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的省會,原本在西部的張掖,為何遷往了東部的蘭州?

樂聖傑


張掖和武威曾經是甘肅的政治、經濟中心

最早的甘肅省一級行政區雛形奠定於西漢。

在漢朝,甘肅被稱為涼州,這是漢朝十三州之一。從漢朝一直到唐朝初期,甘肅的省會一直在武威,武威做了幾百年的首府。

唐朝穩定了內部一系列的問題以後,開始全力向西發展。由於當時的形勢需要,唐朝把甘肅的政治中心轉移到了張掖。張掖位於武威的西部,在唐朝的經營下,張掖出現了“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稻豐收稔,一縑數十斛,積軍糧數十年”的情況。對於唐朝來說,由於需要全力經營隴右和安西地區,張掖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

到了唐朝的中後期,由於唐朝內部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吐蕃政權逐步佔領了唐朝的西北地區。

宋朝歷史上,這段歷史可以直接跳過。因為宋朝僅僅控制了蘭州等地,至於甘肅的大部分地區,在西夏政權的控制之下。在宋朝的經營中,蘭州成為了拱衛關中地區的重要屏障,屬於重要的軍事要塞。

元朝統一天下以後,建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其中就包括甘肅行省,甘肅起源於甘州和肅州。甘州指的就是張掖,肅州則是現在的酒泉。在元朝統治時期,甘肅省的省會一直在甘州(張掖)。

張掖最輝煌的時刻在明朝,是西北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當時的蘭州更像是軍事要塞。

省會蘭州時代的開始始於清朝

明朝取代了元朝的統治以後,元朝勢力敗退蒙古草原,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不斷的組織力量反撲。為了更好的指揮整個西北地區的資源,明朝撤銷了甘肅省,把甘肅省與陝西省合併。因此,在明朝統治時期,不存在甘肅省會的問題。

在這一階段,明朝建立了九邊重鎮。其中,張掖是明朝抵禦蒙古騎兵南下的重要軍事屏障。不過,由於明朝內部的一系列問題,西北地區經常爆發農民起義。甚至是當地的駐軍,也發生過多次譁變。

清朝入關以後,發現了陝西省面積過大的問題。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甘肅省和陝西省再次分家。

在清朝的前期,準葛爾部虎視眈眈。張掖已經不再安全,到了清朝乾隆時期,甘肅的省會從隴西遷往了蘭州。

從大的地理單元來看,蘭州正好可以扼控東西南北四個戰略方向,更接近前線,更靠近中央政府,盆地的地形又使之在戰亂年代易守難攻,正是控制甘肅並進而西進的絕妙節點。

因此,康熙五年,甘肅巡撫駐來蘭州,三年後佈政、按察二司也搬到蘭州。乾隆十九年(1755年),陝甘總督兼甘肅巡撫正式治蘭州,最終確立了蘭州的政治地位並延續至今。

1949年8月的蘭州戰役,人民解放軍殲滅了青馬集團,國民黨反動派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統治從根本上被推翻。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

蘭州,簡稱“蘭”,是甘肅省省會,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位置。

甘肅省級行政區發展過程中,省會的流轉受歷史時期行政區域的變遷、民族勢力的分佈、經濟勢力的消漲、多元文化的融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是政治家們群策群力、審時度勢的歷史選擇。


你好甘肅


現在大家都知道甘肅省的省會是設在了蘭州,但其實最早的時候蘭州卻不是省會,是到後來才改成了這裡。一般省會的城市是不會隨便的更改的,一更改可能會給當地的人帶來不少的心態變化造成矛盾,不利於中央和當地官員的管控,所以一般在歷史上是省會的城市也被一直延續了下來。

但甘肅的省會為什麼會把在西北方的張掖改為了蘭州呢?

張掖在歷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西漢之時開闢了重要的絲綢之路,其中路上的道路之中張掖是一個重要的中轉點。其實最早的時候這裡並不叫這個名字,絲綢之路像一個張開翅膀的老鷹,連接了西域和大漢王朝,相互幫助,而掖就有扶助的意思,這裡又幾乎是在最中心的地方,所以就用這個名字來命名了。

張掖這裡有著許多的糧食和蔬菜生產,因為連通西域所以其它地方的蔬菜水果在這裡種植的也很多,堪稱是內陸地區的魚米之鄉,就是這樣一個十分優越的城市為什麼會失去了省會這個位置呢?

