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北上广月薪16000块不抵老家月薪3800块,为什么?

兵传媒


温馨提示:这个回答比较犀利,玻璃心的就不要看了。但如果你想赚到月入过万,那这个答案你一定要看懂!

职场学玩赚为你解答。结合我工作创业12年的经验来讲,我觉得提问的观点是个笑话

先上总结论:

  1. 很多人都说的观点不代表都是对的。真理和真相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2. 70%~80%,上班族一个月连1万块钱都拿不到。在这里奢谈一个月16,000的北上广工资有什么意义呢?

  3. 与其在这里讨论北上广月薪16,000和老家月薪3800哪个更好,不如花更多的心思先把自己的月工资涨到1万块钱以上再说。

  4. 对于绝大多数上班的人来讲,幸福感就来自于他赚钱了多少。不要在这儿假矫情,没钱我看你怎么幸福。

  5. 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讲,学习成长和提升是最重要的。所以建议你们去北上广。


接下来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简单的去比较工资数字的大小多少,没有意义。

北上广的月薪16,000。我想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有一部分人肯定工资在1万块以下。

有一部分人的工资肯定在16,000以上。

老家月薪3800。说实话,这已经算很高工资了。

在我老家在全国贫困县一个月工资有3000多块钱就算高工资了。

简单的去比较北上广的工资和老家工资这个数字谁大谁小,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两个地方的生活成本是不一样的。

因为两个地方的生活品质也是不一样的。

在北上广这些地方,每个月的开销可能就要三四千。而在老家你可能只要一两千,甚至更少。

在北上广这些地方工作和生活,你的生活品质肯定会高很多。不管是休闲娱乐还是运动健身还是学习成长,你都很方便很快捷。

而在老家小地方,可供你选择的寥寥无几。

在北上广这些地方,你的社交圈子也会广一些牛逼一些。

而在老家这些地方,你的社交圈子无非就是你的亲朋好友,水平和你差不多。

所以简单的去比较这两个地方的工资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都读过书,基本的数字比大小谁都会。

但在每一个数字后面,对应的有很多的内涵。也就是我上面所分享的这些。

这些才是我们要考量在哪里上班的更重要的目的。

比如在老家,你的开销少。但你的生活品质也低,你的设计圈子也很小,你学习成长提升的空间也很有限。

而在北上广,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

话再说回来,即便北上广的生活成本再高,你一个月能够剩下的钱,也比你在老家的多

二、老家适合养老,但不适合工作。

老家只适合养老。。

作为年轻人,你现在还年轻,还不老,你不适合待在老家工作。

老家这种地方工作,会局限了你的眼界和格局,会限制了你学习成长和提升。也会限制你对一些机会的追求和把握。

通常在北上广流行的东西,至少要两三年以后才会在你老家出现。

这几年社会迭代基本的速度快了,那至少也要一两年吧。

北上广虽然压力比较大,节奏比较快。

但是对于年轻人长远的成长和发展来讲是很有用的。

因为对于我们年轻人,我们的未来就是这种压力比较大,节奏比较快的时间。

现在过早的跑到老家安于享受,安于享乐。你拿什么应付你的未来呢?

三,幸福感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没钱,你肯定幸福不起来

再来谈谈幸福感。。

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每个人对他的感知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今晚上我吃了我最喜欢吃的煎带鱼,我觉得很幸福。

比如此刻我把孩子扔在客厅,在这里回答问题,我就觉得很不幸福。

所以幸福感,它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

难道说在北上广的人就不幸福吗?

难道说在老家的人就一定幸福吗?

答案很明显,是不是?

很明显,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但有一点大家都认可。

那就是在这个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没有钱,你肯定是幸福不起来的。

大家不用跟我辩论,扪心自问一下这个观点你认不认可?

既然如此,幸福感有什么好谈的呢?

