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

中國古代史的90後小編

(感謝這位叫孫家xx面的朋友提問)經典老劇《神鵰俠侶》相信大家都看過,這部電視劇裡面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南宋之所以能在蒙古大軍的圍攻下堅持幾十年全是因為大俠郭靖在鎮守襄陽城,而蒙古大軍不攻下襄陽就無法南下。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因為這只是小說所以昊童就不多提了,說這個也是為了引出我們今天的主話題,蒙古大軍為什麼寧可選擇三次長途跋涉的西征歐洲,也不願拿下近在咫尺的南宋。下面這幾個原因是筆者翻閱了《元世祖忽必烈》這本書後得出的個人結論,如有不對,還請見諒(元朝的書看的確實不多,還有一部分是網上查的,抱歉哈)

說在前面的話,網上所流傳的蒙古大軍三次西征但對南宋視而不見的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在三次西征的過程中蒙古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南宋的侵略(換句話說,二者是同時進行的)。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第一,並非視而不見

蒙古大軍第一次西征時成吉思汗尚且健在,而那時他的策略是聯宋滅金,因為金國與蒙古直接接壤且金國因為同樣是少數民族佔據中原,內部本就不安穩,相比地小心齊的南宋更容易拿下。但就在這時西方的花剌子模國因為垂涎蒙古商人的財寶就將一整支蒙古商隊以間諜罪殺死,並將財寶劫掠一空,再往後甚至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討說法的使者。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在這昊童提一下,成吉思汗本人其實也是有很大的雄心壯志,他在聯宋滅金的同時也沒有放下對西方的進取之心,但因為兵力不足所以當時成吉思汗對西方還是採用商隊通商的方式來打開線路,並以此為後續的武裝入侵做準備。

隨著使者被殺死後憤怒的成吉思汗親自帶兵20萬西征花剌子模國,經過5年的征戰擁兵40萬的花剌子模國被滅亡,而蒙古大軍也推進到了印度河流域,最遠時甚至到達現在的伊朗東北部地區。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再往後的第二次西征就是單純的武裝侵略,由成吉思汗的繼任者窩闊臺(第三子)下令實施的,因為這次西征的主要將領都是成吉思汗時期的各大領袖的長子所帶領的,所以又稱長子西征。但同時,窩闊臺也沒有放下對南宋的入侵,所以他派了自己最心愛的兒子闊出去攻打南宋(想要給他皇位,所以挑選距離最近的南宋以便讓他積攢軍功),但尷尬的是因為孟珙(南宋後期的名將)的存在闊出竟然戰死沙場。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闊出死後南線的戰場自然是土崩瓦解,而蒙古也知道了南宋並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拿下的,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蒙古對南宋的戰略都是騷擾和劫掠。

第三次西征是在窩闊臺死後由繼位者蒙哥(窩闊臺的兄弟的兒子)所頒佈的,且這一次的西征是由蒙哥的弟弟旭烈兀(wu)所統領。蒙哥本人則親自帶兵攻打南宋,也就有了後來的蒙哥戰死釣魚城。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第二,地形,建築限制一切

在昊童和提出這個問題的老哥聊天時他還說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蒙古大軍不直接一鼓作氣先拿下南宋在西征,畢竟幾十萬蒙古騎兵和幾萬蒙古騎兵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同樣有這個想法的可以繼續往下看。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首先,成吉思汗時期(第一次西征前)蒙古和南宋根本沒有直接接壤,他們中間夾雜了金國,西夏甚至是大理。所以就算沒有西征花剌子模國蒙古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南宋。其次,當時的蒙古早已經打通了前往歐洲的道路,更為重要的是在前往歐洲的路上他們面臨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坦蕩無奇的平原,而南下則要面臨黃河天險,潼關天險等,而且南下路上還有很多崇山峻嶺和狹小棧道,甚至還有可能面臨山高谷深,水網密佈的情況,兩相對比之下蒙古自然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西方(地盤來的快啊)。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其次,當時的歐洲大多是城堡建築,就算有高大的城牆也是很稀少,而且因為西方很少經歷遊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沒有非常有效的防禦手段。反觀南宋,自秦朝時期就一直和遊牧民族戰鬥,一千多年的歷史總結讓他們具備了豐富的防禦手段,而且南宋對於蒙古的入侵也是早有準備,凡是中型以上城市都是高大的城牆完備的防禦工具,如果強攻那蒙古人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些自然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第三,南宋不亂,蒙古不行

翻開史料不難看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前,歷代蒙古統治者如成吉思汗,窩闊臺,蒙哥等都曾對南宋有過想法,但事實證明他們都不行,成吉思汗是沒機會,窩闊臺是有機會沒能力,蒙哥亦是如此。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也很簡單,南宋從建立之初就一直在和遊牧民族戰鬥,因此他們不但繼承了前輩的經驗甚至還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經驗。比如說,南宋時期第一次出現出現了用火器對敵,而且因為自身的戰馬不足所以南宋還有專門的馬勾部隊,就是身穿重甲站在隊伍的最前方,在蒙古騎兵衝鋒時用馬勾將馬腿砍斷,然後再由後面的重步兵收尾。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其次,南宋是正兒八經的建立在南方,南方什麼多,水多。所以南宋有非常發達的水軍,事實也證明水軍是蒙古人乃至所有遊牧民族所不能觸碰的傷痛,因此蒙古大軍只要一天沒有自己的水軍就一天不可能徹底打敗南宋(南宋滅亡董文炳,蒲壽庚這兩個漢人居功至偉)。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然而事實同樣證明了另一個道理,任何王朝只要到了末期絕對是內憂外患一起來,比如說南宋。蒙哥戰死在釣魚城下後蒙古立刻亂成了一鍋粥,先是西征的旭烈兀被迫返回,再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大汗之位。此時如果南宋趁機出兵不說能打敗蒙古,起碼能收回部分屬於自己的領土。然而南宋奸臣賈似道卻私自和忽必烈議和,並以此為功績返回南宋,更是撒下了一個彌天大謊將南宋皇室全部誘騙(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就立刻攻打南宋,但賈似道卻欺騙宋度宗說忽必烈沒有南下以至於錯過了最佳防守時機)。


蒙古大軍為何三次西征歐洲,卻對南宋視而不見?忽必烈對此有話說

文章最後昊童再說一句話,蒙古大軍雖然有三次西征,但也從來沒有放鬆過對南宋的侵略,另外,與其說是元朝滅亡了南宋,不如說是南宋滅亡了南宋(南宋末年與明朝末年是多麼的相似)。

歷年今日:1601年1月24日,基督教首次出現在中國;1900年1月24日,慈禧立溥雋為皇儲,準備廢掉光緒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