秦朝之前甘肅一直都是少數民族生活的地方,而且也幾乎都是在張掖孕育而生,可見不僅僅是因為絲綢之路,直到漢朝的時候,在這裡生活的匈奴屢次進犯,衛青、霍去病等大將率軍來抵禦,當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大漢獲得了勝利,匈奴也退出了這裡。將軍們發現張掖這裡的很適合發展農業,所以稟報給了聖上,皇帝也就下令在這裡設置了郡縣,以後每次征戰之時大軍也都會來到這裡駐紮囤積糧草,慢慢的這裡就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軍事、經濟等的中心,曾經與西域各少數民族締結盟約也都是在這裡。

但是到了清朝的時候狀況卻發生了改變,清朝與之前的朝代相比疆域更加大了。曾經首都都幾乎是在陝西和河南一帶,相對在中間的地,而到了明清之時首都卻改為了現在的北京,離甘肅就更遠了,對這裡的管理一開始也有些鬆散。

雖然大清放鬆了,但這對西北準格爾部來說卻是一個大好的機會,這個部落一直虎視眈眈想要擴大領土,甚至是消滅大清掌握天下。張掖的位置在那時候就是非常的靠近準格爾部了,都知道要想佔領一個地方就要先打下中心之城,只要中心陷落了,其它的地方也就不在話下了,所以這個部落多次攻打到了張掖進行騷擾。

大清當時實行的是軍隊與將領分離的政策,軍隊的調動權力都在皇上手中,但即便如此君王也擔心自己鞭長莫及,邊關會有人偷偷地籠絡軍心不聽自己號令,所以留在邊關守城的軍隊也並不多。每次一有外敵來侵犯,城中的士兵也只能是給京城傳消息求救,再簡單的進行抵抗,等到京城之中接到消息再下令讓將領帶著八旗將士們前去,怕是城中的士兵早已經被殲滅了。

但是這種軍隊政策是為了防止將軍擁兵自重作亂而實行的,是不可能會取消的,所以只能想辦法拖延邊疆部族打下甘肅的時間,皇上與朝中的大臣們思來想去只能把省會遷到了更偏向東南的蘭州來,以此來延緩敵軍的進攻時間,也為自己調兵遣將爭取了時間。就這樣張掖從省會的位置上掉了下來,清朝政府做的這件事其實也不是沒有意義的,至少給邊疆各部落攻佔甘肅的進程增加了重重的困難。

蘭州在歷史上雖然不像張掖是在絲綢之路的中心地帶,但也有著重要的地位,是一個重要的交通便利之地,也是古時經商往來的一個必須會經過的地方,只不過不如張掖離西域更近,西域的物產也就稍微的差一些。但更接近漢族卻也給這裡帶來了優勢,它感受著中原和西域文化的雙重薰陶,留存了許多風格的歷史文化,所以雖然是不如張掖,卻也是一顆重要的內陸明珠,將甘肅省會遷到此處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了。

貓眼觀史


張掖,原本是肅王朱楧的藩地,朱楧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朱楧當時被封藩王的時候才2歲,成年後的朱楧到張掖時,朱元璋還給了他5萬兵馬防守邊塞。

沒過兩年,朱元璋就去世了,繼位的是朱允炆。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的父親是朱標太子,朱標早年就去世了,朱元璋去世後,就該是朱標太子的兒子繼位。

朱允炆當皇帝,但,朱姓的藩王大多都是朱允炆的長輩,而且每個藩王都手握重兵,這對剛剛繼位的新皇帝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隱形壓力。

朱楧遠在邊塞,其實對朝中的局勢十分了解。朱楧對這位侄子做皇帝后的心思很明白。所以,朱允炆剛一繼位,朱楧就向朝廷提出將自己的藩地,遷移到一個人口不足萬人的小城鎮蘭州。