先好好去工作赚钱吧。这至少是你幸福感的基础。

对于绝大多数上班的人,一个月连1万块钱工资都拿不到,在这里空谈16,000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好像我们在这谈北上广的工资16,000你就可以拿到16,000一样。

只要你不弱智,只要你是真心想成长进步的人,建议都没必要在这空谈。

不妨去设定一个比较实际的目标,先把自己的月工资干到1万再说。

脚踏实地一点才能赚到更多钱啊。

连1万块钱的工资都拿不到,在这里谈16,000一个月,不是笑话吗?

四、建议年轻人都要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打拼

是在老家赚钱多还是去北上广赚钱多呢?

很明显是北上广。

是在老家成长提升的空间大,还是在北上广成长提升的空间大呢?

很明显是北上广。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建议你去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去打拼。

这个过程可能的确很累很心酸,也没有那么安逸。

但至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变得更加强大,你的能力,你的思维,你的眼界和格局都会被拓展开来。这对于你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我在过去这么多年,一直反对年轻人做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年轻人回老家。

老家适合养老,但不适合我们年轻人在那里工作生活。

难道你不同意吗?


我是职场学玩赚,工作创业12年。关注我,帮你加速成长、轻快赚钱!打工上班一族,请顺手关注我哟!


职场学玩赚


不管怎么说吧,各有各的看法,也不能强制说对与错,那就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

本人男,在北京,一晃4年多了,目前薪资税后18000,年终奖大概10万,以上就是收入。

开支方面,房租3000一个月,吃饭基本1500,出行大部分公交和地铁,偶尔打车,大概500一个月,买衣服生活用品等大概平均下来1000一个月,其他杂七杂八的也记不清了,按1000一个月吧!

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支出共计7000。净剩11000!还有每个月5000多的公积金,也都是自己的钱。这样基本上每个月最少净剩15000。

说说我朋友吧,他在老家县城,工资每月税前4000,税后差不多3600,没有公积金,基本上也算高薪了,房子是农村自建房,不要钱,吃饭大部分自己做,基本上一天20多,一个月按600算吧,交通都是骑电动车,偶尔打车,一个月按100算吧,其他买衣服什么的,不细拆分了,按500算吧。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支出1200。净剩2400。

以上,供参考!

个人观点,幸福感看自己怎么看待,我倾向于城市的18000!


奔跑的游侠


前几天,我一个同事小李刚从公司离职,作为HR,我需要和他进行离职面谈。

我问:“小李,你的岗位薪资在公司里还算可以,月薪1万多,为啥要回老家去呢?难道老家的收入还比杭州这里更好吗?”

小李挺无奈地说:“老家的收入当然没有杭州高啦,找个好点的工作收入也就七八千,差不多只有目前的一半。”

“那你为啥坚持要离职呢,不是很可惜吗?”我不解。

小李回答:“你看我在这里收入是高,可生活水平完全不一样啊!我月薪过万,却根本买不起房子,光是租房就要三四千一个月,还有吃饭、人情往来等,每个月基本没有什么结余。但回到老家后就不一样了,房价是这里的几分之一,物价就更低,我想买房娶老婆还有点盼头。”

听完小李的话,我沉默了。

也许这就是社会现实,北上广深杭月薪一两万,却抵不上老家的几千薪资。

就这个话题,我个人再说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为什么有人会选择逃离一线大城市

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以及像我所在的杭州这样的准一线城市中,有许多人都是外地到这个城市来打工生存的。

就像我同事小李,他已经在杭州待了足足五年时间,可没有继续下一个五年就选择了离开。

和小李一样工作了几年后“逃回”老家的人其实不少,有逃离的也有新来的,这些大城市的人们总在进进出出。

大城市灯红酒绿,经济那么发达,为什么这些人要选择离开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

生活成本包括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最关键的房价,像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平均房价都达到了四五万一平米,二线的杭州、苏州这些城市也都在三万左右。

