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美,明明是开国元勋,为何却要遗臭万年?

柔沢十


要明白潘仁美只是小说《杨家将》里所塑造的角色,在历史上不存在潘仁美,只有他的原型潘美。

↑潘美↑

01

潘仁美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大奸臣一个。在小说《杨家将》中不仅害死了杨业杨无敌,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处处与杨家作对,看的读者们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这里还要提一点,题主所问的问题有错误,潘仁美他并不是所谓的开国元勋,这点《杨家将》中也没有提及。

如果硬要说“开国元勋”,也只能轮到潘美的头上。

02

说起潘美,那不得不提一下柴荣和赵匡胤这两个人了。

那时的潘美和赵匡胤都在周世宗柴荣手下任职,赵匡胤是掌管所有禁军的大统领,潘美则是侍奉柴荣左右的供奉官,都可以说是柴荣身边的红人。

但是从柴荣意外死去到后面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了皇帝,潘美也只能追随大流成了赵匡胤的人,见证了北宋的建立。

所以潘美被称为开国元勋也不是说不过去。



↑赵匡胤↑

03

虽然《杨家将》中的潘仁美是虚构的,但是杨业却是真实存在的。

杨业本是北汉的将领,在赵匡胤攻破北汉后降于赵匡胤。

杨业确实是一位猛将,在北汉为将时就和宋军对抗了许久,令赵匡胤也倍感头疼,归降后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这时潘美和杨业既是上下级又是兄弟)。

至于杨业之死,是因为受到王诜威逼的原因,虽说潘美当时也在现场,但和他却没有多大关系。

此时发生在雍熙三年的北伐战争中,宋军深陷重围,杨业和潘美两人计划交替掩护撤退,这时候一向嫉妒杨业之功的王诜却在一旁冷嘲热讽。

这正好打到了杨业的软肋上,一向视名声为生命的杨业为了表示忠心,以身犯险,想要自己独自殿后,潘美劝说无用后也无可奈何,只能先行撤退。

后杨业率一千人迎敌数万辽军,不幸被俘,按说猛将被俘虏如果同意归降的话,荣华富贵自然唾手可得。

但是一向重视名声的杨业杨无敌怎么可能会同意归降,后杨业绝食三天而死。

↑杨业↑

04

至于为何《杨家将》里会把潘美塑造成一个害死杨业,一个妄图谋取大宋江山的大奸臣,无外乎就是潘美对于杨业之死有一定的责任,又经民间无限夸大的后果。


史匠


什么叫做文化的力量,这就是了。

中国的忠孝文化虽然是庙堂的统治者们有意一二再再而三地制造出来的,所谓“以孝治国”嘛!

但是,这个忠孝文化也是从百姓的实际生产生活中内生出来的。

农耕文明因为全是小自耕农小生产活动,家庭除了是生活单位之外,还同时是“生产单位”。

是生产单位就需要生产纪律,就需要有人管理生产,因为年龄的缘故,管理生产的肯定是父母咯,就需要被管理者无条件的服从管理者,不然,生产活动毕竟不是生活,那有“商量的余地”呢!

于是,忠孝文化也被实际生产生活所需要,时间久长,因为忠孝行为有助于生产生活呀!忠孝文化就深入了人心。

反之,奸臣汉奸就需要遗臭万年了。

那些古代的”文艺工作者“为了迎合这个群众文化心理,多赚一点钱粮,自然大大的宣传忠臣孝子了,奸臣恶人自然要他遗臭万年了,消费者爽了,打赏就多嘛!

问题就来了,为何选择潘美(潘仁美)做奸臣让他遗臭万年呢?

无他,因为按忠孝文化观念,潘美(潘仁美)是开国元勋固然是开国元勋,但他还真不是“忠臣”!

