俘虜了600德軍,但是戴高樂取得的這些戰果都無法挽回法國節節敗退的事實,因為他面對的是非凡的德國將領。德國將領中,有3個人是德國裝甲兵的代名詞,那就是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爾。古德里安創立了閃電戰,並第一次運用於波蘭戰役,第二次就是在開闊的法國平原,曼施坦因則是參與了進攻法國計劃的主要人物,隆美爾在法國戰場上指揮德國的第七裝甲師一路披荊斬棘,向法國腹地不斷推進,其戰果是戴高樂不能比擬的,可以說,隆美爾在法國戰場上取得的戰果是巨大的,這一仗也是他指揮的最著名的戰役之一,第七裝甲師也被成為“魔鬼之師”,沒有隆美爾,德國不會在3個月內攻下法國。
這就是我個人對法國為什麼這麼快淪陷的原因的想法,如果小夥伴們喜歡我的文章,請點個贊,並且關注我,我會更新更多二戰史的精彩內容!
記得點個關注哦,麼麼噠!
北方de孤獨女王
謹以此文,獻給下面這位朋友。
要不是怕捱揍,這文章還得再拖兩天。
在先前的文章裡我說打仗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兒,需要進行思想上的動員,需要宣傳。簡單的講,要打仗了,士兵需要把命捐給國家,老百姓需要把財產捐給國家。憑啥呀?對不對?這個思想工作必須要做到位,必須要解釋清楚。必須要把全國軍民的殺氣調動起來,不然打不了仗。
當然,在思想動員的同時,也必須進行:物質動員。
我上一篇只講了思想動員,沒講物質動員,這不就差點捱揍嘛。
不過在這裡咱們還得再兜個圈子。
還是前幾天談二戰,有人評論說:英法對德國宣而不戰,綏靖政策,希望禍水東引,想讓德國進攻蘇聯。然後給我一通貶。
這套詞是初中、高中歷史課就說了的,全國人民誰不知道?這咋還成了高深莫測的獨到見解了呢?你把初中普及教材拿出來背,還說別人不知道,覺得挺高深,是不是有點扯?
這套臺詞是幾十年前初中教材裡就說了的,十幾億人的公開教材,背出來,居然能找到見解獨到的感覺,也是沒誰了。這些教材的組織,可以追溯到文革以前。那時候我們都仇視萬惡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所以在寫教材的時候,噁心你一下是免不了的。
英法對德宣戰之後並沒有展開積極的進攻,這種事肯定是有著非常複雜的原因。後世也肯定有各種說法。我們的教材只不過是在眾多的說法中,選了一個我們大家都很喜歡的那個:英國、法國帝國主義很陰險、很軟弱、很笨蛋......最後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種說法也不能說不對,它只是:片面。是眾多因素中,不太重要的那個。
我認為二戰初期,英法的失敗,主要原因還是:準備不足!