當年,朱楧接受張掖藩地的時候有兵馬5萬,再加上他在張掖,勤政愛民,開墾野地,做了許多政績,人馬糧草充足,他所防守的邊關,安寧一帶。

朱楧,之所以想把藩地遷往不起眼的蘭州,是想打消新皇帝朱允炆對自己這個藩王的忌憚。

要知道遷藩,意味著朱楧得放棄自己辛辛苦苦多年的政績豐富之地張掖。放棄5萬兵馬,以及那裡的一切,而去小城鎮蘭州。朱楧到蘭州後,一切得從頭開始,這樣就可以讓新皇帝朱允炆可以對他放心。

果然,當朱楧一申請要遷藩到蘭州,就得到朱允炆的同意。

就在朱楧遷藩一年後,朱允炆就打擊5位叔伯藩王。被打擊的藩王下場都很悲慘。

朱楧的遠見使得他逃過一劫,並且蘭州在朱楧的勤勉治理下,為以後蘭州強盛打下堅實的基礎。


蝸牛知道


肅簡稱甘或隴,位於黃河上游,省會為蘭州。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市與肅州,今酒泉市二地的首字而來。

從歷史看。張掖在先秦時是西部少數民族輪番登場的地方。到了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人強大起來。擊敗並趕跑了原來的月氏人,統治了張掖地區。到漢武帝時,驃騎將軍霍去年病進軍張掖,戰敗匈奴,開始統治該地區,以後又置張掖郡。由此可見甘肅以前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重心在河西走廊西部,省會自然在張掖,或者酒泉,武威等地。

而蘭州作為甘肅省省會的歷史並不長,清初甘肅省是由陝西省管轄的範圍。由於陝西民風彪悍,而且管理的轄區面積太大,清朝就把甘肅重新設省。而當時西北的準噶爾汗國在處於鼎盛時期。準噶爾對甘肅虎視眈眈,清政府為了避其鋒芒,不敢把甘肅形政首腦設在張掖。而東部的蘭州依靠黃河天險能夠確保省會安全。蘭州向東能拱衛關中平原,向西能夠進入青海地區。並且蘭州是絲綢路上的商埠重鎮及交通要道,人口密度大,地理位置優越,幅射範圍更廣,因而省會選擇在蘭州。

現在蘭州是甘肅省最大的城市,是國家二線城市,更是甘肅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地理郭郭



甘肅最早建省是在元朝,元朝在甘肅設立甘肅行中書省,省會在甘州,也就是張掖市。

甘肅這兩個字的來歷是甘州、肅州各取一個字形成的。甘州剛才說了,是張掖;肅州呢,就是酒泉。

當年漢武帝開疆拓土,在河西地區設立四郡,自東向西,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史稱河西四郡。後來,有些人可能覺得這些名字不太好聽,就亂改,把武威改成涼州、把張掖改成甘州,把酒泉改成肅州。漢武帝取得名字也敢亂改,現在不是都又改回來了。沒事別瞎折騰。

涼州後來長期成為河西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一度還建立了少數民族偏安政權。


為什麼武威能一度成為甘肅地區的中心呢?這個和當時的地理位置、人口分佈有關,武威是河西走廊的咽喉,當時也是水草豐美、土地肥沃的地方。元朝設立甘肅行省以後,把政治中心遷到了更西邊的張掖。

明朝建立後,整個甘肅地區屬於陝西布政使司,省會在西安,沒有甘肅省了,所以甘肅地區範圍內不存在省會一說。但是,這個地區的中心還是在張掖。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統治,將自己的第十四子朱楧封為肅王,封地就在張掖,明朝在甘州設立九邊重鎮之一的甘肅鎮。

位於甘州(張掖)的甘肅鎮就愛著蒙古人,的確很危險。


但是,在明朝立國之初,張掖以及武威都屬於的邊疆地區,和蒙古勢力捱得很近,明朝和蒙古長期對峙,作為軍事前線,經濟社會方面不可能會有大的發展。年輕的肅王朱楧沒有四哥朱棣的膽量,為此在父皇朱元璋去世後,斗膽上疏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說張掖是邊防前線,不安全,要求遷到偏內地一點的蘭州。

蘭州相對張掖來說,算是遠離邊境,這裡更安全。此時,建文帝朱允炆正在削藩,巴不得肅王內遷,以免在邊境做大軍事實力,為此順水做了人情,同意。

肅王朱楧遷到蘭州後,大規營建肅王府,從此就定居蘭州。肅王駐蹕蘭州,對甘肅地區的政治、軍事、人口發生了非常大的影響,藩王駐地必然是安全要保證,因此蘭州吸引了一大批人士前來定居,蘭州逐漸成為甘肅地區的人口、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武威、張掖等靠西的地區被歷史性地邊緣化了。

