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共14位皇帝,看看他们即位年龄和去世年龄,完全像是在过家家

东汉和西汉统称汉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西汉在中国历史上共经历了二百一十年,共历十二位皇帝;而东汉在中国历史上共经历了一百九十五年,共历十四位皇帝,从中可以看出东汉的皇帝更换是非常的频繁,其实从皇帝的寿命中就能看出,在这十四为皇帝中,其中有十一个人的寿命不超过36岁,有了这个因素的存在,不更换又怎么可能。

东汉共14位皇帝,看看他们即位年龄和去世年龄,完全像是在过家家


东汉虽然在皇帝上面更换频繁,但是它对后世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这些成就如果让刘秀一个人做,恐怕是完成不了的。

东汉共14位皇帝,看看他们即位年龄和去世年龄,完全像是在过家家


刘秀称帝,开创了东汉,其中与汉明帝、汉章帝的共同努力,使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刘秀不仅在治理国家上有独特的见解,连后世的问题都提前想到了,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刘秀就制定了一条规定,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外戚势力会渐渐渗入,使皇帝不得不找宦官做帮手,从而培养出了宦官的野心,因此皇帝,外戚,宦官三方都在追求自己的权利与利益,内部逐渐出现了斗争。

东汉共14位皇帝,看看他们即位年龄和去世年龄,完全像是在过家家


这就是东汉后期经常出现的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皇帝之所以依靠宦官,只因为手中没有实权,更本原因就是皇帝继位后年龄太小,刚继位时不懂什么是权利,等明白后却发现想要权利夺回来是多么的困难。东汉后期频繁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皇帝继位是年龄都太小,14位皇帝,分别继位的年龄是:光武帝31岁,明帝刘庄30岁,章帝刘炟18岁,和帝刘肇10岁,殇帝刘隆刚满月就继位,安帝刘祜13岁,婴帝刘懿在位只有六个月的时间,顺帝刘保11岁,冲帝刘炳2岁,质帝刘缵8岁,桓帝刘志15岁,灵帝刘宏10岁,少帝刘辩15岁,献帝刘协9岁。看看他们的年龄,感觉东汉时刻都在经历着夺权,如此小的年纪,坐上皇帝的宝座他能干什么,更可笑的是他们的在位时间,最短的只有几个月,这难道是在过家家吗?

东汉共14位皇帝,看看他们即位年龄和去世年龄,完全像是在过家家


再来看一下他们去世的时间,刘秀63岁,刘庄48岁,刘炟31岁,刘肇27岁,刘隆8个月(确实刘隆去世时只有八个月大,还不到一岁),刘祜32岁,刘懿(这位皇帝很难说多大,只因不知道他何时出生的,只知道在位时间是206天),刘保30岁,刘炳3岁,刘缵9岁,刘志36岁,刘宏33岁,刘辩15岁,刘协54岁。东汉在这几位皇帝的手中,能由此发展确实非常的厉害。

东汉共14位皇帝,看看他们即位年龄和去世年龄,完全像是在过家家


皇帝年龄小这个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可皇帝的寿命为什么从刘秀之后都如此之短呢?除了外戚额干政,还有一点就是皇帝想要的太多,皇帝要想体现自己的身份,不仅要锦衣玉食,还有拥有三千佳丽,劳心过度加上纵欲过度,这样的身体想要长寿还真的挺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