思想動員還沒完成,物質動員更沒有完成。
什麼叫宣而不戰?就是主觀上:想打。客觀上:打不了。全國軍民在精神上,還沒準備好赴湯蹈火的跟德國決一死戰,在物資、武器裝備上,更沒有做好準備。
我們很多人是忽視了“宣戰”這個詞對於一個國家的力度。以為英法和德國鬧著玩呢。宣戰,是議會通過的,是國會授權的,是國王、總統、首相、總理正式宣佈的。不是哪個領導一拍腦門就定下來,過兩天尋思不合適,就能取消的。宣戰具備法律效力,我們中國是幾千年的家天下,談法律效力又麻煩了,這塊咱們就不展開了。總之,在法治國家,法律通過了的東西,是必須要執行的。宣戰,就是肯定打,必須打,只能打,而且要打到分出輸贏。
當時美國還在悶聲發財,世界第一的國家是英國,法國自認是歐洲老大,宣戰對他們來講也是面子、尊嚴問題。不可能跟德國撩個閒,宣完戰,假裝忘了。
英法對德國宣戰,意思是咱們要打了,分個死活的那種。但是,你等一年,我準備準備。
這麼說可能覺得無厘頭,但在當年,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一戰結束,如果從凡爾賽條約簽署算,到二戰開始,中間只有20年。一戰,大家打的還是傳統的塹壕戰,20年以後,大家依舊是慣性思維,以為戰爭還是像以前那樣打,也很正常。
英法以為德國人還是會像20年前那樣,排著整齊的隊列,走著正步,來到德法邊境,挖溝、互相對射......按照這樣的思維,英法的宣戰其實並沒什麼奇怪的。他們預計依靠現有的兵力可以抵抗一陣子,然後自己再按部就班的進行戰爭動員:精神動員和物質動員。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希特勒用閃電戰,直接切入了法國的腹地,沒給法國人動員的時間,沒給法國人準備的時間。
二戰,法國淪為了笑柄。但在一戰,法軍打的是相當的英勇,不怕死。英國陸軍的戰鬥力不行,在西線扛住德軍的是法軍。能扛住德軍碾壓,法軍這實力菜嗎?二戰的法軍給人的印象就是:懵。像羊群一樣,德軍連抓俘虜都嫌麻煩。一戰與二戰的法軍差距為什麼這麼大?其實就差在一戰的法軍準備充分,二戰的法軍準備不充分,精神和物質的準備都不充分。
談精神準備,小時候打過架的朋友應該更容易理解。你去堵人,往往都會勝利。別人來堵你,你也往往會捱揍,對不對?這裡面差的就是精神準備。在沒精神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就被好幾個人堵屋裡,那就完了。要說提前準備好,刀槍劍戟都帶上,晚上去堵別人,那就來勁了......道理都是一樣。
法國人還以為半年後,大家在德法邊境的戰壕裡見面呢,結果德國人開著坦克到巴黎了,全懵了。精神上就沒準備好,物質上也是一樣。
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打仗,日子不過了,這事兒好辦。但是,如果加上和平時期,日子還得過,把兩種情況綜合到一起,那就麻煩了。
打仗,需要1億發炮彈。現在是和平時期,你能直接就造出來1億發炮彈在那存著嗎?真打起來了,這好說。打不起來呢?過期了,這1億發炮彈是不是就浪費了?這1億發炮彈的錢能修多少路、蓋多少樓?
任何一個國家,它在和平時期都不能玩命的按照戰爭的標準去生產武器。除非向希特勒那樣,準備先動手了。打仗需要1億發炮彈,和平時期只生產1千萬發。剩下的錢去發展經濟,過日子。一個國家和平時期的軍費是1萬億,真打起來,那就得是10萬億,100萬億。就像總有人喊打日本捐1000。別鬧了,哪有那麼便宜......你捐那1000是不打仗的前提下。
和平時期,大家過日子。軍隊的大炮、坦克、飛機、炮彈、子彈......都是在極低的水平維持。所以一旦要打仗,問題就來了:現有的裝備遠遠不夠打仗的需要。就像總有人罵大清朝甲午年打敗仗。實際上只要你不是主動發起戰爭的國家,如德國和日本,是被動接受戰爭的國家,如大清朝、英國、法國、俄國、美國,他們在開戰初期都面臨裝備不足的困境。這是:必然。
和平時期,有拖拉機廠,有摩托車廠,這叫平時經濟。也不能說和平時期全社會都在那卯足勁生產炮彈,對不對?如果到了打仗的時候,尤其是生死存亡的大戰,原有的兵工廠,產能肯定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拖拉機廠改一下,生產坦克。摩托車廠改一下,生產飛機。這就是戰時經濟。
而把平時經濟轉換到戰時經濟,明顯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把原來正常過日子的國家轉變成一個兵工廠、大兵營,這裡面得有多少工作量?把平時經濟轉換到戰時經濟,需要多長的時間?英法在對德宣戰之前,還處於平時經濟,而德國是早就轉入到了戰時經濟。希特勒生產迫擊炮的時候,法國還在生產手風琴呢。英法宣戰之後其實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不是這邊一說開戰,那邊300萬齊裝滿員、裝備精良的英法聯軍就衝上去了,差遠了。
英法首先需要個統一的計劃,怎樣把全國都調動起來,合理安排。然後做什麼?錢,大量的錢。得組織起來天量的錢,啟動兵工廠,啟動部隊。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不響,也得先來萬兩。其他的民間工廠向兵工廠轉換,生產軍需品,從步槍、子彈到水壺你都得有。醫院得建多少家?急救藥得準備多少?那邊徵兵,這邊兵營你蓋不蓋?那邊生產飛機,這邊機場你建不建?發明一種新武器,得從工廠打地基開始才能到最後出成品......這些物質動員,需要時間。
然後一邊就是“思想動員”,怎樣把懈怠的老百姓鼓舞成熱血沸騰的軍人,這也需要時間。
英法,當時都沒做好打仗的準備。準備不充分,就得等。這一等,就壞了......