除了房价以外,生活物价水平也很高,比如前段时间新闻上都在关注的猪肉涨价,还有各大餐饮店的高消费水平。

第二,大城市工作与生活节奏快,有些人难以适应

如果你挤过上海的地铁,就有这种感觉。大城市里,人们上班走路都是步伐飞快,生怕迟到挨罚。即便是生活的节奏也很快,吃饭都要取号排队,哪怕你想慢悠悠地吃,看着门口一群期盼你快点结束的眼神,你也不由自主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第三,大城市“套路”深

前几年网络上就有句流行语,叫做: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

这句话虽然是一句戏言,但也反映出大城市中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特点。

二、为什么有人要坚持留在一线大城市发展

虽然有人逃离,但还有更多的人会选择进入或者留在一线大城市。

比如我们单位前不久刚招了一批2020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他们中有不少是外省选择来杭就业的,老家外地农村的居多。

当时有位小伙就是安徽农村过来应聘的,我面试时曾问过他:杭州这个城市房价很高,生活压力大,你为什么依然要选择来这里发展呢?

小伙说:我自己的理想就是做国际贸易工作,但这样的贸易公司我老家那边根本没有,杭州这里发展机会大,收入预期高,所以我就过来了。至于买房子嘛,靠自己的能力呗,我相信五年后我可以做得到!

看小伙信心满满,我也为他感到高兴,如果年轻人都对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心灰意冷,这个城市也就没啥希望了!

综合来看,人们愿意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大城市机遇更多

就比如我们杭州来说,互联网经济非常发达,阿里巴巴就在这个成立,所以外地年轻人看好这个行业的,自然就会被吸引过来。

第二,大城市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现在很多人会选择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方式,那就是“大城市工作、城郊结合部生活”,比如我身边就有朋友工作在杭州,然后每天回嘉兴老家生活,简直两不误!

按照朋友的说法,这边赚的收入回老家买房过日子都比较舒服,无非就是交通辛苦一些,但以后轻轨这些条件改善了就不会那么痛苦奔波。

第三,大城市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在大城市,你可以有机会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同事。我大学的一个同学,老家是湖北农村,毕业后一直留在杭州工作生活,还成家有了孩子,如今过年他都很少回去,所有的人脉生活圈子都在杭州,最近打算把父母都接过来住。

三、在大城市好还是回老家好,没有标准答案,自己的人生要有自己的选择

有人问:那么到底留在大城市好还是回农村老家好呢?

我觉得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目标不同,追求不同,就有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我觉得在大城市能工作生活过,即便再回老家,也是一种好的体验,起码你经历过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但要说留在老家,安于现状,做个小小的办事员就一定很差吗?

我看也未必。

比如我有个老同学就是回家做了公务员,虽然薪资也不高,但整体来说,职业稳定,福利还算不错,社会地位也有,生活在当地还算是很小康的!

因此,到底在哪个地方发展,要取决于你人生的规划,除了职业规划还要生活规划。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考,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丁路遥知事,头条职场教育领域营销号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职场领域十大头条号,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资深职业规划师,擅长个人职业咨询与心理咨询辅导。欢迎点击关注我。


丁路遥知事


北上广月薪1万六,不及老家月薪三千八,哪来的数据?这是在扯淡嘛?说说我自己的消费,我本人月薪过两万,但生活消费两千多。我一个月剩下近一万,不比老家的三千多香吗?