美麗的蘭州市,黃河穿城而過


清朝建立後,康熙初年(1670年),朝廷決定將甘肅地區獨立出來,單獨設立甘肅省,蘭州由肅王家240多年打下的基礎,理所當然地成為新的甘肅省的省會。

後世來看,蘭州確實是好地方,南北兩山,中間夾一條黃河,易守難攻,確實固若金湯,所以蘭州又有金城的稱謂。看來,600多年前,肅王朱楧的眼光的確不錯,他營建的肅王府,從此以後一直是甘肅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

清代的甘肅巡撫衙門、陝甘總督府、民國甘肅省政府都在肅王府舊址辦公,現在是甘肅省委省政府的辦公地點。


坐看東南了


在我國的西部,黃河上游,有一個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的狹長省份,這就是甘肅。甘肅全省面積42.59萬平方公里,在我國省級行政區劃中排名第七,人口兩千六百餘萬。甘肅作為省級單位的名稱最早起於西夏,西夏曾置甘肅軍司,是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元代設甘肅省。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漢代,霍去病北征匈奴,打通河西走廊,漢武帝在此設置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將全國設為十三個刺史部(州),其中帝國版本的黃土高原西緣和河西走廊是涼州刺史部的轄區,涵蓋河西四郡和隴西三郡(隴西、安定、金州),古時的甘肅----涼州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省級行政區。

從漢朝一直到唐朝初期,甘肅的省會一直在武威,主要是武威扼守河西走廊的最東端出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武威水草豐美,既適合耕種又適合放牧。彼時的武威成為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全國第三大城市。

唐初,因吐谷渾和吐蕃的邊患,出於整個戰略攻防格局的考量,貞觀年間設置隴右道時將道治選在了青海鄯州(樂都),自此,武威的省城生涯終結了。隨著唐朝的崛起,開始向西部地區開疆拓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唐王朝遂把甘肅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轉移到了更往西的張掖。



到了宋朝時期,河西走廊都在西夏的控制之下,金州(蘭州)成為了西北地區重要的軍事要塞,成為了拱衛關中地區的屏障,宋和西夏在此反覆爭奪。

元朝統一全國以後,建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其中就包括甘肅行省,彼時的省府就設在張掖。明朝建立後,由於西北邊疆的收縮,沒有再設立甘肅都司(省),而是把甘肅併入陝西省,此時的張掖雖然不是省會,但是也是西北地區一座重要的城市。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把自己的二十多個兒子,除太子朱標之外,其他人全部分封到各地成為藩王,用以拱衛他老朱家的大明江山。其中,第十四子素王朱楧被封到了甘肅,於1395年就藩甘州(張掖),建文元年(1399年),遷至蘭州。由此,逐步奠定了蘭州的主導位置。


肅王府大門

到清朝陝甘分治,康熙三年(1664年),分別成立左、右兩個布政使司,管轄甘肅地區的右布政使司(後改甘肅布政使司)治鞏昌(隴西),增設的甘肅按察使司也駐鞏昌。八年末(1670年)定省治蘭州府。將原明肅王府作為甘肅省衙門的駐地,蘭州以此開府建省,從此蘭州成為甘肅的行政中心。

康雍乾三代,西部邊疆少數民族叛亂接踵而至,西部邊疆軍務繁忙,特別是準噶爾部的崛起(對準噶爾的戰爭一直到道光年間還有小規模的作戰),對張掖(甘州)構成了極大威脅,鞏昌又遠離前線,不適合作為指揮作戰的中心。而蘭州正好可以扼控東西南北四個戰略方向。它和鞏昌相比更接近前線,和甘州涼州相比則更靠近中央政府,其背靠黃河的盆地地形又使之易守難攻,正是控制甘肅並進而西進的絕佳所在。