確實是希特勒的閃電戰擊敗了英法聯軍。但如果英法準備充分,在希特勒入侵波蘭的時候,能拿出300萬達到作戰標準的部隊,在西線發起進攻,那希特勒的閃電戰就沒有發揮的空間。
二戰,德國是最先完成戰爭準備的。他們自己也有調研,說現在開戰對德國最為有利,再過幾年,其他國家就追上來了。像蘇聯最初被德國打的很慘,主要原因也是他還沒做好準備。等到在斯大林格勒擋住了德軍前進,爭取到了時間,他後方的工廠進入戰時軌道,坦克、大炮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後方動員起來的年輕戰士組織起來,德國也就完了。美國也是一樣,初期打的很艱難,在太平洋捉襟見肘。後來動員起來,一天下水一條軍艦,日本也就沒法打了。銳度何老師
如果把法國想象成一個人,可能會更形象的理解他的做法,簡單說就是懷著僥倖心理,等靠要。等待盟友支援,依靠馬奇諾防線和盟友阻擋德軍,要軍事援助。
一戰的巨大損失嚇壞了整個歐洲,對和平的期盼成了大多數人的追求。一戰西線三大戰事: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主戰場都在法國境內,打碎的是法國的瓶瓶罐罐。
法國人也不例外的怕了。所以,他們在《凡爾賽和約》中拼命的削弱德國,拆分德國領土,拆解德國軍隊,索取鉅額賠償,目的只有一個,讓德國永世不得翻身。
在最初的十幾年,法國的目的確實達到了,於是他們放鬆了警惕。
讓法國不再緊盯德國的另一個原因是,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波及到了法國。一個直接的後果是,減緩了軍工產業的支持和發展,而德國卻一直未停止在軍事領域的研究與創新。
法軍不少將領的軍事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思維固化、戰術教條,特別注重火力掩護下的固定防禦,野戰條件下的部隊機動卻被忽視,馬奇諾防線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法軍過於依賴這條防線,戰略戰術都是圍繞這條防線製成,等德軍繞過防線,他們完全沒有備用方案去應對。
戰術上也未能與時俱進,法國軍中過分強調資歷與身份地位,加之派系林立,即使有好戰術也得不到推廣應用。戴高樂曾提出建立使用裝甲部隊,也強調了坦克與飛機配合作戰的重要性,沒有引起重視,德軍用空地協同作戰的閃電戰戰術讓英法聯軍吃盡了苦頭。
坐視盟友滅亡,終釀苦酒。法國作為國際聯盟的兩位帶頭大哥之一,縱容德國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坐視盟友波蘭被滅,僥倖的認為德軍會一路向東打到蘇聯;等德軍滅掉荷蘭、盧森堡、比利時,法國的盟友和羽翼已被剪除乾淨。
實力壯大的德軍,又沒了掣肘,在法比邊境以碾壓之勢擊敗英法聯軍時,法國並沒有做好縱深防禦的準備。德軍機械部隊在法軍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兵臨巴黎城下,而後只用了一個來月的時間,就佔領法國大部分領土,殘餘法軍在貝當元帥的帶領下向德國投降,法國完了。