当然不能忘了房贷公积金生育金

对,我是有房贷,房贷也要一万多,但你别忘了房贷可以公积金还,而且收入越高公积金越高。如果月薪一万六,基础公积金加上补充公积金在上海能有五千,普通人买什么吃的穿的一个月能花五千了?还别说北上广的房子是增值的。

上海还有生育金,也是按照公司平均工资来的,我女同事生个孩子还赚了十多万,在老家根本就没有。我实在是没法理解北上广月薪近一万六,怎么就比不上老家四千块了。怎么算都比得上啊。

还别说有年终奖这个情况,说出这个问题的人,到底有没有仔细想过各项支出和收入呢?我反正完全不赞同,再说个实例。

再来说说我老家的朋友

我老家朋友是事业单位上班的,工资大概三千多,她还是住家里的,老跟我说钱不够花。毕竟女孩子一个月吃吃喝喝买买化妆品,还要聚餐,也要两千块。

小城市的消费能力可一点也不低,我在老家吃个面也要20块一碗。别说年轻人还要买个电子产品,手机也要不少钱,一个月三千块在老家也省不下多少的。反正我朋友在老家是月光,天天跟我说钱不够。我是很吃惊的,她的消费能力真的跟在大城市没差别。而我朋友这样的,并不是个例。

朋友说他圈子里都这样花钱,包括我看网上出的双11消费数据,三四线城市剁手能力可一点不弱。

最后

在差不多的消费能力下,北上广月薪高,老家月薪低,你会选哪个?

欢迎关注缓缓,500强程序媛,观点直接犀利,态度温柔坚定,一起成长~


缓缓在上海


说这种话的人就是根本没有体验过这两种生活的人,或者给自己底薪找借口。

我之前一直在深圳,在深圳呆了差不多11年。

2015年才回的老家发展,主要是感觉深圳生活节奏太快,再者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孩子也要上小学就回来了。

之前在深圳工资每个月两万左右,除开房租,水电,生活开支什么的,一个月存个万把块吧!后来回来在老家一个月工资8八千多,不用掏房租,每个月家庭开支都有五千左右,一年下来存个五万块都紧张,当然在老家的开支孩子占了一多半,现在和老婆两个人上班都感觉钱不够用。

所以说,老家的消费水平也不低,你工资拿的少,但有些硬性的开支又不能减少,那你的生活压力一样大。

北上广只是生活节奏比老家快,房价高而已,别的东西都和老家差不多。

我在湖南常德,今年房价市里普遍一万左右,桥南德山普遍六到七钱,一个四线城市而已!


远哥家的胖子


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单纯看赚多少钱,主要还得看同样的条件下,付出的成本。

比如我08年参加工作,北京某央企机关,目前年薪30+,我媳妇小学老师,年薪不到20。家里2房2车,每个月房贷5000,吃喝玩乐5000,孩子学特长班课外班也差不多5000,日常柴米油盐每个月2000差不多吧,其他的每年旅游啊买点东西啊杂七杂八的有五万块钱足够了。这加起来也就25万一年,年终结余能剩下20万左右吧。

我一同学,毕业回老家东北某城市,两口子都是电业局的,俩人加起来每个月也能到2万了(公积金比较高),平时吃喝拉撒基本都跟父母在一起,一年也能攒下十五六万。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和我同学的生活状态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我们两口子年薪不到50,和我同学两口子年薪25,生活是基本一样的


肥羊大叔


记得我刚毕业时,去杭州工作,一个月四五千,房租水电就花费了两千左右,感觉一分钱都存不到,后来回老家了,工资特别低,很不甘心,但是每个月都能存点钱,小城镇工作压力不大,没有那么多的工作激情,反正总想着饿不死,没得吃就回家。大城市什么都靠自己,过不好还不能向家里诉苦,毕竟是自己的选择,各有利弊吧,如果有赚钱能力,其实在哪里都能生存,如果自己不是那种很有拼搏心的,回家或者好一点吧,离家近,多少都有点照顾


陈陈晨的生活日记


这样的话听来似乎有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就我所知,会说这种话的基本拿着老家月薪3800块的那些人,而那些拿着北上广月薪16000块的人在听到这样的话时,想想自己在北上广的漂泊艰辛,可能也会在心里默默赞同。