  • 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及即位,补供奉官。高平之战,美以功迁西上阁门副使。出监陕州军,改引进使。世宗将用师陇、蜀,命护永兴屯兵,经度西事。——《宋史》。

宋史写的明白,他原来是周世宗柴荣的供奉官,后来,柴荣升他为手中有兵有马的陕州监军,柴荣御驾亲征在外打仗之时,把整个西方全部事务交给他经管,可谓信任有加。

然而,他和赵匡胤又勾肩搭背,做哥们朋友。陈桥兵变他是参加者之一,兵变后,潘美是去会见后周满朝文武并宣谕赵匡胤圣旨的带兵武将之一。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潘美这种人说他是忠臣,那么“忠臣不事二主”这句话怎么圆?那些唱大鼓书的圆不上这句话,谁听他的大鼓书,脾气不好的怕要砸他的摊子。

最重要的一点,后周郭威、柴荣两代皇帝对百姓不错,民感其德!赵匡胤趁着柴荣新丧,抢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忒不地道,可是赵匡胤做了“真命天子”骂不得。

怎么办?借着潘美不小心害死了杨继业的事件,骂个痛快呗!

那么杨继业呢?虽然也是“一臣事二主”,但是,他原来的主子并不是有道明君呀!北汉的刘崇,连汉人都不是,一个沙陀人建立的军政府,后来还称辽国的皇帝为叔叔,自己做了外族人的侄皇帝。对待百姓也是残且暴。

如此不争气的主子杨继业也不放弃。最后,刘崇死,二传皇位于其孙子刘继元,更是弱鸡一个,赵匡胤来攻,杨继业身为北汉大将,赵匡胤要杨继业投降,杨继业的唯一条件是保住自己主子刘继元的富贵和性命,赵匡胤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人,当然愿意养一个“废皇帝”了啊,于是杨继业才归顺了赵匡胤!是不忘前主的“弃暗投明”也,也可以说是为了保住自己主子的性命忍辱投降也。

杨继业怎么也算一个有情有义的大忠臣吧!

你看,群众文化市场要求杨继业做忠臣,潘仁美做奸臣,合乎情理吧!

民国蔡东藩在《宋史通俗演义》第17回目完结后评论人物说的好:

  • 宋初健将,首为曹彬,其次莫如潘美......若潘美则更不足道矣,杨业骁将也,久历战阵,匪惟勇号无敌,即料事度势,亦有先见之明,美乃不信其言,反误信一忮刻之王侁,卒至孤军应敌,力竭身亡,侁之罪固不容诛,美之罪亦岂可逭?后人怜业嫉美,至生出种种讹传,目美为大奸,虽属言之过甚,然究非尽出无稽。

意思是说,潘仁美“料事度势”能力显然比不上杨继业,可是又不信杨继业的话,乃至于杨继业力战而死,虽是王侁误事,然而潘美身为主帅也有责任,后人可怜杨继业嫉恨潘美,把潘美视为大奸臣,虽确实有点过分,也不是事出无因的。

这中间还有一件事细思极恐:

  1. 潘美是皇帝的老哥们自己人。
  2. 杨业于大宋是降将是杂牌军。

贴两张截图吧!截之《宋史通俗演义》第17回正文:

无论小说还是史实,潘美见死不救的行为是确定的。

  • “业本太原降将,应当早死,蒙皇上不杀,搁置连帅......。”
上面是杨继业上阵死战之前和潘美说的临别之言。

那么潘美这个见死不救是“暗领皇命”而为,还是个人所为呢?真就不知道了。

<strong>


葭明通半瓶历史


历史中有潘仁美吗?没有吧,杨家将现在叫杨家将,知道以前叫什么吗?杨家将演义或杨家府演义,什么是演义,不知道吗?三分事实七分虚构,潘仁美,历史中叫潘美,不仅是开国功臣,更是这次名将,主要体现在后勤保障上,他的后勤保障工作一直做的很好。杨家将演义主要是为了突出杨家将,从而肯定要黑一些人来提现杨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