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真的可以治愈吗?知道真相的你还会去跟病人隐瞒吗?

这真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虽然说出于职业的原因,医护人员已经习惯了生生死死,但是每当脱下工作服走出医院后,我们同样也有七情六欲的。有些癌症真的是无法治愈的,尤其是年轻的患者,我们同样会感到惋惜和心痛。但是作为职业人员,克制内心的情感、做到面无表情,又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否则你过于情绪化,如何去给病人看病、做手术呢?

癌症真的可以治愈吗?知道真相的你还会去跟病人隐瞒吗?

“医生,您说我只能活1个月了,可我实在没办法在这1个月里付清一千美元的治疗费啊......” “哦,这样啊,那就给你6个月吧”。这是来自美国的一则幽默,虽然只是个笑话,但它却透露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医生也无法掌握“死亡判决”的时间。无论医生怎么说,命都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癌症真的可以治愈吗?知道真相的你还会去跟病人隐瞒吗?

究竟什么是癌症?它真的能治愈吗?

癌症就是恶性肿瘤,它是人体内的一个病变的坏组织,它不但盘根错节不好治愈,而且还占用了身体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其他组织无法正常的生长。同时还破坏了其他组织的功能。

癌症能不能治愈,其实谁都不知道,医生同样也没有准确答案啊。这并不是医生的水平低,也不是医生在故弄玄虚,而是这里面的因素太多了。你自身的抵抗力咋样?精神状态如何?病变的位置以及扩散的速度等等,这些都决定着最终的结果。

癌症真的可以治愈吗?知道真相的你还会去跟病人隐瞒吗?

不过随着医疗水平在不断地进步,依旧认为癌症是完全不可治愈,也是不对的。这并不是人的一厢情愿,也不是盲目的乐观。有资料显示,目前阶段,癌症的平均五年生存率已大大提高。不管怎么说吧,医学技术在进步,人类的抗癌能力就在不断的增强。

治疗癌症时,放射治疗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治疗癌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啊,目前来说放射治疗还是不错的选择。放射治疗的设备很多的,最常用的就是直线加速器,绝大部分的癌症患者都会采用这种方式,有的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改善了生存质量。这种方法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可以保护正常的组织,比如皮肤癌、舌癌等,治疗以后还可以保持较好的容貌,甚至是保留了吃饭、发声等功能。

癌症真的可以治愈吗?知道真相的你还会去跟病人隐瞒吗?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作为一种全身的治疗方法,在综合治疗这个选项里它的分量还是很重的。也是最近这些年癌症研究领域里最活跃的。化疗不但适合晚期和复发的患者,对早期癌症患者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外科治疗和放射性治疗存在着局限性,所以化疗被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癌症真的可以治愈吗?知道真相的你还会去跟病人隐瞒吗?

有,而且还很多。

首先,癌症并非完全不可治愈,不要犯了“投降主义”,积极治疗,是存在治愈的可能的。

其次,到正规医院治疗,不要相信什么“祖传秘方”、“万能药”之类的谎言,如果真的有,那他早就被各大医院请去当专家了,还用得着蹲马路边上立个牌子吆喝吗?不要走“机会主义”的路线。

最后想说的是:不要过于迷信专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大的。迷信专家你就犯了“英雄主义”的错误啦。

癌症真的可以治愈吗?知道真相的你还会去跟病人隐瞒吗?

对待癌症患者,需要去隐瞒吗?

哎,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至于该如何选择,还是根据病人的状态来决定吧。如果病人很坚强,能够看淡生死(不过这样的病人确实不多),那么就实话实话,让他有时间做好安排,以免留有遗憾。如果是另一种情况,那还是不说为妙吧。

不过从行医经验来看,其实多数隐瞒都是徒劳的。而且病人往往表现得都很坚持,并非想象中的那样脆弱。所以说,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是应该告诉病人实情的,这样也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至于告诉的方法,还是要多动一些脑筋的,最好还是循序渐进吧,以免突如其来的打击会让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渊。

癌症真的可以治愈吗?知道真相的你还会去跟病人隐瞒吗?

那么该如何对待癌症患者呢?

怎样对待癌症患者,很多人都做错了。一般情况都是这样的:当家属得知病情严重后,马上倾囊而出,给病人最好的物质上的关怀,又是好吃的、又是好喝的,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你想想,此时的他们需要的是这些吗?这反而会给他们带来焦虑和恐惧。

虽然说家属额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是不对的。要用更理性的方法与他们沟通,多花时间陪陪他们,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担忧和恐惧,和他们并肩作战。要知道,此时他们需要的不是身体上的搀扶,而是精神上的寄托。

癌症真的可以治愈吗?知道真相的你还会去跟病人隐瞒吗?

最后小结:癌症是一个可怕的病魔,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是无法做到彻底打败它的。当然了,这也并非是绝对的,有很多患者的生存率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家属也应该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与病人沟通,要知道,你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安慰都会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以上内容仅做健康科普,如有不妥,敬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