民國時,青馬馬步芳集團盤踞蘭州。1949年8月,人民解放軍在彭德懷司令員指揮下發起了蘭州戰役,8月26日,蘭州解放。


再來看一下甘肅的衛星圖

在下方的甘肅東部地區以及青海與河西走廊之間有一個深顏色凸起的山脈,那就是深入乾旱戈壁的祁連山脈。正是有了祁連山的雪水,才使得河西走廊地區產生了一個個的沙漠綠洲城市。在蘭州向北通往武威的中間,橫亙著繞不過去的烏鞘嶺。


廣義上的烏鞘嶺包括代乾山、雷公山和毛毛山。雷公山、代乾山同祁連山東部的主幹山脈相接。

從太平洋吹過來的暖溼季風,在跨越了秦嶺和太行山的阻擋後,被烏鞘嶺阻攔住了最後一絲水汽,也斷絕了廣大西北地區獲得大規模降水的可能。所以身處400毫米等量降水線上的烏鞘嶺,也是我國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的地理分界線的一部分。

大家知道,400毫米等量降水線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分界線。而到了現在,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意味著城市人口激增,作為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一百多毫米,如此乾旱的氣候僅僅依靠祁連山的雪水供養是支撐不起一個現代化大城市的用水需求。

而蘭州雖然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三百多不到四百毫米,但是蘭州沿黃河兩岸興建,源源不絕的黃河水給蘭州提供了豐富的水源。這也即是蘭州現在的人口是武威、張掖、酒泉三市之和的重要原因。



蘭州能作為甘肅的省會,區位優勢明顯。黃河穿蘭州而過,水源豐富,環境優美;地處交通要道,幾條交通線路交匯在蘭州,交通便利;明朝以後,由於絲綢之路斷絕,武威、張掖、酒泉的經濟逐漸凋敝,而蘭州是甘肅經濟發展最好,人口最多的城市。所以說蘭州市不管是出於軍事戰略考量還是氣候條件以及地理環境、資源環境、經濟條件等各個方面都適合成為省會城市。


我淡如菊


甘肅簡稱甘或隴,位於黃河上游,省會為蘭州。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市與肅州,今酒泉市二地的首字而來。

從歷史看。張掖在先秦時是西部少數民族輪番登場的地方。到了秦漢時期,北方的匈奴人強大起來。擊敗並趕跑了原來的月氏人,統治了張掖地區。到漢武帝時,驃騎將軍霍去年病進軍張掖,戰敗匈奴,開始統治該地區,以後又置張掖郡。由此可見甘肅以前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重心在河西走廊西部,省會自然在張掖,或者酒泉,武威等地。

而蘭州作為甘肅省省會的歷史並不長,清初甘肅省是由陝西省管轄的範圍。由於陝西民風彪悍,而且管理的轄區面積太大,清朝就把甘肅重新設省。而當時西北的準噶爾汗國在處於鼎盛時期。準噶爾對甘肅虎視眈眈,清政府為了避其鋒芒,不敢把甘肅形政首腦設在張掖。而東部的蘭州依靠黃河天險能夠確保省會安全。蘭州向東能拱衛關中平原,向西能夠進入青海地區。並且蘭州是絲綢路上的商埠重鎮及交通要道,人口密度大,地理位置優越,幅射範圍更廣,因而省會選擇在蘭州。

現在蘭州是甘肅省最大的城市,是國家二線城市,更是甘肅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阿信看歷史


甘肅行政區域最早成型於西漢

  • 西漢時設涼州
  • 與當前行政區比較,
  • 1978年額濟納旗劃給內蒙古
  • 1958年新建寧夏回族自治區
  • 1929年新建青海省,西寧、海東及周邊地區劃入青海。
  • 金城郡包括現蘭州、海東、西寧及海北、黃南部分地區,也是今天蘭西城市群核心區域。



  • 張掖郡包括現張掖、額濟納旗。
  • 西漢涼州區域圖



  • 1954年甘肅行政區(新疆南、北疆沒有分開,這張圖為其他文章所制),主體只看甘肅。



  • 漢以後,甘肅行政區域多次變化,但整體成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

元,吐蕃納入中華多民族大家庭

  • 漢,打通西域



  • 唐,絲路繁華



  • 元,吐蕃納入中華多民族大家庭

  • 在這之前甘肅向西主要是通西域,河西走廊處處要地,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均極為重要,軍政中心多在武威。