法國從上到下,從心理到實際行動上,都沒做好備戰準備。他們懷著僥倖心理,覺得戰爭離他們很遠,覺得德國不敢、也不能打過來,覺得還會按照他們的戰略設計禦敵於國門之外,用中國的一句古話來說,就是德國好戰必危,法國忘戰必亡。
寒星針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雙方面的,法國的敗是一方面,德國的勝是另外一方面。我們都知道德國一戰前有個總參謀長叫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他制定過施裡芬計劃,以炮兵強大的火力引導步兵作戰,六個星期搞定西線,然後揮師東進。施裡芬計劃實際上就是早期的閃擊戰思維,快速出擊,以強大火力迅速打垮敵人,只不過那個時候最猛的武器就是炮兵。後來的一戰和二戰讓我們看到了,德國確實是這麼打的,軍隊建設也圍繞著這個計劃建設的,所以德國早就有準備。
德國早有準備,加上德軍的強大讓很多國家迅速被全境佔領,東面的蘇聯如果不是縱深夠大也可能被德軍打了個貫穿,蘇德戰爭初期,蘇聯損失的面積已經不少於法國了。所以說法國的敗,德軍的充足準備佔一方面。
再說法國,法國一戰損失慘重,所以法國從民眾到國家領導層有一種極端的不安全感,後來就傾盡一年的國防開支修了一條龐大的工程,馬奇諾防線。這條防線橫在法德邊境上,地下空間非常大,列車都能在裡面跑,簡直如一座地下城鎮,地面上有各種各樣的武器,重機槍啊,火炮啊數不勝數,幾十萬大軍駐紮在這裡,即便沒有補給也能獨立作戰幾個月。
馬奇諾防線的宏大讓法國極端的不安全感變成了極端的安逸,在法國和比利時邊境法國沒有修防線,因為法國覺得即便是德國人打過來也有比利時作為緩衝擋一擋,利用這段時間進行調兵。可是德國人的打法是閃擊戰飛機加坦克快速推進,法國人估計的是步兵行進速度,因為這個時候坦克誕生才沒多久,在很多國家軍隊裡,坦克集群的快速突擊作戰的意識還沒有形成,所以法國作戰思想落後也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進攻以前,德國軍隊裡也曾為了該不該用坦克作為主要作戰力量使用進行過大辯論,一些年紀大的將軍認為它只適合當作移動的火炮用。
法國軍隊的作戰思想落後於德軍,加上過度依賴馬奇諾防線,讓法軍在德軍面前顯得異常脆弱,飛機坦克成為戰爭主力使戰爭更需要機動性,可是一條龐大的防線把幾十萬大軍死死地釘在這動彈不得。德軍的順利和法軍的無力更讓雙方軍隊的士氣一個更高漲一個更低落。
鍋蓋頭司令
二戰時期法國只所以很快戰敗投降,並不是法國軍事力量不夠強大,更不是法國人只會浪漫不會打仗。而是因為法國缺乏象隆美爾、古德里安、巴頓這樣的具有進功性思想的軍事將領。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而法國人恰恰相反。把被動防禦當成了“靈丹妙藥”。耗費巨資打造了個法國版“萬里長城"一一馬奇諾防線。
從戰略上講馬奇諾防線固若金湯,是防範德國入侵的最佳屏障。但問題在於法國人迂腐的戰略思想。貝當是典型的代表。在一戰中貝當在凡爾登戰役中一戰成名!成為法國的救星,民族英雄。而貝當的戰略核心就是:防禦。他認為只有在自已具有絕對力量優勢的情況下才能主動進攻。在貝當強大的防禦為上的思想感召下,就連大名鼎鼎的年輕軍官戴高樂也對其崇拜不已!