北上广物价高、房价高、消费高,就算在北上广月薪16000块,辛辛苦苦打拼10年、20年,可能还是付不起城市四环里房子的首付。

而在老家,有房有车,物价低、消费少,就算只有月薪3800块,也能每天过得优哉游哉,毫无经济压力。

但其实,北上广月薪16000块和老家月薪3800块根本不是两个绝对的数字可以简单进行比较。

一、在北上广得到的东西很多无法用金钱衡量

大家都知道回老家工作能得到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为买房买车而拼命。北上广月薪16000块,可能一个月下来也存不了几千元,而老家月薪3800块的,可能一个月能满打满算存下至少3000元。

但拿着老家月薪3800块的人,他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天仍然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一毕业还是义无反顾地跑向北上广呢?

因为在北上广,我们得到的不只是看起来很虚幻的高工资,更是大城市里蕴藏着的高品质生活享受和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

比如,在北上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多,孩子能得到的教育资源更好,医疗水平也更高,各种物质的消费和服务都比老家要多得多。

在美国评论家简·雅各布斯所写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指出,城市不是一栋栋冰冷的高楼大厦,而是一个个空空的容器,人们可以在里面彼此交流互动,也正是在这些面对面的真实交流和互动中,新的思想会不断被碰撞出来。

她认为,人口稠密会加速知识的产生。在此基础上,他创造了一个很新的名词,叫做“知识溢出”。

亚当·贾菲据此计算出一个公式,就是城市人口密度每增加50%,人均生产力就可以增加4%。

所以,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里,我们所能享受到的服务和物质会比在老家工作的人要多得多。同时,我们个人的发展会比在老家工作的人要快得多。而这些都是用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二、两种选择,两种人生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在北上广月薪16000块还是在老家月薪3800块,其实只是两种选择、两种人生。

因为两者都各有付出各有收获。

在老家工作得到了安逸,得到了陪伴父母的机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物质享受和个人发展的机会。

在北上广工作,得到了高工资和高享受、得到了更快的个人发展,但却失去了陪伴父母、享受温暖亲情的机会。

希望大家都能选择自己不会后悔的选择,珍惜自己身边的人。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我有一个同学毕业后去了一线城市工作,那时候初出茅庐,本着一腔热情,觉得他应该在充满着朝气的一线城市杀出一条血路。

在经历过找工作的困难,也遭受过很多医院的拒绝后终于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在某三甲医院上班,他在那个城市待了5年了,处于一个岗位上小有建树,但站在整个行业又九牛一毛的阶段,有一种既想继续拼搏,又想稳定的矛盾中,更是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存在

逢年过节时他告诉我自己走在仍然车水马龙的下班路上,时常有一种不知自己的路在何方的茫然感,以我现在的工作经历,回到老家找一家医院,应该是能坐上高级别位子的,但工资,就不能跟大城市的相比了,但继续在这城市奋斗,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似乎有点苟延残喘。我默不作声,对他即是羡慕,又是同情。

另外,在大城市生活的压力也特别大,衣食住行,每一种的花费基本上都很大,对于这个年龄承受的太多,想的太复杂。其实,在小城市虽然挣得少,但开销也少,主要精神压力小。



一段关于眼睛的传说


胡说八道,一个月16000,租个5000的房好不好,在北京5000足够租一个不错的,离公司通勤半小时之内的房子了,我同学3500都能租个人大附近的小区,环境,安全性,交通便利性都很好。出门全打的好不好,一个月1500足够了,其实租的地方离公司近根本不需要好这么多钱,吃饭一个月3000好不好,绝逼比你在家做饭吃的好,这还剩6500呢,一个月省着点还能买个苹果手机呢。现在想看个电影imax都要上百了,你3800的工资,算你有车有房,养车不需要钱吗,开车不需要油钱吗,房子不需要交物业费吗,随份子不需要钱吗,你天天自己做饭吃的吗,不出去吃几顿?不买件新衣服?你手里还能剩下钱吗,家里有点什么事你能拿出钱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