吐蕃納入中華後,在甘肅區域內,金城郡戰略功能超越武威郡

  • 金城郡沿湟水控吐蕃咽喉交通要塞
  • 金城郡出祁連山,西可達敦煌,疆南,中通張掖,東接武威,控中原通西域要道。
  • 東沿黃河河谷搖控河套地區,出太原進石家莊,過西海固、平涼進關中。
  • 南沿渭河河谷過天水接陝西,沿嘉陵江過武都接巴蜀。
  • 金城郡成為西北政治、軍事、交通中心。



歷代王朝對西北經略,要麼大跨度前置西域,要麼後撒西安。

  • 大跨度前置西域,甘肅河西積弱,常被掐斷咽喉。



  • 後撤西安,中原王朝勢力西進多抵金城郡收關,河西走廊無力長期有效控制。



  • 西北反覆在以新疆、陝西為中心的政治定位中搖罷,中華傳承文明影響力日漸減弱,伊斯蘭文明東進影響力日益增強。
  • 清,西北迴族己經成為影響地區的重要力量。
  • 清總結歷史,認為西北軍政戰略核心在甘肅西寧-蘭州-銀川,河湟一線。
  • 1748年甘肅自川陝總督分治
  • 甘肅開始西北戰略佈局
  • 西寧按副省級建設,總理青海省軍政,籌建蘭州右翼中心
  • 銀川按副省級建設,籌建蘭州左翼中心
  • 新疆伊犁因多種原因,軍政中心地位已動搖,甘肅籌建甘肅新疆省,籌建迪化軍政中心。
  • 1759年川陝總督解體,四川新建西川總督,陝西與甘肅新建陝甘總督,總督府蘭州,甘肅巡府蘭州,蘭州成為甘肅軍政中心。
  • 1773年新疆迪化軍政中心功能增強,伊犁逐步退出。



  • 1866年左宗堂開始平定陝甘回族叛亂
  • 1876年陝甘回族叛亂平定
  • 1876-1878年平定新疆回族叛亂



  • 1884年新建新疆省,軍政中心迪化(烏魯木齊)。



  • 1929年新建青海省,首府西寧,省會培養達181年。
  • 1929年新建寧夏省,首府銀川,省會培養同樣達181年。
  • 甘肅新疆省培養136年,新疆省首府迪化,培養136年。



甘肅在西北的軍政交通中心地位是地理、歷史造就的,蘭州取代河西各郡首府地位也是地理、歷史造就的。

  • 甘肅強則是西北大腿骨,黃色堅挺!



  • 甘肅弱則西北大腿骨缺鈣,綠色將再次加深!



  • 陝西將成為前沿?還是大後方?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甘肅省的省會歷經甘州(張掖)、鞏昌(隴西)後,最終移至蘭州直到現在。這個省會的變遷是隨著歷史上甘肅省行政區劃的變化而變化的,它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我們要了解甘肅省會的變遷史,首先得了解甘肅行政區劃的變遷。

(蘭州水車)

甘肅行政區劃的歷史變遷

“甘肅”二字來源於西夏在河西走廊設置的“甘肅軍司”,甘是甘州的簡稱,是今天的張掖;肅是肅州的簡稱,是今天的酒泉。甘肅形成省制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元朝,距今約有七百三十多年的歷史。

公元1261年,忽必烈立行省於中興,就是現在的寧夏銀川。反覆兩次罷立,後來改成宣慰司。1286年,甘肅行省設立,甘州就成為甘肅的首個省會。行省下轄甘州路、亦集乃路、永昌路、肅州路、沙州路、兀剌海路、寧夏府路、山丹州、西寧州。

(元代甘肅行政區劃)

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到,元朝的甘肅行省包括了現在的甘肅、寧夏全部和新疆、內蒙局部地區。甘州正好處於人口聚居的中心位置,因此也被作為省會來使用。到了明朝,甘肅行省變成陝西行都指揮使司。

與甘肅行省相比,陝西行都指揮使司行政區劃發生很大的變化。陝西行都指揮使司下轄十二衛及四千戶所,原甘肅行省的四府三衛劃歸陝西省管轄,即鞏昌府(隴西)、臨洮府、平涼府、慶陽府、洮州衛(卓尼)、岷州衛(岷縣)、胡虜衛(靖遠)。