而德國將領們更傾向於進攻性的戰術思想。他們的戰術核心就是:進攻!而“閃電″戰正是進攻戰的產物。二戰中,隆美爾,古德里安率領他們的裝甲兵團所向披靡,橫掃歐非大陸。靠得不是絕對兵力優勢,而是出奇制勝的戰術進攻思想。
德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越過阿登山脈進入馬奇諾防線後方。從心理上徹底瓦解了以防禦思想為上的法國人。
對戰爭沒有清晰的認識,思想陳舊落後的貝當元帥,眼見由自已大力支持而修建的馬奇諾防線不攻自破。內心的震憾恐怕只有他自已知道!戎馬一生,戰功赫赫的貝當元帥認為只有投降,才能讓法國不再遭受德國蹂躪。將法國損失降到最低。這或許是貝當元帥“曲線救國″的根本思想吧!
羅羅905
二戰時期,法國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卻在面對納粹德國的進攻後,僅用30來天就宣告投降,不禁令人慨嘆,德國軍力的強大,法國人戰力之弱。但法國之敗有其深刻的原因,我認為原因如下:
一,法國維希政府內部沒有形成統一思想,誓言抵抗,主和的聲音大於主戰。因一戰過後,法國是戰勝國,每年德國都會有一戰賠償款歸於法國,而法國不願意再刀兵相對。法國人民普通厭倦了戰爭,都想安逸安穩地生活。
二,德國因一戰不是戰敗,而因內部原因倒致失敗,割讓土地,每年賠款,從上到下全民都窩著一股火無法發瀉,又倍感屈辱。而希特勒上臺後,喚起了德國人民推翻一戰協議統一歐洲的雄心,又大力發展軍事實力,當古德里安的閃擊戰理論出現在看過古德里安的機械化演習後,更契合了希特勒要強盛軍力,稱霸歐洲的野心,希特勒極其興奮地說,這就是我要的。希特勒大力支持,舉財力物力生產裝甲坦克,裝甲運兵車和飛機,短短几年間就形成極強的戰鬥力。而反觀法國,對軍事新理念新理論不理不睬,妄自以為馬其諾防線為天下最堅固的防線,只要穩守防線,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可德國人卻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繞過馬其諾到了身後,差點包圓幾十萬人,才倒致於敦克爾刻大撤退,退過英法海峽,而馬其諾防線也是整個法國的心理防線,馬其諾一丟,法國人就都知道,完了。
三,法國的地形地貌地勢特點,註定德國一旦突破馬其諾,其它地區也無險可守,就是有可守之地,而德國機械化部隊之速度非法步兵可比,因而法軍隊只能節節而退。最後也只有法第一軍拼命一戰,保證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兵員渡過海峽。
四,法國之敗,也是其採取的保守改策之敗,如果在希特勒不遵守一戰協議擴充軍備之始,英法聯軍攻其不備,必能戰勝,而待到德國軍力擴實了,已經在你軍力之上,你也只能望而興嘆,悔之晚矣!
總之,法國敗了,敗有他的原因,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一直在不停上演。願世界少些殺戮,多些和平,給人們些希望吧!
曾雲金飛馬
一是法國沒有戰略縱深,國土面積相對狹小,對待德國入侵沒有多少反抗的資本和餘地;二是一戰至二戰期間法國曆屆政府實施政策的失敗,跟隨英國奉行綏靖政策,防共產主義強於防納粹主義,禍水東引等,都誤導了國家和人民;三是法國對新軍事思想變革研究不夠,認識不夠。比如執著信奉馬其諾防線的消極防禦思想,對坦克集群運用、空軍和空降軍的作用都研究和認識不夠,缺乏積極進取和創新意識。四是法國國家精英和上層社會的腐朽和墮落,下層人民的消極和怯懦,缺乏反抗精神等都導致了法國的迅速崩潰;五是戰爭前期,法國社會對納粹主義的殘酷,反社會、反人類的危害性和破壞性認識不夠深刻,輕視和盲目樂觀;德國入侵後,又對納粹主義的強大嚇破了膽,全國甚至是全歐洲都籠罩著失敗主義,導致國家迅速的投降。六是納粹德國最初採取的”不過於傷害法國”的正確政策,都弱化了法國人民的反抗。七是英國的無力、蘇聯的嘲笑、美國的坐視,所謂正義的國家靜等法國的滅亡,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