清朝時期,甘肅的行政區劃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清順治二年,設陝西總督,駐地先後為固原和西安,監管四川省的軍務。同年設立陝西按察使司、布政使司和甘肅巡撫,甘肅巡撫駐地為甘州。順治十七年,甘肅巡撫移至涼州衛(武威)。

(蘭州鐵橋)

清康熙二年,陝西布政使一分為二,陝西右布政使移駐鞏昌(隴西),管轄河西地區及臨洮、鞏昌、慶陽、平涼四府;陝西左布政使依舊駐西安,管轄西安、延安、鳳翔、漢中四府及興安州。

清康熙三年,增設甘肅按察使,駐第為鞏昌府,管轄臨洮、鞏昌、慶陽、平涼四府。陝西省形成一省二治的格局,這也預示著陝西分省、甘肅建省的開始。管轄陝甘兩地軍務的陝西提督署,也遷設至中間地固原。

至此,甘肅實際上已是一省,但名義上還是屬陝西省。康熙四年,寧夏巡撫被裁撤,其轄區劃歸甘肅巡撫,巡撫轄區與布、按兩司轄區一致。康熙五年,陝西右布政使司改名為甘肅布政使司,從鞏昌移治蘭州。

(明代甘肅行政區劃)

同年,甘肅巡撫、按察使司也從鞏昌移至蘭州,至此陝甘分治的過程最終完成,也標誌著蘭州正式成為甘肅省的省會。康熙九年,甘青寧三處駐防部隊由甘肅巡撫統轄。乾隆十九年,陝甘總督移駐蘭州,兼管甘肅巡撫事宜。

蘭州作為甘肅省會的優勢

清朝時期的甘肅省下轄六道十五府州,蘭州成為行政中心。康熙初年,甘肅的省會還在鞏昌(隴西),隨著西北戰事的爆發和持續,鞏昌作為甘肅的行政中心已然不能有效的發揮對西北邊疆的控制作用,鞭長莫及使得鞏昌的地位很少尷尬。

(清代甘肅行政區劃)

蘭州作為自古以來的戰略要地,再次受到了清政府和康熙的關注。蘭州是古絲綢之路必經的咽喉要道,其西北方向是絲路的主通道,翻越烏鞘嶺便可直達河西走廊;西南方向可控制河州地區,而東北方可直抵寧夏平原。

蘭州的位置,正好處在這些戰略要地的交匯點上,每個戰略方向上都夠得著。蘭州與甘州相比,它地處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更加靠近關中平原和中央政府。與鞏昌相比,更加容易控制西部邊疆,而且蘭州自古易守難攻。

(蘭州黃河)

以上都是蘭州作為甘肅省會的自身優勢,這些優勢不論是從戰略上,還是從經濟、文化上來說,是甘肅其它城市所不具備的。蘭州自1755年成為甘肅省會以來的264年間,一直髮揮著它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

蘭州能發展成為甘肅省會,這既有甘肅行政區域歷史變遷的原因,也有蘭州具有自身特殊優勢的原因,也可以說是歷史發展的一種結果。


野史也是史


我是HK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甘肅省的早期省會

甘肅建省是元朝的事情,當時叫甘肅行省,管轄原來的西夏全境。

西夏曾經在河西走廊地區建立了甘肅軍司,甘州就是張掖,肅州就是酒泉。當時的省會在甘州——張掖。

張掖這座城市在元朝的時候還看不出來發展上限,因為張掖旁邊有弱水。

再加上張掖處於河西走廊,元朝的絲路被打通了,張掖的位置顯得重要。再加上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張掖靠近蒙古高原,所以氣候與地理上都比較適合蒙古統治者。

2.蘭州

明朝時,沒有建立甘肅省,甘肅只是陝西省下的行都司——陝西行(hang)都司。

到了清朝,絲路這時候已經不暢通了,張掖的位置重要性下降,同時甘肅省從陝西省劃出了隴右地區,就是現在的甘肅南部,這地方的人口密度、經濟發展程度要比河西走廊好得多,所以甘肅的省會這時候就需要南移。

再加上,張掖城市發展受限於弱水,而蘭州旁邊是黃河,淡水使用起來要比張掖方便,城市發展空間更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我是HK君,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